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476000000024

第24章 经营背后的一笔账 (1)

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利润最大化

有一家皮鞋厂,在一个销售期结束后进行盘点。它的总收益便是卖出皮鞋后的全部收入,它的平均收益便是每卖出一双皮鞋所增加的收入,规范地说,就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大家不难看出,平均收益其实就是每双皮鞋的价格。假设该鞋厂生产一单位产品,也就是生产一双皮鞋增加的收益为20元(边际收益),而每多生产一双皮鞋的边际成本为15元,那么,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把能赚的钱尽量都赚到。

但是,如果一双皮鞋的边际收益为20元,而边际成本却变为25元时,鞋厂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就会赔5元,那么,企业就一定要减少生产,因为它正在“贴钱卖货”。只有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都为20元)时,企业既不会增加产量,也不会减少产量,这时就说明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以使成本最小。因此,企业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有所不同,计算利润时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个从事生产或销售的厂商,如果他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那么他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

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说,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如果我们直观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润越多越好,这样其实是不对的,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自身的生产或者销售,在市场里,一个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利润也在随之改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得判断出自己的经营在何种状态时能够取得利润的最大值。这就意味着,在恒量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实际上,经济学家们早已经给出了这一标准,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每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边际成本是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边际成本往往随着企业的生产发生变化。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会时刻监督自己的经营状况,如果从某一刻起,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时,该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反之,如果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将发生亏损,这时会减少产量。这样,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

【知识链接】价格定多少合适——边际成本

从北京开往石家庄的长途车即将出发。客车的票面价格是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上述案例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需进行边际分析的问题。譬如,7-11店都是营业24小时,而不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营业。从经济学上来考虑:24小时营业当然要额外(边际)花费一些成本(如水电费、营业员的工资等),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额外收益(就是多开11小时门的营业收入),只要额外收的钱比额外成本要高便可以干。

在经济学上,这“额外”的部分便称之为“边际”,而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

从经济学来分析这一现象,说明商品有两种价格,一是它的生产成本;二是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前者位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线上,后者位于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这两种价格是彼此独立的,互相不发生影响。企业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边际成本就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样的定价可以避免浪费,使商品得到最大的产出,造福于社会。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是5000元,单位产品的成本是50元。若生产101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边际成本即为40元。当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当产量超越一定限度时,就转而递增。所以,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如果低于边际成本就是不合算的。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定产品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将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因此,考虑边际成本有助于企业制定最佳决策。

【知识链接】交易成本

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他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在亏损中继续经营的理由——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王洋正经营着一家炸鸡店,每块炸鸡的平均成本是10元。若售价是每块12元,每块炸鸡可以赚2元。若售价是每块10元,则不赔不赚,收支相抵。虽然利润是零,可是成本中包括了机会成本和会计利润,依旧可以继续经营。但由于王洋的炸鸡店旁边新开了一家烤鸭店,平时的顾客被分去不少。由于烤鸭店规模较大,开业之际就大搞优惠活动,王洋只得把每块炸鸡的售价降到8元。可这样以来,王洋每卖一块炸鸡就要赔2元。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继续经营下去吗?

如果想解决王洋的问题,我们必须分析成本与收益。收益非常简单,就是售价乘以售出的炸鸡块。可是,还要仔细分析一下成本。成本就是投入的生产要素量乘以价格。短期内,投入的生产要素分成固定投入(比如机器设备)和可变投入(比如劳动)。

所谓固定成本,就是指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又叫不变成本。基于王洋的炸鸡店情况,就算一块鸡都不炸,短期内他的店面无法退租,设备不能转卖,租金与设备的折旧费依旧要支出。但是若产量增加,例如生意非常好,一天炸了几百块,该成本也依旧不会增加。而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可变成本是指在短期内可以随产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成本,当没有产量时就无可变成本,当产量增加时它也就会随之增加。因此,在做短期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或者平均固定成本,仅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在上面的案例中,假设在正常情况下,每月炸1000块鸡,总成本是1万元,其中6000元是固定成本,4000元是可变成本,那么每块鸡的平均固定成本是6元,平均可变成本是4元。在做决策时,固定成本可以不用考虑,只要能够弥补可变成本便可坚持经营。

因此,短期内的营业条件为:可变成本=总收益=产量×价格

对于每块炸鸡来说,此条件可以写成:

平均可变成本=价格

这一条件也叫停止营业点,也就是说,在此时是否经营结果都相同,经营时支出的平均可变成本(4元)得以弥补,可是固定成本的损失并没有减少。若不经营,可变成本不必支出,固定成本的损失依旧一样。在这个停止的营业点上,即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必须经营,这时因为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价格那部分可以弥补固定成本。

当价格是8元,平均可变成本是4元时,每出售一块炸鸡就可以得到8元,用4元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其余4元用来弥补平均固定成本。如此,平均固定成本的损失就从6元减至2元,当然是有好处的。亏损2元,当然要比亏损6元好。此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就变成亏损最小化。若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则不管怎样都不能继续经营。

其实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在一些旅游城市的服务行业,每到旅游淡季,一些高级饭店和旅游景点的生意就很清淡,游人很少。即使这样,饭店和景点仍然在开门营业,这个时段赚钱不多甚至会亏本,这是因为饭店和景点的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如租房费用,它已经支出了,如果关门歇业的话,放着也是放着,照样会折旧,不如继续开门营业,只要收入能支付可变成本就行。

【知识链接】可变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区别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平均可变成本却和它不一样。当产量开始增加时,平均可变成本反而减少。等达到某一种产量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小:之后,当产量再增加时,平均可变成本就又增加了。

合理库存的重要性——经营的机会成本

有一段时间,某小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一家杂货店。为了能赢得更多的顾客,这家店都使出浑身解数,店里塞满了商品,每件商品的库存都很多,甚至连过道和楼梯上都堆满了商品,顾客只能在堆满商品的窄道勉强通过。

但是如果没有顾客上门购买,再多的商品也不是“卖品”,不过是卖不动的“库存”而已。由于该小区人口少,来购物的人更少,最终这家店先后退出了市场。这家店退出市场,不能说完全因为库存量过大导致,但至少有一部分原因。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又实的一种成本,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也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