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476400000018

第18章 为你的满意买单 (1)

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经济学释义】

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有偏好的。比如消费者对特定的商品、商店或商标产生特殊的信任,重复、习惯地前往一定的商店,或反复、习惯地购买同一商标或品牌的商品。属于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常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采取行动。

【与读者侃经济】

偏好表明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人都是有偏好的,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偏好无所谓好坏,并不能说喜欢青菜的就要优于喜欢萝卜。

偏好实际上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每个人的偏好不相同,这就会引起每个人行为选择的不同。黎巴嫩的文学家纪伯伦曾经写过这样的故事:

有个人在自家地里挖出一尊绝美的大理石雕像。一位艺术品收藏家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卖主摸着大把的钱感叹:这钱会带来多少荣华富贵,居然有人用这么多钱换一块在地下埋了几千年、无人要的石头?收藏家端详着雕像想:多么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居然有人拿它换几个臭钱。他们都为自己所交换来的东西而感到非常满意。

每个人的偏好不同,因此对同一种物品的评价往往不同,而这种评价直接影响该物品对自己的实际价值。卖主认为钱的价值大于雕像,买主认为雕像的价值大于钱,其实这和个人的偏好不无关系。

那么偏好究竟跟什么相关呢?有人认为和收入相关:比如我们买服装时,富人不喜欢在地摊前买衣,他们总是偏好去大型商场;也有人认为和前期偏好有关:比如我们考研时会买星火英语,因为大学考英语四级、六级时一直选择星火英语;也有人认为偏好和地理有关:如四川人偏好吃辣,江苏人偏好吃甜;也有人认为偏好跟熟悉程度有关:比如集中同质商品供自己选择,一般会选择做过广告的;还有人认为偏好于周围人的偏好有关:如你周围的人都买某件东西时,你一般也会买这件东西。

其实,影响人们消费偏好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宏观看,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环境、福利和劳动保障条件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作为个人,偏好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习惯。由于个人行为方式的定型化,比如经常消费某种商品或经常采取某种消费方式,就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一种定向的结果。这种动机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习惯的内容及稳定程度不同。

2.方便。很多人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和劳务以及消费方式的第一标准,以求在消费活动中尽可能地节约时间。

3.求名。很多人把消费品的名气作为选择与否的前提条件。购买活动中,首先要求商品是名牌。只要是名牌,投入再多的金钱也甘愿。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但现实中人们的偏好并不是连续的、稳定的,而是可变的。偏好颠倒的现象说明,人们并不拥有事先定义好的、连续稳定的偏好,偏好是在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受判断和选择的背景、程序的影响。

效用——值多少钱,你自己说了算

【经济学释义】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感受。

【与读者侃经济】

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

在度量效用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中普遍使用基数效用概念。基数是指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例如:对某消费者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的效用为10效用单位,吃一顿麦当劳的效用为8效用单位,则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18效用单位。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无法具体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西方经济学中多使用序数效用概念。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是不能加总求和的。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效用价值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务。

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喜欢程度。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越喜欢,这种物品带来的效用就越大,他就越愿意购买,需求就越高。比如有人喜欢抽烟,那么香烟对于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于一位不愿意闻烟味的女士来说,香烟就会是效用很低甚至是负效用。很显然,在做决定的时候,烟民自然会把香烟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者衣服之类的东西。

我们也可以通过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的变迁,来解读效用。根据科学研究,不管是鸡蛋的味道还是营养价值,都跟蛋壳的颜色毫无关系。那为什么以前满市场的白皮鸡蛋都不见了?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都喜欢红皮鸡蛋。红色给人一种吉利的象征,当它大量涌入市场,价钱与白皮鸡蛋差不多的时候,多数市民选择红皮鸡蛋,如此一来红皮鸡蛋便抢占了市场。正是因为人们对红皮鸡蛋有更大的满足感,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市场尽是红皮鸡蛋”的状况。

现在人们买红皮鸡蛋还会达到以前的效用吗?答案又是否定的。红皮鸡蛋本来是很吸引人的,越稀少就越受到尊崇。当红皮鸡蛋充斥市场时,人们对于红皮鸡蛋的满足感是逐渐降低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白皮鸡蛋反倒比红皮鸡蛋贵的原因了。

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因人而异,效用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比如有的消费者会认为购买胶卷相机带给他们的效用比购买数码相机更大,喝矿泉水比喝啤酒带给他们的效用更大,吃米饭比吃面更能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需要由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来决定。

消费者剩余——价格低于预期时的喜悦

【经济学释义】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用公式可表示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与读者侃经济】

在一场纪念猫王的小型拍卖会上,有一张绝版的猫王专辑在拍卖,小秦、小文、老李、阿俊四个猫王迷同时出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小秦的支付意愿为100元,小文为80元,老李愿意出70元,阿俊只想出50元。

拍卖会开始了,拍卖者首先将最低价格定为20元,开始叫价。由于每个人都非常想要这张专辑,并且每个人愿意出的价格远远高于20元,于是价格很快上升。当价格达到50元时,阿俊不再参与竞拍。当专辑价格再次提升为70元时,老李退出了竞拍。最后,当小秦愿意出81元时,竞拍结束了,因为小文也不愿意出高于80元的价格购买这张专辑。

那么,小秦究竟从这张专辑中的得到什么利益呢?实际上,小秦愿意为这张专辑支付100元,但他最终只为此支付了81元,比预期节省了19元。

这节省出来的19元就是小秦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他愿意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决定这种需求价格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即效用的大小;二是与其他同类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价格的比较。

也就是说,人们希望以一个期望的价格购买某商品,如果人们在消费时实际花费的金钱比预期的花费低,人们就会从购物中获得乐趣,仿佛无形中获得了一笔意外的财富;相反,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他的预期价格,他就会放弃购买行为。他因为购买商品的实际支出低于预期价格获得某商品而得到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并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经济福利的大小。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物品或劳务是为了得到经济福利,一种物品或劳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越大,即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越愿意购买;反之,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那么消费者就会认为购买该物品或劳务不值得,或者说消费者剩余为负数,那么消费者就不会购买。

商家想方设法把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利润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你在水果摊档看到刚上市的荔枝时,新鲜饱满的荔枝激起了你强烈的购买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溢于言表。卖水果的人看到你看中了他的荔枝,他会考虑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你。其实,你对荔枝的较强的购买欲望,表明你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有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你询问价格的时候,他会故意提高价格,由于你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或许你对这个价格还挺满意,毫不犹豫把荔枝买了下来。结果,你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水果摊主的利润。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的一些经验,比如,当我们想购买某种商品时,不要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这件商品,不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表现出对该商品的“不满”,这样,商家以为你不太想买,就不敢提高价格。

消费预期——期望什么,得到什么

【经济学释义】

消费预期是消费主体在对市场和经济状况做出判断情况下的消费倾向,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对于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判断。并且消费者的预期价值直接决定了顾客需求的现状和趋势,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

【与读者侃经济】

实际上,人总是根据预期来作出决策的,而这种预期往往并不一定就说的上是理性化的。比如我们在菜名前加一点异国情调、时髦的词语,如“墨西哥辣椒芒果酱”、或“北美草原水牛肉”等,这些描述会引导我们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些“芒果酱”和“牛肉”确实好于平常吃的芒果酱和牛肉。当然,预期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饮食。如果请朋友看电影,你事先告诉他评论家们对该片评价如何高,他们就会更喜欢这部影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预期具有特殊的引导作用,让被预期者朝着预期的方向行进或改变。也可以说,预期是一种带有暗示性的软性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