书城励志创新力
323000000024

第24章 书本定式—只会读书的穷秀才 (2)

20世纪50年代,美籍华裔生物学家徐道觉的一位助手,在配制冲洗培养组织的平衡盐溶液时,由于不小心,错配成了低渗溶液,低渗溶液最容易使细胞胀破。当他将低渗溶液倒进胚胎组织,在显微镜下无意中发现,染色体溢出时,铺展情况良好,染色体的数目清晰可见。这本来已使徐道觉找到了观察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正确途径,他已意外地获得了发现人类染色体确切数目的大好良机,可是他盲目相信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潘特20年代初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大猩猩、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48个,为此也可以推断,人类的染色体也是48个。徐道觉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错失了一次本该属于他的重大发现。后来又过了几年,另一位美籍华裔生物学家蒋有兴,由于也采用低渗处理技术,终于发现了人类的染色体不是48个,而是46个。

因为过于迷信著名遗传学家潘特的著作,竟让徐道觉放弃自己的独立研究,错失一次创新发现的机会。高估书本的正确率,低估自己的发现能力,像前面的教士和算命人一样,不是因为不读书而失败,反而是书读得太多妨碍了自己。从这个意义来说,“不信书”反而会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读书是为了学知识,但我们不能盲目迷信书本,我们要学会批判性地读书,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让知识为生活服务、为工作服务,做到这些,我们才是真正的“读书”。

跨出专业知识的浅滩

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专业的划分使得专门研究这门知识的人能够深入下去,这就是“术业有专攻”的好处。但是,专业知识也会造成一些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人局限于某个专业之内,眼界过于狭隘,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挥。

各种领域里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由于长期从事某个专业,积存了大量的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专业思维定式,反而很难想到这些知识和经验之外的事物。国外医学界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青年人,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遇到一位心跳骤停的病人。为了恢复病人的心跳,那位青年人用水果刀切开病人腹部,拗断两根肋骨,直接用手握住心脏挤按,终于把病人救活了。

医学权威们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一致认为,幸好那位青年人不是医生,否则他不可能把病人救活。因为任何一位受过正规训练的医生,都绝不会想到用水果刀给病人开刀——医生首先担心的是,水果刀消毒没有?感染了怎么办?医生也不会用手直接拗断病人的肋骨。但是,那位青年人的办法是当时情况下,抢救这种病人最好的办法。在特定的环境下,没有专业知识的青年反而比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医生做得好,这就是思维被专业知识所禁锢而产生的负面作用。

20世纪中叶,美国和苏联都已具备了把火箭送上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但由于双方都为“火箭推动力不足”这一问题所困扰,因此一直未能将人造卫星送上蓝天。

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当时为两国专家所公认的唯一办法是增加串联的火箭数量。可火箭串联了不少,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苏联的一位青年大胆突破了“只能增加串联火箭”这一专业知识的局限,提出了只串联上面两个火箭,下面改用发动机并联的新思路,最终取得了成功。

一个新设想的提出,使一个长时间令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们束手无策的难题,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也为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傻瓜”照相机的发明过程中。

“傻瓜机”的自动聚焦为人们照相带来了很多好处,而这“自动聚焦”功能却曾是一件令广大科技人员头疼的事。因为一提到自动聚焦,科技人员便想到了用电动机来驱动镜头。而要在照相机中安装电动机,照相机的体积就不可能很小。后来,一位非电气专业的科技人员提出了用弹簧代替电动机驱动镜头的新思路,这一突破书本定式的新设想的提出,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力,不久就制造出了各式各样小型甚至超小型“傻瓜机”。

这正应了生物学家贝尔纳的一句话: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情况,某些专业领域的新创新,并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员作出的,而是那些初涉专业的新手,或者是那些从别的专业转换过来的人士。科学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许多人直到中年才转换专业方向,却依然能够在新领域作出突出的成就。

比如爱迪生连小学都没毕业,瓦特的小学毕业证书是他的最高文凭,而他们却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个连中学都未进过的人,可他却发现了著名的火箭运动公式,为宇宙飞船和卫星的上天作出了重大贡献;山西农民赵跃常28岁就有了49项发明成果,并被载入《中国发明家词典》;北京工人吴作礼虽然只有高小文化,却先后有30多项发明……

最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很幽默地评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探讨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而爱因斯坦说出了其中最具独创性、最深刻的东西。你们可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那就是因为,有关时间和空间的全部哲学和数学,爱因斯坦都没有学过。”希尔伯特的话当然有些夸张,但是爱因斯坦不为专业知识所困,能够对好几个相近学科的知识进行贯通性的思考,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让你不要在自己的专业深刻钻研,也不是让你改换专业去研究别的课题,而是鼓励大家像爱因斯坦一样,不为专业知识所限,敢于跳出专业知识的浅滩,从多种专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突破。

做到“书为我所用”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连赵奢都对答不上来。但赵奢并不以为然。有人问其中缘由,赵奢说,用兵不是简单的事情,学问很深,并不仅仅是读几本兵书的事情,而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后来,秦国进攻赵国,赵王听信谗言,撤回廉颇,任用赵括为将。秦国大将白起听到赵括为将后,便带兵攻打赵营,然后诈败。而这时,赵括根据兵书上“一鼓作气”、“除恶务尽”的教诲,出兵追击,结果被乱箭射死。

这便是“纸上谈兵”成语的出处,在纸上谈论打仗,空谈现象不能解决问题。无独有偶,三国中的马谡也因迷信书本,纸上谈兵而丢掉生命。

《三国演义》中,“熟读兵书,谙熟兵法”的马谡在守卫街亭的战斗中,不听王平劝阻,在山上屯兵,认为这样可“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如敌兵截断水道,我军亦会“背水一战,以一当十”。马谡的这些观点都能在兵书上找到依据,可白纸黑字的兵书与刀光剑影的战场毕竟是两回事。蜀军在被围后,不仅不能“以一当十”,反而“军心自乱,不战而溃”。最后,熟读兵书的马谡未能在战争史上留下一场经典之战,却因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而“流芳百世”。

赵括和马谡的书本知识不可谓不精深,但由于他们不顾实情,一味从书本出发,不会活用书中知识,结果不仅未能享受到这些渊博的书本知识带来的好处,相反还因此招来了灾祸。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无法运用的知识毫无价值可言。知识贫乏不利于创新,知识太多,把自己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不会呼吸,同样也不利于创新。我们要做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创新的目标,亦即做到“书为我所用”。

一次,正在研制电灯泡的爱迪生想知道灯泡的体积,便让从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助手阿普拉去测量。

阿普拉听到爱迪生要求他测量灯泡的体积,便又是量灯泡的直径,又是量灯泡的周长,然后列出公式进行计算。由于灯泡不是球形,计算起来十分复杂,算了密密麻麻几大张纸,仍没有结果。

过了个把小时,爱迪生催问结果,阿普拉还没算好。爱迪生一看,他算得太复杂了,便拿起灯泡,沉在水里,让灯泡中灌满了水。然后把灯泡中的水咕嘟咕嘟地倒在量筒中,看完量杯读数,便轻而易举地测出了灯泡的体积。

阿普拉是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学历高,掌握的书本知识也肯定相当丰富,可在碰到“测量灯泡体积”这一并未超过他本专业范围的问题时,却还不如只念了三个月小学的爱迪生!

这种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我国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他们在学校里或许是很优秀的学生,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碰到所学知识派不上用场的尴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知道用惯例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工作后他们还习惯从教科书中找答案。毫无疑问,教科书里已知的或过时的知识肯定无法创造性地解决眼前的问题。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实际上说得并不确切。确切地说,知识的运用才是力量。满脑子都是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一直隐藏在脑子里,从来都没有把它运用出来,这样的知识有什么力量呢?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一些知识,哪怕是很少的知识,但是他能把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种知识才会产生力量,才会实现它的价值。

所以,一个会读书的人,一个拥有知识的人,是一个能跳出书本定式,并做到“书为我所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