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464300000020

第20章 思路决定出路,向创新型企业转型 (1)

从“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到“保增长,控通胀”,再到“保增长”,宏观调控政策“一年三变”大转弯;中国股市从2007年最高点6194点跌到2000点以下只用了一年时间;中国楼市从2007年的涨声一片到进入降价拐点也只是一年间的事……如此种种让人想起崔健那句很有名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世界以加速度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很好地存活下来。正如张瑞敏所说:“创新有风险,但并不是说不创新就没有风险,不创新风险会更大,等待只有死路一条。”

成功是失败之母

居住在加拿大东北部拉布拉多半岛上的古老的印第安部族纳斯卡皮人,每天都要面临一个选择:选择从哪个方向出发去寻找猎物。为此,他们把干燥的驯鹿的肩胛骨放在火上烤,直到骨头变热、裂开、产生斑点,然后请懂得这类神秘知识的专家解读。这些裂痕将指示猎人方向,纳斯卡皮人完全相信这种由神灵决定狩猎的仪式习俗。事实上,这种习俗有其自身合理性,何以如此呢?

首先,他们认为最后决定去何处狩猎,不是纯粹由一个人或一组人能做出的抉择。如果找不着猎物,那是神明而非人的过错。

其次,最后的决定不会受过去打猎结果的影响。如果印第安人重视以往打猎的结果,那就会承担使猎物兽源惨遭浩劫的风险。于是昔日的成功就会导致以后的失败。

最后,最后的决定也不受人类常规选择与偏好模式的影响,否则猎物会易于逃避,变得较灵活,从而察觉猎手的存在。

这个故事启发企业家:市场是没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要求企业家的思维要全方位开放。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对于企业家而言,身处这样的时代,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恰恰就是明天埋葬自己的坟墓。所以,要变革,首先就要打破框框,不迷信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以变革思维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形势的变化必然引起事物发展趋势的改变。企业要变革,就必须开拓思路,抓住机遇,顺应时势。列宁说:“从真理到谬误,只有一小步。”企业家在参与变革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形势,选择走什么样的路。

中国企业现在处于发展的一个临界点,最近几年,资源整合、并购融资非常活跃,企业家运用资源的能力也大为改观。柳传志、张瑞敏和任正非这些人敢于变革,打破旧规则,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变革思维远远超越了商业的范畴,为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一代人的精神立起了标杆;他们让创造、速度、知识、思想迅速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家如何建构变革思维呢?

1先弄清楚问题,再考虑解决问题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变革思维,不是盲目地变,而是用头脑思考问题。很多人总是急着提方案、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没有全面权衡变革前后的各种问题。结果,工作做了一大堆,却没效果。

有一位教育局长到某学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何倾斜23度半?”

学生甲非常害怕,答道:“不是我弄的!”

此时,学生乙进了教室。局长再问,学生乙答道:“我刚进来,什么也不知道。”

局长疑惑地问教师这是怎么一回事。

教师满怀歉意地说:“这不能怪他们,地球仪买来时,就已经是这样了。”

校长见局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忙上前解释:“说来惭愧,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的是地摊货。”

这个笑话提醒企业家,现实中,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由于没搞清楚问题,就盲目地决策,结果是所答非所问,所给非所需,给企业带来无谓的损失。

2思维方法要灵活多变

现在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企业家要多找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变。

海面上,有一艘船开始下沉,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正在开会。“去告诉这些人穿上救生衣跳到水里去。”船长命令他的大副说。

几分钟后大副回来报告:“他们不往下跳。”

“你来接管这里,我去看看。”船长命令道。

一会儿船长回来说:“他们全部都跳下去了。我运用了心理学来说服他们。我对英国人说,那是一项体育运动,于是他跳下去了。我对法国人说,那是很潇洒的;对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对意大利人说,那不是被基督教所禁止的。”

“那您是怎么让美国人跳下去的呢?”

“我对他说,他是被保险的。”

一个思维活跃、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一定有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变革思维,在变中求新、以变制变是企业家建构变革思维的基础,也是企业家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3改变思维角度

很多企业家总是把自我思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总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分析问题,这样做固然效率高,但在一个变化的时代,风险也高。企业家要改思维角度,就要选择不同的思维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比如要由从区域出发思考生产问题,变为从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出发思考生产问题;由从市场近期需求出发思考生产问题,变为从市场中期乃至远期需求出发思考生产问题;由从单赢目标出发思考企业行动,变为从双赢乃至多赢目标出发思考企业行动;由从短期利益出发思考该不该做以及怎样做一件事,变为从中期乃至长期利益出发思考该不该做以及怎样做一件事。应当承认,我们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都存在固化的一面,企业家也一样,所以只有变革思维角度才能改变对问题的认识,企业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思维力也是生产力。

4改变思维方向

许多企业家的思维是内向的,即多数时间在思考怎样把已经确定了的事情办好;而不断变化的情况却要求经理的思维外向,即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思考怎样突破已经确定了的事情。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家过去做过的许多决策都需要改变。为了不断改变决策,必须不断改变思维方向。管理者一定要用多数时间思考自己曾经做过的决策中,有哪些已经过时,哪些已经成为企业内外交困的根本原因,应该用什么新决策来代替已经过时的老决策。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努力变革,要直面市场,主动求变,以变制变,在变中求发展。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把握时代的脉搏,克服组织的官僚化和惰性;要以稳健的方式推动企业持续变革,不能变革的企业,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不能变革的企业家,终究不是守得住江山的企业家。

向3M公司学习如何打造创新型公司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全新的解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人人皆有创造潜能,人人都能创新,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和发掘这种潜能。人们考虑问题时,都应有一条正确的思路以有利于寻找、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但是,人们通常是用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所以创新思维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尽可能地变革思路。

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M公司,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走进它总部的创新中心,最吸引人的是橱窗里陈列的各式3M产品。从医药用品、电子零件、电脑配件,到胶布、粘贴纸等日常用品,逾5万种的产品表明该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强大优势。该公司起初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依靠创新精神,成为令人尊敬的“创新之王”。

3M公司将创新作为其成长的方式,把新产品看做生命。公司的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每年,3M公司都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3M公司的创新思维是:创新就要创造一种环境,创新不是简单的投入,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具体说来:

1鼓励创新,容忍失败

3M公司从各个方面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从鼓励研究人员发展新构想的“15%规则”、设立资助创新计划的辅助金,到创造容忍失败的环境,3M无处不显示出对创新文化的重视。

在3M,创新不局限于产品的研发,任何改进先前做法的行为都被视为创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刚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小姑娘,在看到快递公司下单的同时,会给一个追踪号码,以此来追踪邮件到达的位置,于是她建议将其用于3M产品的到达供应商的位置的追踪上。后来,这个建议被采用并广泛运用于物流追踪。在3M公司看来,这种移植也是一种创新。

3M公司的任何一位员工都不用担心自己的研究没有价值。任何一个员工的新想法都会受到重视。如果你的上司不认同你的研究,那也没关系,你坚信自己的新构想终会开花、结果,那么你可以利用15%的工作时间继续实验自己的构想,直到成功为止。3M的许多产品就是得益于“15%规则”而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