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始皇出巡记
3251300000002

第2章 信步秦川八百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出巡天下。此前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他还曾两次离开过秦国,视察原韩国和魏国的故地。前234年,秦攻破赵邑平阳,“王之河南”,即周雒邑王城,位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前228年,秦灭亡赵国,“王之邯郸”,即赵国都城,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邯郸市。秦始皇先后七次离开咸阳出巡或视察,他所必经之地是位于秦国的渭河平原,即历史上著名的“八百里秦川”。

秦国故地地理,有人曾经将它比做一只大鸟。《史记》记载,楚一善射者对楚顷襄王说:“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翅,方三千里。”意思说秦国是一只大鸟,背靠着大陆居住,面向着东方站立,左臂控制着赵国的西南,右臂挟制着楚国的鄢郢,胸部对着韩国,魏国,俯瞰中原各国,所处地形方便,地势有利,展翅翱翔,可纵横三千里。

“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是指秦国故地的地理位置处在今天的西北地区,疆域有今天甘肃省的东南部,沿渭河两岸而有今天陕西省的腹部,有一部分土地直接达到黄河沿岸。有一小部分土地从今天陕西省的东南伸入今天河南省的灵宝市。全境东和韩、魏交界,南和楚、蜀交界,西部与北部和义渠等交界。

“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则是指秦故地北部和南部与赵、楚两国的交界处。秦国在边境设置了很多关塞,他们就像左、右两臂伸出的多个指掌,对外控制和挟制着赵、楚两国,对内保护着秦国的内地。秦献公原来流亡魏国,他想趁秦国内乱之机夺取君权,先是从位于今天陕西华县以东的郑所塞入秦,却被守塞吏拒绝,后来改往今天宁夏固原县东南的焉氏塞,才得以入关。后来虽然占有土地不断扩大,但秦国还利用原来已有的关塞,如位于今天河南三门峡东南的崤关,位于今天陕西丹凤县西北的武关,沿黄河西岸的临晋关,函谷关以西还有今天河南灵宝县西的湖关等关隘。

“膺击韩、魏”,是说渭河平原的东部犹如鸟的胸脯一样直接面对着韩、魏两国。渭河平原的西部与甘肃省东部交接处,从所处的位置以及地势渐渐隆起的情势看,恰恰如大鸟的脊梁。在这个硬挺的脊梁上,曾经建有秦亭、西垂、平阳和雍城等几个秦国故都,这里是嬴秦的发源地。秦国这只大鸟的胸部和脊梁就是渭河平原。它贯穿今天陕西的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东西宽、南北窄,东西长300多公里。平均海拔340米。

“垂头中国”,应该是指渭河平原以东的函谷关。它像探出渭河平原而又高昂抬起的鸟头,俯视着原关东六国。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灵宝市,地处今天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黄土丘陵区。战国时期秦国所置。因为在山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号称天险。东至崤山,西至潼津。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六国合纵抗秦曾到达关前,败北而去。现仅存关门。函谷关不仅驻有重兵防守,还要检查来往行人,没有通行证件是不能过关的。当年孟尝君从秦国出逃,半夜里用“鸡鸣狗盗”的办法,才蒙混逃出函谷关。

如果说函谷关是大鸟的头,那么,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所至的陇西郡,犹如大鸟的臀部,稳重而踏踏实实地坐落在秦朝疆域的西垂之上。

秦国故地有几条道路,像鸟的胸骨、肋骨和尾骨一样支撑着渭河平原的胸脯、脊梁及秦国这只大鸟的整个身躯。秦朝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络,向东有通往原燕齐和吴楚的两条“驰道”;向南有与楚国的通道“蓝田道”;向西有直达陇西的“陇坂道”;向北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其中驰道和直道是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陇坂道和蓝田道等都是秦国原有的的道路。

陇坂道,是秦人最早西迁沿着黄河、渭河、千河至陇山西侧所开辟的道路。后来,这条道路延伸拓展。为了方便朝见周王室,向东经过渭河平原的西部到达咸阳。秦穆公时期,拥有千河、渭河流域,由雍城越陇坂道向西的道路更加畅通。秦昭襄王时,在原义渠属地设立陇西、北地郡后,陇坂道进一步被固定下来。

蓝田道,又称“武关道”,是秦国沟通与楚国的重要通道。它贯通今天陕西省东南,西起蓝田,经商洛,东至武关。在咸阳至蓝田之间,有秦国最后一个废都栎阳。它位于今天临潼区东北约13公里的武屯乡关庄,当地称为“古儿屯”。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前,曾以栎阳为临时都城,迁到长安后,栎阳更名万年。栎阳城遗址东西长1 8公里,南北宽2 2公里。内有东西街道两条、南北街道一条。城有六门、基址六座。出土“栎阳高平宫铜鼎”等文物表明栎阳宫是一个宫殿群。

前383年,秦献公废除雍城,并没有直接迁都咸阳,而是为对付以魏为首的三晋而迁都栎阳。他在栎阳效法魏国实行变法,内容有“止从死”、“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推行郡县制等。前359年,秦孝公用商鞅在栎阳第一次变法,内容有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实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制定二十级爵等。第二次变法,是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后进行。变法内容有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内容。秦国一系列的变法,不仅使秦国在兼并战中开始转败为胜,而且变得“兵革大强,诸侯畏惧”,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在渭河平原东部还有一条重要通道,即“华阴平舒道”。它是秦在统一六国战争中向原山东六国发兵至函谷关的必经之路。前211年秋季,有使者从关东入关后,夜间行走时,有个人手拿玉璧拦住使者说:“替我送给滈池君。”接着又说:“今年祖龙死。”此事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华阴县西接的华县,是前637年秦武公所置郑县。秦孝公死后,因变法受到损害的秦国贵族加害商鞅,商鞅发动自己封邑的兵士攻打在郑县的秦军。秦惠文王在郑县杀死商鞅,并将他五马分尸。

华阴县,秦朝时为宁秦县,汉朝改称华阴县。平舒,是华阴县西北渭水边上的一座城邑。《史记》称“华阴平舒道”,是司马迁用汉时地名对前朝地名所做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