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476000000040

第40章 推开宏观经济之窗 (2)

本国对战略产业的有效控制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深化了国际分工,开放经济的许多产业是国际化的,甚至完全是由外资发展起来的。对大部分产业来说,深化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从而发挥本国的要素优势。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得更大利益,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链接】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的对立面就是封闭经济,封闭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指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未存在密切的往来,成为处于封闭经济状态。

衡量经济活动的有效尺度——GDP

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青年又争了起来,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5000万。”5000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了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5000万,当然,乙的这顿餐吃得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5000万,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5000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5000万,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突然,两个人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得到,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教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

听了两位高徒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一个亿啊!一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一个亿的产值!”

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来共同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差。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并不能反映出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以及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对它我们应该持以科学的态度,不能只片面地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而不顾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样往往会造成这样的可能:即经济增长了,而人民生活质量却下降了,甚至经济本身也不可能持续增长。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既需要高度重视GDP,却又不能片面地去追求其增长速度。

【知识链接】产品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等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和通过市场战略在流通领域创造的商品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PPI在各方预期之内如期转正,上涨1.7%。2009年12月份的PPI同比增幅,比11月均明显加快。马建堂具体分析上涨因素称,CPI分项数据中,食品和居住项目是主要上涨因素。数据显示,食品上涨了5.3%,拉动了CPI上涨1.74个百分点;包括住房在内的居住项目价格上涨1.5%,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PPI方面,主要是采掘工业品以及原料,钢材、水泥、十大有色产品上涨较多,去年12月份分别同比上涨17.6%和3.6%,对PPI上涨分别贡献0.9和0.7个百分点。这两者总共贡献的百分点“已经接近总体上涨的1.7(个百分点)了。”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

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扬,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已经提出,2010年将是预防通胀的一年。

美国劳工部2009年12月15日公布,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1.8%,预期为上升0.8%;年率上升2.4%,预期为上升1.6%。此数据表明美国通胀压力上升,增强了美联储将提早升息的预期。

2010年1月10日,韩国央行(BankofKorea)公布数据显示,韩国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0.5%,年比上升1.8%,略高于11月0.4%的增幅。韩国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年比上升1.8%,为8个月以来首次实现年比上升,因韩国12月石油进口价格年比上升86.4%,11月该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4%。韩国2009年生产者物价指数年比下降0.2%,为7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由于石油价格及其他商品价格下滑。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2010年世界预期的通胀率都将上升。由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以后,世界各国纷纷降息,从而为社会注入了很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了物价指数上涨。生产者物价指数的上升也提醒,政府决策机构和企业生产者一定要尽早预防通胀。

【知识链接】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发展有高潮也有低谷——经济周期

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和2007年(13%);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5.2%)、1990年(3.8%)、1999年(7.6%)和2009年(假设2009年为本轮周期的波谷年,增长率为8%)。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总共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66年;若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间也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3年。

从工业化到现在,世界经济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周期变动已经历了五个长周期,即分别以“早期机械化”技术革命、“蒸汽动力和铁路”技术革命、“电力和重型工程”技术革命、“福特制和大生产”技术革命和“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它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率、物价水平、总产量等普遍的扩张或收缩为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几个阶段,其中最两个主要阶段是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经济永远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循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经济周期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经济周期可以通过很多重要的渠道影响到我们。例如,当产出上升时,找工作变得比较容易;当产出下滑时,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会比较困难。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一分子,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而作为政府部门,认识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有助于政府在制定扩张性或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以及进行政策转换时,增强预见性,避免滞后性。

【知识链接】库兹涅茨周期

一种长经济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西方国家的“黑色1929”——经济萧条

1929年10月29日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黑色星期二”是股票市场崩盘的日子,“经济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也正式开始。失业率攀升到最高点,1933年,有四分之一的劳工失业。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

美国于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大萧条也随之退出。美国与英国、法国语苏联等同盟国共同对抗德国、义大利,与日本。这场战争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德国于1945年5月投降之后,欧洲区的战火也随之熄灭。在美国于广岛与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也随即在1945年9月投降。

经济萧条是指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经济大衰退是于1929年的美国发生的。当时,美国大部份的股票价格暴跌,股票市场崩溃,很多人在一夜间丧失全部资产,引起了全国的经济大恐慌。大量工厂、银行因此倒闭,全国陷入经济困境。

经济大衰退导致极权主义在德国日本兴起,而且带给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严重的失业及社会不隐定等问题。而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正是由于上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在遇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经济免于遭遇第二次大萧条,在平息此轮经济危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政府”的救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