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生物之谜(求知探索)
624100000002

第2章

大约10分钟过后,湖边的树木再次被搅动起来,探险队终于看到了这个“可怕的怪兽”。

这头怪兽根本无视他们的存在,进入水中并来到距他们仅150英尺的地方。

这头动物非常大,施米特认为它约有“35英尺长,其中仅头和脖子就占了至少12英尺。

它的头“有一个啤酒桶大,样子像貘(四不像)的,嘴好像是用来推开东西或握住东西用的”。

脖子像蛇但非常粗壮,没有前腿,取而代之的是“又大又重的带有爪的鳍状肢”。

其“又重又硬”的尾巴上覆有“粗硬的角质块”;事实上,这种动物的整个身体表面的样子就像鳄鱼皮一样。

费伦与施米特举起来复枪向它射击。

子弹似乎惹恼了它,但没有血流出来,射在这只动物头部的一颗子弹滑了出去,就像射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一样。

一共开了七枪,每一枪都击中了目标。

为了逃避射击,这头怪兽翻身入水,溅出的波浪几乎掀翻了他们的小船!游出一段距离后,怪兽又露出水面,“在凝视我们几秒钟后,它向我们游来。

因为我们射出的子弹对它来说似乎根本就是隔靴搔痒,我们不得不决定逃走。

行至一个小岛后面时,已看不到它了。

我们没有再去招惹它,心中因有幸逃离而欣慰。

巨大的脚印施米特的报告说,探险队沿索里梅斯河以后的行程就没有什么重大发现了。

由于费伦几个月后死于热病,关于这一传奇般神秘动物的目击事件也就没有第二个证人了。

然而,施米特的报告并不是惟一描述生活在南美洲沼泽地巨兽的。

20世纪初期,珀西·福西特中校正在秘鲁、玻利维亚、巴西三国交界处沿埃克河岸两边的沼泽(距施米特与费伦历险地有几百英里),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进行测量时,当地居民曾对他说起该地区看到过“某种巨兽的脚印”。

但当地人也承认说他们也没有亲眼见到过留下这些脚印的巨兽。

福西特说在更靠南部的沿秘鲁与玻利维亚边界,也曾发现过某种未知动物留下的脚印。

人类始祖是恐龙吗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但这一观点还存在着一些“空白区”,至今尚未被古人类学家找到。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尤其是西方一些学者,却有一种十分大霸王龙胆的推测。

自从他们在德国巴伐利亚发现了一种身长不到1米的双足小恐龙后认为,一部分娇小玲珑的恐龙,极有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加拿大博物馆洛索博士认为,恐龙是地球上首先发展智慧的爬虫动物的一种。

7800万年前,那种身高15米的长尾肉食恐龙,具有3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类人猿所拥有的许多特征。

洛索博士还把这类恐龙称为“类人恐龙”。

当今世界一些地区不断发现一种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类人动物,如“大脚怪”、“野人”等,有些学者猜测,这些怪兽很可能就是“恐龙人”的变种或旁系。

活恐龙的发现能说明什么人们都知道,恐龙曾经是统治地球漫长年代的一种动物。

但是,不知哪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这种称霸地球的动物却失踪灭绝了。

这些已成为科学界的一大研究课题。

生物学家们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和研究,普遍认为,恐龙是中生代的地球之霸,但它早已灭绝于世。

但是,在前不久瑞士帕昂金市的国际地层古生物协会却郑重地发布了一条轰动整个生物学界的爆炸性新闻:在刚果人民共和国水利和森林部任职的生物学家塞兰·阿亚那,在理可拉地区发现了—条活恐龙。

当时,他亲眼看见这只恐龙泡在池塘里,长约8米,重约5吨,全身呈深褐颜色。

当地居民称它为莫开尔——麦背姆本。

活恐龙的发现,使生物学家不得不用新的观点去研究、探索中生代动物区系的理论和演化等问题。

恐龙灭绝之谜恐龙是逐渐灭绝的吗有人说,恐龙原先日子过得好端端的,可突然有一天,大难临头,天降其灾,致使恐龙在几个月或几年内一下子全部死光。

对于这种灾变说,许多科学家不赞同,他们认为恐龙不是突然灭绝的,而是有先有后,前后约相差数千万年。

剑龙早在白垩纪初就消失了。

鱼龙和翼龙是在剑龙灭绝后很久才灭绝的。

角龙灭绝于白垩纪末期,是最晚灭绝的恐龙。

还有,在中生代十分繁盛的菊石类动物,它们是在恐龙灭绝以前灭绝的。

也许小行星或彗星曾经与地球碰撞。

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恐龙家族早在这场灾难降临之前就已经明显地处于衰退和不景气的境地。

一个由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美国西北部蒙太拿州及相邻地区白垩纪晚期富含化石的沉积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在白垩纪最后的800万年间,这一地区恐龙的属从30个减少到12个。

无论是恐龙的品种数和个体总数量,都大大减少。

在中生代之末,确实有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发生了灭绝现象,但是它们灭绝的时间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期。

小行星高速撞击地球时恐龙的大逃亡主张渐变论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地球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大约在80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开始变冷,原先适合于恐龙生存的热带和亚热带环境相继消失,逐渐被适合哺乳动物生存的温带环境所代替。

恐龙在中生代时,由于地球气候环境比较稳定,而且适合于爬行动物生活,它们几乎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舒适日子。

久而久之,有许多成员便演化成巨大而又特化的动物。

动物的躯体越大、越特化,它们的器官系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小。

一旦环境改变、器官系统就不能适应,结果就只有走向死亡。

恐龙就是这样走向灭亡的。

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恐龙平静的生活相反,恐龙的一些不怎么特化、身躯不怎么庞大的亲戚(如鳄类、蜥蝎类、龟鳖类),由于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逃脱了灭绝的命运,子孙后代能繁衍至今。

哺乳动物更能适应新生代的环境,因而获得了大的发展。

恐龙化石“告诉”我们,恐龙从家道中落到彻底垮台,大约经历了3000万年的较长历史。

不过这个理论不能解释,有许多并不怎么特化的小型恐龙为什么也灭绝了?特别应指出的是,许多小型兽脚类恐龙身上长着羽毛,而且十有八九是温血动物,怎么它们也一个不剩地灭绝了呢?也许它们中有的成员还活在今天的地球上,只是我们没能认出来罢了。

恐龙是小行星“杀害”的吗1980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阿尔瓦雷斯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论:6500万年前,杀害恐龙的罪魁祸首是一颗直径10千米、质量为127000亿吨的小行星!当时,这颗小行星突然从天外高速飞来,猛烈地撞在地球上,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威力相当于1亿颗氢弹同时同地的爆炸!一颗直径144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巨大灾难爆炸产生的高温,使陆地上的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

爆炸所产生的大量尘埃被抛上九霄,使地球的大气层黑云密布,遮天蔽日。

有几个月的时间,阳光被尘云遮住,使地球上广大地区一片黑暗,温度骤降,气候剧变,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普遍枯死,进而导致生物链的破坏,大量动物被饿死。

恐龙首当其冲,惨遭灭顶之灾。

面对灾难的惊临,恐龙们束手无策。

阿尔瓦雷斯提出的这个理论,究竟有什么依据呢?事情是这样的:20世纪70年代末,阿尔瓦雷斯等在意大利中部古比奥等地白垩纪—第三纪分界处,发现有一层厚仅1~2厘米的黏土层,黏土层中稀有元素铱的含量异常的高,比上下岩层的含铱量要高出20~1000倍。

后来在西班牙、丹麦、新西兰、美国、中国及大西洋海底等许多地区的相应层位,也都发现铱含量的高异常。

阿尔瓦雷斯指出,铱在地表上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在某些小行星上却大量的存在。

在星际空间,经常会发生小行星撞击的事件,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使沉积物中铱的含量大增。

他估计,那颗小行星的直径约有10千米左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直径约在150千米左右。

1991年,科学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隐伏在地下的圆形构造,直径200~300千米,深约3千米,形成于6500万年前。

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这就是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坑。

当年撞击点曾是一片200米深的浅海水域,小行星坠落时炸出一个巨坑,当海水往坑中回流时形成了大海啸。

据日本专家计算,当时海啸产生的大浪高达350米,低的也有100米。

后来,这个巨坑被沉积物逐渐填平,往日的浅海也因地壳上升而变成了陆地。

从此这个撞击坑便从地面上消失了。

1998年,美国科学家声称,他们已在北太平洋底白垩纪与第三纪交界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小块(125毫米长)陨星的碎片。

各种特征均显示,它就是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残片。

主张撞击论的科学家指出,富铱层的下伏地层(属白垩纪末期)和上伏地层(属第三纪初),生物群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恐龙化石在富铱层之下可以找到,但在该层之上恐龙化石就失踪了。

通过对白垩纪至第三纪交界处生物化石的详细研究,有些科学家认为,白垩纪生物群有可能是在几百年间大量灭绝的。

其速度之快,完全可以用“突然”来形容。

是超新星“杀害”了恐龙吗到底是谁在白垩纪末杀死了恐龙?1957年前苏联科学家克拉索夫斯基点了“超新星”的大名。

超新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不稳定恒星。

在极短的时间内,它的亮度可以突然增加到几千万倍到几亿倍,同时释放出极高的能量,致使星体本身发生极其猛烈的爆炸,把大量物质抛向宇宙空间的四面八方,并产生强烈的辐射。

超新星爆发是目前已知所有天体中最剧烈的一种爆发。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超新星并非是一种罕见的天象。

其他星系不算,仅在我们的银河系内,每200年中就有3次超新星爆发。

因此,超新星爆发致恐龙灭绝的可能性是不能忽视的。

马门溪龙——巨大的草食性恐龙如果超新星离太阳系很远,是不会给地球带来什么麻烦的。

如果它离太阳系较近时,情况就严重了。

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各种高能量辐射,能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直接的危害。

它会破坏生物体内的生殖分子和骨骼,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同时,地球上的气候也会因受到辐射的影响,使旱、涝、疾病等各种灾害频繁发生,给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超新星抛散出来的物质会平静地陨落到地球上,使当时地表上的沉积物成分有所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阿尔瓦雷斯在意大利古比奥白垩纪末的黏土层中发现稀有元素铱的含量要比正常含量高出几十倍。

阿尔瓦雷斯说,铱是小行星带到地球上的;而有人说,铱也可能是超新星爆发形成的。

那么,超新星是杀害恐龙的元凶吗?目前还只是根据大量生物突然死亡作出的一种推断。

但我国天文地质研究者徐道一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

他说,在我国白垩纪末沉积岩层中发现有成堆的没有孵化的化石恐龙蛋,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强辐射使恐龙的生殖能力和恐龙蛋的孵化率大大降低,致使恐龙蛋不能或很少能孵出小恐龙。

这样,恐龙就很快绝了种。

恐龙是太阳“杀害”的吗为了追查6500万年前杀害恐龙的“元凶”,当代科学家们几乎是用怀疑一切的眼光在审视周围的一切。

连太阳也成了“嫌疑犯”。

前苏联有位学者提出,6500万年前,太阳可能发生过一次超级耀斑,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知道,太阳的活动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如造成风暴、洪涝、干旱、低温等。

在远古的时代,一次特大耀斑完全可能使地球上的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

耀斑是一种极其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一种很重要、很复杂的能量释放过程。

各种太阳活动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就是耀斑。

小耀斑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大耀斑可持续几十分钟至1~2个小时。

耀斑发生时,能在一瞬间发射出强大的X光射线和高能粒子流。

耀斑的粒子流对生物的遗传基因破坏性很大,能使生物大量死亡。

白垩纪末太阳可能爆发过一次特大耀斑,恐龙等大量古生物被高能粒子杀死。

7000万年前生活于美国西部的长角的植食性恐龙——阿基罗龙。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也觉得,太阳“作案”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不过他有另外一种推测。

他认为,在6500万年前,太阳可能曾发生过一次轻微的爆炸,爆炸时,一些碎渣从太阳上飞溅出来,飘入太空,其中有些便落到了地球上,造成地球沉积物中铱含量的明显增高。

太阳物质中铱的含量要比地壳丰富。

地壳上的铱很少,它主要藏在地核里。

他说,太阳物质是无声无息地落到地球上的,不像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那样的惊天动地。

这次轻微爆炸,使太阳发射出的热量倍增,因而地球上的温度也跟着大大地上升,时间虽不长,但却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一场浩劫。

这也就是6500万年前,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恐龙及所有巨大的爬行动物、菊石等全部死去的原因。

在恐龙灭绝的问题上,太阳可能负有“罪责”,也可能是无辜的。

关键是我们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

恐龙的灭绝是火山爆发造成的吗在杀害恐龙的“嫌疑犯”名单中,火山也赫然在目。

火山被提名,自然是事出有因。

近代火山大爆发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触目惊心。

1883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大喷发,约有18立方千米的火山灰渣冲向大气,5万人丧生;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500亿~600亿吨的火山灰被喷上天空,使48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连续3天一片黑暗,不见日月,死亡人数近10万之多,财产损失无法估计……早就有人注意到,火山可能有杀害恐龙之嫌。

但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却是在阿尔瓦雷斯提出小行星碰撞地球的假说之后。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家宇航局及一些大学的科学家们,专门对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和突尼斯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分界处的黏上层进行了研究。

因为据阿尔瓦雷斯说,这层黏土中富含稀有金属铱,铱在地壳中含量微乎其微,而在某些小行星上却比较丰富,因此认为这层黏土是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形成的,恐龙的灭绝也是这次天灾造成的。

在对富依的黏土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这一批科学家否定了阿尔瓦雷斯所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碰撞理论”。

他们认为,黏土中的铱是火山喷发时从地球深部带到地面上来的。

一般说,火山喷发物中并不带有铱;但从夏威夷克拉维亚火山的气体中检验出了微量的铱。

于是,恐龙的灭绝是6500万年前异常强烈的火山活动所造成的假说被提了出来。

火山喷发时会直接产生可怕的后果,能使许多恐龙死于非命。

但整个物种灭绝发生在喷发之后。

剧烈的火山活动能把大量火山灰、硫酸盐及二氧化碳喷到大气层中。

在一次喷发后的几年中,火山喷出的硫酸盐雾和尘埃会遮蔽阳光,造成气候变冷。

对只能适应温暖炎热气候的恐龙而言,这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在短时间内就死光了。

将恐龙灭绝归罪于火山,同样是证据不够充分。

特别是对黏土层中稀有金属铱的解释,有人认为,还不如“小行星碰撞说”那样有说服力呢!恐龙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吗在众多的恐龙灭绝假说中,有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恐龙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

这就是生存竞争说。

的确,地球生命史上有不少动物灭绝是与生存竞争有关的。

优胜劣汰,这是一条无情的自然法则。

用达尔文的话说:适者生存。

但哺乳动物究竟是怎样把恐龙给打败的呢?有人猜测,哺乳动物大量偷吃恐龙的蛋,使恐龙无法育出后代,最后断子绝孙。

但是,这种说法不能自圆其说。

因为鳄鱼、蜥蜴和龟的蛋也不可避免地曾被哺乳动物偷食,但它们却一直活得好好的。

又有人推测,哺乳动物身躯细小,行动敏捷,很有“心计”。

它们白天躲在洞穴里养精蓄锐,夜幕降临后,成群结队地悄悄溜出来四处活动觅食。

如发现有昏睡的恐龙,则群起而攻之,而后吃掉它。

据认为,冷血的恐龙在气温较低的夜间,体内代谢度大大减慢,周身变得呆滞麻木,当受到哺乳动物的围攻时,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

尤其是那些老、幼、病、残的恐龙,更成了哺乳动物们集体享用的美餐。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恐龙数量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

林中的始盗龙,是大小像狗一样的肉食性物哺乳动物靠夜袭的战术干掉某些恐龙,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发生过。

但要消灭那么多的庞然大物,令人难以置信。

何况这种说法也不能解释白垩纪末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类为什么也灭绝了。

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与哺乳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是有的,但按当时哺乳动物的实力,根本不是恐龙的对手。

在整个中生代,恐龙牢牢地占据着陆地环境,只给哺乳动物留下了很小的生活空间。

在恐龙眼中,像哺乳动物这样的竞争对手,无足轻重。

它们身上那点肉,还不够大恐龙塞牙缝的;只有那些小恐龙才会捕捉哺乳动物充饥。

恐龙灭绝时,哺乳动物并不强大。

在恐龙灭绝后。

又过了100万年~200万年,哺乳动物才获得空前的发展。

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不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

恐龙灭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吗在恐龙灭绝问题的探讨中,不少学者强调的是单一的因素。

然而相反的观点却认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地质及化石提供的线索表明,白垩纪的地球上,发生了许多对恐龙来说十分不利的变化。

白垩纪中晚期大陆加速分裂漂移,海洋环流变得比先前复杂了;白垩纪后期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加剧;往昔温暖的浅海向后退去,陆地的面积扩大,地势不如以前平坦了;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撞,太平洋周围升起了许多大山脉。

这一切(可能还有天文方面的因素)使地球的气候转冷了。

植物界的变化更大,白垩纪早期和晚期迥然不同。

早期是裸子植物为主;而到晚期时,有花的被子植物则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一变化对恐龙来说是灾难性的。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互相关联着的。

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恐龙。

侏罗纪时盛极一时的蜥脚类恐龙,到了白垩纪却成了少数,而且种类已更新。

我们熟悉的马门溪龙、梁龙、雷龙等均已退出历史舞台,新演化出来的蜥脚类也如日落西山,指日可数。

白垩纪前期出现了禽龙,但到后期鸭嘴龙就把它们的禽龙老前辈给淘汰了。

鸭嘴龙成了当时数量最多的植食恐龙,因为它们能适应那时的环境。

甲嘴恐龙似鸵龙、甲龙、角龙、霸王龙等在白垩纪后期也纷纷出台亮相。

但它们哪里知道,以恐龙为大主角的这幕演了1亿多年的历史剧,已到了快终场的时候。

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白垩纪晚期是恐龙有生以来过得最艰难的时期。

由于植物的更替,往日合胃口的食物(蕨类、裸子植物)大大减少。

许多恐龙也许曾试图改变食性,无奈被子植物常含有毒素,吃了胃感觉不舒服不说,可能还会引起腹泻或便秘,弄不好还会中毒丧命。

因缺乏可食的植物,饥荒在恐龙群体中蔓延,引起大批恐龙的死亡。

饥饿使恐龙的身体素质下降,疾病和传染病乘虚而入,肆虐流行,在加拿大阿尔伯达恐龙公园中,曾发现有300多条刺甲龙集体死在一处变成了化石,死因不明,是不是某种可怕的瘟疫杀死了刺甲龙?除挨饿外,恐龙还承受着其他痛苦的折磨。

许多人认为,白垩纪末期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由于环境的恶化使雌恐龙的内分泌出了毛病,结果生下的蛋多数不能正常孵化。

哺乳动物的不断崛起,也曾对恐龙的下台起过一些作用;但有人说这种作用不是在竞争上,而是在食物的供应上。

在白垩纪末的环境巨变中,哺乳动物(还有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也是受害者之一,它们的大量死亡,使靠小动物为生的那些恐龙也跟着遭了殃。

也许,6500万年前曾有一颗小天体撞过地球,但它带来的灾难不过是给已濒临灭亡的恐龙来了一个雪上加霜而已。

总之,这种种的不幸因素合在一起,使恐龙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白垩纪后期的3000多万年间,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灭绝。

恐龙灭绝的多因素观点,虽非无懈可击,但与其他种种推测相比,其合理的成分应当说是最多的。

为什么有的爬行动物没有灭绝6500万年前,恐龙惨遭灭顶之灾。

可为什么同是爬行动物的鳄类、龟鳖类、蜥蝎类、蛇类以及那个不大出名的喙头蜥,却能大难不死,延续至今?这个问题虽没有十分肯定的答案,但科学家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1)残存的爬行动物身躯均较细小,远不如恐龙那样巨大。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长处,在生存方面起码有两大优势:一是在危机来临时便于找地方(如地下洞穴、岩石缝隙)隐藏和躲避;二是肚皮小、食量不大,在食物缺少时比较容易填饱肚皮,不至于饿死。

(2)残存的爬行动物一直生活在与中生代相似的自然环境中。

例如地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或温暖,各类爬行动物十分繁盛。

特别是鳄类,不仅生活在这些地区,而且像它的祖先一样,从未离开比较安全的水栖环境。

(3)一些残存的爬行动物对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例如蛇类、蜥蜴类、鳄类、龟鳖类,在寒冬来临之际它们能进行冬眠。

有了这一招,它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范围扩大到温带,并且使自己的家族延续不断。

(4)缺少竞争者。

在残存的爬行类栖息的地方,因地理隔离而孤处一隅(如海岛上)。

那里没有生活习性与爬行动物一样的哺乳动物,没有谁与它们争食,当然更不能有捕食它们的哺乳动物存在。

印尼科摩多岛上的巨蜥和新西兰一些小岛上的喙头蜥,就生活在这类地方。

它们从恐龙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天敌。

不管怎么说,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毕竟已成为过去。

今日的地球上,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正日渐缩小。

目前,威胁爬行动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人类。

恐龙有残存的可能吗地球上的古生物,尽管时过境迁,但也有些幸存者。

水杉就是一种孑遗的植物,那么恐龙有孑遗的可能吗?尽管至今没有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过活恐龙,但不能下结论说:恐龙根本就不可能残存到现在!当然我们说的残存的恐龙,其模样应与6500万年前基本上差不多,例如,我们熟悉的蜥脚类恐龙、甲龙、角龙、鸭嘴龙及霸王龙等。

中生代时的古老动物至今仍然有子孙后代的,而且形态没什么大变化的,虽说数量不多,但却有那么一些。

鳄类、龟鳖类、蜥蜴类、蛇类及喙头蜥类自不必说,就连人们认为早在恐龙消失前就已绝种的腔棘鱼(两栖类的祖先类型),也于1938年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被发现。

据此推理,个别的恐龙遗老遗少们至今仍生活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里,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那么,恐龙最可能藏匿在什么地方呢?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环境不变动物不变;环境变了,动物不是为适应新环境而发生变异,就是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

主要看动物本身的进化潜力。

新生代地球的环境总体上讲与中生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中生代终年炎热,潮湿的气候为新生代季节分明而干旱的气候所代替。

为适应气候的这种巨大变革,地球上的动、植物都在变。

当然,能变得适应环境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被淘汰了。

地球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后,动植物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今非昔比了。

动物界最大的变化就是,神气活现的恐龙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它们占据了原先由恐龙控制的地盘。

但在地球环境大变革的同时,在某些小区域里,仍然有类似中生代那样的环境存在。

例如热带或亚热带,终年炎热多雨,自中生代以来,可以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如果恐龙生活在这类地方,是有可能繁衍到现在的。

此外,恐龙生存的地方必须远离人烟和与世隔绝。

对恐龙来说,这是它们得以幸存的世外桃园。

尼斯湖有蛇颈龙吗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北部,地处北纬57°。

湖面狭长,长达37千米,而湖的宽度仅有16千米。

这个普通的淡水湖,因经常传出水怪出没的消息而名闻遐迩,神秘莫测。

尼斯湖周围群山环抱,湖岸陡峭,最深处300米。

湖水因含大量泥炭物质而显得十分灰暗浑浊。

湖中有大量生物,传说中的怪兽就隐居其中。

事情发生在14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