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为什么花儿会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其他的鸟会飞,而鸵鸟不会?”“为什么我们看得见月亮时就看不见太阳?”等等。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不再好奇了。当我们从孩子成长为大人的同时,好奇心也慢慢在丧失,从而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感到习以为常,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好奇心的可贵,它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创造性的形成。
对于未知世界保持好奇心,是人类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之一。
好奇心是成功的向导
好奇心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们小时候,由于对太多事情感到好奇,所以学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而当我们成年后,或是因为自以为无所不知,或是怕别人嘲笑,我们把好奇心渐渐地扼杀了,也因此待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到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途径。”
强烈的好奇心能使人产生学习的兴趣。人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查德·费曼天生好奇,自称为“科学顽童”。他十一二岁就在家里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自己做马达、光电管这些小玩意儿,还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当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好奇心。
由此可见,费曼先生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强烈的好奇心不无关系。如果我们想要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应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鼓励自己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永远用新生儿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
在20世纪最畅销的哲学入门书《苏菲的世界》中,苏菲的哲学老师在他的函授课程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婴儿有好奇心,这并不令人意外。在娘胎里短短几个月后,他们便掉进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过当他们慢慢成长时,这种好奇心似乎也在逐渐减少。为什么?你知道答案吗,苏菲?让我们假设,如果一个初生的婴儿会说话,他可能会说他来到的世界是多么奇特。因为,尽管他不能说话,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左顾右盼并好奇地伸手想碰触他身边的每一样东西。
小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每一次看见狗,便会在学步车里跳上跳下,挥舞着双手说:“汪!汪!汪!汪!”我们这些年纪比较大、比较见多识广的人可能会觉得小孩子这种兴奋之情洋溢的样子很累人。我们会无动于衷地说:“对,对,这是汪汪。好了,坐着不要动!”看到狗,我们可不像小孩子那样着迷,因为我们早对狗已不再好奇。
小孩子这种行为会一再重复,可能要经过数百次之后,他才会在看到狗时不再兴奋异常。在他看到大象或河马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远在孩童学会如何讲话得体,如何从事哲学性的思考前,他就已经习惯这个世界了。
一天早上,小同和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吃早餐。过了一会儿,妈妈站起身来,走到水槽边。这时,爸爸飞了起来,在天花板下面飘浮着。小同坐在那儿看着。你想小同会说什么?也许他会指着父亲说:“爸爸在飞。”小同当然会觉得吃惊,但是他经常有这样的经历。
爸爸所做的奇妙的事太多了,因此这回他飞到早餐桌上方这件事对小同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爸爸每天都用一个很滑稽的机器刮胡子,有时他会爬到屋顶上调整电视的天线;偶尔也会把头伸进汽车的引擎盖里,出来时脸都是黑的。妈妈听到小同说的话,转身一瞧,她吓得把果酱罐子扔在地上,然后开始尖叫。(从现在起,爸爸可真该注意一下自己的餐桌礼仪了!)为何小同和妈妈有如此不同的反应?你认为呢?这完全与习惯有关。因为妈妈已经知道人是不能飞的,小同则不然,他仍然不确定在这个世界上人能做些什么或不能做些什么。
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请用一种全新的,像小同一样的眼光看世界,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有许多未知领域,我们不应该对不了解的事情持有习以为常的态度,要学会提出疑问并努力探索。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它是与生俱来的,但也是极易丧失的,别让成长和习惯将它扼杀。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尽力保持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那样才能永远对生命保有一种新鲜感,才能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