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462800000025

第25章 主持人的升学深造和进修培训 (6)

确立了观点,就要迅速围绕观点思考一个提纲,理清议论的思路。因为准备的时间很短,要求又不能写提纲,所以,提纲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提纲,而不是详细的提纲,关键是把议论的结构“搭”起来。这时思维要积极活跃,思路要尽量开阔些。

准备完提纲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把开头的话和结尾收场的话想一想,争取设计得精彩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开好头,收好口。

需要提醒的是,准备时切不可试图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想好,因为无论是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做不到这一点。有些考生在评述时往往说了一半,甚至几句话就说不下去了,其中有的就是因为他没有把提纲和结构准备好,话说了一半就不知道往下再说什么了。

第三,强行记忆,边想边说。

即兴评述对考生强行记忆能力是一个检验。快速想好了提纲,要反复加强记忆,首先是把大的分观点和大的结构记住,然后再强行记忆分观点的小观点和小结构。说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说,不要试图去背准备时的原话,而要去说准备时观点的意思。背诵,如果记忆不深或紧张,容易“卡壳”。但说意思却容易始终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还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为即兴评述增色。另外,也不要用一种貌似流利和生动的“演讲调”,这样容易给主考一种事先押题背诵的感觉。不用担心说的不精彩和不流畅,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偶有哆嗦、重复、不顺畅、包括词语的不太准确,在即兴口语表达中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像说话就可以了。

第四,联系实际,巧用例证。

即兴评述是要应考者谈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让你做一篇理论文章或学术演讲,因此不必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太抽象、太“理论化”。有的考生不明此道,一开始就拉一个很大的架式,一上来就说了一堆堂皇而又空洞的话,一张嘴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生搬硬套,反而华而不实。无论什么题目,评述就是谈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就怎么谈,而不要去揣摩主考的心思,投其所好。联系实际,最好的方法,是联系自己的实际。考生是联系自己身边人的实际,联系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实际,谈自己最为熟悉的、最有感受的人和事,容易谈得有感而发,入情入理。可以多准备一些生动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人的、自己的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实例。特别是当思维和语言不太顺畅时,或一时想不起准备的提纲时,都可以信手拈来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方面来增加论证的力度,一方面可以边说边理清思路。当然,也不可把评述搞成例子的堆砌,关键是要用的好,用的不留痕迹。

第五,自信连贯,一气呵成。

即兴评述的成功与否,与应考者的自信心强弱有直接关系。准备的再好,怯场不自信也难以出色发挥。加上即兴评述的考试一般都是在电视演播室的环境下进行,有的考生第一次进入这样的环境,在聚光灯下,面对摄像机镜头,的确容易紧张。因此,自信心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把收听对象设想成你要说服的人用以来调动自己的评述欲望,坚信“我有理!”, “我一定要说服你!”可以增强评述的主动性、说服性。另外,尽量使评述连贯、流利,即使一时“无话可说”,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说”,尽量不要让语流出现“断线”、 “卡壳”。因为这种“断线”和“卡壳”会加剧思维的空白和心理的紧张,咬紧牙关,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渡过暂时的难关,一气呵成、完成评述。

第六,自拟题目,提早练习。

即兴评述这种短时间内口脑并用口头作文的能力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非有平素的实践积累,难以一蹴而就。因此,有志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青年朋友,可以通过平时自选题目,自我评述的方式,加以练习,积累经验。临参加考试之前一 二个月,课余或学习之余,拿出一点时间, 自拟一个题目,准备几分钟,就评述几分钟。开始可以准备时间稍长一些,如15~20分钟,然后说上3~5分钟。随着练习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准备时间可以逐渐缩短。关键是要熟悉这套程序和方法。可以请自己的家人或同学帮助自己练习,请他们做你的听众,事后,帮你分析不足,挑毛病。当你练了十个、八个题目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即兴评述的能力已经提高和增强了。

4根据指定稿件改编主持人形式小栏目

这项内容的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文字语言的提炼能力和依据文字语言自如说话的能力。通常是发给考生一篇稿件资料,篇幅略长于要求的长度。给考生15—20分钟的准备时间。要求考生在演播室摄像机前说完改编的内容。

第一,设计栏目,加头加尾。

应试者在拿到稿件资料后要迅速阅读其内容,然后,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设计一个电视小栏目。可以想一想自己曾经看到过的电视主持人节目,参考其节目的开头,设计一个“开头语”,如: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看××为您主持的《××栏目》,今天,我要和您谈一谈××话题……” “观众朋友,大家好! 《××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要和朋友们谈一谈……”

注意栏目的名称要与稿件资料的内容大体上相一致,相吻合,不能各不相干、相去甚远。在内容结束时,也要按主持人栏目的要求加上一个相应的结束语,如:

“好了,电视前的观众朋友,这次《××栏目》结束的时间快要到了,主持人××感谢您的收看,欢迎您在下周同一时间再次收看《××栏目》,我期待着您的光临!好,下次节目时间再会!”

“观众朋友,看了今天我们这个栏目的播出,您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欢迎您给我们来信参与我们的讨论, 来信请寄××电视台《××栏目》收。好,观众朋友,下次节目再见!”

加头加尾,就比较像一个完整的主持人小栏目了。在进行栏目设计时要注意,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把栏目设计的太“花哨”,如,在已往的考试中,有的考生,一会儿说一句“请看大屏幕”,一会儿又说一句“请看前方记者的报道”,开始装扮成现场采访的记者,然后又装扮成被采访的对象,一会儿又变成嘉宾主持。结果使内容支离破碎,同时,也会干扰主考对考生的判断和评价。此点考生应予以注意,切不要削足适履,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第二,删增编改,梳理内容。

发给考生的稿子,只是一篇资料。资料稿子还不是主持人话题本身,而且篇幅也稍长。原封不动拿来“照本宣科”肯定也是要超时的。另外,资料都是用书面语写成,里面有些句子、词语是不适合口语表达的。因此, “主持人”要根据其意图对资料进行一番删减编改的简要设计。如果资料太长,就要删掉一些次要的文字,保留主干内容;如果缺少议论的内容而又确有议论的必要,可以增加几句“主持人”议论;有些句子太长、语法结构也太复杂,或有些词语不太口语化的,都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改动,使之更加上口,利于听觉理解。包括内容前后的顺序也可以进行改动、调整,只要有利于体现“主持人”的意图,有利于接受就行。但在对内容进行梳理时要注意,改编是适当的调整,不是“改头换面”地“大动干戈”。一来没有必要,二来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已往的考试中,有的考生离开原稿太远,甚至完全另搞一套,就不合适了。

第三,真诚交流,善用口语。

“栏目主持”也是依据稿件进行的,也是有明确目的、有态度、有感情、有交流的传播活动。依照稿件,但不能一字不动照本宣科地念,而是要像自然地谈话一样,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这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这项内容也是在演播室的环境下,在摄像机前完成的。环境的影响和心理的紧张,也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靠平时有一定练习和经验的积累。考生可以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这样的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改编、设计一个小栏目并“主持”“播出”,做过几次就会熟练了这套程序和方法,也会积累一些经验。再来考试,心里就有底了。二是在摄像机前要尽量找到与受众真诚交流的状态,做一个热情的介绍者,积极的传播者,这样也有利于克服紧张心理。主持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只是低头念稿子,而要不时抬头与“受众”交流,可以把摄像机镜头当作受众的眼睛。谈话时,不急不赶、不僵不板,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配合一些简练的手势动作,就显得较为和谐了。如果能在准备时,强行记住了稿件内容,在话筒前再自如地“说”(而不是背)出来最好。如做不到这一点,照着稿子,边看边“说”(而不是念),也是可以的。

第四,朴实自然,状态松驰。

在演播室里“主持”节目,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朋友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摄像机前,聚光灯下,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有的考生可能会设想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才像主持人,才美;也许考试前考生还会得到一些人的帮助、指点,要这样,要那样,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因此,有的考生再“主持”节目,就努力地去这样或那样,有的还有意无意地模仿某某主持人,反而显得忸怩做作,令人感到不舒服。其实,当你对某种事情不了解、不熟悉时,最好的处理方式,也是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朴实自然地对待,往往越朴实自然越容易集中注意力于表达内容,越有利于状态松驰、表情自如、语流畅达、亲切热情、落落大方。这样也才能给主考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语言简炼,不要超时。

改编,一是要使稿件内容易于上口,二是要抓住主要内容。考生一定要注意不能拉杂冗长,更要注意不能超时。规定改编成几分钟,就一定要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超时或超时过多,容易给主考留下思维素质和文化功底不佳的印象。

5回答主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