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正如孟子给我们的教诲“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不要读死书,也不要被专业知识所局限,敢于跳出书本,边读边思,边学边用,这才是用书本知识提升创新力的良方。
纸上得来终觉浅
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因为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智慧结局,是人类有历以来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因为有了书本,前一代人得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提高,而不必事事从零开始。因为有了书本,我们可以在片页之间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智者求教和展开思想交流,学习他们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学识,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
所以,我们通常情况下做到“读书破万卷”,就能“做事如有神”。
1791年深秋,拿破仑进军荷兰。荷兰军队打开运河,法军统帅皮舍格柳率领的大军被洪水阻拦,无法前进。就在皮舍格柳无奈之下准备撤军时,他看到树上蜘蛛正在大量吐丝结网,于是马上下令停止撤退,准备进攻。不久,寒潮即到,一夜之间江水冰封,法军冲过瓦尔河,一举占领了要塞乌得勒支城。
我们想一想,假如皮舍格柳没有丰富的气象知识,他可以根据蜘蛛吐丝结网,作出气候将变冷,江河将冰封的判断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书本知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智慧。
但是,书本知识也和任何事物一样也会有弱点,会有滞后性,即知识也会过时。书本反映的是过去的理想化的状态,与客观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一段差距,所以,光靠课本获取知识而没有进行实践,那你获得的东西将会是很肤浅的。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他的学生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学生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学生以为:雪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学生猜测:雪是像冰激凌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学生就描述说:雪是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
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学生回答:“雪是淡色的、味道又冷又咸的沙。”
老师说不清什么是雪,大自然奥妙无穷,又有谁说得清呢?我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别人刻写在书上的,我们没有见过没有亲身经历过,又怎能深刻体会到所学东西的真正含义呢?
因此,书读得再多,也不能证明我们就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知识,就像赤道上的孩子如果没见到雪,仅凭书本上的描述永远无法想象出雪的样子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遣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你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在运用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很久以前,有一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
一次,学子遇一高僧,便向他求教。高僧听了学子的诉说后,静静地想了一下,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
学子大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我们真正把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才能把“求知识”变为“得智慧”。
不要读死书
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读的书很多,掌握的知识很多,所以,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但是事实上这种人虽学却不思,经常死搬教条。所以,这种人读书是只能走进去,不能走出来。把书本知识奉为一成不变,可以原书照搬的教条,这种读死书的人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读死书,死读书”是一种很失败的学习方法,这种人“学而不思”,拼命往脑袋里塞东西,却不会用大脑去消化和吸收。
顾炎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曾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读书要注重边读边思考,要注重理解和感悟,不要死背教条,与思想脱离。
读死书,死读书,学习但不思考,这种人不但为书所累,而且往往成为书的奴隶。
有位年轻人想学禅,找到一位著名的禅师。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是找不到入门的路径。于是,禅师端起茶壶,朝年轻人面前的碗里倒茶。茶碗已经斟满,禅师还在不住地倒。年轻人终于忍不住,提醒说:“师父,别倒了!茶杯已经装不下了。”
禅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说:
“是啊,装不下了。你也是这样,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就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听了此言,年轻人当下大悟。
从读书经历来说,大约总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初读书时,常常认为书中说的就是真理,对书本敬佩得五体投地。但从来不去思考,书中说的就一定对吗?与现实还吻合吗?不去质疑,不去消化,不去应用,脑袋就像填塞书的容器,读死书最终为书所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人们对爱因斯坦的智力很感兴趣,有人拿当时十分流行的“科学知识测验”中的一些题目来考他:
“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
“你是如何拥有渊博知识的?”
“你是把所有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携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问的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须查一下资料才能回答,因为我从不记在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在上学时,就对那种要学生死记公式、人名、事件的教育十分不满,其实要想知道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很容易就能翻到,根本用不着上什么大学,人们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那么多新理论,这和他的读书方法不无关系。他不读死书,他不浪费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不值得记忆的东西;他善于放弃和清空死知识,使自己头脑始终保持一种轻松良好的状态;他边读书边思考,不受书本定式的束缚。所以,他能够取得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读死书,盲目地崇拜书中之言,把书上所述奉为教条、视为宗旨,不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其结果就是死读书,成为一个地道的书呆子。现实不需要这种读书的机器,这种人只能被社会淘汰。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对书分析批判地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中世纪时,《圣经》在西方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按照《圣经》上的说法,太阳是圣洁无瑕的,绝不会有“黑子”。
有一次,一位教士借助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这位教士自言自语道:
“幸亏《圣经》上已有定论,不然的话,我几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目前为止,读书仍然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之一。但是,我们不应该被书绑住,不能淹没在书本知识的海洋里而浮不上来。否则,还不如别读书的好。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过于信奉《圣经》,竟导致教士否定了自己的亲眼所见。书本定式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使人们看不到新的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肯定见过不少的“饱学之士”,他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是,他们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只会给人们落下笑话。
有一个笑话讽刺那些尽信书的人:
有一个喜欢算命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翻他那本破旧不堪的《算命测字》书来算一算。有一天,他想出门,刚跨出门槛一只脚,突然想起自己出门前还未看书呢。就只好一只脚站在门外,一只脚站在门里,声嘶力竭地喊他的儿子,把书给他拿过来。儿子拿过书,他就匆匆忙忙地翻起来,这一翻不要紧,书上明明写着,出门不宜,尽量少动。他对儿子说:儿啊,今天爹就在这儿站一天吧,你把吃的给爹拿过来,爹不挪步了。儿子转身去给他拿吃的。这时,房顶突然间塌了下来,一下子把他压在地上。他儿子急忙跑过去想把他弄出来,那时他已经被压得脸色发紫,但还是坚持让儿子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儿子看了书告诉他说:“书上写着,不宜动土。”他摇摇头说:“唉,好倒霉啊,今天我就在土里活一天吧!你去把碗给我端在鼻子底下,我想喝水、吃饭你就喂我。但千万别动压在我身上的土,我怕动了会对咱家不利。”
看过这个笑话,你也许觉得可笑之极。生活中那些对书本知识生搬硬套,不懂活学活用的人,也无异于这个笑话里的“书呆子”。
与其拿寒窗苦读,所学来的知识约束自己、禁锢自己,还不如不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