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623800000004

第4章

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禄丰三叠纪的芦沟龙,从其体形及行动等方面来看,都与今天的驼鸟相似。

就算它站立起来,也不过15米高,而它还不是最小的恐龙。

国外曾发现一类恐龙化石,只有鸡那般大小,名字叫快足龙或包斗龙。

奇怪的是,这些小家伙却都是肉食性的,它们以一些更为弱小的动物或昆虫为食。

而它们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也正依赖于身体的小巧灵活。

这对于大多数体态笨拙的恐龙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

很多人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这正是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精神,那么我们也来给恐龙寻亲问祖吧。

爬行动物出现以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居民是两栖类动物。

当它们处于繁衍生息的黄金时代之际,一种活动在树丛、洞隙间的小型两栖动物逐渐演变成了爬行类,这算是地球上最早的爬行动物了,它的名字叫“林蜥”,意为“生活在森林中的爬行动物”。

随着环境的巨变,最初的爬行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腰部的结构,具有这些构造的新物种就是恐龙。

从诞生之日起,恐龙类便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迅猛发展,直至占领整个地球。

如同人类有三亲六戚一样,恐龙也有自己的亲戚。

我们一般所讲的恐龙是指生活在陆地上的龙之家族。

而在天空翱翔、在水里遨游的各种龙,与恐龙虽非直系,却也沾亲带故,讲恐龙免不了也要提及它们。

大眼晴的鱼龙有一个关于蝙蝠的故事说到,蝙蝠既像鸟,又像兽,使人感到迷惑。

而鱼龙的身分也很特殊,它像鱼一样在大海里游弋(yì),体形与鱼类及海豚十分相似,是很优美的流线形。

但是,据鱼龙的骨骼化石判断,它属于爬行动物。

鱼龙鱼龙的嘴也像海豚一样,长而尖;牙齿非常锐利,数量也不少,甚至可达到200枚,显而易见,是用来吃肉的。

鱼龙几乎没有脖子。

其腹部以下,形成鱼雷状,从粗变细。

陆生动物的四肢和尾巴也变成了鱼类特有的鳍。

当鱼龙游泳时,胸鳍和背鳍起平衡的作用,尾鳍是一个速度器。

当然,鱼龙的鳍和单纯的鱼鳍在构造方面有所不同。

但是,这并不妨碍鱼龙像其他鱼类一样在海里翻腾跳跃。

鱼龙的特征还在于“独具慧眼”。

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视力极好,没有近视眼的累赘。

这对它的日常生活很重要,依靠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才能在芸芸众生中取得优势。

即使是小鱼小虾也不可能从它的眼皮底下溜走。

实际上,鱼龙确实不是和善之辈。

它是海洋动物中比较凶暴的一种。

鱼龙一般身长2米左右,大的竟有20米长,连以凶残著称的鲨鱼见了,也怕它三分。

鱼龙差不多是水中的霸王龙。

鱼龙的生殖方式是爬行动物中最特别的。

一般陆生爬行类动物都是卵生的,可是,对于整天与狂风骇浪打交道的鱼龙来说,找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来产卵、孵卵是不太容易的事。

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鱼龙的祖先放弃了原来的生殖方式,选择了一条更为合适的途径来繁衍后代,这就是合二为一的卵胎生。

雌性的卵并不排出体外,直接在体内受精、孵化,等幼仔发育成熟后,才离开母体,单独成活。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有一具成年鱼龙的化石,体内还有7个幼仔的骨骼。

因为幼仔化石上没有牙咬过的痕迹,况且也不像受过胃酸的侵蚀,所以排除了被大鱼龙吞食的可能性。

从鱼龙幼仔在母体内的位置来看,像是正要出生的样子。

各种证据表明,鱼龙是卵胎生的,这在爬行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假海龟”蛇颈龙不言而喻,蛇颈龙长着像蛇一样又细又长的脖子,而它的身子却是龟的模样,宽阔而扁平,以至于有人把它描述为“长着龟身的蛇”。

不仅如此,蛇颈龙在水里行动的方式也跟龟一样。

它的四肢变成了四支船桨,而且趾间还有蹼,划起水来非常方便。

蛇颈龙就是靠划动桨来前进的。

它的头小而短,向前突的尖嘴巴里,有许多锋利的牙齿。

在它身后,还拖着一条不长不短的尾巴。

长长的脖子对于蛇颈龙捕猎很有利。

俗话说:如鱼得水,水里是鱼类的天下。

兰蛇颈龙捕食时,鱼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仿佛是跟它捉迷藏。

这种时候,如果换了其他动物,可能只有眼馋的份。

而蛇颈龙则不然,这于它不过是小菜一碟。

它甩动脑袋,长脖子也跟着一起弯来弯去,不费吹灰之力,任凭鱼游到哪里,它的脖子就伸到哪里,真所谓“颈到擒来”。

蛇颈龙像汽车一样能倒车,当前进时出现特殊情况,它不用转身,就可以往身后移动。

这是会游泳的鱼类所不能的。

蛇颈龙经常会受到来自鱼龙或鲨鱼的威胁,遇到这种时候,它便“义无反顾”,掉头往岸边靠拢,爬上岸去,让贪婪的鱼龙们干瞪眼。

就像湖泊是雷龙逃避灾难的场所一样,陆地成了蛇颈龙的避难之处。

运气好的时候,蛇颈龙还会因祸得福。

它上岸时,恰逢几条小龙正在草地上觅食,便猛冲过去,忘了自己刚才的遭遇,反而充当起杀丰。

美食一顿以后,它才得意洋洋地回到水里去。

可见,蛇颈龙绝非弱小之辈。

它们中的“大个子”身长15米,仅头就有3米长。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为了生存,动物之间互相残杀,没有理性,更不会讲客气。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像蛇颈龙这种行为,也没有什么好责备的,毕竟它们只是动物,而且是智力低下的原始动物。

形形色色的蛇颈龙①薄片龙:约7000万年前的、脖子最长的海龙,体长145米;②幻龙:2亿年前的海龙,被认为是蛇颈龙的祖先;③北龙:体长3米,约7000万年前的海龙滑翔机翼龙翼龙(又叫翼手龙)和恐龙的祖先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翼龙而且,既然有会游泳的爬行动物,当然也有会飞的爬行动物。

翼龙的骨头中间是空的,可谓身轻如燕。

作为爬行动物,它的脊椎已退化了许多,前肢的手指变化也很大,其中有三个蜕变成钩状的爪,第五个已消失,第四指则加长,成为翅膀的支柱。

一张皮膜连接四指、躯干和腿,这就是翼龙的翅膀,形如舞蹈家牵起翩跹的长裙。

而那层皮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慎撕破的话,也就等于宣判了翼龙的禁飞令。

而它的后肢变得很软弱,基本不能行走,身后还有一条用以维持平衡的小尾巴。

当翼龙展翅飞翔的时候,也正是它搜寻猎物的大好机会。

翼龙的眼睛十分敏锐,它在空中居高临下,把地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它都会很警觉。

所以,小动物很少能逃过它的手掌。

甚至连湖里的小鱼小虾也难逃厄运。

但是,不要误以为翼龙真的就跟鸟类一样。

其实,它飞行的时间很短,路程相对也不长。

这是因为翼龙翅膀的构造不如鸟类巧妙,还不能胜任高空翱翔。

它只是借着上升的气流,在空中滑翔,就像现代的滑翔机一样,而与真正鸟的飞翔有所不同。

蛇颈龙与翼龙一上一下,似乎是互不侵犯,然而,从发掘出的化石来看,翼龙经常成为蛇颈龙的猎物。

这又为何呢?当翼龙发现水中有小鱼小虾时,便俯冲下来,准备捕食,殊不知水中也有猎手在等待着它。

就在它接近水面时,突然从水里伸出一个脑袋,还没等翼龙反应过来,就被咬住带入水中,接下来的遭遇可想而知。

或许有人会说,翼龙视力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注意到敌人的存在呢?上面说过,蛇颈龙的脖子很长,而且非常灵活。

它在捕食时,把身子隐蔽在深水中,而它的脖子却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伺机待伏。

尽管翼龙能发现水面的鱼虾,却很难注意到水面下的小脑袋。

而且,翼龙的飞行速度并不是太快,这也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会飞的假鸟——翼龙,它的命运就是这样。

海、陆、空,龙之家族的足迹踏遍整个地球。

当然,这中间最为繁盛的还数恐龙。

但是,随着环境、气候等的变化,恐龙的时代渐渐一去不复返,到白垩纪末期,恐龙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6500万年前,恐龙就已完全退出地球这个繁衍生息了1亿多年的舞台。

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最后却走向灭亡,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关于恐龙灭亡的缘由有很多说法,譬如:灾变论、弱肉强食论、流行传染病论等等。

197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提出“贝克莱理论”,即在白垩纪末期,一颗小行星猛烈撞击地球,发生大爆炸,使地球上空的大气层中布满尘埃和沙石,因此地面变得黑暗而又死气沉沉,就像地狱一般。

植物不能光合作用,花儿不再飘香,大自然停止了呼吸。

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更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不仅缺乏食物,在生殖方面也受到严重影响。

突然的灾难,使恐龙被惊吓而导致性激素发生变化,因而产下的蛋,蛋壳厚薄不均。

壳太厚,会堵塞表面的气孔,使正在发育的胚胎得不到氧气,窒息而死;太薄的壳又容易破碎,恐龙幼仔同样难以成活。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也还需进一步研究。

而恐龙间的弱肉强食及传染病的论点并不是很全面,不能用来证明恐龙灭绝的原因。

假设或者片面的研究都很难使人信服,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恐龙所生存的环境和气候。

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可以肯定,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原隆起成为山脉,而大海也逐渐变成陆地。

正所谓一度沧海,变为桑田。

不仅如此,气候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原本炎热的地带,越来越凉爽;而以前较温和的地方则寒冷起来。

这种气候变化使恐龙无法适应。

它是冷血的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的高低变化。

当周围的温度下降时,它的体温就跟着变低,而内脏的机能减退,活动起来非常困难。

所以,恐龙只适合生活在温度高、较干燥的热带。

一旦气候变化,在寒冷的季节,它们就不能活动,也就无法获得赖以维生的食物。

当冬天来临时,植物已经枯死,素食恐龙就失去了食物,而以之为食的肉食恐龙的生存也相应出现危机。

所以,食物的匮乏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二,优胜劣汰的原则。

正当恐龙告急之时,一类新生的动物蓬勃发展起来,这就是哺乳类。

它们具有比爬行类更进化的身体结构。

虽然它们不像恐龙那么庞大,但是,相比较而言,脑子却大得多,因此更加灵活。

而且,这类动物属于温血的恒温动物,它们的器官功能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因而活动比较方便,不论是夏日,还是严冬,都能正常生活。

这相对于恐龙来说,占有绝对的优势。

一个是日暮西山,一个是朝阳喷薄,在这场生存的竞争中,恐龙最终只能退下阵来。

到此为止,恐龙时代宣告结束。

那么,恐龙是否就从此无影无踪、不复存在了呢?自从恐龙引起世人兴趣以后,人们就陷入了寻找活恐龙的幻想之中。

因此自15世纪以来,各地先后出现了许多有关的新闻或传说,其中炒得最为沸沸扬扬的当数尼斯湖怪兽。

尼斯湖位于英国的苏格兰,原本只是个风景秀丽而名不见经传的湖泊,自从1928年有人称在此发现怪兽以后,声名日盛,每年吸引众多好奇的人前往。

这些人中,有研究人员、普通游客,也不乏好事者。

而有关怪兽的种种说法更是层出不穷,不断有人声称是目击怪兽的见证人,并且描述得绘声绘色,大概都是如此情景:目击者初见怪兽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竟然忘了为其留影。

而于水中憩息的怪兽也受了惊吓,掀起狂澜,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此时,目击者才想到端起照相机,留下了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并以此为证,对尼斯湖怪兽大加品头论足。

1966年,一个专门著书研究尼斯湖怪兽的人蒂姆·丁斯戴尔把其在实地拍摄到的怪兽底片,送到英国联合空军侦察情报中心,经过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怪兽可能是真的”。

由于该中心在此领域的权威性,这一结论立即轰动了世界。

这头怪兽倒底是什么样子呢?据说这是一个圆脑袋、长尾巴的庞然大物,它用四只脚走路,行动很缓慢,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恐龙家族的成员。

因此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恐龙的后裔。

尼斯湖怪兽的诱惑在世人中间延续了很长时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越来越先进。

某一天,当科学家重新拿起尼斯湖怪兽的“形象”仔细端详时,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结论:这张照片是伪造的。

原来,丁斯戴尔出于一些私人恩怨,便炮制了这出恶作剧,以玩弄和嘲笑科学家们。

不过,这个玩笑也开得太大了。

除了尼斯湖怪兽外,在西伯利亚也流传着形似腕龙的巴洛塔湖怪龙的故事,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居民,则称看见有类似翼龙的怪物在空中飞翔。

对于这些传闻,至今也没有更确切的证据来显示它的可信程度。

前些年,俄罗斯科学家称他们孵化出一条恐龙幼仔,不幸没多久就死去。

从照片来看,有点像一只烧乳鸽。

如同前苏联曾报导过的外星婴儿客死俄罗斯大草原的消息,这个报道也让人产生怀疑。

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问当事者本人。

这些关于活恐龙的传说为什么都难以令人信服呢?原因在于证据只有报道者的描述和一些模糊不清的照片,没有实物。

而且,每次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见发现的消息,却再也没有下文。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哪一天动物园里真的展出活恐龙,才能说明其真的还存在。

那么,恐龙有可能残存至今吗?回答是可能的。

因为地球上仍然有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比如一些处在偏僻地带的温和湖泊。

再者,当今地球上还生存着许多被称为“活化石”的古代生物种类,像大熊猫、鳄鱼、古蜥蜴等。

或许,在某一个还不为人知的地方真的就生活着苟延残喘的恐龙。

当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姑且置疑,等待着真相大白的一天。

不可否认的是,恐龙曾是地球的主宰。

而我们在研究恐龙化石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知识和快乐。

恐龙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丰富了人类的娱乐生活,这也是不能忘记的。

(注:如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恐龙是温血动物,在此暂存——说。

)我们遥远的祖先在动物园里,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在看猴子。

小女孩不时被顽皮的猴子逗得“呵呵”直笑。

看着看着,小女孩好像发现了什么,她抬头问妈妈:“人真的是由猴子变的吗?”早期胚胎比较妈妈点头称是,小女孩“哦”了一声后,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难怪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而动物园里的猴子越来越少。

这是一则小幽默,里面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人是由猴子变的。

这个说法大众都耳熟能详了,证明科技早已深入民心,那些坚持“上帝造人”的宗教信条已不能再箝制人的思想。

人类敢于正面现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

那么,回头看看,这个理论是否完全正确呢?从小女孩幼稚的话语中,还道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猴子能变成人吗?人是动物,一种特殊的高级动物,这一点毋庸讳言,单从人与其他几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作为动物的人,跟其他动物如马、大象、鸟类等一样,鱼、龟、免和人的早期胚胎都很相以,以后纲、目、科、属、种的特御顷序出现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生命都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演化而来的。

达尔文曾经说过:“可能世界为人类的发牛作了长久的准备,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人类起源于一连串的祖先,在这一连串的祖先中,只要失去其中的一环,就没有人类了。

动物的演变过程纷繁复杂,在这儿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论述,仅就人类的直接祖先来稍做探寻。

大多数人都知道,猿猴是人的祖先,却不清楚猿和猴之间的关系。

猿和猴是不相同的。

尽管它们都属于灵长类,但是,在生物学的分类上,猿比猴高级得多。

它们在外形上就有明显区别。

猴子有尾巴、颊囊和臀疣一臀部上两块裸露的胼胝体,像坐垫,而猿类除了较低级的长臂猿有臀疣外,这些特点都没有。

猿的外貌类似于人。

在灵长类中,有阔鼻类和狭鼻类之分。

猴属于前一类,鼻孔相距甚远。

而猿则是后一类,鼻孔靠紧,孔朝下,与人类相似。

不仅如此,猿的血型、身体结构等都与人类相同,这证明了他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所以,在科学上把猿称作“类人猿”。

严格地说,人的祖先是猿而不是猴。

在讲猿以前,先说一下灵长类。

在众多的哺乳动物中,有一类很特殊。

它们的手、脚上都长着扁形的指甲,而且大拇指能与其他四指做对握动作。

它们的上、下颌各有四颗门牙。

这就是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树最原始的灵长类,或者说是灵长类的祖先,是一种体形很小的食虫类动物,名叫树(jū)。

单看它的长相,很难把它跟猿或者猴联系起来,更何况人。

它长得有些像现代的小松鼠,只是没有一条毛茸茸的、漂亮的大尾巴。

这可能就是“”字带“鼠”的原因吧。

树生活在东南亚的亚热带地区,大部分时间在低矮的树丛中活动,偶尔也会爬到树上去玩耍。

它是杂食性动物,常吃些野果和植物种子。

除此之外,它的小尖牙还可以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之所以说它长得特别,还因为那又细又长的吻部,在灵长类中是绝无仅有的。

而且,树的趾还有爪,眼睛长在头的两侧,这说明它确实很落后。

灵长类的分类很复杂,包括各种猴和猿。

猴又有高等和低等的区别。

今天动物园里经常见到的猕猴、金丝猴和狒狒等,是高等的猴类,而狐猴、眼镜猴、丛婴猴等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则属于低等猴类。

猿类有大猿(大猩猩)、黑猿(黑猩猩)、褐猿(猩猩)、长臂猿四种。

眼镜猴作为哺乳动物中的高级种类,灵长类动物有许多其他动物所不及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它们在前进的路上所向披靡,最后才会有人的出现。

灵长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树栖生活。

动物适应于哪一种生活方式,跟它的身体状况有直接关系。

别以为灵长类生活在树上,只是腾挪跳跃那么简单。

就在它们站立于树梢远望、在绿荫丛中自由穿梭的时候,灵长类的身体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首先体现在感觉器官上。

在远离地面的树上,灵长类的生活空间变成了三维的,除了地面的长度和宽度以外,还受高度的影响。

因此,目力所及包括前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向,视野扩大了,倘若在此情况下,仍保持以前的视力,势必不利于行动。

要知道,灵长类的祖先像树,生活在低矮的树丛中,等于藏匿在一个阴暗的缝隙里,敏锐的视力自然无从说起。

只是“鼠目寸光”而已。

灵长类在树上居高临下,虽说不上“耳闻八方”,但“眼观六路”倒也不是妄想。

它们已经能辨别细微的物体,并且能看出世界的五光十色了。

还有,灵长类能看到物体的深度,即有了立体视觉。

对人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我们面对一汪清澈透明的水时,不仅能看到漂浮在水面的小生物,还能看出水平滑如丝绸,以及不经意间泛起的细细的水纹。

凭着视觉,我们也能看出水的深浅。

这一视觉功能不是所有的眼睛都具备的。

而灵长类便是执牛耳者(比喻在某方面占领先地位)。

同时,由于手指的能力加强,触觉也变得很灵敏,通过触觉同样可以辨认物体,相较之下,嗅觉就逐渐退化了。

就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嗅觉是很重要的生理特性,灵长类则不然。

假设一只动物走在路上,忽然脚下碰到一样东西,它想知道是什么,这种时候,如果撇开视觉不讲,熊会用鼻子使劲嗅,而猴子则会东摸西摸。

这就是灵长类的特别之处,树栖生活对听觉的要求也有所减退。

在地面活动的动物像马,它们对外界的感觉大部分就靠耳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警觉地竖起双耳四处探测。

其他如兔子、鹿等动物都是这样,危险一来,闻风而逃。

而灵长类则是凭高瞻远瞩的本领,洞察周围的一切。

其次,树栖改变了灵长类的肢体。

当许多哺乳动物的锁骨都退化之时,为了适应树上的生活,灵长类仍一如即往地发挥着锁骨的作用。

猿和猴的手臂之所以能伸缩自如,前后弯转,全靠锁骨。

灵活的前肢对灵长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那时候,它们走路不是用脚,而是用手,即臂行。

它们抓着一根树枝,荡到另一棵树上去,用这种方法来移动。

因此,行动的快捷与否,决定于手臂的作用。

在臂行的过程中,灵长类的腰椎减少,躯干缩短。

这样就更利于行动了。

善于抓握的灵长类经常垂直地悬挂在空中,或者安坐树梢。

慢慢地,它们的腰板可以稍微挺直了,摆脱了从小到大都要躬腰驼背的形象。

还有,它们的尖爪也渐渐被趾甲代替,而甲下受保护的肉垫则是抓握的安全套。

当人们看到那些在树丛中穿行如履平地的猴子时,一定惊叹于它们的轻灵,殊不知这正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树林赋予它们的礼物。

自然造就了生命,并令它日趋完善。

灵长类对树栖的适应,使它在进化的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食物混杂。

灵长类的牙齿相对其他动物而言,数目呈减少趋势,但类型完备,功能齐全,这使得它们在选择食物时有很多余地。

既可以吃植物果实,也能以昆虫、鸟蛋为食。

它们不受寒冬酷暑的限制,每个季节都能找到相应的食物来源。

这就避免了食物危机的发生。

比如说享有“活化石”美誉的大熊猫,尽管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后来却一改旧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情有独钟地多以竹子为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大雪封山或竹子开花枯死时,大熊猫就要忍饥挨饿了。

就像歌里唱的:“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熊猫对竹子是痴心不改,至死不渝,因此拒绝吃其他东西,即使是金颗玉粒也不屑一顾。

这使它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

而猴子则不然,花生、糖果、香蕉、虫子等,来者不拒。

所以猴族才这么香火旺盛。

由此可以看出,杂食对灵长类的生存和发展大有好处。

智力增高。

由于灵长类荤素皆宜,为大脑提供了营养,因此脑量增大,而脑的形态也日趋复杂,使它们变得更聪明。

猴子在文学作品中一盲是机智的代表,它非常善于模仿,而又有很强的好奇心。

摄像机曾摄下了一只猴子在某户人家中的所作所为。

它学着平素主人的模样,竟拿起旱烟筒抽烟。

而猩猩的智力更是超群。

这些都说明灵长类是无愧于“灵”字的。

哺育期长。

高等灵长类怀孕时间延长,这有利于胎儿更好地吸收营养,使生育质量得到提高。

一般哺乳动物都是一胎多仔,而高等灵长类却是一胎一仔。

这样,母体就会给予幼仔更为悉心的照顾,使它们生存的机会增大。

以上看来,灵长类的这些特征都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

它们中间一些比较高级的种类抓住机遇,逐渐演化为人科成员,为人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现生种类及诸多化石可以断定,猿是人类最直接的祖先。

100多年前,英国人达尔文出版了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物种起源》,从而掀开了人类新的一页。

他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进化论观点,并提出了“人猿共祖”的理论。

人和猿有诸多共同点,证明他们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

因此,我们把猿叫作“类人猿”。

反过来,把人算作猿又未尝不可呢。

在生物学上,人和猿共同组成了“人猿超科”,又叫“人形超科”。

人和猿的相似,表现在很多方面。

在身体结构上,像骨骼、肌肉和内脏的排列方式及大脑、胎盘和阑尾等都非常相像。

而根据分子人类学的资料,可以证实人于猿的血型相似,这是在猴和其他动物身上所没有的。

把现代黑猩猩幼仔与小孩子的表情相比较,会发现他们惊人的相似。

实验表明,黑猩猩甚至还可以学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即它也能说人话。

从“人猿同宗”这层关系来看,人与现代森林里的类人猿还是表亲呢。

现代类人猿中,究竟哪一种与人的关系最近呢?研究结果表明,长臂猿、褐猿与人的关系较远,而黑猿和大猿更接近。

前两类生活在亚洲南部,后两类生活在非洲的某些地区。

这与在东非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的情况不谋而合,从而再次证明了人与猿之间牢不可破的血缘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对现代黑猿和大猿的认识,来了解一下人类远祖的大概生活状况。

黑猿体形不大,浑身黑毛,生活在树上,别看它貌不惊人,对住宿还颇有讲究。

它不像一般动物,随便找个可以挡风避雨的地方凑合一下就行了。

黑猿懂得在树上建造安乐窝,好睡得更舒服、更体面些。

它还是一个荡秋千的高手,当然,不纯粹是为了玩,这是它的“行走”方式。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具有相同的血型,证明了他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有时,它也会下地,直立着走上几步。

长长的手臂几乎可以摸到地面。

当它需要在地面跑动时,就要手足并用了。

黑猿不喜欢离群索居,它们总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

而大猿是名副其实的,身高达18米以上,体重200千克左右,比一般人块头大得多。

如此庞大的身体,即使有够大的树木来承受它,黑猿也不能在上面自由来去。

因此,它差不多已放弃了树上生活,下放到了地面。

它也能直立行走,不过姿势难看些。

弯着腰,以手指指关节撑地,活像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人类的祖先或许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