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32

第32章 唐朝—渔阳鼙鼓打破一帘幽梦(2)

宴会开得热闹非凡,诗人墨客因为有李白在场也格外地兴奋。痛饮一番之后,自然大发诗情,朋友们请李白赋诗。李白也不推辞,他拿起笔来刚要大书一首,突然看到墙上已经有了一首诗,到跟前一看,原来是崔颢的一首七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了,连连称赞:“好诗!好诗!”接着,长叹一声,把笔放下了,向大家说了两句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果真没有在黄鹤楼上题诗,因为他觉得崔颢把黄鹤楼的景色写得太好,已经让人无法再写了。

王维观猎

唐朝的经济、文化都已经达到空前的繁荣。唐朝较其前朝的任何时代在文化政策上都是比较开放的。而且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同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

一代女皇武则天,千秋功业赛李唐

在唐朝历史上出了很多有名的女人,她们用自己看上去微弱实际却很强大的力量左右了唐朝的命运。

最有名的当属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原名武媚娘,本是唐太宗的才人,高宗在太宗晚年的时候认识了她,两人互生情愫,但却碍于身份无能为力。太宗死后,依规矩媚娘被送入感业寺为尼。同时高宗已经即位,王皇后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知道武则天和高宗之间的关系,为了压制萧淑妃,便力荐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岂料高宗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一下爆发到不可收拾了,高宗对武则天更是言听计从,真是引狼入室,武则天先后怂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高宗还不顾众大臣的反对立武则天做了皇后。

高宗身体不是很好,许多朝政上的事都交给武则天来打理。武则天便利用这个机会积攒了雄厚的政治力量。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名号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名号唐睿宗。其实她的反复已经表明了她的野心,她是为了向世人证明她拥有左右天下的力量。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她再也等不及了。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废掉了睿宗,自己登上了金銮宝殿,改国号“唐”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自称圣神皇帝。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

其实武则天在位期间还是很有作为的,后人评价有“贞观遗风”。但是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史书里都对她持贬斥的态度,稍显不公。无论如何,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始终是中国女人的骄傲。

除了武则天,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女人,那便是唐中宗的韦皇后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

神龙元年(705年),也就是在武则天死的那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的国号。可是中宗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牵制与控制,张柬之和敬珲等助他登位的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希望被立为皇太女,继而能从她母亲那里继承大统。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动手了,她们不顾亲情,合谋毒杀了父亲中宗,杀了中宗后,韦皇后立自己的儿子温王李重茂为帝,曰少帝,然后转过来想要连同相王李旦也除掉。李旦虽然没有用,但是却有一个很有能力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帮助李隆基的太平公主也不是清白之人,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她也有着和武则天同样的野心。太平公主拥有韦皇后所没有的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缜密的心机,而且她也几乎成为了第二个武则天。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发动政变除掉韦后一党以后,马上就暴露出了自己的权利欲望,与李隆基展开了权力之争。私底下她积极得扶植自己的党羽,当时朝中的七位宰相有五个都是由她捧起来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站在了她这边。软弱的李旦妄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不想伤害到任何一个人。显然这是痴心妄想,在权力面前,是不可能存在两个人的。

在李旦将皇位传给李隆基的第二年,太平与隆基的矛盾更加白日化。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准备带领羽林军起兵夺权,却不慎走漏了消息,李隆基先发制人,诛杀了宰相和左右羽林军将领。一下子销去了太平公主的力量。太平公主见事情败露,便逃走了。几日后又返回,请出李旦为她说情,但是被李隆基拒绝,赐了太平死。

唐朝能出现这么多强势的女人,也是唐朝兴盛的侧面表现,只有政治清平,国家昌盛,才会导致连女人都将注意力由家庭生活转移到政治上来。

错在一场忘年爱

唐朝命运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在李隆基统治期间,不过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在他改元天宝以后。这次,左右唐朝命运的又是一个女人。

经过前期的努力,唐朝一片繁华盛景,玄宗看到天下一片生平,便志得意满,从此成天地放纵享乐,不问国事。特别是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地沉溺酒色。他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在执政初期制定的那些措施全都被荒废,使得朝政极度地败坏。此时的李隆基眼里只有杨玉环而没有天下了,标准的不爱天下更爱美人。

他任由李林甫祸国殃民。李林甫死后又以外戚杨国忠为相,宦官高力士的权势也炙手可热。史上总说这完全是起于杨玉环,其实玉环本没错,错的是因为她和唐明皇之间的忘年爱。当然,这个爱情本身也没有错,错的是发生在了国君身上,更错的是这段爱情迷住了国君的双眼,让一国之君因为爱情忘记了他的正事,更害了整个王朝。如此一来,这段爱情便成了罪孽,玉环也成了千古罪人。

到了执政晚期,因李隆基好大喜功,边境上的将领们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便向皇上邀战功。遭殃的当然是国家。又由于当时兵制政策刚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牢牢的控制住了军镇上的士兵,中央没有了军权,那其他的权利就别说了。边将专军的局面便出现了。安禄山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有了军队便想着要夺天下了。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虽然打的是除掉杨国忠,为国除害的旗号,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盯上了这个天下,史称“安史之乱”。这一乱就是八年啊。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衰败,李隆基也弃城而逃,逃到了千里之外的成都。中途在众臣的死请下不得不杀死了心爱的贵妃。一段旷世的恋情就这么结束了,陪葬的是整个王朝,是天下百姓的安定生活。

虽然叛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朝的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日薄西山,风雨飘摇

经历了这连番折腾的唐朝是每况愈下,加上宦官的掌权,整个唐朝大厦已是摇摇欲坠。甚至皇帝的任免,大内禁军的兵权也落在了宦官的手里。在外,节度使有独立于中央的统治权力。皇帝完全变成了一个象征。

就像所有的死亡一样,唐朝也有回光返照的现象。先是由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后,依靠着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了中央,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元和中兴。后有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的武宗。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自己无法掌控,不得已给武宗权力去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采取了一些列的手段削减了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然而回光返照掩盖不了濒死的事实,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如无源之洪水节节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了由黄巢率领的唐末农民起义,经过这次农民起义的打击,唐朝的统治已经变得名存实亡了。由于宦官所管理的禁军损失过重,宰相便有了与宦官争权的底气。

当时朝廷各党派林立,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取得了胜利,朱温入宫杀尽了所有的宦官。天佑二年(905年),他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温毒死唐昭宗,改立唐哀宗。天佑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他自封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建都开封。由此代表着唐朝已经彻底灭亡。

从唐朝的由胜转衰直至灭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不管他有多强盛,只要统治者稍有懈怠,国家就随时会面临灭亡的危险。一个国家处于安定团结的局面并不代表没有危机,相反这时候才是危机四伏的时候,统治者应该更加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