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提高执行力的23个关键
449400000029

第29章 实施注重执行能力的绩效管理 (2)

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一定要去核查行动的结果;同时事前要对各种情况预测,这需要不断地观察。SONY的工作计划是在网上公开的,细节方面是一定在变化的;核查(Check)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这在SONY已经形成了惯例。不断调整方案,才能保证有效地完成工作。教会员工怎么样去执行任务,目标管理也好、时间管理也好,员工都要掌握方式、方法。

对一些很难用具体标准去衡量的指标,比如员工的工作态度,SONY是通过量化的手段进行考核的。SONY设计了很多问题,回答完问题,量化的结果也就得出了。

例如,某个员工第一次做某项工作,他缺乏必要的技能,但是态度很好。由于他没有必要的技能,所以工作做得不是很理想;或者他有必要的技能,态度也很好,但是他在管理上欠缺,不善于分工把大家调动起来;或者他管理也不错,但是控制能力比较差。对于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执行能力,控制能力也很重要。

在考核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员工的不足与优秀之处。明年的目标也会在考核的过程中确定下来,这样SONY就能够确定明年具体到每个员工的指导方向。

做完个人的考核,SONY还会对团队进行考核。每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要陈述对下级的考核,说明打分的原因。比如,作为部长,就负责给本部门的人打分。作为管理者要帮助下属完成任务,帮助下属发展、提高技能,如果管理者的技能需要提高,在陈述的过程中也要给他提出目标。

另外,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掌握各个分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

通过SONY公司的绩效管理,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要想提高整个企业的执行力,必须在绩效管理中加入执行力的内容,并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

让一线经理执行好绩效考核

很多负责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在说到绩效考核时,都觉得考核效果不太理想。追究绩效考核“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执行力。而造成绩效考核无法有力执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线经理不配合。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绩效考核的结果不甚理想,员工和管理者都不满意,为什么还要进行绩效考核?”这是因为不单单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包括普通员工和其他管理人员,都相信绩效考核是有利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它能提升企业效率,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使得薪酬更加完善,种种益处不言而喻。

既然绩效考核有这么多大家都明白的益处,为什么一线经理还是不配合,不好好执行呢?是因为绩效考核方法过于繁琐,浪费他们太多时间?还是因为绩效考核体系过于复杂,使他们力不从心?或者是因为员工抵触,他们很难进行评估?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不过是一线经理们的托词。业务忙,没时间不过是不执行绩效考核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不少一线经理觉得绩效考核妨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首先在一些管理不够完善的企业里,一线经理有很大的实权。在他所辖的部门内,人员的奖罚都由他负责。有时,一线经理很难做到公平。

例如,他给下属的工资并不是绝对参照业绩。那么一旦考核标准出来,原本不知情的员工就会发现问题,觉得不公平,要讨价还价。此时,很多过去被包裹着的问题,一下子都被暴露出来。员工对主管的意见接踵而至,一线经理将疲于应付。

其次,绩效考核使很多过去在台面下的东西放到了台面上。作为负责人,一线经理对下属员工的加薪、奖励、提升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标准出来以前,一线经理可以一个人说了算。现在绩效考核来了,职位升降、薪水加减都得根据考核结果来。每项结果的得出,都有量化的标准。过去很多在桌子底下做的决定,现在都得放到桌子上面来做。好与不好,不再由一线经理一个人决定。于是,有些一线经理就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侵害,不愿意参与绩效管理。

另一方面,绩效要考核,必然有得分高低。谁都不愿意得罪人,不愿意和员工发生正面冲突。所以,一线经理也不愿意给下属打低分,不愿意和员工谈他们绩效表现方面的问题。

一线经理希望恶人由人力资源部来当,由人力资源部出面指出员工的不足、不够,淘汰不合格的员工。而他们自己就充当好好先生,给大家都打高分,皆大欢喜,和平共处。趋利避害的心理使得他们也不愿意严格执行绩效考核。

针对一线经理不配合的原因,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让一线经理全程参与

绩效考核不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也是所有人的事。一线经理不仅仅是配合者,而是参与者、执行者。有部分HR角色错位,把自己作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主体,指挥一线经理执行各项由他们制定的考核标准。这种作法导致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特异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制造企业,现有员工2 000多人。两个月前,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始大力推行一套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从这两个月的情况来看,生产部第一车间出现的问题最多,员工抱怨也最强烈。有不少人认为在新的制度中,绩效奖金的比例大大提高,而公司这么做是想在员工犯错误时就可以多扣员工的工资,说这是公司为了省成本想出的招儿。让人力资源部奇怪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在公司的其他部门出现。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第一车间的刘经理恰恰是这种观点的持有人。原来,当初在进行新制度讨论和培训的时候,刘经理因为出差在外没能参加,所以对推行这套制度的意义不能充分认识。同时他也是新制度的被考核人,在被考核时产生了上述的想法。其结果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让基层员工对公司制度产生误解。

事实上,一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一个较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是公司制度的执行者,必须维护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又是一线员工的代表,必须代表一线员工的利益,这两种职能有时会发生冲突。因此,为了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顺利执行,同时又不挫伤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强调一线经理的执行力是很重要的。这种执行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公司的政策、制度必须通过一线经理向下执行;其次,一线经理也是一线员工反映心声的通道。

从特异公司案例中可以看出,一线经理自身对公司政策、制度的理解对制度的顺利推行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所以,人力资源部在制定计划和考核标准的时候,让一线经理参与制度的制定,从一开始就让他们介入绩效考核,能很好地保证他们理解并执行,从而使他们成为推行新制度的原动力。另外,足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采取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往往更加有效。因为对新制度的消化、吸收需要时间,所以可以提前将制度文件分发下去,然后在培训时针对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

2让一线经理放心

要让一线经理明白,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让一线经理对下属的业绩一目了然,针对“完成目标”、“超越目标”、“未完成”等结果,评估下属的能力;发现他们的优缺点,使员工获得更好的更合适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还可以帮助一线经理对下属的收入作出必要调整,使之合理公平。

同时,一线经理也是员工,也要接受上级评估。那么,有了绩效考核,一线经理是否超越了目标,是否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报酬都一目了然。一线经理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前途”和“钱途”交给公司。

3让一线经理成为反馈和辅导者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公司目标,促使企业成长;与此同时,培养员工的能力,挖掘其潜力,使他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打分不等于绩效考核完成。只有上级对下级的绩效表现做出反馈,进行辅导,绩效考核的才算完成,一线经理的使命才告一段落。

一线经理需要对下属的考核结果做出反馈。告诉他,绩效表现如何,做的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反馈和辅导需要一线经理掌握一定的面谈技巧。例如,当员工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一线经理不要直接批评,可以换个角度告诉员工,他需要有哪些提高,该怎么做。这远比直接指出不足容易让人接受。这些技巧的掌握,可以给一线经理相关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