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444000000011

第11章 婚恋怪现状(1)

大学生校园爱情新趋势

爱情:永恒的主题

大学生文化水平高,又正是体验情感的青春期,校园爱情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数年大学生活里苦苦寻觅,或终无所获,或与爱情失之交臂;另一部分人,幸运地找到了终身伴侣,从此比翼齐飞;还有些人,几经沧海,梦断校园,变得玩世不恭,游戏爱情。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社会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光怪陆离的故事。回首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大学生们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

校园恋爱:从禁止到默许

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学都明文规定大学生不许谈恋爱。但从一开始,这条规定就从没有被遵守过。成双成对的恋人永远是校园里的动人风景线。那时针对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传媒还组织了几场讨论,讨论集中在大学生应不应该恋爱,今天看起来着实是很幼稚的问题。而至90年代,连中学生谈恋爱都不少见,更何况大学生,谈恋爱早已为高校所默许,为社会所接受,传媒和社会关注的对象也已涉及诸如多角恋爱、婚前性行为和伦理道德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大学是爱情的沃土。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都很放松,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双重约束。

客观上讲,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社团活动很多,便于各系学生扩大交往,加深了解,是广泛选择未来伴侣的最佳时期。而出了校门,生活圈子就集中在单位一个地方,认识的人有限,选择余地很小。

校园爱情:上下求索

大学生们更多的是渴望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但人海茫茫,找到真正的红颜知己绝非易事。

一般来说,进入大学后最先谈恋爱的一批大学生们的恋人都是中学同学,那是中学时代埋下的朦胧的种子开始在大学发芽,但这种恋爱很少能持续很久。这时大学生们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对爱情、人生的理解有限,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到大三、大四阶段,他们眼界开阔了,接触的人多了,身心更成熟了,谈恋爱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失恋的颇多,开始了新一轮的寻觅。到研究生阶段,或工作以后,对象才会稳定下来,才考虑到结婚成家的问题。一名本科学历以上的青年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谈两次恋爱是非常正常的。有的学生恋爱经历更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们的观念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在谈恋爱时,一般信奉一位外国哲学家的“拾麦穗”原则。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这位哲学家把谈恋爱的过程比喻为拾麦穗。他说,有一个人在走进一块麦地后,看见第一株麦穗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他继续向前走时,看见的每一株麦穗都比手里的那一株要大、要好,他只能留下无尽的懊悔。另一个人在走进麦地后,看见株株麦穗都很大,很饱满,他东瞧西望,留连往返,不知不觉快走出麦地了,赶紧随便摘了一株很小的麦穗。第三个人在麦地走了快一半时,选择了一株较大的麦穗摘下来,以后也许还有更大的麦穗,也许没有,对他来说,手里的麦穗就是最好的。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大学生希望摘到最好的麦穗。

大学生恋爱漫谈

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成双成对地散步、谈心,一起出入影院、舞厅。

初恋,是一场情感世界的剧变,生活结构的革命,伦理意识的更新。因此许多初入爱河的大学生为此感到迷惑、烦恼和痛苦,也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

C是某大学的高才生,他与一女同学恋爱后,两人经常出入影院、舞场,沉湎于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之中。学期结束时,两人都因成绩下降而陷入痛苦之中,于是彼此约定减少见面的次数。

评价:这还算理智的。如果贪恋那种稍纵即逝的情感而耽误了事业,那么他们的爱情之花必然早凋。

下面对是一些大学生的访谈。

问:可以谈谈你们恋爱的动机吗?

A说:我恋爱是为了排除寂寞,同时锻炼自己恋爱的能力。

B说:同宿舍八人中就我没女朋友,一到周末,宿舍便只有我一人,他们都说我太呆板,太迂,还有人嘲笑我缺乏魅力。于是,我便找了一个,不管她人品、外貌怎样,最起码我不再被人那样嘲笑。

衣着时髦、发型别致的女生C说:漂亮可以提高回头率,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男孩的眼光。有一次,几个男生争着请我看电影,还差点为这事打了架呢。

这荒唐吗?谈恋爱是为了消磨时间,为了赶时髦,为了满足虚荣心理。其实,这些恋爱动机很普遍,似乎很浪漫。但是,这种浪漫无疑也在葬送他们的青春。这些游戏人生、不负责任的态度,显示了他们不高的道德涵养,会给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带来不幸和痛苦,这是不道德的、应遭人唾弃的观念。

某男生在焦急地等待家里汇款单的同时,却在女朋友面前摆豪华气派。

两位大学生恋爱后,偷尝禁果,被开除学籍。

评价:我们应废弃这些庸俗的方式。爱情一旦染上铜臭,它就不再真实。初恋应是纯洁无瑕的,过早地让感情炙热化或把爱情与情欲混为一谈,不仅有损于身心健康,令人失去终身欢愉,而且腐蚀人的灵魂,甚至毁掉人的一生。

某女生失恋后,先大哭一场,以后变得神智不清了。

另一女生失恋后,服下了半瓶安眠药……

某男生失恋后,发誓先杀死情敌,然后自杀。

评价:恋爱并不都是美好的,有时还难免有失败。对于心理脆弱的人来说,初恋的失败带来的打击往往不亚于死亡。其实这大可不必。爱情追求的是感情的契合,如果彼此貌合神离,就应果断地分手,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所以,情感不能融洽而分离,应该说是好事。而有些人却做了感情的奴隶,失恋后感到绝望而精神颓废,或因悲愤和暴怒铤而走险,这些都不是明智的行为。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会冷静地对待失恋,或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将它变成经验和力量,或转移兴趣以恢复心理平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那些因失恋带来的烦恼和痛苦,还可以让自己的心智获得很大的提高。

影响校园爱情的七大人物

琼瑶

她的爱情小说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她的主人公多是王子和公主,王子和平民女子,公主和穷小子等现代版的爱情格局。仿佛东方的“灰姑娘与水晶鞋”。曾流行一时的“年年岁岁永相依,朝朝暮暮心相携”,“烟雨蒙蒙”,“心有千个结”等古语、白话语中极尽缠绵悱恻的句子,纷纷从琼瑶的书中流淌而来,还有淅淅沥沥直滴至今的“好伤心好伤心哟”!“好讨厌好讨厌呀”等“好”起来没完的口头语。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神圣的,足可以改变一切。也许正因为这种神圣,使得她的作品在今天少了很多读者。

金庸

坦率地说,金庸笔下的爱情,现实成分不多。金庸的爱情故事都是抚慰成年人疲惫灵魂的童话。不论讲武侠,还是讲爱情,金庸都是个童话作家。所以当万念俱灰的杨过在十六年后跳下碧水寒潭,走进别梦依稀的茅屋,对镜感叹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一只纤纤玉手搭上他的肩头:“不是你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读到这里,多少读者的心头,在那一瞬间,都会相信“真情永远”的谎言。

朱德庸

最流行的四格漫画形式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幽默和智慧,朱德庸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他在婚前画关于婚姻生活的《双响炮》,却在婚后画单身男女的《醋溜族》。朱德庸影响了新一代的女人,也改造了新一代的男人。

罗大佑

他的歌是怀旧的经典,让失落的人怀念昨日撕心裂肺的爱情。在他的情歌里,我们听到的不是深爱的倾诉,而是至爱的箴言,真爱的经典。从《闪亮的日子》到《滚滚红尘》,从《恋曲1980》到《恋曲2000》,从《爱人同志》到《沉默的表示》,那双“穿过黑发的手”抚摸了整整一代人沧桑的灵魂。罗大佑最大的特色在于用自己的独特风格来阐述爱情。

三毛

三毛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传奇的经历,传奇的爱情,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目光。她写自己的爱情能够写得那么尽兴,那么毫无保留,甚至能在一个一直喜欢得不得了的男孩子面前哭了又哭,求了又求。让人知道并不是只有男孩追女孩子才那么动情,那么不舍,那么尽情

三毛笔下的爱情是美丽的,正是因为这种美丽,一部分人改变了对婚后生活的看法。

张爱玲

在她的笔下,人物的爱情是没有青春、幻想、热情和希望的,有的只是虚妄和苍凉,大多是不可避免却又看来极其自然的悲剧。她不敢向往未来无边的荒凉和恐怖,于是只能在眼前的一点欢乐中寻找一个避难的角落。

在张爱玲笔下,有女人心中最柔弱的那个部分,也有众多人物的失败与挫折。张爱玲小说里的爱情是非常精彩的。可惜的是,这种精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痞子蔡

《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很普通,但痞子蔡给了这个现代爱情很多有意思的噱头,比如:“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来,也浇不灭我对你的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都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借了E时代的时髦,《第一次亲密接触》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认同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