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623800000003

第3章

就让我们沿着动物进化的过程向上追溯,来揭开怪鱼之谜吧。

就在三叶虫繁荣昌盛的时候,一类全新的高等动物悄然问世。

起初,它们默默无闻,只是躲在海洋的角落里繁衍生息,并且不断在改进自身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新生力量慢慢崛起,并对三叶虫王国的大厦构成威胁。

这就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

它属于鱼形动物,却又不是真正的鱼。

之所以称为“无颌”,是因为它确实没有上、下颌骨,也因此咬不动硬的食物。

但是,它身上却包着一层骨甲,就像“穿”着盔甲、全身披挂整齐的古代兵士,因而又被称为甲胄(zhòu)鱼(甲胄,古代兵士的作战服装,用金属或皮革制成。

甲是衣服,胄是帽子)。

甲胄鱼的种类很多,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头甲鱼便是其中翘楚。

它的腹部平坦光滑,背部隆起,身体的横切面像一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

扁阔的头好像带着一顶钢盔,眼睛长在头的背面,像是一直在往上看,很傲气的样子。

两眼之间有一个长鼻孔。

头甲鱼有张扁圆形的嘴,边上有许多小鳃孔,远远望去,倒像是长了一片麻子。

虽说是其貌不扬,但这些“麻子”的作用实在是非同小可。

这不仅是头甲鱼的呼吸器官,更是一个过滤器,在它吃食时进行一番去粗存精的筛选,把多余的水及沙石过滤掉,保证进食质量。

头甲鱼不能啃骨头,但对付一些不太硬的猎物,却也绰绰有余。

这完全是它“嘴唇”上那些小甲片的功劳,我们所熟识的虾也是如此。

不过,它身上还没有鳞,只是一些类似鳞的甲。

看来,头甲鱼从头到尾,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真不愧为甲胄类。

如果有敌人前来冒犯,头甲鱼自有办法御敌。

它的头部镶嵌着两块小甲片,一旦对方欺上身来,这里就会放出电流,让入侵者吃不了,兜着走。

头甲鱼的行动有赖于尾鳍,只有尾巴不停地摆动才能使其前进。

但它的尾部力量较弱,而其满身的铠甲又如此沉重,使得它在游动的过程中不得不时常停停落落,多数时候倒像是在爬。

当它瞄准一条很肥的蠕虫,准备出击时,却因游速太慢,等它赶到蠕虫近旁时,大势已去。

有所察觉的蠕虫在泥沙上翻腾起伏,搅起一阵浑水,使头甲鱼如置身于迷魂阵之中,分不清东南西北,纵有放电本领也无济于事,而蠕虫却乘机逃之夭夭。

由此可见,这是头甲鱼身体结构的明显缺陷,不改进不足以适应生存需要。

与之相比,鳍甲鱼则是无颌类较为灵活的一种。

而它的外形也更加特别,可以说是极尽奇形怪状之能事。

背部线条比较平直,腹部向下突起,弧度很大,与头甲鱼刚好相反。

它的甲片只是从嘴部到胸部有,而后半身却代之以细而薄的鳞片。

这样,其体重就轻了很多。

在它的背上还竖着一根天线似的鳍,当然,上面也有一层甲。

鳍甲鱼的嘴尖尖的,倒过来看有些像鸟喙(huì)。

它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口在头的腹面。

奇怪的是,找不到鼻孔。

头甲鱼虽然只有一个鼻孔,但毕竟是有的。

仔细观察一下,发现鳍甲鱼经常迫不及待地大口吸水,仿佛口渴难忍。

原来,它的鼻孔藏在口腔内,这样隐蔽,让人颇为费解。

鳍甲鱼似乎是太不甘心于亲族长相的平淡,处处表现自己的个性,出奇制胜。

幸而它不是徒有外表,在游泳、捕猎等方面也独领风骚。

它的尾巴更加粗壮有力,因此行动起来不像头甲鱼那样迟缓笨拙。

倘若是鳍甲鱼遇上蠕虫,它会毫不理会那“烟雾弹”,穷追不舍。

蠕虫钻进泥穴也难不倒它,它的尖嘴像一把电钻,会跟着打洞。

最后蠕虫黔驴技穷,只有乖乖就范。

在无颌类的家族中,还有扁平的蝙蝠鱼、身上布满与鲨鱼类似细鳞的花鳞鱼等。

当三叶虫日薄西山之时,无颌类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偶尔有几个叛逆者也是不足为奇的。

它们不满祖辈所过的平淡无奇的生活,更不愿受环境限制无所发展,因而急于寻找突破机会,于是,又一类新生物应运而生了。

随着地质的变化,地球上大陆的面积日趋扩大,而海洋却相应地变“瘦”了。

无颌类中一些探险者便接受了这个挑战,不再徜徉于大海,而是顺着入海的河口,逆流向上。

它们惊喜地发现,内陆的水域充满了诱惑力,有诸多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

它们欢天喜地,庆幸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新家。

生活在内陆的无颌类经过时间的改造,渐渐与海洋里的亲族产生了距离,并很快壮大起来,不但可与无颌类相匹敌,还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这就是原始的鱼类。

鱼类最初是在湖泊和河水中诞生的。

但是,当它们长成后,仍然没有忘记故乡大海。

于是,有的鱼在适当的时候衣锦还乡。

尽管如今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但它们没过多久就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越来越活跃,俨然已是海洋的主人。

所以,不论是湖泊还是海洋,都会有鱼类的一席之地。

它们与原住民一起生活,一起竞争,形成一个庞大的水中家族。

鱼类与无颌类的本质不同在于它们有了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甚至把颌的出现比作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颌的作用何以见得呢?首先,鱼类在进食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鱼类不再感受无颌类囫囵吞食、食而不知其味的烦恼。

而且,面对垂涎欲滴的美味,也不会有因嚼不动而无可奈何地离开的尴尬。

鱼类有力的颌使它们有机会品尝到各种食物,而细嚼慢咽对身体大有裨益。

其次,颌无形中增强了鱼类自身的力量,使它们更具有威慑力。

当鱼类同无颌类对峙时,上、下颌像剪刀一样一张一合,仿佛自信的战士在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将敌人置于死地。

这令对方胆怯,有时还会不战而逃。

颌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

无颚类除此之外,鱼类的胸、腹部开始出现成对的偶鳍,也就是四肢。

无颌类是靠尾鳍行动的,而鱼类有四肢的配合,行动愈发快捷、方便。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另外,无颌类中有的是单鼻孔,有的是双鼻孔,鱼类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形成了固定统一的双鼻孔,对呼吸非常有利。

这些无疑都是鱼类取得领先地位的条件。

最古老的鱼类叫盾皮鱼,顾名思义,它们身上也有一层坚硬似盾的甲骨,这说明它还没有完全脱离无颌类。

这些披甲戴胄的鱼,同它们的后代比起来,模样显得有些怪异。

即便是活化石拉蒂迈鱼,对一墙之隔的曾祖父母也感到非常陌生。

但是,一想到它们是鱼类进化史上的急先锋,这些隔膜很快就消失了。

别看盾皮鱼类还比较原始,它们中的一些成员也曾经在水中显赫一时,节甲鱼和沟鳞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节甲鱼戴着头盔,而铁甲只穿到上半身,其余的部分却连一片鳞都没有。

颇有头重脚轻之嫌。

更为奇怪的是,节甲鱼的头和胸之间有一个缝隙很大的关节,控制着头的活动,使得节甲鱼看起来更像现在的电动玩具。

当它张大嘴巴时,头就抬起来了,当它的嘴闭拢时,头就低了下去。

所以,节甲鱼捕猎时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吃食却永远是低着头的,似乎在细细品尝口中的美味,或者像罗丹刻刀下的思想者,低眉垂首,在思索生存的道理。

实际上,这是因为它的颌发育得还不够完整,要借助颈部力量才能完成嚼食的功能。

节甲鱼的颌骨上有一些尖锐的三角形锯齿,上下相互吻合,恰如一把带齿的剪刀,“喀嚓”之间,骨头就会裂为碎片。

这使其他动物闻风丧胆,避而远之。

而节甲鱼类的老大哥又非恐鱼莫属。

它是当时的庞然大物,体长达45~10米。

而其头部更是堪称动物之最,竟有3米长,大嘴一张也有1米见方,真够吓人的!而它的游泳技术也不赖,这又为它增添了几分资本。

昂着巨头,张着大嘴的恐鱼,是海洋里当仁不让的霸王,其他任何动物见了它,都只有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当然,绝大部分甚至要做出“牺牲”,成为恐鱼的腹中之物。

幸而,恐鱼在世的时间不长,大概只生存了1000万年就无影无踪了。

否则,它将成为鱼类进化过程中的障碍,使其他的鱼类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恐鱼的头部沟鳞鱼是盾皮鱼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种类。

同时,它的长相也最为奇特。

它身体的前部像龟,不仅有甲壳,而且是腹平背穹,所以,沟鳞鱼看起来像长着鱼尾和鱼鳍的乌龟。

不单如此,它还长着螃蟹一样的螯足,这使其成为“三不像”。

沟鳞鱼不大,一般就十几厘米长。

它还是“乐天知命”者,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

在水里可以自得其乐,任意遨游。

一旦情况有变,遇上退潮或水干涸之类的危机,它也会处乱不惊,凭借自己独特的肺囊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等待老天降下甘霖或涨潮。

因此,当许多鱼类离开水就只能坐以待毙之时,沟鳞鱼仍然有一线生机,命运之神似乎特别垂青于它。

盾皮鱼类是开国元勋,在它的引导下,新生力量不断涌现,接踵而来。

这其中就有现代鲨鱼的祖先软骨鱼类。

追根溯源,软骨质在盾皮鱼类身上已有所体现,而当它脱掉那层沉重的铠甲后,变得“身轻如燕”,行动起来非常灵活自如,软骨鱼类就这样诞生了。

裂口鲨是家族的最早成员,它与后辈长得很像,习性也差不多。

它并不是天生的“冷血杀手”,捕猎只是为了生存。

从现代鲨鱼情况来看,它们习惯昼伏夜出。

鲨鱼的视力不好而嗅觉异常发达,因此有无光亮都没关系。

当陆地上夜幕降临时,一片漆黑的海底世界却好似刚刚拉开帷幕,片刻之间变得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鲨鱼游来荡去,寻找最佳猎物。

长期以来,科学界流传着鲨鱼不会休息的说法,认为只要它一停止游泳便会有被淹死的危险。

可是,最新观测结果表明,鲨鱼同样需要休养。

它们通常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块,静卧海底,以养精蓄锐。

自然界没有不休息的动物,就像工厂没有永远不停的机器一样。

鲨鱼以其轻巧灵活、机警敏捷成为海中骄子。

千百万年来,很少有别的鱼类能代替它的地位。

迄今为止,鲨鱼仍是海洋生物学家面临的一大课题,它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与软骨鱼类为伍的还有棘鱼等,它们同祖辈的盾皮鱼类生活在一起,组成四世、五世(甚至更多)同堂的大家庭。

可是,时间如白驹过隙、飞逝而去。

星转斗移之间,地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气候更干燥了,一些浅海地带常常会干涸。

适者生存,环境迫使动物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

这时,高等鱼类的出现就成了势在必然。

当生活在水里的盾皮鱼、软骨鱼等因水源日渐枯竭而焦灼不安之时,在水边的淤泥中却居住着一些怡然自得的鱼,它们就是硬骨鱼类。

这类鱼的骨骼已钙化变硬,不再是“软骨头”了。

而原始鱼类身上的甲片,已脱得精光,取而代之的是鳞片。

硬骨鱼脱掉沉甸甸的甲衣,换上了一件更为轻巧,而且鳞光闪闪的外套。

这副容貌较之鱼以前的模样,更易为人接受,因为这才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

不过,它们与现代鱼确实还有差别。

鱼离不开水,这种概念早已在大众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了。

然而,硬骨鱼却是离经叛道者。

它们打破了鱼类只能生活在水里的限制,既能在水中呼吸,也可以在陆地上吸取氧气。

硬骨鱼的这一特性与前面所讲的沟鳞鱼相似,但功能较之更强。

肺鱼和总鳍鱼是硬骨鱼类的两个分支。

肺鱼的后代至今还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干旱地区。

它们几乎一成不变地继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雨季来到时,它们的生命之春也随着降临。

肺鱼在积水中快活地摇头摆尾,尽显鱼的本色,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此时,所有的阴霾都一扫而空,身上经年累月的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可以洗掉。

当倾盆大雨从天上一泻而下时,肺鱼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然而,就像极地的居民在饱览了半年阳光世界后,总要挨上半年的黑暗一样。

在沐浴了雨露之后,肺鱼的极乐生活就暂告一个段落。

早季对它们来说虽然不是什么灭顶之灾,但总会觉得没意思,倒不如睡觉去。

所以,在旱季里,肺鱼就钻到淤泥中休眠,等待明年的雨季,等待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总鳍鱼类的生活与肺鱼大同小异,有水时用鳃呼吸,无水时用肺呼吸。

而它们的后代在进化的路上却分道扬镳,各行其道。

如上面所说,肺鱼的后代走的是祖先的老路,在恶劣的环境中苦苦挣扎,苟且偷生。

而总鳍鱼类中的一支不向环境低头,积极进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总鳍鱼类分为空棘鱼类和骨鳞鱼类。

空棘鱼虽然也具备了进化的条件,但它最后还是退却了,回到大海深处,过着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

拉蒂迈鱼就是它的后裔。

通过对活的拉蒂迈鱼的观察,发现它的胸鳍能支撑并且作各个方向的转动,有些像现代海洋公园的海狮。

骨鳞鱼类是实现从鱼到人的进化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骨鳞鱼的口盖上有一对内鼻孔,这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说明它已经有肺的构造了。

而拉蒂迈鱼因长期生活在水里,早巳失去了内鼻孔。

另一方面,骨鳞鱼的鳍与现代一般鱼类有所不同,其骨骼排列的方式与原始四足动物的四肢相似。

所以,有理由断定:陆生、动物的四肢是由鱼鳍演化而来的。

解决了呼吸和支撑的问题,千万年来一直只停留。

在水里的动物就要出发上岸了。

岸上的路何其艰难,头顶着烈日,而身下却是发烫的沙石,每走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骨鳞鱼原始的“脚”走起路来,真的是步履维艰。

就像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为了救心爱的王子,让巫婆把她的鱼尾变成了脚,但她付出的代价却是异常的痛苦:每走一步就如同被刀割一下。

骨鳞鱼费心尽力地连爬带滚,只为了向前挪动一步,再挪动一步。

实在累得不行了,停下来歇一歇,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弯弯曲曲,有许多跌倒又爬起的痕迹。

再往远处,路的尽头是泛着银光的碧蓝的大海。

海里是多么清凉多么自在啊。

而骨鳞鱼却走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路,沿途的风景陌生而又新奇,骨鳞鱼奋力地前进着,只为了探寻一个新的生存空间。

而它走过的这条路,可以说是白骨累累,不知有多少探险者就地一躺便再也没爬起来。

负载着先辈的希望,勇敢的骨鳞鱼不屈地与困难作着斗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爬呀爬呀,上岸后的鱼类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的身体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成为新的物种——最早的两栖动物,也就是鱼石螈(yuán)。

这是丹麦古生物学家苏登堡给它取的名字,意思是带有鱼性的两栖动物。

鱼石螈的外貌还带有童年的特征,残留着鱼类的痕迹。

比如说稀疏的鳞片,厚长的尾鳍等。

但是,它的四肢已完全形成,可以真正地走路了。

只不过因为双腿的位置稍微偏向身体的两侧,所以走起路来有些像八字脚,摇摇摆摆,不太稳健。

而且因腹部贴近地面,呼吸有些不畅通,更影响了速度。

当然,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了。

由于鱼石螈既能在水中活动,又能在陆上居留,所以它的食物来源也比较广泛。

它是杂食动物,荤素都不拒绝。

它那锋利的牙齿可以用来对付鱼类,也经常咀嚼些蕨类植物。

后来,它甚至尝试着吃些昆虫。

慢慢地,鱼石螈的家迁往森林沼泽地带,这对它们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人说得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其间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不知多少生命成为牺牲品,但是,它们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如既往,最终到达了胜利的彼岸,征服了环境,也征服了自我。

相对于仍在海里的亲族来说,它们对动物的进化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鱼类登陆,不能不说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没有这一举动,生命就不会如此绚烂多姿。

话又说回来,虽然拉蒂迈鱼在进化上不是成功者,但它对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在发现第一条拉蒂迈鱼之后,为了寻找新的标本,当地政府张贴画像悬赏捉拿。

很多年后,才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的罗摩罗群岛安朱安岛附近,找到了第二条活鱼。

后来,在这个海域又捕到了几条拉蒂迈鱼。

因此,人们把这儿当做它的故乡。

在我国也有一条这样的鱼,是科摩罗在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中,作为礼物赠送的。

可以说,是拉蒂迈鱼帮助我们翻开了生物进化史上新的篇章。

侏罗纪的霸王“地球是按恐龙的比例形成的,地球是恐龙的家。

这是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续集《雷暴斯恐龙》中一个女教授的想法。

一提起《侏罗纪公园》,就像按下电视机的开关一样,一个神秘而恐怖的世界就展现在眼前,它的主人是恐龙。

我们对恐龙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影电视上得来的。

人类社会有好人、坏人的区别,同样,恐龙的世界中,既有凶残无比、嗜血成性的雷暴斯恐龙,也有戴副太阳镜、善良风趣的丹佛恐龙。

恐龙首次亮相时,像第一次进城的乡下姑娘,浑身土气,在世人眼里画满了问号。

可是,当她的姿质显露出来后,立即变成一颗熠熠闪亮的明星。

恐龙热一度使某些人发“高烧”,沸沸扬扬地炮制出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事。

恐龙究竟是何方神圣呢?1822年的一天,英国古生物学家和医生基德恩·曼特尔博士的夫人,在苏塞克斯州的采石场找到了几颗奇怪的动物牙齿。

经过研究,曼特尔不知其为何物,便向其他专家请教。

第一个接触化石的专家是英国学者莱尔勋爵,但他对此也一筹莫展。

所以,他们就把标本寄给法国当时的古生物权威居维叶。

居维叶认为不过是犀牛或河马的化石罢了,年代并不太老。

这一结果并未令曼特尔满意。

于是,他带着疑问继续挖掘化石以寻找答案。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原地又找到了几块骨头。

他又把化石寄给英国古生物学家巴克兰,可是,出于对权威的迷信和经验主义,巴克兰毫不思索地同意了居维叶的意见。

曼特尔不以为然,他下定决心要自己找出答案,就开始亲自进行研究。

通过与其他标本的比较,他得出如下结论:这是一种新的大型爬行动物,它的牙齿与鬣(liè)蜥类似。

因此,他给这个动物取名为禽龙,这是恐龙的第一个学名。

禽龙复原图曼特尔本人也因此声名远扬,整个英伦三岛都知道他是第一个发现恐龙的人。

在他的故居门前还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发现恐龙的人”。

而曼特尔实际上不过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他的父亲只是个皮鞋匠。

后来又陆续发掘到很多这类化石。

1842年,英国学者理查德·欧文勋爵把与禽龙一类的、属中生代的陆栖大型爬行动物命名为“恐龙”。

这个词希腊文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蝎”。

恐龙大概出现在22000万年前,它的全盛时期是在地质时代的侏罗纪和白垩(è)纪。

那个时候,恐龙家族枝繁叶茂,每一个支系都代表一支生力军。

像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一样,恐龙世界也分为很多种类。

它们之间既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时侯,也有刀戈相见、水火不容的情形。

如今的地球,被万物之灵的入主宰着,上演了一幕一幕人间的悲喜剧。

而上亿年前的这个星球,恐龙才是它的主人和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从其食性的不同,可以把恐龙分列为两大阵营: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

肉食恐龙强壮有力,凶残无比。

当它们饥饿时,对任何动物,包括其亲族朋友,都会反目成仇,兄弟姐妹只是对方的一顿美味佳肴而已。

因此,它们彼此之间常常是虎视耽耽的,可是比现在的老虎、狮子不知要凶狠多少倍。

实际上,统治者的称号是给这些肉食恐龙的,其他动物不过是它们砧板上的肉罢了。

相比之下,素食恐龙温和多了。

它们漫步在草地上、树丛中,饿了就近吃些青草和嫩叶,生活显得平静而悠闲,没有腥风血雨,更没有无休止的搏杀和争斗。

如果把肉食恐龙的潜在威胁除去,素食恐龙的世界是安宁祥和的,它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桃花源里,与世无争。

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恐龙的黄金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的事。

在这两大阵营里,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恐龙种族。

肉食恐龙有小鸟龙、跃龙、霸王龙、惧龙等;素食恐龙有鸵鸟龙、梁龙、鸭嘴龙、剑龙、角龙、甲龙等。

而这些种族还有更为细致的分类。

下面来看看恐龙家族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恐龙。

名副其实的霸王龙霸王龙是已知的、地面上最为强大的食肉动物,它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

当它用后肢站立起来时,身高5~6米,身长17米左右,重量约7吨。

霸王龙的体态并不好看,它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头,长约12~15米,同其身长似乎不太合比例。

这么大的头,必定配有一个大嘴。

这个一张开便能吞下篮球的嘴,真称得上是“血盆大口”了。

而霸王龙的牙齿更非虚设,简直就是一把一把的利刃。

当它吃食物时,两排牙齿便形成了两排小剪刀,“喀嚓、喀嚓”,再硬的骨头都被嚼得粉碎。

撕咬起来,单打独斗谁都不是其对手,只有落荒而逃。

霸王龙的前肢却异常地退化变小,不能走路,但是,却别看不起这双“小手”。

它的手指头上有像钩子一样弯曲的爪,利害无比,一爪抓下去,连皮带肉,绝不含糊,在搏斗和捕食时都是强有力的武器。

霸王龙的后肢极其强壮,跑起来健步如飞。

不仅如此,霸王龙的大头可以作为武器把对方撞得晕头转向;它那条粗大结实的尾巴,既可以用来作为奔跑行走时的平衡器,又能起杠杆作用,使其前扑的力量大增。

霸王龙如此看来,霸王龙浑身上下都布满武器,可见其攻击性非比寻常,“霸王”并不是徒有虚名的。

霸王龙是至今爬行动物中最残忍暴戾的一种。

如果一条其他种类的恐龙不幸遇见它,而又正当其饥火上升时,一场杀身之祸便在所难免了。

如果遇上它已饱食一顿,大腹便便之时,可能只是瞪大眼睛,龇牙裂嘴吓唬一下罢了,这时便算是交上好运了。

霸王龙在整个大家族里声名狼藉,口碑极差,而它也理所当然地充当起这一霸道而凶残的“屠夫”角色。

可以想见,当时的恐龙世界是“谈霸色变”。

山一样的雷龙大家都知道,鲸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动物,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纵观古今,非雷龙莫属。

它的身长20~25米,体重达30吨以上。

身躯之庞大,令人难以想像。

生活在我国四川的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体重40~50吨,更是这一种类中的佼佼者。

雷龙有一个像蛇一样细长的脖子和一条同样细长的尾巴,它的脑袋又小又短,与其山一样的躯体相比极不协调。

有趣的是,这类恐龙似乎有两个脑子。

但其脑功能非常简单,只能指挥吃食动作和接受感觉,而后这些信息被传到腰部脊椎骨上的神经处,再由它来指挥后肢动作。

由于信息传递的缓慢,雷龙的行动总是慢半拍。

因此,雷龙的迟钝笨拙是情理中的事。

雷龙的身体像一个横放的大圆桶,圆滚滚的,而四条胭像四根粗短的圆柱。

要支撑如此巨大的躯体,这四根“柱子”的承受力可想而知。

雷龙有一副坚固的脊梁,却又并非常人想像的那样重,似乎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而只有轻,雷龙的腿才承受得起;也只有坚固,才能负担起几十吨重的肉体。

雷龙骨骼的构成方式很具有技巧性,密的密,疏的疏,以分担不同的压力。

无论是与霸王龙相比,还是从其体形来看,雷龙的嘴巴都小得可怜,真可谓“樱桃小嘴”。

而其牙齿又很稀疏,按一般哺乳动物新陈代谢的规律来推算,即便是雷龙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进食,也无法为它那庞大的身躯“加满油”。

雷龙是如何维系生命的呢?正如上面所讲的那样,雷龙动作迟缓笨拙,而它也不喜欢活动,常常一动不动地呆上大半天,真有些“老态龙钟”。

雷龙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就是处在这样一种朦胧状态下:不用动脑,连身体都不用挪动。

活动少,消耗的能量自然也少,这就是雷龙毋须太多食物,仍能保持其独一无二的躯体的秘密。

别看雷龙“体魄”如此强壮,它并不是恃强凌弱之辈,而更像一位慈祥的胖奶奶。

雷龙是素食动物,以水草、树叶、树芽之类为食,间或也吃些小虾、小蟹。

总之,它绝不是残忍的屠杀者。

雷龙家族生活在湖泊和沼泽地带,它们的生活空间离不开水。

沼泽不仅提供了大量食物,也成为一个天然的避难所。

当那些在陆地上作威作福的肉食恐龙入侵时,雷龙避而远之,往深水中一沉,即使是再凶猛的恐龙,也只有恨恨地望洋兴叹。

雷龙其实,也没有多少恐龙面对雷龙山一般的体格,敢贸然进犯。

生活在北美洲的梁龙在雷龙家族中素负盛名,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就像现代的鲸、河马和海豚一样,便于在水中呼吸。

当它感觉到危险,就潜入深水,只露出鼻孔在水面上,使敌人束手无策,只有垂涎欲滴的份,而其在水中处之泰然。

雷龙家族是恐龙中的“大胖子”,而腕龙则是胖子中的胖子,它是雷龙类中体重最重的,可达70~80吨以上。

腕龙又被称作“水生的长颈鹿”。

它的脖子又长又粗,鼻孔位置与梁龙相同,而它更喜欢在水里漫游,只需伸出小脑袋,海陆空四面八方的情况便尽收眼底。

腕龙的头是一个活动的探测仪。

满口牙齿的鸭嘴龙顾名思义,鸭嘴龙的嘴巴像鸭子,扁阔前伸,有角质的喙套,而不是柔软的嘴唇。

鸭嘴龙前肢细小,后肢粗壮。

它偶尔也用四条腿行走,更多时间是靠两条后腿。

想想看,当鸭嘴龙四足并行时,由于前肢过于短小,走起路来必定是弯腰驼背,像个久病未愈的人。

它还有一条肥大扁平的尾巴,平时就拖在身后,高兴了摆两下,权当一把大扫帚,将走过的路清扫得千干净净。

而这条大尾巴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可以撑在地上成为一张椅子。

这样,鸭嘴龙只要累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停下来休息,真是妙不可言。

不仅有“鸭嘴”,这类恐龙还有一双“鸭脚”。

鸭嘴龙的脚趾间也有蹼,当它在水里游泳时,蹬动的脚与鸭蹼别无二致。

鸭嘴龙的牙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共有2000多颗,每颗不足1毫米。

这么多细小的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列成行,形成两把带齿的锉刀。

而且,这些牙齿表面坑洼不平,像磨盘一样,把食物碾磨得非常碎,甚至成为糊状。

当它进食时,上下颌像核桃钳子,把食物夹得紧紧的,更利于咀嚼。

有意思的是,鸭嘴龙的牙齿还具有一个后备的双层结构。

当外层磨损后,里层的牙齿马上就可以替补,充当汽车后备轮胎的作用,但较之更快,中间不用停顿。

当鸭嘴龙进食时,它的牙齿一刻不停地在转动。

其进食效率之高,实属罕见。

而那些退休了的牙齿,渐渐地被新生力量顶出来,最后鸭嘴龙将其一吐了事,新牙就在原来的位置上茁壮成长。

这样,新老交替,鸭嘴龙不会为牙疼或其他牙病而烦恼,永远都有一口好牙等着进口的美味。

这是大自然给鸭嘴龙的恩赐,同时,也是给人的启迪。

现代人根据这些小牙齿碾碎食物的原理,改造了工业生产中机械的一些零部件,使工效提高了几十倍。

尽管鸭嘴龙有这么一口了不起的牙齿,但只是为研磨树皮、草根或嫩芽而生。

像其他素食恐龙一样,当遇到凶猛的肉食恐龙前来侵犯时,鸭嘴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逃。

它惊慌失措地向深水潜逃,溅起漫天的水花和泥浆,一旦到了安全的地方,它就会静静地平息下来,等待危险过去。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还可以随便从湖里捞些浮游生物来充饥。

湖泊是它们最理想的避难所,既可以躲避灾难,又不会显得枯燥乏味,倒好像是一个乐园。

风暴平息之后,鸭嘴龙才慢慢游上岸,去找四散逃离的伙伴。

鸭嘴龙的个头大小不等,小的身长仅3米,体重5吨;大的身长15米,重25吨。

如果让这一大一小并排站立,一个尤如珠穆郎玛峰,一个尤如准喀尔盆地,形成绝妙的对比。

威武雄壮的剑龙刚粉墨登场的剑龙,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远远的,只见一座小山慢慢移过来。

更为奇特的是,山上长着三角形的板状物,随着小山的移动,这些板也在跟着晃动,等它走近后,甚至能听见“唏哩哗啦”的声音。

原来,剑龙的身上长着两排骨板,而且,当它抖动身体时,骨板会发出声响。

这些骨板简直就像刀枪剑林,也像是一副盔甲,把剑龙武装起来。

而它可能也是从此得名的吧。

在这件厚实的甲衣下,是剑龙发福的身躯。

它脊背高耸,而腹部也显得特别大。

相应的,四条粗短的腿虽然极富力量,却仍然掩饰不住它的步履蹒跚。

所以,剑龙走起路来,不仅慢,还晃晃悠悠的。

恐龙的脑子都特别小,而剑龙在它的家族中更以脑小闻名,只有一个核桃那么大,正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剑龙因此,在剑龙的肩部和腰部各有一个神经球,专门支配腿和尾巴的活动,分工非常明确。

但是,即使是这两个神经球也比脑子大。

这说明肢体和尾巴的功能,对剑龙而言,要比脑子重要得多。

它的口腔很狭小,牙齿扁平而细碎,绝不能用来撕嚼肉食。

剑龙以树叶、野草之类植物为食。

当它进食时,经常是囫囵下咽,也不知能否尝出个中滋味。

看来,剑龙是当不了美食家的。

剑龙身上那些交错的三角骨板确实令人生畏,尤其当它弄得很响的时侯,对敌人是很有危慑力的。

然而,这并不是剑龙用以自卫的武器,而是一种装饰物罢了。

三角板毕竟不是剑,而且位置也不利于保护身体。

真正起作用的是它的尾巴。

由于有单独的神经指挥,一旦遇见危险,即便大脑反应不过来,尾巴也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来个先斩后奏。

剑龙尾巴的功能非同小可,甩动起来凶猛之极,更何况还有秘密武器,这就是长在其尾部末梢的椎形尖刺。

这些钢针一样的骨刺使剑龙的尾巴变成了一根狼牙棒。

在与敌人交锋的时候,剑龙猛烈地甩尾鞭打对方,使其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但剑龙并不是好斗之辈,它从不挑起是非。

脾气温和、性情柔顺,剑龙实在是一位好好先生。

当然,它更不会任人宰割。

除了这几种恐龙以外,还有硬脑壳的肿头龙,会爬树的棱齿龙,卷成球的甲龙,嘴似鹦鹉、带皱折的原角龙,头上长角的健步家三角龙,等等。

总之,恐龙家族的成员众多,而且姿态各异。

在我们的认识中,恐龙似乎就是庞然大物的代名词。

其实不然,自然界是非常奇妙的,总有大小、善恶、强弱的对立统一。

恐龙中有大如雷龙者,也有小如芦沟龙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