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476000000079

第79章 时代呼唤经济学大师 (3)

从1987年一直到2005年,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18年,历经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联储局主席。

在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知识链接】格林斯潘的“怪招”

1994年格林斯潘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直疯狂”;

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金融之神”。

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

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雷戈里·曼昆——他让经济学由高深走向通俗

有资料记载,曼昆曾创下两个骄人的纪录:一是一本教材还没有脱手,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经济学著作卖价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这本教科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美国一家出版商静心策划,一定要寻找一本能够普及畅销的经济学教材,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一举中标。

曼昆随和的个人作风,给哈佛相当严肃的师生关系吹进了一缕新风,使他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他有一个毛病,说话快如飞簧,即使美国学生也难以听懂和跟上他说的内容。这也许是因为他的思维速度太快,以至于表达总难以跟上。他开玩笑说,自己是“残废人”,不能控制自己说话的速度。在课堂上,当学生问到他不熟悉的问题时,他从不讳言自己对某个问题缺乏研究,无法回答。

曾经有个学生跟曼昆相熟,有一天,曼昆碰到这个学生时说:“我很想请你吃饭,可惜哈佛给我的工资太低……”于是,他们一起去吃了顿午饭,然后各掏各的腰包,付了饭钱。后来,这个学生在一次会议期间,碰到了已是百万富翁的曼昆,便和曼昆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否已付得起我的一顿饭钱了?”曼昆停顿了片刻,脸上带着半是天真、半是无赖般的笑容回答说:“哈佛付给我的工资还是太低。”

格雷戈里·曼昆,是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轻学者。不足30岁的曼昆已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教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需知,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非各个领域前三名的学术带头人莫属。

曼昆在编写《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很反感采用传统的编写教材的套路,他写完一部分总要念给自己母亲听,只要母亲能听懂他才罢手。求其经济学著书通俗化大众化,可见曼昆的用心何其良苦。曼昆曾经说过:“我尽力地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就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所在。”用中国文化来解释曼昆的著书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讲故事的办法讲经济学原理,这不能不说是曼昆的独特之处了。

曼昆认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这十大原理的表述直截了当,评价曼昆的学者认为,他的著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就是因为在他的著书中常常是采用大白话的表述方法。

不过,直截了当并不意味着浅薄,在曼昆的研究中,贯穿了当代多学科的思维方法,他总结的十大原理就明显采用了行为学的思维方式。曼昆的博学多才被人称为“神童”,用他的话来说,他从小的时候开始,就对各种学科的知识兴趣盎然,所以,在后来的研究中,他才能自如地运用哲学、生物学、人类学及物理学等学科知识来描述经济现状。

由此可以看出,他在著书之时早已跨出了经济学教材的思考范畴,这一点用他的自述最恰当。作为21世纪的学生为什么要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他自问自答道:“原因一是有助你了解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原因二是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这也是当代经济学如此普及的根本原因。

曼昆是一位高产学者和一位学术与争论的经常参与者。他的著作发表在许多学术杂志上,例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学季刊》,以及更普及的报刊上,例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财富》。在1992年出版的《宏观经济学》使他名气大振,连素以尖刻闻名的克鲁格曼也对此书高度评价。其所编著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经济学初级教材。

【知识链接】曼昆的菜单成本理论和《宏观经济学》

这一理论已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曼昆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经典。曼昆在1998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也已家喻户晓。但真正使他成名的还是《宏观经济学》一书,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2年,受到各界好评,包括素以尖刻闻名的克鲁格曼也高度评价,《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级教科书之一。

保罗·克鲁格曼——“一直追求的是真理和美女”

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目前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时代的克鲁格曼似乎更偏好历史,经济学的专业课修的不多,倒是天天去上历史课。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的情绪比较低落,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以后,他奔赴耶鲁大学任教去了。

克鲁格曼在耶鲁大学也不得志,由于性格太强,他得罪了不少人,连研究生奖学金也丢掉了。1978年,他去探访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作者),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

他开始写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当年7月,他把这篇论文提交到国民经济研究局的暑期研讨会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当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当他开始宣读论文时,人们没有加以注意,都在相互交谈。渐渐地,大厅安静了下来,人们停止交谈,专心地倾听克鲁格曼的演讲。

于是,克鲁格曼一夜成名了!克鲁格曼回忆道:“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接下来的日子里,荣誉和金钱接踵而未,克鲁格曼开始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发表演说,参加研讨会,会见各式各样的人。

在外人看来,克鲁格曼混得很不错:年纪轻轻就成为终身教授,拿着丰厚的薪酬、常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甚至还写出了几篇挺好的论文。不过,克鲁格曼的内心极为失落,他说:“和世界上99%的人相比,我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我的参照对象是同辈中最成功的经济学家,我还没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使全世界面临经济全面衰退的危机。这场危机对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来说,却使他的学术名望达到了巅峰。

1994年,在亚洲经济一片看好声中,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语出惊人,他在权威学术杂志《外交事务》双月刊上发表专文,批评亚洲模式侧重于数量扩张,轻技术创新,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因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在亚洲经济玫瑰满途的日子,克鲁格曼教授的论断犹如乐章中的不和谐音,尖锐刺耳,举世为之哗然。

3年后的金融风暴印证了他的独具慧眼,也奠定了他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克鲁格曼教授以其先知先觉的预见性而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他总是超前别人两步”,《财星》杂志对他的创造力充满敬仰。克鲁格曼被誉为凯恩斯以来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也是最著名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之一。

2008年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爱他与恨他的人都表现出极端的情绪。爱他的人说:“假如我拥有保罗十分之一的头脑和二十分之一的勇气,那我将成为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而质疑他的人则对其学术水平发出诘难。“我这里可没有什么雍容肃穆的著作”,克鲁格曼说:“我一直追求的是真理和美女。那些总是正襟危坐、没有一丝怪念头的人,几乎从来不会提出新颖的见解。”

【知识链接】保罗·克鲁格曼的著作

主要代表作有:《期望减少的年代》、《亚洲奇迹之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流行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大破解》、《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等。

保罗·克鲁格曼其他已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

《地理和贸易》,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汇率的不稳定性》,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流行的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政策——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