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联想斯巴达方阵
464700000019

第19章 如何建设斯巴达方阵 (3)

乐于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

如果一个人乐于沟通,那么他就会在工作生活上获得很多便利。比如勤学好问会将很多难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注重说话技巧会让忠言变得不再逆耳;企业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文体活动会有效拉近领导与员工及员工彼此间的距离,促进有效沟通。

2005年5月1日,联想在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后产生了严重的沟通危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员工同时走进联想,在文化交流、风俗习惯、办事方法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统一。为此,联想专门成立了“内部沟通部”,用于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不同文化和不同习惯方面的融合。他们在全公司发起了一个名为“文化鸡尾酒”的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通过公司内部网站论坛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有外派工作经历的员工还经常应邀在论坛中进行座谈,或者和在中国的外籍员工举行讨论会或午餐会……通过这类活动,联想达到了国际化的大融合。如今,穿梭在联想总部大楼的“老外”越来越多,他们来自IBM、戴尔、惠普等风格各异的公司和气候、习俗各不相同的国度。即使是中国籍员工,也有来自企业文化完全不同于联想的其他公司,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一种跨越国籍和民族的默契,这种默契让联想一步步得到发展和提高。

当“地球村”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说起时,大家才开始渐渐意识到国际化融合对于未来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性。于是,如何让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成为企业领导者要考虑的问题。联想的“内部沟通部”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让大家在同一个企业里感受来自不同的关怀,让大家更好地合作与工作,为联想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人力基础,进而促进了联想的国际化大融合。

乐于沟通,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优良习惯。乐于沟通会让我们少了弯路多了效率,少了磕碰多了顺利。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乐于沟通的重要性。

有一天,一个基督教徒和一个和尚还有一个伊斯兰教徒同乘一只小船在江心游玩,和尚说:“我上星期在印度和释迦牟尼塑像合了影,还照了照片放在岸上,你们要不要看?”另外两人说:“要看。”于是和尚如蜻蜓点水般飞快地从湖面上掠过,然后到岸上取了照片又踩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回到船上。看完照片后,伊斯兰教徒说:“我也有一张和真主塑像的合影,我取来给你们看啊!”说完,他同样以超强的功力踩着水面取回了照片。基督教徒想:不行,在这个时候,我不能给上帝丢人。于是他也说要去拿张照片。他在心里虔诚地祷告了两次,然后不顾劝阻地跳进了湖里。他“扑通”一声就掉进了水里,水很深,他挣扎着往上爬,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最终被淹死了。死之前,他隐约听见船上另两个人在埋怨:不让他跳,他非要跳,我们还没来得及告诉他石头的位置他就跳进去了……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在自己没有弄明白一件事情之前,一定不要不懂装懂。要善于沟通、勤学好问。这样我们既能节省宝贵的时间又能避免走弯路。

在职场中,沟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是对领导、下属、同事,还是对客户,都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人们在谈话时如果总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那么即使说话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结果也不会很好。如果只是自己在夸夸其谈而不注意对方的感受,甚至让对方听起来像是一种攻击,那就很有可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对于对方的意见或者看法,我们不妨用一种委婉的语气提出以便让对方接受。说过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是没有办法收回的。因此,我们在沟通前,一定要斟酌用词、把握技巧。另外,职场沟通中员工还必须学会冷静,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必须先静下来,切忌冲动行事,应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以免越弄越糟。

小王是公司销售部的一名员工,工作勤奋,人也比较随和,和同事处得都不错。但是,前一段时间,他感觉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和他过不去,为此,他很是苦恼,但也没有找小李谈过。小李有时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甚至还抢了小王好几个老客户,这让小王心里很不舒服。起初,小王觉得大家都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过去了,没必要当面问,否则双方都尴尬。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王一赌气,跑到经理那儿去告了一状,经理什么都没问清楚,就把小李批评了一通。现在小王和小李成冤家了。

其实小王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是常常会出现的,当小李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时,他有警觉,就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一味忍让,忍让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双方进行沟通,将误会化解,才是最重要的。

沟通看起来很简单,但能否以正确的方式沟通,让双方都感到愉快是非常关键的。总体来说,沟通中的35%是来自语言沟通,65%则是依靠非语言沟通。有人说,沟通的关键不是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沟通。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生活中学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更圆融,也使生命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沟通是企业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也是企业员工之间相互协作的最佳状态。一方面,领导者与基层的有效沟通,有利于领导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便于领导者在制定企业战略措施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善于沟通,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工作的进程,有利于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组织纪律严明、工作认真务实——联想斯巴达方阵的核心优势

纪律严明——成就斯巴达方阵的“天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都是有纪律约束的。没有纪律,没有规章制度,没有法律条文,任何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严明的纪律不仅是团队开展工作的有力保证,还体现了一个团队内在的文化素养,并且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帮企业妥善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

唐旭东进联想时,恰逢“孙宏斌的事件”爆发。几个月后,风波虽然平息了,但他发现这件事对联想的影响非常大。他认为公司有必要让全体员工接受“制度化”的概念。因为在1990年的时候,联想的规章制度还一塌糊涂。举个例子,当时,王平生问人事部长公司有多少人,人事部长不知道;问财务部长公司有多少钱,财务部长不知道;问库房经理有多少货,库房经理不知道。还有,公司执行多年的“天条”在整个行业中享有盛誉,唐旭东早就听说联想集团的“不许吃回扣”和“不许拿红包”,还据此对违反者严加处置。可是直到真正进入联想集团后他才发现,原来“天条”都是口口相传的,并没有一个白纸黑字的“制度”供员工参照,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他坚信任何制度都需要有个载体,明白无误,否则员工言行无据,管理者的奖惩也会师出无名。于是他起草了联想的第一份天条:

1在业务活动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凡违反本条规定者,予以开除处分。

2不得从事第二职业,凡违反本条规定者,予以开除处分。

3不得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违反本条规定者,没收违法所得,并扣罚相同数额的奖金。

4收取公司以外的劳动报酬,必须报告本部门主任经理(或总经理),并将所得报酬交主任经理(或总经理)处理。凡违反本条规定者,扣罚所得报酬两倍的奖金。

5在业务活动中收受礼品,必须报告部门经理。礼品价值在50元以下的,由部门经理处理;价值在50~100元之内的,由部门经理交主任经理(或总经理)处理;价值在100元以上的,由主任经理交人事管理部处理。凡违反本条规定者,扣罚相当礼品价值两倍的奖金。

6不得相互打听奖金和福利。违反本条规定者,扣罚当月奖金。

7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含正式工、临时工)。

唐旭东“把公司纳入制度化轨道”的想法很快得到总裁室的支持。柳传志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起草所有必要的规章制度,而管理部经理周玲秀则是这个小组最重要的指挥者。于是,1990年成了联想历史上有名的“制度建设年”。

制度一旦制定了就要有效地执行,否则将会成为一纸空文。联想集团自制度制定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正是靠着“依法办企”,联想才踏踏实实地走到了今天,才有了“联想斯巴达天条”的威严。

古往今来,各行各业,无不将纪律和规章制度放在首位。只有在律法的约束下,群体活动才能更有秩序,更加高效。没有律法,人们将失去约束而变得自由散漫,难成大事。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一个面对军法铁面无私的典型人物。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六月,戚继光被派往登州太平楼负责抗击倭寇,面对漫长的海岸线和当时松懈散漫的兵备,戚继光感到自己肩头的担子十分沉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状态,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他开始了大搞部队改革:整顿军队、严肃军纪。一开始,大家都认为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搞形式主义,因此改革并没有引起部队战士的足够重视,甚至连他的舅舅和儿子也对此不屑一顾。为了将军纪落到实处,更为了以后战争的需要,戚继光在执行军纪时大义灭亲,多次严惩了不服从命令的舅舅,并在一次战争中亲手处死了违反战场纪律的儿子。这才使得全军上下心悦诚服,军纪改革最终得以执行。正是因为有铁的纪律,戚继光所率领的戚家军才在后来的抗倭战争中消灭了许多倭寇,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后来戚继光又镇守北方,使塞外统治者不敢南犯。戚家军之所以会使敌人闻风丧胆,正是严明的军纪发挥了作用。

“纪律面前无特权,纪律面前无尊卑”,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有了纪律就要严格地遵守。作为团队成员,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严守纪律,不能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将纪律落到实处。没有纪律就没有顽强的战斗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这也是成就事业的开始。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斯巴达方阵的基础保障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仅是对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要求,还是对每一个人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善于把认真务实当做一种使命去努力完成并养成良好习惯的人,才能更有效率,更乐于工作,还更容易取得成功。对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销售人员加入戴尔后,戴尔并不会马上让他挑起大梁,而会安排一位老员工在工作甚至生活方面进行指导。这一做法在戴尔内部被称为“导师制”。这种务实的与戴尔企业文化朴实无华的风格息息相关。戴尔将执行能力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它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无论企业给你下达什么命令,你要做的,就是去执行并完成它,不要找任何理由说自己做不到。戴尔正是凭借严格的执行文化和员工不折不扣的真抓实干精神,成为世界的领跑者的。

作为一名员工,拥有一份工作,就应该要求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精准求是、真抓实干,用不折不扣的努力完成上司交代下来的任务。

华人传奇人物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就被迫辍学,在台湾南部一家米店当小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卑微而敷衍了事,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件事。除了完成送米任务外,他还悄悄观察老板如何经营管理,学习老板做生意的本领。他想:总有一天我也会自己拥有一家米店的。第二年,王永庆请父亲帮他借了200元台币,并以此为本钱,在自己家乡嘉义开了家小米店。王永庆踏实认真的做事风格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小店刚开始经营时困难重重,因为附近的居民都由固定的米店供应米。王永庆只好一家一家登门送货,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几家住户同意用他的米。

他知道,如果服务质量比不上别人,自己的米店就要关门。于是,他特别在“勤”字上下工夫,甚至趴在地上把米中的杂物一粒粒拣干净。为了争取一个用户,他宁愿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户家中。他的服务态度很快赢得了众多用户,业务逐渐开展起来了。不久,王永庆又开了一个小碾米厂,由于他处处留心,又勤快能干,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克勤克俭,业务范围逐渐拓宽。此后,他又开了一家制砖厂。后来王永庆成了台湾传奇式的人物。其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本人常常提及的“一勤天下无难事”。有一次,王永庆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时,谈到了他的坎坷经历。他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为奇,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己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