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始皇出巡记
3251300000010

第10章 当年始皇封禅处

秦始皇泰山封禅、立泰山刻石的位置,在泰山岱顶泰山石阙南下约18米处的“始皇封禅台”处。

始皇封禅台,原为一小山丘。此台与玉皇庙山门、泰山石阙处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此处曾出土“去封号碑亭”,亭内东西并立明朝二碑。碑文中有“汉碣秦碑曷其比数”、“此碑立,秦碑不足数”等语。由此可见,明朝所立之碑是要取代业已残破的秦碑,所以将其立在秦碑即泰山刻石的原来位置上。

东汉光武帝封禅泰山时,曾派侍从官马第伯等70人上山视察封禅设施。马第伯在《封禅议记》记载说:“早食,哺后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也,疑封禅具也。得之者汝南人,姓阳名通。东上一里余得木甲,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台上有坛,方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距石,四面有阙。”

马第伯所称“天门”,即南天门;所称“木甲”神,即碧霞祠。从南天门至碧霞祠为540米,与马第伯所称“东上一里余得木甲”符合。所谓“封所”,是指“汉光武帝封禅台”的所在地,在今天岱顶玉皇庙山门附近。碧霞祠至此为144米,与马第伯所称“东北百余步得封所”相合。“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是指秦始皇泰山刻石在光武帝封禅台即玉皇庙山门附近的南方。

从正德五年(1510)开始,泰山刻石离开原来的位置。乔宇《游泰山记》说:“稍上,是为东岳庙,摩崖碑在焉。碑高二丈,广一丈五尺,其文为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其隶书,其立之年为天宝,遂题名于上。又上,为极高处,有玉皇殿,殿南为始皇封禅碑,即除道至山巅览秦颂功德碑,碑高二丈许,其文秘石套中。”后来,又分别被移至多处。

嘉靖三十七年(1558),泰山刻石移至碧霞祠墙外的玉女池旁,嵌于“斯碑岩”上。王世贞《游泰山记》说:“行可里许为元君祠……其右为御史所栖。后一石,三尺许,刻李斯篆二行。一石池,纵广及深具二尺许,亦曰‘玉女池头盆’也。”“玉女池头盆”,即今玉女池,其西约5米有一巨石,高8米许,其上刻“天柱峰”三字,其下刻“斯碑岩”三字,泰山刻石即嵌于此石上。此时,刻石铭文仅存29字。

万历二十七年(1599)以后,泰山刻石残碣移至碧霞祠东庑壁间。具体移至时间不详。

乾隆五年(1740)碧霞祠毁于火,泰山刻石遂亡。

嘉庆二十年(1815),在玉女池旁搜得残石2块,尚存10字,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

道光十二年(1832),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令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至山下,嵌于岱庙墙壁中,并写跋记载发现的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残石被盗,后在城北桥下搜到,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泰安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三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栏杆保护。

1982年,泰山刻石迁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三石垒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