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顶尖管理九定律
463100000045

第45章 定律九:要么创新,要么死亡(1)

康柏电脑公司总裁艾克哈得·普菲福尔说:"在康柏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不认为1996年使我们赚钱的方法在1997年还会有效。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你也得不断革新和创造--不单是指产品,而是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汤姆·彼得斯也曾说:"谁不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谁就随时可能被淘汰。这是市场的竞争规则。"

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概念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就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理论思想之一。

创新,英文为innovation,词义解释为创新(innovate)行为、发明(invent)行为或者创造(create)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因此有知识创新(即科学新发现)、技术创新(技术新发明)、产品创新(新产品的研发制造)等。创新一词在经济学、管理学当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同意和接受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如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过程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原料的组合、新技术与新市场的组合以及新技术(或者新的生产力)与新产业结构的组合,等等。总之,创新在经济学、管理学上的意义就是新的组合,而这个组合的最初起因可能是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但通过与经济生活中的某一活动相组合,就带来了一场经济生活领域的革命。

1创新的四个特征

1)创新是不确定的。创新的来源与创新机会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创新的结果与人们的期望可能相差很远。

2)创新是知识密集的。创新集中地产生新的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智慧、创造力和"相互促进的学习"。

3)创新是有争议的。创新过程总是包含着可选方案的比较和竞争,有些时候创新会对现有利益构成威胁。

4)创新是跨边界的。创新往往是跨学科的、跨部门的,创新的起源是多样的。

2创新的五个阶段

创新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创新观念或思想的产生;创新活动的激发;建立创新团队或同盟;创意的实现和产品工艺创新;创新产品的扩散或转让(即商品化)。

3创新的三种模式

根据创新观念的来源,我们把创新分成三种模式,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1)主动型创新。主要由科技进步推动的创新。它是由研究开发的结果推动的创新,包括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技术转移等。创新过程一般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许多时候,企业可以直接购买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而不必自己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2)反应型创新。主要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创新过程一般为:市场调查→发现新需求→设计和开发→生产→销售→市场。

3)互动型创新。由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相互作用推动的创新。它是主动型和反应型的综合。创新过程一般为:市场调查(技术调查)→新需求(新构思)→设计(研究)和开发→生产→销售→市场反馈(技术进步)→新需求。创新过程的每一步都提供反馈信息。

中国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创新

1创新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德国专家布朗在他的《创新之战》中指出,1988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每天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约为63亿美元。到1992年,西方工业大国每天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近10亿美元。在发达工业国家,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超过了政府投入。199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开发投入达70亿美元,1997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研究开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高达22%。20世纪90年代,管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成为优秀企业的管理重点。

IBM公司前副总裁迈克尔·奎兰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促进创新和创造不比创办一个小企业容易,提高创新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特别是大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1983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该公司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调查后估计,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一般不超过40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一些"明星企业"、"大型企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不少陷入困境。

面对当今日益呈现的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要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具有超越他人的创新力与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同样,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因循守旧,不思创新,死抱着甲壳虫汽车,结果导致销售状况日趋恶化,1975年亏损达9亿马克。后来托尼·施米克尔出任总经理,锐意创新,相继投产多种品牌小汽车,才使公司摆脱了灭顶之灾。《中国科学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介绍世界上最大的微处理器生产厂家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德鲁·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这一著作。

书中讲到,我们正处在以10倍速度发展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80%的危机,而只有20%的机会,作为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应随时感到身边的变化,而且知道什么在变,自己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一些企业兴盛不败。199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总裁韦尔奇发动的一场GE革命,摧垮了许多貌似很好的企业,以至于落下了企业"刽子手"的名声,而事过不久这一做法却为大家所效仿。美国人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总经理与企业家》一书中写道,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就将迎来创新的时代。并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的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

2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需要

1)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是一个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然而与西方众多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乃至创新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残存的封建文化氛围不利于企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生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仍然不同程度地停留在传统企业制度阶段,以致不少企业未能摆脱是政府部门附属物的窘境而缺乏自主创新的推动力,不少企业的创新行为事实上属于政府推动及市场环境逼迫而被动形成,从而影响了创新效果。就创新精神而言,按照知识经济对企业创新的要求来分析,不难得知,我国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差距的内核就是害怕失败!目前我国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出来的低水平的重复与趋同即为一典型例证:搞彩电的上空调、冰箱、电脑;搞冰箱的上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尽管这种投资在某些性能上可能有所更新,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投入的长期浪费。

2)管理创新是"二次创业"的需要。从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看,经验管理仍然是中国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经验、经历和能力。现代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管理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较低。

面对当前管理的现状,亏损的企业要扭转局面,自然需要创新,即使那些现在状况还不错的企业也需要创新。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自觉地运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更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发展形势不错的企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次创业。

企业的稳定经营最终还是要靠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的形成。管理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一次创业时期的管理模式适应了企业创业初期的特殊需要,但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原来的管理模式同样也必须否定。从原来随机的、无序的、感情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有计划的、规范化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对企业本身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有打破传统的创新勇气和坚持实施的毅力和耐心。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能否形成并成功实施,决定了企业能否真正实现突破,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管理创新,对于中国现有的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不创新,就等于死。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靠技术投入带来的增长只占一小部分。据有关部门测算,1980年~1994年中国科技进步对GNP增长速度的贡献为33%,而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却高达60%~80%。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主体错位于政府,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压力与动力。据统计,1998年我国24万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46%的企业建立了研究与开发(R&D)机构,开展了技术开发活动,R&D经费总计为4801亿元,平均每户只有200万元;而同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R&D经费是70亿美元。在中国目前投入R&D经费的企业只占20%,远低于发达国家40%~60%的比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一般都用其销售额的10%左右作为其R&D经费,而中国不少企业的这一比例却不足1%。

因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能否尽快树立企业的创新意识、加强企业创新推动力的培育、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断生产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显然具有较强的紧迫性。

3创新是培养管理学家的需要

相对于管理实践,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更是需要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学界从以前的关门做学问、与实践相脱离,到现在走向企业、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管理研究还非常落后,还停留在主要是跟踪国外管理研究方法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有经济学家,却还没有出现一个大家公认的管理学家。

为什么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管理学家?

对于中国的管理理论界而言,跟踪学习和宣传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适合于中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就是要进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创新。

这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致力于中国本土化创新,才有可能在国际管理学界占据一席之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上走得比我们远,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很多我们还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们可能都已经经历了。所以,在纯粹的管理理论研究方面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家是比较困难的。但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结合中国的管理实践,致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本土化研究。这样,由于研究环境的得天独厚,理论界很有可能搞出一些同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应用性成果,从而在国际管理学界独树一帜。

另一方面,管理理论研究也只有结合实际,才能体现出其理论价值。管理学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学风,那就是习惯于"新瓶装旧酒",用一般人看不懂、听不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如果写出来的文章大家都看得懂,就是没有水平,只有当写出来的东西大家都看得似懂非懂时,方能显出自己的水平。导致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管理实践工作者对管理理论界敬而远之,认为理论界搞出来的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结果是埋头于自己的经验管理;管理理论界则认为中国管理实践工作者水平太低,管理太落后,而只能沉浸在自我陶醉和眼睛只盯住国外的管理理论的境地之中。而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相互轻视,又进一步加剧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