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465000000010

第10章 团队学习,共同进步 (1)

【章前小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充斥耳边,我们往往选择了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但却不知如何下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学会知识的共享,在交流中把握知识的精髓,使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美国著名经理人华生曾指出:“成功无法天长地久,随时可能从我们手中溜走。要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要求每个人改变旧有的独立学习的方式,学会在集体分享中提升自我。”通过知识的共享在集体中学习能够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建立一种能持续发展的学习文化。在这种学习文化中每个人都能实现可持续学习,实现1+1>2的衍生效应。

共享性的集体学习还能提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集体的智慧能够分析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寻求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方法。现代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强调的是整体竞争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必须能够把众人的智慧汇成一流而形成合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有着良好学习文化的企业,真正出色的个人是能够在集体中得到升华、能够用个人智慧提升集体智慧的人。

雷凡培——学习、学习、再学习

【事迹回放】

今年46岁的雷凡培责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1995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0年被批准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2002年获得了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

1987年雷凡培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他放弃了大城市研究所舒适的工作环境,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三线航天基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事业。初到基地,雷凡培就为自己制定了努力方向——尽快掌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专业技术,为此他开始了刻苦的学习研究生活。雷凡培几乎把实验室当成了家,整天待在里面,阅读大量的书籍,研究一份份图纸,并且把发动机实物的每一个部件都反复研究的无数遍。他就这样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仅用了几年就熟练掌握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但是雷凡培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更加刻苦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参与一项又一项研究工作,他主持的很多项目多次获奖,有的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

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始进入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从1990年的亚洲一号卫星到2002年的风云卫星和海洋卫星,每一次发射击队,都采用的是雷凡培所在研究院研制的发动机。尤其是02年以后我国火箭型号不断多样化,这对发动机的挑战更大,但是雷凡培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开始向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他一方面加强团队质量文化建设,从思想上提高大家对质量第一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研究质量建设,把研究团队打造成了一支在知识上不断追求,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学习型技能型研究型团队。

雷凡培正是带领着这样一支团队在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为我国的卫星发射作出重大贡献,更是为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成就欢呼时,雷凡培和他的团队依然默默地在一线奋斗,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为祖国航天的更大突破作着努力。

【职场感言】

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教育官鲍勃·科卡伦说过:“在GE内部,一旦你进入了公司,不论你是来自哈佛大学,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学校都不重要。因为一旦你进入公司,你现在的表现比你过去的经历更重要。如果你从事一项新工作,你做得不是太好,没关系,我们知道你在学习,你能追上来。我们希望人们的表现高于一般期望值,工作得很出色。不过期望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期望值会随时间而变化。如果你停止学习,一段时间内一直表现平平,而期望值因为竞争的关系,因为客户需求,因为技术进步而上升,而你却不再学习,你就可能被淘汰。要知道在企业,期望值是年年上升的。如果你今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美元,明年就要达到2200万美元,而在接下来的年头,你需要做更多。如果你停止学习,从个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像水在涨,而你就站在那里,你不会游泳,就会被淹死。这对你个人和事业来说都是一件坏事。”

学习对于优秀员工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不懂到懂,直到成为专业能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不学习将失去竞争力,不提升自己的价值就不会有升职的机会,因此,优秀员工永远都会把“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勤奋和好学的基础上,员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新思路、新做法,这样的员工也才会获得企业的青睐,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员工。

【劳动者语录】

唯有勤恳奋发,谨慎从事,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雷凡培

刘 玠——创新成就改革新风

【事迹回放】

刘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余年来他带领着鞍钢员工锐意改革,积极进行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开发,让陷入困境的鞍钢重新焕发了光彩,再一次站在了我国重工业发展的最前沿。

鞍钢曾是新中国“冶金工业长子”,曾创造过钢铁工业无数个全国第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鞍钢显得“老了”,落后的技术和设备还有管理体制制约了鞍钢的发展。1994年,鞍钢经历了惨重的“死亡”: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积压、销售困难、资金紧缺,鞍钢被迫停了两座高炉,没停的高炉也放慢冶炼速度。公司靠向全体党员们借资7000万元买煤才勉强避免陷入停产的绝境,职工工资被拖欠两个月,800多万吨钢养50多万人。当时有人断言,白给50个亿也救不活鞍钢。然而鞍钢的命运并没有走到尽头。1994年底,鞍钢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坐在了主席台上。他就是刘玠,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和鞍钢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在来鞍钢之前,刘玠放弃了到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当院长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担当这个50多万成员的大家庭的当家人。在他看来,鞍钢陷入困境的症结在于“两个老化”——设备工艺老化,产品质量老化、“四个难题”——机制转换难,债务解除难,冗员解决难,社会负担难。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之后,刘玠和领导班子决定对鞍钢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鞍钢根本没有可能快速地将陈旧装备全部更新,但鞍钢用超常规的举措把别人不敢想的事情变为现实。在平炉改转炉项目中,鞍钢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性地在平炉厂房里建转炉,而且不停产、不减产,由此形成鞍钢技术改造新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以后的所有技术改造项目。

在技改过程中刘玠坚持“拿来主义”和“本土制造”相结合。鞍钢技术改造的一个亮点是1780mm热连轧。影响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关键部位由国外引进,其他凡是国内能制造的设备,全部在日本三菱技术人员的监制下由国内制造,节约了大量资金。在引进中学习、在联合开发中锻炼,鞍钢逐渐掌握了热轧带钢生产的国际先进工艺、技术。鞍钢消化吸收1780机组的工艺技术后,用他们多年在热连轧方面开发的技术成果,依靠自己的力量改造大半连轧机组,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短流程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投资仅相当于国外引进项目的1/3;改造原有冷轧机,新增浅槽紊流盐酸洗线,形成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冷轧酸洗联合机组。这三条板材生产线的改造迅速提高了鞍钢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引进关键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创新、自主集成转炉、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单条生产线;自主建成现代化全流程钢铁厂;重大冶金技术装备输出,这就是鞍钢技改的三步走。面对鞍钢改革的新成就刘玠说:“我们既没有等死,也没有找死,而是朝着世界先进钢铁企业行列这一更高的目标迈进。”

【职场感言】

对于新知识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带着批判的精神去观察事物、去体会新知才能真正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才能自觉地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学习的能力。在工作中,要战胜困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深思熟虑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牛顿评价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思想家狄德罗坦言自己的治学之道:“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结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对自然的观察应该是专注的,思考应该是深刻的,实验则应该是精确的。”周恩来也盛赞思考的力量:“思之,思之,神鬼通之。”

将一半时间用于思索,一半时间用于行动,无疑是真正的成功之道。不懂得运用思索这一“才能的钻机”的人,是难以挖掘出丰富的智慧矿藏的;不善于思考的人,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享受到创新的乐趣。赢得一切、拥抱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积极地思考,持续地思考,科学地思考。

【劳动者语录】

最难战胜的对手,始终就是自己。鞍钢人要战胜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的观念。而最难改变的正是观念,因为转变观念意味着改变人们的习惯。

——刘玠

傅万才——终生学习的国有企业带头人

【事迹回放】

傅万才是原吉林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在他的带领下吉林化纤集团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发展之路。

1963年傅万才从吉林化工学院毕业,来到了吉林化纤厂当了一名钳工。他刻苦钻研技术,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从一名钳工成为了厂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厂副总工程师,1985年傅万才出任厂长,从此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傅万才非常重视技术革新,强调把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企业,在不断的技术革新中开拓未来的发展之路。他带领厂里的技术骨干利用工厂现有锅炉进行自主创新设计,自办电站,实现热、电联产,这项技术革新使得企业每年创效益600多万元。1992年,面对长丝销售疲软的困境,他自行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了各种市场信息,提出了再建900吨长丝生产线的设想,并且改革生产工艺,使长丝价格由原来23500元/吨,猛涨到44500元/吨,闯出了长丝销售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