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458300000006

第6章 解剖时尚(2)

既然人的美貌是有价值的,是一笔财富,而且这笔财富只需花很小的努力就可能满载而归,那么美女们就会趋之若鹜,个个都想成为美女,个个都希望轻易地获得一笔财富,以此提升家庭的生活水准,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美女之间的竞争也不可避免,这样,不仅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那些天生丽质的女孩从芸芸众生中选拔出来,而且这些天生丽质的女孩为了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还得有巨大的个人投资,还得经过训练与培养。这样训练美女的产业(如健美训练、培训模特儿的企业等)及产品(如高级化妆品)也应运而生,美女经济也就扑面而来了。

总之,美女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它不仅冲击市场销售之理念,也改变了人们对财富及家庭婚姻观念的理解。同时也表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尽管我们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资质各异,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如何发掘自己的天分来增加收入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关键是如何提供相关的市场,如何设定好的市场运作规则。

美女的内外兼修与“红颜薄命”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知识是有价的,美丽也是有价的,脸蛋、身材、一颦一笑乃至风韵气质都有价。愚昧的美女如同浮在水面的荷花,以低廉的价格出卖了自己的美丽,而聪明的美女知道如何让自己的美升值,以至追求永恒的美。

美女加才女才是真正的完美超强组合。前段时间,原《足球》报记者李响以300万的高薪转投《体坛周报》门下。生活中的李响是健康的,工作中的李响是智慧的,300万的高薪让她名利双收。不久前,因出任申奥形象大使而赢得满堂喝彩的香港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主席杨澜,再次让人们睁大了双眼。阳光文化以部分换股、部分现金方式拥有了新浪16%的股权,杨澜也不动声色地坐上了新浪第一股东的交椅。这位外表柔弱美丽的女人再一次展示了她“全能女人”的风采。而在杨澜的成功神话中,最经典的就是她的“智慧”。

试想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令人惊艳的极品美女站在你的面前,而她却满口脏话。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比遭遇恐龙还要令人恐怖。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是内外兼修的,对于自己的美丽,美女一定要慎重对待。这个时代美女越来越多了,提升自己的素质就成了美女们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前段时间有几家大品牌厂商招聘形象大使,前来应征的选手用才貌双全形容一点不为过。所以虽然现在流行美女经济,但仅靠美丽外表的美女们可要注意了,美女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不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也终难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美女们虽然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在婚姻爱情中却常有“红颜薄命”的悲剧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社会是追逐利益的社会。就拿征婚广告来说,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男人大都以炫耀其身份地位、金钱来征婚,而女人则以靓丽、温柔、体贴应市。身份、地位、金钱,说白了就是经济实力,摆开了“买方市场”的架势,靓丽、温柔、体贴看上去很“软性”,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巨大的经济“潜价值”:“男财女貌”是当代婚姻的“黄金搭档”。

美丽的女人和有钱的男人都是稀缺资源。拥有金钱的丑陋男人,要找一个靓丽的女人也易如反掌;反之,既丑又没钱的男人,大体上只能找“东施”一般丑的女子了。

但是也有例外,即如好女配糟男。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还可以运用博弈论原理进行解读。一般来说,美丽又聪慧的好女人是男人们追逐的热点对象,假如最初有10个男人追,好女们总是在10个男人之间挑肥拣瘦,并从一些外在信息上对追求者作出判断和选择。随着追求者的增多,优秀的男人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毕竟他们也是稀缺资源,不愁找不到其他女子,于是纷纷退出角逐。最终在众多男人的博弈中,“劣币驱逐良币”,一些并不优秀的糟男往往成了最后的胜出者,好女的命运也就注定要悲惨了。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女人总找不到优秀男人的道理。

研究也表明,美女家庭的暴力发生率比一般家庭也要高得多。而在不幸的婚姻中,男子更具有先动优势,又具有较低的退出壁垒(成本),而女子则处于明显的后动劣势,而且有无限高的退出壁垒,结果自然是女人吃亏,难免红颜薄命的结局。另一种情况是,美女们自恃先天的美貌资源,“学得好不如长得好”,放弃学习上进,但毕竟红颜难驻,美貌作为一种不可持续的资源终将逝去,于是,她们便从最初靠红颜在众多男人的追逐中捞取好处(比如经济实惠、虚荣心的满足等),到最后容颜尽退时往往获得凄凉的晚景。

发型也是生产力

世界杯是一个帅哥的舞台。英俊的外表再配上经典的发型,帅哥们想让人们不记住都难,贝克汉姆就是一个最具典型性的例子。除了一脚优美的“贝氏弧线”之外,贝克汉姆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他那变幻莫测的发型恐怕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着“万人迷”之称的贝克汉姆已不再是单纯的足球运动员,自从和维多利亚在一起之后,他正逐渐成为一个时尚界的明星,他对于时尚的敏感度和品位都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文身、眉毛故意剃掉一半、莫希干头到染指甲、戴太阳镜等,不一而足,尤其是他的发型更是变化多端。

1995年,贝克汉姆从曼联青年队升到一队,并且在4月2日首次代表曼联参加比赛,他们的对手是利兹联。那个时候的贝克汉姆一脸稚气,唯一能够代表他独特气质的便是那一头蓬松的金发和他灿烂的极具魅力的笑容。每当球队取得胜利的时候,或者他自己将球攻入对方大门的时候,小贝都会张开两臂在场上飞奔,那一头飘逸的金发就成为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1997年,小贝认识了辣妹组合中的“时髦辣妹”维多利亚,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见到一个不一样的贝克汉姆了。那个曾经以为美国著名设计师范思哲是一个意大利球员,那个根本没有听说过GUC-CI、阿曼尼这些世界著名品牌的贝克汉姆成了一个PopStar,他的发型也由原来的清汤挂面变成了很有性格的莫希干头:脑袋两边剃得精光,只在中间留下两寸来宽的头发。但是球队主教练弗格森大光其火,斥令贝克汉姆要么留头,要么留人。于是,贝克汉姆的“莫希干”夭折。

2002年世界杯之前,英国某赌博公司为贝克汉姆设计了8种发型,但他们还是不了解小贝。贝克汉姆以一个胭脂鱼的发型出现在赛场上。自从贝克汉姆到日本后,许多日本球迷纷纷模仿小贝的发型,他们理这样一个发型大约需要花费2万~3万日元,相当于几天的工资。东京涉谷专门开了一家贝克汉姆莫希干发型设计屋,每天从上午11点半一直到晚上8点生意都相当红火。

2003年5月21日,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接见来访的英格兰国家队。为了这一次接见,贝克汉姆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很非洲的发型——将自己的头发编成了近20根小辫子。而为了完成这个发型,小贝需要安静地待上4个小时,花费450英镑。

2005年,头发变长之后,小贝就开始以马尾辫示人:有的时候是后脑上扎一个小辫子,有的时候会变成上下两个。

球星们的闪亮登场不单纯为了吸引眼球,更多的是经济因素在作怪,因为众多的眼球中不仅仅有球迷的,还有广告商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的作用。用经济学家的话说,这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叫做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

对于球迷来讲,是“从精神上支持你”,但这是不值钱的,而一旦被开发商发挥成一个广告,眼球经济马上就会发挥效力。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换成钱来理解,例如芙蓉姐姐,虽然没有挣到钱,但是某些网站可以靠她的几张图片赢得点击率,一些网站靠几个视频赢得了收视率。

当我们从“在精神上支持你”的时候,球星的价值和我们的注意力之间发生了交换,这种交换跟货币交换没有什么两样。在将来,这种注意力交易的发生不会比现在货币之间的交易来得更容易。人们渐渐开始衡量付出的注意力所换回来的价值是否值得,就像现在衡量用金钱买来的东西是否值得一样。如果不值得,就会把注意力给别人,就像现在会到其他的商店买东西一样。当然,注意力并非那么简单,并非上面所说的点击率、收视率那么粗浅,它们表现丰富,例如,投诉你是投资你,那就是注意力资产。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美是比任何介绍信更有力的推荐。美的东西,自然会产生更强的注意力,有注意力,就会有商机。这就是“注意力经济”日渐风靡的道理。

“注意力经济”还可以延伸为名人效应。要不然,市场上怎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品牌,诸如“邓亚萍”、“李宁”、“乔丹”、“逸飞”,等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名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效应,也不是所有的商家请了名人后都能脱胎换骨,甚至起死回生,但有一定胜过于无。

明星的发型可以解释为性格独特,喜欢标新立异、卓尔不群,因此发型也要与众不同。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恐怕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发型独特,才能吸引球探、球迷、媒体尤其是广告商的眼球,在当今强调“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谁吸引的眼球多,谁的身价自然就高。且不说转会身价和转会后的薪水,单是担任某个产品的广告形象代言人,收入就很可观。世界杯之后,铁杆的球迷们可能还会记住球星们的球技,但大部分业余球迷却根本记不住,这并不影响业余球迷像铁杆球迷那样牢记球星们的怪异发型。谁会忘记威斯特的朝天辫,谁又会忘记马西斯的“莫希干”发型和那么多锃亮的光头呢?在球技基本相当、声望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请发型独特的球星做广告,和请一个发型平庸的球星做广告,哪个广告效果更佳,这是不言自明的,也许这就是球星们的发型经济学。

考研中的经济学:机会成本的得与失

毕业两年了,小张依然每天出现在校园里,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打发时间。两年里,她共参加了三次研究生考试,“起初,只是想多过几年学校里风调雨顺的日子,结果现在,考研都快成了我的工作了,如果这一次还考不上的话,真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考下去”。……

其实,在每所大学里,都晃荡着很多与小张境遇相似的迷茫身影。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应、往届的大学毕业生,仅仅出于不想过早工作的目的就加入考研大军,踏上了一条被动的考研之路。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在为他们的毅力叫好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付出这么大的成本考研值得吗?

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先算一下经济方面的机会成本。众所周知,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考“钱”。据报道,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在职考研者的花费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过研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复习时间)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考生,意味着不仅不能为家里创收,还要拿家里的钱。

专家分析后告诫那些执著于考研的学生,考研本身的机会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对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者无法学以致用,考研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专家的看法并非危言耸听。不久前,两名工商管理硕士到泉州某IT企业应聘,这家公司的老总认为,他们理论有余而务实不够:“我们需要的是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花费无谓的高薪给公司找麻烦。”

再算算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时间方面,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越大。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比尔·盖茨了,他停学创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如果真选择后者,说不定他也错过了时机,成就不了今日的微软。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考研者是不是错过了很多机遇呢?

大学毕业时,你面对的是“就业难”,但本科生仍然还有一定的“含金量”,因为毕竟就业率在50%左右;读研究生期间,如果你继续过着舒服安逸的生活,每天优哉游哉,学无所长,那么,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就是“不进则退”,而三年之后研究生毕业时,工作机会并没有增长多少(据相关数字统计,研究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本身的能力却是“水降船低”。

再假设一下,如果说大学毕业时你有幸成为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么你获得的将是三年的工作资历和经验。若不幸成为没有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也会是你一生受用的挫折教育,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