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460600000007

第7章 优秀执行者的几大特质(2)

罗杰初次去通用公司应聘时,只有一个职位空缺,而招聘人员告诉他,工作很艰苦,对一个新人会相当困难。但罗杰信心十足地对接见他的人说:“工作再棘手我也能胜任,不信我干给你们看……”

在进入通用工作的第一个月后,罗杰就告诉他的同事,“我想我将成为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当时他的上司对这句话不以为然,甚至嘲笑他自不量力,逢人便说:“我的一个下属对我说他将成为通用公司的董事长。”然而罗杰却执著于自己心中的目标,他将这一目标又逐步分解为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令这位上司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罗杰·史密斯真的成了通用公司的董事长。

无论是在人生旅途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目标,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你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那就只好遭受漂泊迷失之苦了。你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这样工作的效率就会十分低下,执行力会大大降低。

一旦你确定了目标为何,接下来你就应该考虑目标的可执行性。你确定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如果你的目标不具体,你就无法衡量你的目标是否实现;如果不清晰、不量化,你的目标就不能称之为目标。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牵扯到工作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众多事务。而执行力的本质是要提高工作效率,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时候你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学会抓大事、要事,把要事永远摆在第一位,关键的工作做不好,谈不上工作效率和执行力,目标的完成也遥遥无期。

德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施瓦普向效率专家请教“如何更好地达成计划”的方法。

崔西先生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施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施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施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

博恩·崔西看了一下施瓦普先生,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这又花了5分钟。

博恩·崔西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博恩·崔西最后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您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一个月之后,施瓦普给博恩·崔西寄去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美国最大钢铁厂。对此,施瓦普先生心理最清楚,博恩·崔西先生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一个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被这些事情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眼看时间都浪费在了众多的琐事上,而最应该做的事情还迟迟没有开始,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甚至有人忙于处理众多的环节就把自己做这些事的目的给忘掉了。最后的结果是错过了实现目标的最好时机,并且浪费了大量时间。但一个执行力优秀的人不会为此感到太过困扰,因为他养成了专注目标、要事第一的好习惯。

要事第一是优秀员工的一项重要习惯。要事第一,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开始做事之前,你要好好地安排工作的顺序,并且要谨慎地做这件事。当你安排好工作的优先顺序以后,就要确定最优的方法,把要做的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好。

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更快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就要培养自己要事第一的行为准则。

结果第一,不断创新

有没有执行力,是用结果来衡量的。工作没有结果,办事虎头蛇尾;只追求过程,不追求结果,是谈不上执行力的。结果决定一切!有结果才有业绩。

结果是一个公司的生命之源泉,成长之基石。没有结果,公司就不能发展。同样,没有业绩,员工也不能生存。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维持发展,而利润就是执行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如果执行没有结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被淘汰。

百事可乐推崇一种深入持久的“执行力”文化,强调公司员工“主动执行”公司的任务,100%地去完成它。那些成果优秀的员工总是能得到公司的嘉奖,那些业绩不佳的员工则不断地被淘汰。这种以“结果论成败”的企业文化塑造了一支有着顽强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从而使百事可乐逐渐成为可口可乐最有力的对手。

荣誉只会给予创造结果的英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是只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台下三年功,台上三分钟。你的成绩出类拔萃,你的执行力才会获得大家一致的认同。

结果不是从天而降,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要经过缜密思考,精心准备,积极行动,不断变通,寻找解决方法,不断尝试突破,才能达成的。只有不断突破常规的思维,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

有一则真实的事例能帮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1984年,美国洛杉矶得到了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在这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也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的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这一巨额债务直到2003年才还清;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赔老本已成奥运举办国的定律。

但是美国政府决定改写这一历史!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旅游公司的股份卖掉,接手主办洛杉矶奥运会。他运用其超人的创新思维,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笔巨额赢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小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罗斯开始招募雇佣人员,然后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定了乾坤: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这个决定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惊人的!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此展开。

第一步,开源节流。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已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延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最后,把当地3所大学的宿舍作为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十亿美元。

第二步,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15万公里的圣火接力。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拍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狠抓赞助、转播和门票三大主营收入。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的标志及相关纪念品。

结果,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赢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会最大的一枚金牌”。

尤伯罗斯是创新缔造一流结果的代表人物。善于在实践中创新的人是思路异常灵活的一群人,他们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总能够以敏锐的视角洞察市场的变化,迅速抓住机遇,寻找更好的办法创造非凡的结果。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组织创造了更多的效益。

做好了,才叫做了

在工作中,当上级向下级问及工作的情况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已经做了。”如果继续问下去:“有什么效果?问题解决了吗?”很多人却回答不上来。

这样的执行只停留在“做”的层面,是毫无意义的。

“做好了,才叫真正做了”,这是针对普遍存在的执行不到位现象而提出的鲜明观点。

执行的关键就在于到位,执行不到位,就等于没执行。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

有一位企业家曾经讲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个字值83万元”的故事。

1988年,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位企业家应聘到沿海的一家创办不久却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社做广告业务。

当时报社最缺乏的是广告业务,而他准备上班不久就给单位一份很大的见面礼。

他得知他的一位朋友要到这个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投放价值总计83万元的广告。在他的努力下,凭着自己所在报社是当地知名媒体的优势,再加上私人关系,朋友最终将这笔业务给了他。

要知道,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业务,因为业绩如此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

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的那天,他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并让广告部全体出动,准备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

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业务上的朋友邀请他去唱卡拉OK放松一下。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一直玩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因为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

每一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印着醒目的大标题:“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他们竟然把“奠基”印成了“奠墓”!

当时南方沿海城市的企业都特别重视“彩头”,看重吉利,而把“基”写成“墓”,无疑是犯了客户的大忌,何况这还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