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观点则从总供给角度出发,认为是供给的减少造成了物价的上涨。供给为什么减少有诸多原因。例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从而降低了养猪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劳动力数量导致供给减少。还有前些年的农产品利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削弱了农民养猪、种田等的积极性,等等。
那么,造成2008年严重通货膨胀局面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高增长时期埋下通货膨胀的种子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别来解析高通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要更加深入地剖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得从当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层面中跳出来,到历史的回顾中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为国民经济带来告诉增长的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了爆发的种子。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并积累国民财富,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完成向发达经济体的跃迁。然而,要成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要让本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时惟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千方百计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来赢得国际市场。
为了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中国政府采取了这样的策略:第一,维持人民币相对于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低估,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低估,从而压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第二,维持出口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推迟对非熟练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培训方面的改革;第三,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其他生产成本,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维持了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包括原油、煤炭、电力、水资源、土地等;第四,中国政府迄今并未将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未征收污染税,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实际上被严重低估。此外,中国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引入外资政策,相对于国内企业,给予出口导向的FDI(英文全称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优惠的条件,包括更廉价的土地、更优惠的所得税、更便宜的生产要素价格等。
中国政府实行的这些政策的确在短期和中期内促进了"中国制造"风靡全球,出口的高速增长既拉动了经济增长,也带来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巨大的外汇储备也蕴育了流动性过剩的潜在趋势。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型加速通货膨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弊端愈发凸显:
第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导致了错误的资源配置。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导致了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过度繁荣,造成服务业发展不足甚至有所停滞;第二,农民工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长期以来不能得到提高,繁荣的出口状况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和再教育机会为代价的;第三,用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来人为刺激出口,本质上是用中国的资源来补贴外国消费者,这是得不偿失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第四,环境是不可再生的,用牺牲环境来换取出口增长的做法更不可取,这种短视的做法已经引发越来越多国人的担忧和谴责。第五,尽管发达国家消费者购买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并无形之间享受了来自中国的资源和环境补贴,但发达国家还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怨声载道甚至加以指责,认为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向发达国家市场倾销商品,从而可能冲击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替代行业和蓝领工人就业。随着中国贸易顺差规模的增加,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也与日俱增。这逼迫着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不得不在全球环境下作出调整。
基于以上这些种种压力,中国政府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由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转型。而在这个重大的转型中,种种因素加速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相比,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意味着要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而要扩大内需就要重视劳动者的工资、教育和福利。
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以来,从出口导向战略到内外平衡战略的转型已经启动。在这种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生着劳动力、能源、资源、环境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由于上述生产要素的价格长期以来被人为压制,因此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过程本身就是要素价格上涨的过程。而伴随生产要素价格的重估,企业成产成本的增加,也带来了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造成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而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在加剧着通货膨胀的演变。
第一,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企业聘用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显著上升,同时还必须对劳动力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保和医疗条件,这意味着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第二,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重新调动起了农民工回乡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不得不提高薪酬水平。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无疑是通货膨胀最有力的助推器;第三,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成品价格上涨;第四,中国政府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的推出,也使企业的土地成本迅速提高。如果污染税得以实施,那么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再显著提升。这些因素都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国内发展战略调整导致的要素价格重估以及美元贬值导致的全球要素价格飙升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通胀压力非常巨大。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大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实施贷款数量管理等。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显著加快,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在国家货币从紧政策的抑制下,CPI在2008年5月份开始出现较大回落。
CPI为何小幅回落?
2008年5月,CPI增长指数回落到7.7%,6月份CPI同比增长7.1%,7月份继续下滑到6.3%。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
市场分析认为,8月份CPI增幅回落略超出市场预期水平,主要是食品价格增幅连续第4月出现明显下行,其中粮食、肉禽、鲜菜、水产品、油脂等重要食品价格涨幅出现全线回落,带动CPI增幅创下2007年7月以来新低水平。
CPI为什么下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商务部稍早公布的数据,食品价格连续9个月增幅下降。从超过30%的水平下降至10%左右。中国属于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超过75%的国家。食品价格的涨幅下降,CPI水平增长的下降相应就非常显著了。食品价格下降与季节性因素有关,也与前期财政支持农产品生产的政策到位,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周期完成,供应增加有关。
其次,是通胀的翘尾影响。这一轮CPI上涨从去年7月开始,8月有一个较大的跃升。从统计数据上,今年同期的CPI去掉翘尾影响就会下降。去年8月的跃升幅度较大,今年8月的翘尾影响也就比较大了。
第三,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从去年11.9%放缓至10.4%。经济增长减少1.5个百分点。这1.5个百分点减少对应的一定是相应的三大经济驱动力的减少。我们看见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也有相应的放缓,顺差也有所减少。今年上半年,10.4%的增长加上7.7%的通胀水平等于18.1%,而M2的增长仅仅16.3%,小于18.1%0.8个百分点,说明货币政策对通胀也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约束作用。这些负面的变化都从总需求的角度减少对通胀的拉动作用。
通胀水平的下降是政策作用和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虽然CPI已成下降趋势,但是2008年中国仍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08年上半年中国的CPI同比上涨7.9%。在当前政府货币紧缩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2008年下半年的CPI走势如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