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325800000035

第35章 感觉好不一定真的好—感性思维的陷阱 (3)

预期具有非凡的作用,它能让人们在嘈杂的房间里聊天,虽然不时地有词听不清,但仍然可以正确理解对方说什么。有时手机信息上出现一些乱码,我们也照样读懂它的意思。尽管预期有时候让人显得很傻,但却是用途多多。

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体验:冬天感冒,在小店买的感冒药就不见好,大药房的高价药吃了就觉得有效;患哮喘病,普通药品总不见效,著名厂家刚上市的新药一定能药到病除。为什么会选择价格高的药品呢?这是因为我们对价格高的药品治愈疾病有较高的期望。由美国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所做的实验得知:一分钱,一分货,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说到底,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心理预期的作用。

在价格上打了折扣,注定得到的东西就差吗?如果我们依赖自己非理性的直觉,实际上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看到半价商品,我们本能地断定它的质量就比全价的差——事实上我们把它看得差了,它就真的差了。怎么纠正呢?如果我们定下心来,理性地拿产品与价格做一番比较,就能克服那种无意识的冲动,不再把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内在质量挂钩了。

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对理性人来说很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但它却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正视这种非理性行为,否则我们会不经意间陷入自己预期的“陷阱”。

【陷阱提示】 一分钱,一分货,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说到底,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心理预期的作用。

凸显了身份,忽略了价值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旅游胜地,新开了一家售卖印第安饰品的珠宝店。由于正值旅游旺季,珠宝店里总是顾客盈门,各种价格高昂的银饰、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唯独一批光泽莹润、价格低廉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为了尽快脱手,老板试了很多方法,例如把绿松石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店员进行强力推销等。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徒劳无功。在一次到外地进货之前,不胜其烦的老板决定亏本处理掉这批绿松石。在出行前她给店员留下一张纸条:“所有绿松石珠宝,价格乘二分之一。”等她进货归来,那批绿松石全部售罄。店员兴奋地告诉她,自从提价以后,那批绿松石成了店里的招牌货。“提价?”老板瞪大了眼睛。原来,粗心的店员把纸条中的“乘二分之一”看成了“乘二”。

这是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一书中的一个故事。降低绿松石的价格并不能将绿松石卖出,当提价后,反而很快卖出了绿松石,这不能不说是对经济学中的“炫耀性消费”做出了注解。

炫耀性消费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即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

炫耀性商品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所谓虚荣效用,是指通过消费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敬所带来的满足感。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社会地位。如今用消费品拿来炫耀以显示自己身份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他们只是想拿那些奢侈消费品来凸显自己身份的与众不同,却几乎忽略了商品本身所存在的有限价值。

这种炫富心理其实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

很多人通过价格及品牌来表现自己的优越。商品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个人收入水平。利用收入优势,通过高价消费这种方式,高层次者常常能够有效地把自己与低层次者分开,以示自身的特别。

如果价格下跌,炫耀性的成分就降低了,这种物品的需求量有可能减少。比如是一部价值20万的手机,现在要1万元卖给他,他也许根本都不会瞧一眼。如果是一顿20万元的年夜饭,如果请他免费品尝,大概也会被拒绝。因为这些物品里只剩下实际使用效用,不再有炫耀性的效用。

如今,年轻的“80后”富家子弟们正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与他们的父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同,他们一出生便继承万贯家产,正成为社会的一代新贵。他们中间一些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更为社会所诟病,“二世祖”便是这些人送给他们的“雅号”。名车豪宅,香槟美酒,名牌着装,饰物,大把烧钱,之所以会频频成为“富二代”们追求的对象,其实归根到底是其“炫富”心理在作怪。

不管是玩名牌还是购房、买车,人们层出不穷的奢侈消费花样,为的都是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他们购买的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一种伴随商品的身份优越感。这种炫耀性消费心理自然正中商家的下怀。商家当然会设法满足这些人的心理,将商品价格定得更高,使商品附带上“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形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不正常的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当人们看重自己的财富地位、权贵身份时,就要尽其所能地炫耀和攀比,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定位在不断满足日益升级的炫耀需求上。在很多腐败案例中,一些高官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大肆进行炫耀性消费,并为满足欲望而放弃原则和法律,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直至腐化堕落。

炫耀性消费不仅使大量的奢侈品生产耗资巨大,而且这些消费者又以惊人的铺张浪费将奢侈品化为废弃物。享受不了的人有条件挥霍,需要的人又没条件满足。浪费的财富只是满足了富有者的虚荣心,这无异于实际财富的低增长和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

炫耀性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消费,应该降降温了。

【陷阱提示】 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即凸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

大家的好,不一定代表自己的好

很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人的意见为准则,也就是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就跟着怎么看、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别人穿什么、做什么自己也跟着穿什么、做什么。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选择品牌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有一则笑话这样描述人们的从众行为:小欧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好东西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

从众心理是大众都容易犯的病。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是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一见别人都夸这东西好,仿佛千载难逢,也赶快掏腰包,生怕错过机会。这种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了。报纸上不时揭露的不法商家雇“托儿”的卑劣手段,就是诱使人从众以使其上当的最好例证。

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式。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在消费方式上,尤其明显。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干活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在不理性中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

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此外,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商品了解较多,并有客观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很少有从众行为;商品信息模糊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对每个消费者来说,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还与其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知识面窄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地盲目从众,往往会容易跌落陷阱中。

【陷阱提示】 “群众的东西不一定是雪亮的”,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