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476400000017

第17章 有限条件下的差别享受 (2)

利用代金券或优惠券实现差异化定价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优惠券可以人为地制定群体差异化。如一家超市为本市市民送出优惠券,且规定该优惠券只有与本人身份证一起使用才有效,每张优惠券提供7.5折优惠。这样就把本埠居民与外地居民区分开了。又如一家瓜子公司宣称,剪下其宣传单的优惠券,在购买本产品时可以当2元钱用。该公司没有直接降价,而是用这种策略把顾客分为价格敏感性和不敏感性两组消费群体,不敏感性一般是公司的白领,经济充裕,对此会不屑一顾,照样按原价购买。如此一来,产品不但销量会增加,而且原有的利润来源也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吉芬现象——即使涨价,也必须购买

【经济学释义】

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19世纪在爱尔兰观察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爱尔兰农民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吉芬,就把吉芬发现的这种价格升高而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的经济现象叫做吉芬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越买越高。

【与读者侃经济】

按照正常的供求规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供求关系也是有例外的,有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上升——这就是吉芬商品。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当人们的口袋越来越鼓时,他们就越来越在意消费商品的档次:在有能力“鸟枪换炮”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浪费这种能力。据此,我们可以把商品分为两种: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对前者的消费会随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对后者的消费则恰恰相反。

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需求定律的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这里需要指出它的前提,即“其他条件不变”。这个不变其实涵盖了关于需求的许多概念,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如果天降大雨,地铁口的雨伞尽管价格较平时上涨,但销量还在上升,我们分析关键原因不是价格上涨,而是由于天空突降大雨,即“需求定律”的“其他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了。这时“需求弹性”急剧降低,对价格已经不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价格还不是高得离谱,人们就会购买。试想如果雨并不是很大,人们可以赶到商店再去购买的话,小贩们的高价雨伞自然就无人问津了。这一道理对于爱尔兰的饥民同样适用。土豆价格上涨而需求量反而上升,是因为人们收入所限只能去选择土豆。同时,在饥荒的压迫下,他们预期价格还会再涨,于是就去抢购。从这一点上说,“吉芬现象”并不等于推翻了需求定律。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吉芬现象总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当年的爱尔兰,人们越高越买是人们在贫困中为了维持生存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在非常灾难时期,人们越高越买是出于一种恐慌心理,害怕以后价格会涨得更高。而一些首饰、服装、礼品等,人们越高越买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单就一种现象而言,天底下到处都有吉芬商品或者吉芬现象。很多“北漂”的人们选择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租房子住,但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比市区要差,交通也不太便利,其房屋的性价比也比较低,房屋一般比较简陋。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乡结合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城乡结合部的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但相比主城区而言价格还是比较便宜,对于刚刚在北京立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在这里租房还能享受到相对便宜的房租,哪怕房子的性价比并不高。

生活中的“吉芬现象”并不少见。最突出的就是这几年来的房市。房价涨得越来越快,而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钱的人也在想方设法购买,借钱、按揭、攒钱……无不希望自己“有房一族”的美梦早日成真。其实在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吉芬现象,如某一种股票价格上扬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抢购这种股票。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拥有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人们越高越买,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股票价格升高,说明投资者有利可图。

吉芬现象还常常被商家利用。比如在“非典”时期,个别商家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哄抬物价。而为了迎合部分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价礼品,价格越高,越能够显出对送礼对象的高度重视。于是中秋节出现上万元一盒的月饼,饭店里出现数十万一桌的饭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冲动型消费——花钱如流水,都是冲动的错

【经济学释义】

冲动型消费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就决定购买商品。在冲动消费者身上,个人消费的情感因素超出认知与意志因素的制约,容易接受商品(特别是时尚潮流商品)的外观和广告宣传的影响。

【与读者侃经济】

冲动型消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纯冲动型。顾客事先完全无购买愿望,没有经过正常的消费决策过程,临时决定购买。购买时完全背离对商品和商标的正常选择,是一种突发性的行为,出于心理反应或情感冲动而“一时兴起”或“心血来潮”,或是“图新奇”、“求变化”。

2.刺激冲动型。顾客在购物现场见到某种产品或某些广告宣传、营业推广,提示或激起顾客尚未满足的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欲望,而决定购买,是购物现场刺激的结果。

3.计划冲动型。顾客具有某种购买需求,但没有确定购买地点和时间。如得知某超市要让利销售,专门到该超市购物,但没有具体的购物清单,因而买“便宜货”是有计划的,买何种“便宜货”则是冲动的。

女性无疑是冲动型消费的主力军。日本一个专门研究消费者形态的机构有一个统计,女性冲动性购买的比率为34.9%。换句话说,每3个女性消费者里面,就有一个是冲动型购买者。女性的非理性消费彻底颠覆了经济学家所能预测的消费模式,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她们在进入超市之前做了周密的购物计划,但在购物的时候却买回不少自己喜欢却并不实用,甚至根本用不上的商品。

有人说,女人钱是最好赚的。经济学家说,女人们的这种消费轨迹无法琢磨,因为没有一丝规律可循。所以,琢磨女人的消费动态,就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她们消费的理由林林总总,总是不乏借口。但困扰经济学家们的问题是——女性为什么倾向于非理性消费?

女性容易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是心理更不成熟、更为脆弱的群体,女性中最常见的就是情绪化消费。据统计,有50%以上的女性在发了工资后会增加逛街的次数,40%以上的女性在极端情绪(心情不好或者心情非常好)下,会增加逛街次数。可见,购物消费是女性缓解压力、平衡情绪的方法,不论花了多少钱,只要能调整好心情,80%左右的人都认为值得。

当然,冲动型消费还容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当消费者光顾的门店在进行商品促销的时候,往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物冲动。对于某些商品来说,可能消费者处于可买可不买的边缘,但由于促销折扣,往往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冲动购物。

事实上,具有冲动消费的不仅仅是女性,每个人都有冲动消费的倾向。冲动消费涵盖各类人群,其中属新婚夫妇最易冲动购物,因为这一部分消费者往往更没有消费计划,消费冲动行为较多。

那么,避免冲动性消费有哪些好办法呢?

1.让钱包喘口气。在挑选商品和付款之间暂停一下,这时你回到更加理性的状态。

2.少用信用卡。接触到信用卡时,就像饥饿的人闻到烤面包的味道,让你感到不得不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忽略品牌。名牌煞费苦心的让人们认可它,使人相信,购买它非常值得,尽管这些商品的品质很普通。

4.别和朋友一起购物。和朋友购物会改变自己的习惯,购买更贵的食物和衣服。最好和家人购物。

5.警惕特别优惠的商品。当看到特别优惠的商品时,你会变得失去理性,认为自己非常幸运,于是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

冲动型消费其实是一种感性消费,而作为理性人的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冲动是魔鬼”,并能控制随兴而起的“购物冲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购物。

羊群效应——你买,我也买

【经济学释义】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具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与读者侃经济】

“羊群效应”形象地概括了人们的盲目消费行为。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选择品牌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集团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也就是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就跟着怎么看、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别人穿什么、做什么自己也跟着穿什么、做什么。有一则笑话这样描述人们的羊群效应:

一日,小欧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好东西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

从众心理是大众都容易犯的病。“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是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一见别人都夸这东西好,仿佛千载难逢,也赶快掏腰包,生怕错过机会。这种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了。报纸上不时揭露的不法商家雇“托儿”的卑劣手段,就是诱使人从众以使其上当的最好注脚。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

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商品了解较多,并有客观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很少有从众行为;商品信息模糊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对每个消费者来说,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还与其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知识面窄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在现有的信息条件下,人们通过模仿领头羊的行为以期达到自己的预期结果。虽然预期希望常常不能如愿以偿,但是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人们有一种理性的预期希望。

因此,对待消费从众行为要辩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