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信息化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产业以两倍于经济平均增幅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而且也引起了国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重新配置资源和划分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适合本国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经济。美国先后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战略和“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欧盟推出“信息社会”计划,新加坡实施“IT2000”计划,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 世界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全球信息化是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率先开始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大趋势已确定。
自1958年世界上第一块由五个元器件的硅集成电路诞生以来,其集成度以每三年四倍的频率增长, 现在已进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能集成五六亿个器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以其信息含量大,发展速度快,市场渗透力强而成为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产品与技术,与此同时,这一产业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基础性先导产业。正是这种小小的芯片,构成了当代微电子技术的核心,而微电子技术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因此,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创造了我们开始步入的信息经济时代。
在80年代,包括集成电路、电脑操作体系和光通信在内的信息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中后期,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全球信息化趋势明显加快,尤其是具有巨大科技优势,在信息技术上居领先地位的美国率先提出发展名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并付诸行动以后,信息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目前,这一浪潮已席卷美国、日本、欧盟各国,并波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将巨资投入信息网络产业,以便把本国乃至全球各地区以光缆连接起来,通过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向成千上万的各类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
作为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内容处理的复合体,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技术。在以电子计算机和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信息产业得以高速发展。据统计,近年来这一产业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其年总产值在90年代中期高达8 000多亿美元,这一指标到20世纪末远超过1万亿美元。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 世界信息产业的总产值达35万亿至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其年均增长率仍将维持在30%左右。目前,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40%~60%,发展中国家为10%~20%。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一产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在产业划分类别中,信息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相当高的产业,其中很多是属于高科技产业。在信息经济时代,一国对信息的占有量、利用率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往往把信息服务产业作为一种战略产业而予以保护。例如,直到80年代末以前,几乎所有国家的电信业都是由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外国投资者乃至本国私营企业都被禁止涉足。然而,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各国在信息产业中的贸易摩擦日趋增多,要求打破地域封锁和经营限制,推行私有化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各种信息与信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呼声日渐高涨。
1997年2月15日,占世界电信市场90%以上份额的68个WTO成员方在日内瓦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各成员方在尽量短的时期内结束国内电信市场的非市场垄断行为,向外国公司开放这一领域的服务市场。该协议涉及语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及个人通信等各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根据协议,18个成员方将完全取消外国公司进入本国电信市场的限制,47个成员方将允许外国公司持有本国电信企业多数股权。
1997 年3月26日,占全球信息技术贸易925%的39个WTO 成员方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决定在2000年以前降低或取消多项信息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使总值约6 000亿美元的信息技术产品实现自由贸易。这项协议涉及的产品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电讯设备及精密仪器六类共200多项产品;并设定分别以1997年7月1日、1998 年1 月1日和1999年1月1日为起点,分三个阶段降低这些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每阶段以1/3的降幅调整,预定最迟不超过2005年对所有信息产品强制推行零关税。这一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及其产品的跨国流动,加速全球信息化进程,而且还将极大地推动世界信息服务业自由化与信息服务市场开放,从而带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不断提高。
二 世界信息化潮流的新特点
第一,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普及宽带网。
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达655亿,约占全球人口的1/10。从各地区网民数在全球网民总数中所占比重看,北美比重最高,但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比例在上升,表明从美国兴起的互联网应用正日益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
所谓宽带,是指“1M-100Mbps以上的高速通讯”,包括利用普通电话线进行高速通讯的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以及利用无线终端、有线电视网、光纤网等进行的高速通讯。目前全球宽带用户数已超过3 000万,ADSL成为全球宽带接入的主流平台,全球ADSL用户数预计将从2001年底的1 700万增至2005年的2亿。目前在全球ADSL用户数中,亚太地区用户约占44%。
第二,手机用户快速增加,第3代手机迅速普及,利用手机等无线终端上网渐成时尚。
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移动电话,经过20年多时间,用户数量就达到了固定电话的水平(12亿部)。据国际电联统计,现在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数量超过了固定电话,2002年世界手机销售量达423亿部。
以第25代和第3代手机上市为契机,特别是随着第3代手机的迅速普及,手机上网将更加便利和快捷。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北欧国家以及巴西等已于2001~2002年正式开始“IMT-2000”(国际电联建议的第3代数字移动通讯系统)第3代手机服务。这种通讯系统的长处是:可随时提供上网等多媒体移动通讯服务;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声音质量可达到固定电话水平,并能传送简单的活动影像等。与此同时,可兼作像机、随身听、便携电视机、电子记事本、电子钱包、外出时照看家庭和控制家电的遥控器等的多用途手机已经或者即将投入使用。因此,手机已大大超出“便携电话”的概念,成了随身携带的信息终端和“生活助手”。
此外,近年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很快,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场所,利用带移动计算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可直接上网而无须与手机连接,其速度比目前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手机快100倍以上。随着无线上网和IP固定电话的普及,信息通讯网络正从以传统电话为中心转向以互联网为中心。
第三,电视广播和家电产品数字化成为世界性潮流。
数字电视可与互联网等通讯网络连接,传送高质量、多频道的影像和声音,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家庭的信息中心。2001年,全球数字电视用户已达6 200万户,预计2003年将再增加1亿户,有关机构预测到2005年数字电视观众将达625亿人。美国75%以上的家庭已经可以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到2007年所有在美国出售的大于13英寸的电视机都要安装数字电视调谐器。
与数字电视的普及相配合,等离子、液晶彩电等高清晰度电视有望在今后几年迅速普及。其他家电或“个电”(个人用电器)产品也纷纷进入数字化行列,如数码相机、数码光盘录像机、能上网的冰箱及其他网络家电等,这些产品正成为家电产业新的增长点。随着各种“网络家电”的普及,家庭网络化即将成为现实。
第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日趋扩大和深入,软件、信息服务、信息内容产业迅速发展。
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宽带网带来的信息量的迅速增大,引起互联网应用的质变和IT革命进一步深入。以下载2个小时的电影为例,利用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需要125小时,ADSL需13小时,而利用光纤仅需15分钟。由此可见宽带建设对传播感性知识,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有人说窄带网是信息经济的工具,而宽带网则是知识经济的工具。也有人称宽带网的普及为“第二次IT革命”。
IT革命的实质在于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需要和社会对IT应用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而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又成为推动IT应用扩大的催化剂。在整个IT产业中,软件业相对于硬件业的比重日益上升,很多硬件产品(如系统芯片)中的软件含量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硬件制造企业也从事软件生产。与此同时,15分钟就能下载一部电影意味着宽带网对信息内容的需求量很大,而广大网民对信息内容同样也是“欲壑难填”。换句话说,只有极大地丰富和充实网上的信息内容,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才能不让宽带网闲着,也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上网。
第五,IT革命的基础技术,特别是作为IT核心技术的半导体芯片技术继续取得进展。
最引人注目的技术进步是,作为IT核心技术的半导体芯片技术正在从微米级技术向纳米级技术发展。其中,90纳米线宽的半导体器件将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013微米(即130纳米)的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提高一倍,可用于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宽带大容量通讯等多种用途。
第六,随着宽带网和各种数字化终端的普及,极大地开拓网上地址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宽带网和各种数字化终端的普及,将使信息网络“无所不在”,互联网地址空间的需求也将迅速扩大。每台上网的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乃至各种网络家电都要有各自的地址,当互联网用户利用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种手段上网时,每个人在网上将需要多个地址。然而,目前通用的IPv4(1981年开始使用的互联网通讯规约第4版)最多只能提供43亿个网址,远远不能满足人和物一齐上网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开拓网络的地址空间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可提供无限多网址的IPv6(1994年研制出的互联网通讯规约第6版)已经开发出来,它可提供多达43亿的4次方的地址。届时不仅所有的人,而且所有的重要物品都可以根据需要置身于网络之中。
三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战略
1美国的信息化战略
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 000亿~4 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倡议者认为,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而将NII寓意于信息高速公路(ISHW),更令人联想到20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兴起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振兴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和战略意义。
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既有赖于全球信息技术中的微电子、光电子、声像、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有赖于各国政府根据各国国情所作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