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446000000009

第9章 影响力,像“律”一样存在 (3)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是一个受母亲信仰极大的人。几十年前,在一个平凡的韩国家庭里,母亲有三个儿子。有一天,亲戚送给他们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另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且马上就会变质的,如果三天内吃不掉就会腐烂。母亲把三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桃子?

大儿子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先吃熟透了的,这些是放不过3天的。”

“可等你吃完这些后,另外的那一筐也要开始腐烂了。那我们岂不是始终吃不到新鲜的桃子了?”母亲显然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

二儿子想了想,随后说:“应该吃刚好熟了的那一筐,拣好的吃呗!”

“如果这样,已经熟透的那筐桃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这样的话多么可惜啊!”母亲如此说道。

接着,母亲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潘基文:“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

母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不错,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这家人就按照小儿子所说的,把桃子分给了邻居。这样他们不仅没有浪费掉一个桃子,也使得他们和邻居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潘基文想出这个办法是很自然的,因为母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家的生活尽管不是很富裕,总是会把一些东西分给比自己还贫穷的邻居们。母亲的这种分享的人生价值观早已经潜移默化地移入了潘基文幼小的心中。

把幸福快乐拿来与别人分享,你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把不幸悲伤向朋友诉说,你的不幸就会减半。这就是分享的力量。这是母亲的信仰的影响和传递。

54年后,那个选择把桃子分给邻居的潘基文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在就职演讲中,他说:“我竞选这个职务,不是为了个人名誉,更不是争夺个人利益。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种族、性别、国籍,都能过上幸福、和平、快乐的生活。”

分享成了潘基文生命的核心,分享丰盛了他自己,同时也滋润了别人。这就是母亲传递给潘基文的是一种做事的原则,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母亲,我们到底该为孩子做些什么,该为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清楚了解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尤其自己的价值观。妈妈自身分享的价值观、乐于助人的做事原则,都会影响孩子形成他们自己信奉的行为原则。因此母亲在日常生活中要能遵守自己相应的道德观,坚持你自己的做事原则,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这样妈妈对孩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会显著提升。

韩国“第一妈妈”: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在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母亲以她特有的身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细心和认真,懂得怎样让孩子理解家庭的爱,感受家庭中的温暖。

2009年6月,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与世长辞,他突然的离世让全世界陷入了悲伤之中,千千万万的歌迷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示对他的哀悼和纪念。人们在惋惜之余也露出了一丝的欣慰,离开对他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

杰克逊从小生活在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父母辛苦的工作但总不能解决贫苦带给他们的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中父亲的脾气也慢慢地暴躁起来。当他一个人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时候,就逼迫着孩子去挣钱以补贴家用。大一点的孩子们开始干活,有时给别人的草坪除草,或是在下雪的日子帮邻居铲积雪挣些小费。

但除了几个小的以外,孩子们都正是贪玩的年龄,怎么办呢?父亲的解决办法是把外部世界拒于家门之外。这种强制性的孤立使他父亲能完全控制整个家庭。杰克逊的哥哥作为大儿子,成了父亲最喜爱的折磨对象。在这个家庭中,孩子们稍有一点过失,不管是真的或想象出来的,都会受到父亲一贯野蛮的惩罚,磨剃刀的皮带、腰带、尺子、鞭子、拳头,全都被当作惩罚孩子的“刑具”。

尽管母亲极力地呵护仍然化解不了孩子心中的伤,因此在杰克逊成名之后做过几次整容手术,就是为了割断和父亲的联系。人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但是杰克逊在这个家中感觉到的只有寒冷,这个不幸的家庭阴影伴随了他的一生,尽管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却弥补不了家庭对他心灵的伤害。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孩子在这个家中感觉到温暖,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到满足和自信,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在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母亲以她特有的身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细心和认真,懂得怎样让孩子理解家庭的爱,感受家庭中的温暖。

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在营造家庭温暖的港湾上是每一个母亲学习的模范。张炳惠是已故韩国政府总理张泽相的女儿,她获得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和乔治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她被美国和日本称为有着40多年教授生涯的韩国“第一妈妈”。这个称呼的来历主要在于她将三个继子都送进了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长女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成为了一名国际律师,次女16岁的时候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毕业后也成了一名国际律师,长子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在哈佛大学进修经济学管理,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卓越的商业人士。

孩子们的成功跟这个继母张炳惠的教育信念有很大的关系,她坚信优秀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在教育过程中张炳惠有自己的原则,父母除了要做孩子的榜样和对他们因材施教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她接手的这三个孩子从小就遭遇父母的离异,在别人的抚养下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家的观念,更别说感受家庭的温暖了。这样的经历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也不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的谦让、友爱和帮助。

母亲张炳惠深深理解孩子的这种缺失,于是她总会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理解家的概念,想尽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方面她发挥了母亲最大的影响力,让三个孩子在家中找了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自从张炳惠来到这个家后,家里的一切都在悄悄起着变化,以前的脏乱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在家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轮流做卫生也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母亲的影响下,做家务也成了孩子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有一天长女爱丽丝不舒服,那天正好赶上她做值日。于是张炳惠就把握住了这个很好的机会,对经常和爱丽丝吵架的长子彼得说:“姐姐今天不舒服,你帮她做卫生好吗?”

彼得表现出了为难的表情,因为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互相帮助的习惯,因此他显得很犹豫。张炳惠站在犹豫不决的彼得面前,对他大声地喊:“我们的彼得今天替生病的爱丽丝打扫房间,爱丽丝听见了吗?”

彼得在替爱丽丝做卫生的时候,似乎是为了让姐姐看到他的表现,他又扫又擦,格外卖力。自从彼得替爱丽丝打扫卫生后,爱丽丝对彼得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之后的生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爱丽丝还会请彼得帮忙,并总是向彼得表达谢意。听到姐姐感谢的话,彼得非常开心,渐渐地,当南希有困难的时候他也愿意效力了。

渐渐地在母亲的引导下,他们家出现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氛围。她的努力缓解姐妹和姐弟之间的冷漠,孩子们也知道了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再也不是一个人去承担了,关键时候还有家人的帮助,他们的不安全感也渐渐消失了。

后来,每当父母下班回家,孩子们都会上前问候。就这样家庭中的温暖就像温泉一样在汩汩流出。这样的家庭氛围成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源泉,成就了他们不凡和华美的人生。

在闲暇的时候,你是否问过自己,有没有辜负“母亲”这个温暖的称呼?是否珍惜自己身为母亲的影响力,是否竭尽所能地给孩子带去阳光和自信?孩子在反省中成长,母亲也要在反省中升华。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与宽容的家,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高的起点,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

孩子的生命老师是谁?当然还是我们的妈妈。母亲该怎样把珍惜生命这种观念传达给孩子呢?那就是要善待自己。

韩国明星自杀的新闻是近来的一个新热点,那些笑意盈盈的面孔,散发着让人羡慕的健康气息,却突然放弃了人生,任何人都会感慨:生命真是脆弱!

据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主席布莱恩·米沙拉说:“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了100万人,比死于战争、恐怖袭击及谋杀这三者的总数还多。也就是说,自杀者多于他杀者。”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人与事,就会被这种说法深深地触动。我们都面对过一些痛哭流涕的家长,他们失去了心爱的孩子;也有父母选择了轻生,留下一个残缺的家庭,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自杀给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计量的,尤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更让我们的社会多了一些没有欢笑、没有依靠的人!

据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身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他们有家庭,有亲人,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有人要面对亲人自杀的巨大悲痛。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这条路?世界这么大,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的容身之所吗?其实不是世界容不下那些轻生者,是他们的内心中不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们厌倦了人世,很多孩子则是对世界彻底绝望,然后走上了绝路。

难道生命真的不值得人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吗?当然不是的,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生命的美妙,在他们眼中,生命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北大新闻系有一个男孩,二十多岁,研究生快毕业了,在一家时尚杂志社工作。但是因为导师给他的压力太大,他跳楼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导师压榨研究生的一个缩影,他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但也有人说,这个孩子的心灵太脆弱了。

谁来告诉孩子们珍惜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是谁让孩子有了生命意识。如果这个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把积极的生命意识传达给孩子,告诉他们在任何时候生命都是很宝贵的,那么社会上就会少很多一时冲动酿成的悲剧。有的孩子因为老师的一句“胖得像猪”跳了楼,如果她能意识到这句话在生命面前多么不值一提,就不会这样做了!

孩子的生命老师是谁?当然还是我们的妈妈。那妈妈自己的生命意识怎样呢?怎样看待生命是一种生命观,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那么珍惜生命的母亲,该怎样把这种生命观传达给孩子呢?那就要善待自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妈妈总是把温暖留给家人,把辛苦留给自己。用一个全职妈妈的话说:“全职妈妈就是老公和孩子的高级保姆,只是这个称呼听起来好听一些而已。”那这些在家庭第一线终日忙碌的妈妈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保姆”的角色中,事情永远做不完,谈何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