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鬼当家,用好压岁钱
3248100000003

第3章 压岁钱的历史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希望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祥。

1949年以前,那会儿如果长辈给100元压岁钱,听起来不错,蛮多的。其实,那时候的100元钱跟现在的1角钱差不多。

到1950年前后,币制改了,长辈给压岁钱也就开始5分、1角地给,但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能得到。不过,孩子们也“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到合作社买小炮儿买零食去!一路那钱被死攥在手里直到捂出汗来。有的小孩把压岁钱藏来藏去,藏丢了的倒霉事也是常有的,那种心痛劲现在的小朋友是无法体会的。

到1960年前后,压岁钱可能是几块糖,那时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很差,一年内能见到糖的时候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已经很不错了,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即使有小孩得到两角五角的,钱一到手,就会去买小人书、小炮儿、爆米花儿。

1970年前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度过童年的人要幸运些,压岁钱真的是钱。虽然是几角钱或者几元钱,父母顺手塞给孩子而不用包成“红包”,轻轻松松说句“去买糖吃”、“去买鞭炮吧”,就能让孩子们兴奋好几天。这点儿压岁钱怎么花,全由孩子自己做主,没有功利,唯有甜蜜和快乐。

198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就更幸运了,岁钱额度与国家经济状况的运行程度成正比。城市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元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即便在农村,孩子也能得到至少10元钱。

那时,大人们给压岁钱时虽稍稍附加了些许条件,比如“不要乱花”,“要好好学习哦”,但总体上讲仍是快乐和祝福的物化表现。

1990年到现在,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很多人能得个成百上千元的压岁钱不算奇怪,有的甚至可拿到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