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万才领导下,化纤厂先后进行了10余次技术改造,对于技术投资他从来不遗余力,少则投资几千万,多则数亿元,上一个成功一个,上一个盈利一个,探索出一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新路。从1985年到2002年,吉林化纤产值由4551万元增加到218586万元,利税由645万元增加到23181万元,总资产由3805万元增加到38亿元。
傅万才认为困难和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面对市场的新变化,企业与员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技术改革才能使发展越来越有利,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企自己手中。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他说“一不等,二不靠”,因此他经常与科技人员一同攻关,以此来把握市场发展新动向使企业把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中。
傅万才和他的企业树立了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的典范,他也因此先后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荣誉70多项,199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职场感言】
我们谈到终生学习时并不仅指一种个人的行为,也不仅指一种指向书本一类“死物”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学习的形式也是多元的。大体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就是“读自己”,我们每一个必须明白命运是操之在自己手中,那么读自己就是其中一把重要的钥匙。学习的真正精义在于培育自己的能力,把各种资源有效转化,产生最大效能。因此读自己可说是个人成功的核心专长,不仅是身体、头脑、心灵的学习,还包括各种创造性的学习,可说是多彩多姿的学习,透彻读自己,将发现自己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其次是“读别人”,人不能只局限于自我的学习,必须透过人际互动、组织手法、借力使力,来提升学习的速度与效果。有一句话说,“站在别人的肩膀,可以看得更远”,就充分说明善用别人长处与资源,善于读别人,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大成长。
第三是“读环境”,可让人顺势成长,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磨炼成长,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环境的认识要明确其层次——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竞争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于环境之趋势变化如有正确的解读能力,可从中获得许多成长的启示与动力。
终生学习不但是一生中不间断的学习,打破自我设限,进行无限学习,而且是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当下的用心学习。我们要以提升自我为学习的根本指向,辅助以对他人、对环境的不断适应,在相互交流中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达到学习的目的。
【劳动者语录】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傅万才
陆文忠——用知识带领农民致富
【事迹回放】
陆文忠被誉为“村民的好村官”,从1989年担任瀛东村村长以来,带领村民向荒地要粮、向大海要地,通过围海造田、搞水产养殖、开发农村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农村致富的康庄大道。
20年前陆文忠所在的良种大队只有200多亩土地,根本没办法养活全村人,整个村子穷得叮当响。面对这种困境,陆文忠开动了自己的脑筋,他认为大队地处偏远,办乡镇企业不能不好的发展,只有通过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才能让村子的发展有根基,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他开始自学围海造田的相关知识,在准备妥当之后他开始动员村民跟着他干。开始没有几个人认同他的想法,但陆文忠不放弃他搬出了相关的资料给村民们上课、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子终于说动了一些村民。就这样在1985年陆文忠带着六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开进了没有人烟的荒滩,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了将近1年后终于围出了600多亩的土地。这一年村民就是用这600亩土地建塘养鱼,一下子赚了2万多元。这下子村民终于相信了陆文忠的做法,1987年他带领着更多的村民第二次向荒地进军,这一次2000多亩土地被围了出来。而陆文忠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学习,他学习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技术,并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村民,就这样大家在这2000亩土地上挖鱼塘、养生猪、辟果园,大家开始走了勤劳致富的新道路。到1994年,村里集体资产已经超过千万元,村民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
在大家为好日子欢欣鼓舞时,陆文忠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继续进行学习研究、外出考察,最后决定继续围垦。就这样陆文忠带领着大家开始了第三次向荒地进军,这一次当年就盈利了10余万元,村民人均土地也提高到了80亩。当年的良种大队发展起来了,而在这片新的土地法上一个新村“瀛东”也正式成立,陆文忠毫无疑问的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
新的村庄,新的岗位,新的使命。陆文忠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谋划着瀛东村的未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瀛东村现在已经是集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市场化改革,瀛东村现在开始建立自己的现代农业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
【职场感言】
在职场中,很多人会遭遇一种“职业停滞期”。例如,有些人因为自身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对接受新知识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结果导致自己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新员工,眼看着身边的新员工一个个地加薪、晋职,他们陷入一种深深的“本领恐慌”中。然而面对自己职业上的停滞,他们更多的是埋怨企业没能给他们职位提升的空间,这种思维也是不对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要突破这种职业停滞期,我们要学会“自我革命”。只有不断地突破自我,才能够不断成长。
有限的目标造成有限的人生,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一个定位,如何定位决定着如何你未来的发展。当我们在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要尽量往高处想。不要为自己的设定限制,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也让自白目标不断提高。
我们要学会把工作当做一个学习机会,从工作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个人修养,积累行业经验。如此一路走下去,你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认真工作的员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不断学习的员工不会对进步恐惧。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你不断地得到成长的机会,任何时候你都会积极的应对各种挑战,成就一番事业。
【劳动者语录】
同甘共苦,靠集体力量富起来。
——陆文忠
李常水——学习新技术发展农业科技
【事迹回放】
李常水是湖南省宜章县人,全国劳动模范,1971年考入湖南农学院园艺系果木专业学习。1975年李常水毕业后,由于出色的成绩学校本想当其留校担任老师,但是他却毅然放弃这个机会,回到老家宜章县农科所担任技术员,后来又来到果木场任技术员。
在李常水的心中永远记挂着家乡村民,他立志要用科学技术给乡亲们带来富裕的生活。80年代初,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李常水决定回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1982年,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国家干部的公职,回乡当普通农民。面对家庭的阻力和亲友们的不解李常水在一无土地、二无资金、三无住房的艰苦条件下,从信用社贷款几百元购买了农药化肥,又从亲友家借了几分地开始了自己研究的“矮、密、早”的水果栽培试验。试验一做就是三年,三年里李常水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查阅大量资料,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终于使实验取得了成功。
这时乡亲们从李常水这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来找他请教新的栽培技术。而他慷慨地把挖地、下种、栽苗、施肥、剪枝、杀虫等一系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乡父老。从此李常水就成了村里的技术员,他不仅亲自指导村民,还成立了讨论小组与村民们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学习新技术。结果村子的果木业发展迅速,从1986年起,每年种下上万株果木,成片的荒山变成了果园。这个一直以来靠“稻谷加稻草、红薯加辣椒”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果致富村。通过李常水的培养,村子里出了一批科技二传手,他们把先进技术带到了其他村子,带动了湘粤边境3县10余个乡镇17000多农户种植水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成绩李常水并没有满足,他把目光瞄准了新世纪的水果市场和现代农业产业。他自费跑遍大江南北,学习新的农业技术、调查新的市场发展趋势,引进了多种名优水果,建起了板栗、巨型葡萄、皇冠梨等10多种外地水果示范基地46亩和蜜柚基地10000亩;同时还开始了家畜养殖,办起了一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瘦肉型猪的现代化养猪场。
如今,李常水“亿元村”的梦想已经实现,但他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还要继续带领村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职场感言】
比尔-盖茨说过:“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与思考,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越多,经验越丰富,思想也就越充实。在激烈的竞争中,缺乏知识,就如同缺乏经营的本钱。
企业总是会关注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员工,你若不想落伍,就必须找出自身知识的缺陷,迎头赶上。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用新知识、新观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一名优秀员工无论自己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都会把不断学习当成自己的一项重要习惯,选择通过继续学习使自己的事业再攀高峰。因为他们清楚只有不断累积优势,才能获得成功。正因为如此,他必须好好自我监督,不能让自己的优势落在时代后头。因此,当你的工作进展顺利的时候,要加倍地努力学习;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不能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时,那你更要加快学习的进度。
当然,一个人拥有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变为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不断将之充实到各项创意当中去,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掌握知识到不断发挥自己的才学使其变为本领,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在这个升华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把这一过程当做是一个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
我们要学会怎样把知识变为能力,用知识丰富想象,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善于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参与竞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
【劳动者语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农业科学,真是日新月异。如何去普及运用当今农业科技成果,使之尽快地变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摆在每一个农业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自己作为这当中的一员,应当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为农民干一番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业。
——李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