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村夫野话录
657900000007

第7章 “富”不等于“贵”

“富”不等于“贵”

借了债还钱,做错事认错,伤害人道歉。即使无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这也是做人的起码品德,甚至于是人的本能自然反应。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应有素质。这样做,既不会降低身份,更不会失掉尊严,相反,会赢得人们敬重。不知为什么,现在有的人,而且是貌似文明的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时,表现得竟然是那么冷漠和傲慢。那态度恶劣得好像是别人错怪了他。这种拿不是当理讲的事情,在当今个别有钱有势的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扎眼。

例如,2009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早新闻,播放两起宝马轿车违章撞人撞车事件,一件发生在广东省一件发生在山西省,发生地点不同司机表现出的“傲慢”却一样,以至于播放这条新闻的主播微微摇头。我看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不管电视主播摇头的意思是什么,我却觉得流露出的是普通观众的情绪,倘若央视主播跟凤凰台主播杨锦麟那样,允许把他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我想他的潜意识跟我们会相同相通。既然职业规则不允许他说出来,那我就试着解读和表达这意思。

我不懂汽车牌子的档次,更没有机会乘坐名贵车,听人说,像“宝马”“奥迪”都属高档车。车以人分,人以车贵。乘坐这类车的人,自然也就“高档”——不是钱多就是位要。这两起事件司机“傲慢”的资本,我猜想也就在于此吧,潜台词无非是“老子有钱,我撞了,是罚是赔随你便”,所以才没有负罪之感,更没有常人的恻隐之心,完全一副无教养的新权贵模样。表面看自以为好像是高人一等,其实这种人很不值得普通百姓高看,除了钱他再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他那点儿傲慢也是金钱在作祟,有朝一日钱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恐怕连普通人的尊严都不复存在。

我一向认为,人有钱总比无钱要好,只是来路要真的正当。我们这些无钱或少钱的人,当然也应该尊重有钱的人,绝对不能嫉妒和排斥富人。可是有一点得讲清楚,有钱只能算是“富”,却不见得就是“贵”,只有富和贵连在一起,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才会在社会上真正站稳。一个人拥有金钱不容易,一个人获得高贵更要难。金钱一时可以获得,高贵要靠一生修炼。那些开“宝马”车违章的人,在警察面前表现出的“傲慢”,缺少的正是这种高贵,所以只能说他们是富人,而不能说他们是富贵人。现在的富人很多,富的高贵人却很少,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前不久去了趟杭州,跟每次去不同的是,这次没有游湖喝茶,而是特意参观“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史称“红顶商人”,就是今人说的“官商”。如何评价胡雪岩,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想作为一般观众,对于他的治家为人思想,说点儿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胡雪岩故居有许多楹联和匾额,读后很给人以启发和思索。随便抄录几条:“存一片好心,愿举世无灾无难;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还有“勉善成荣”“乐善好施”“奉扬仁风”等等,无不透着这位大商人的人生追求。据说胡雪岩的家境,原来非常贫困,发迹后遵从母亲教诲,一生都在做好事善事。跟那些成了大款,驾驶着“宝马”名车,违法后还很傲慢的人相比,胡雪岩显然是位有教养的富贵之人。他的家庭也是个富贵人家。不然他也不会得到世人的尊敬。

这样就提出一个命题:有钱的富人或者准富人,他们本人和后代子孙,要不要成为一个尊贵的人?答案也许是肯定的。只是并未普遍地做到。现在我国的有钱人家,送子女读书或留学的不少,目的单纯得也就是学知识,以免像自己似的文化低,再有钱也不能跻身主流社会。让子女在自身修养上下点儿工夫的,恐怕就不是那么主动那么多了。当然,这跟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有关系,多少年来,在公民觉悟提高上比较下工夫,在公民素质的培养上却显得弱,尽管近些年开始注意和加强,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

宝马司机的“傲慢”,看似是小事一桩,而且是少数人,但它反映出的现象说明,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未能先让这部分人更有教养更有爱心。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难怪我们缺少那些有尊贵气的富人呢?

2009年9月26日

还有多少李素丽

北京公交系统优秀售票员,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办了个“李素丽服务热线” ,目的是借此更好地为乘客服务,同时促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想法显然很不错,倘若能够奏效那就再好不过。记得当年轰轰烈烈学雷锋时,确实出现不少雷锋式人物,对于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改变,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李素丽模范事迹报道后,在社会上同样产生积极反响,特别是在北京公交系统,当时确实出现过一番新气象,许多经常乘公交车的老年人,很有点儿新风气回来的感觉。

按人们常说的和希望的,一个模范就是一星火,点燃了就会燎原。那么,李素丽这星火如何呢?是成了燎原之势,还是有所暗淡?我没有认真地调查,不敢随便妄加什么评论。反正就我目力所及,李素丽式的售票员,起码不是很多了,有的售票员只是售票,连应该说的话都不愿意说,比如“请给老人让个座”,“刚上车的乘客往里边走” ,如此等等,在公交车已经很少听到。现在唯一听到的话就是:“未买票的请买票。”至于售票员应有的眼力见,更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人和孕妇站着,年轻人坦然坐着,在公交车上时有所见。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年轻乘客学习雷锋,却有理由要求售票员学习李素丽,因为公交公司是挣的这份服务钱,车上还专门设有老人专座,何况整天喊着“乘客至上” ,怎么就不想着如何“至上”呢?喊一声“让座”难道还不应该吗?

2005年《今晚报》上有一则报道,题目是《老人没座,公交车能开吗?》。报道说,许多读者给公交部门提出,希望将给老年人让座变成制度,我觉得这种建议非常好很适时。为什么要把是否给老年人让座,跟车能不能开联系一起呢?一位司机说出了心里话:“车上有老年人站着心里犯嘀咕,生怕摔倒了给自己找麻烦。” 这是从公交车司机角度讲的,如果从社会影响角度来看,公交车上万一摔倒老年人,对于社会的公众形象同样不好。这则报道还讲:“目前公交车让座率只有30%,如果乘务人员反复宣传,让座的人会越来越多。”当年李素丽正是这样做的。现在司售人员有的不肯启齿,这也是造成老年人无座的原因,当然也有管理不力的因素,比如把老幼病残孕专座多设几个,一旦专座被人占用让其让出来,我想无论是谁也无话可说。当然,单纯要求司售人员也不公平,有的司售人员积极倡导让座,被年轻乘客打骂的事情,在一些地方也不是没有。总之,公共道德普及,需要公民自觉,更需要多提醒。

回想“文革”之前有一阵儿,社会风气还是比较好的,北京百货大楼张秉贵“一团火”精神,把服务行业烧得热气腾腾。例如,公交车上老年乘客刚一进门,就有年轻人争着起身让座,乘客看不到售票员说一声,立刻就有人赶紧过来搀扶。可惜这么好的社会风气被破坏了。李素丽这星火的出现,本以为会烧热公交系统,岂料不仅没有烧热起来,相反还出现个别售票员打乘客情况,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现在的公交车上还有多少李素丽?

据报道各个城市的公交车辆,都在想方设法更新换旧,这无疑是件好事情。既可方便乘客提高运力,又能美化城市和创造优美形象,百姓自然非常欢迎和拥护。可是除了强化硬件管理,在为乘客服务软件管理上,我们又有多少改进呢?城市的美丽和文明,从面貌体现固然重要,倘若人的素质跟不上,不管增加多少新型车,只能说会花钱不会做事,管理上是不成功的,公交公司负责人并不称职。因此,希望有更多李素丽出现的同时,还要对公交公司提出要求,担负起宣传普及文明道德任务,达不到硬性指标的,如给老年人让座、车辆整洁、行驶平稳度,等等,管理部门要给予必要处理。在公共道德方面也得改变观念,不能光是要求自觉而无制约,社会整体道德素质毕竟还不很高,借助外力促进良好风气形成,在今天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

2006年6月26日

打人扁担别横抡

社会生活不正常年月,一人出事往往株连九族,连阴界死人都难消停。未承想时隔几十年后,这种“横抡扁担”打人的阴魂,又开始在某些人身上附体,这不能不说是群众言论的悲哀。表面看好像是言论开放,实则是事非标准缺失。致使一两个人出事露丑,就给某个群体定“罪” ,这不是“株连”的变种吗?

最早是由说某个地区开始,如个别或少数某地的什么人,做些不是十分光彩的事情,于是就有某某地的人如何,还编成顺口溜讥讽奚落:“防火防盗防某地人。”后来个别演员和导演发生争执,又出现了电影界“潜规则”之说,好像女演员都不是凭自己实力上戏。接着有个别作家行为不检点,就有文章谩骂作家群体如何,一时间作家都成了可憎之人。最近又见一条更绝的新闻,一位农村的女子为改变命运,远走他乡嫁给一个英国男人,过了几年被这个英国男人甩了。朋友劝她干脆嫁给中国男人,却被她一口回绝,理由是“中国男人吃饭喝汤声音太大,我受不了” ,中国男人有几亿,请问,你都跟他们一起吃过饭?!不然,怎么能以个别男人的行为,论中国男人整体的优劣呢?简直岂有此理。她的这种印象,显然来自过去少数农村男人,要知道,现在农村男人也有了变化。

这些以个别伤整体的事情,倘若只是说说倒也罢了。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报载有单位近来招聘员工,竟然公开明确表示,拒招80年代出生的人,理由是独生子女不好管理。我不知道80年代出生的人,在我国精确数字究竟多少,但是既然是整整的一代人,总得以千万来计算吧,难道让他们都失业吗?何况这一代独生子女,所谓的“小皇帝”脾气,有的是被人为扩大化了,更多人无非是有点儿个性,相信进入社会经过历练以后,肯定会有所收敛或改变,怎么好拿一代人来说事儿呢。而且,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优点,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的闯劲儿和独立思想,恰恰是上几代人所不具备的,作为一个开放社会中的人,这种品质说不定正可以成就事业。

总之,照眼下一些人的评论方法,简直就是洪洞县里没“好人”。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一个苹果烂了扔一筐。打人的扁担横着抡,吐沫星子满天飞,好像成了言论的时髦方式。明明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做的事,为什么非往更多人身上泼脏水?除了个别人的思想方法偏颇,喜欢大笼统地简单说事议人,跟社会处理事情的思维也有关系。比如关于80年代独生子女,前些年的媒体报道和宣传,过于夸大他们的生活优裕,说成是家庭的“小皇帝” 等等,其实就一代人整体来说,真正家庭经济非常好的人家,在80年代的我国并非多数,更多人家还未达到小康水准,真正娇生惯养的孩子更非全部。过于夸大的渲染结果造成负面影响。

一个讲法制的社会,同时,应该是个讲道理的社会,就是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即使不会触犯法律,总还得在道理上说得过去,这样人的活动才会有所规范。横抡扁担打人的批评者,用个别代替整体的处事者,虽说并不触犯任何法律,但是在道理上就显得说不通。这样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如何不能任其发展。和谐就应该讲法制,和谐就应该讲道理。不讲法制,不讲道理,就没有平等的基础,何谈人与人的和谐?

喜欢横抡扁担者,请把扁担顺过来,这样即使打人,说不定会更准。当然,如果用讲法制讲道理,代替抡扁担打人更有风度,对自己对他人岂不都好?!不妨收收手看看。

2007年3月8日

假如没有这个职务

一位朋友的女儿,有次跟我聊天儿,不知怎么说到茶叶了,她不无感慨地说:“我老爸在位那会儿,别人送的茶叶,每年都喝不完;这会儿他退休了,就很少有人送了,有时还得自己买。”这位朋友原来是位编辑,在一家大报编文艺副刊,对于某些作者来说,他掌握的这块地盘,可就非同小可了。听了朋友女儿的话,我不禁也笑了起来。其实类似这样的情况,我做编辑时也遇到过,只是没有人给我送东西,但是那股热乎劲儿,却让人难辨真伪。那时我在《新观察》杂志社,主持杂文版的编辑工作,全国的杂文作者认识不少,可是版面就那么多,要想上一篇文章并非易事,于是有的作者就找上门来,跟我套近乎交朋友,我想,编辑跟作者成为朋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互相之间聊聊天儿,切磋点儿写作上的事,说不定更会出些好文章。就这样认识了一位作者。后来我调离这家杂志社,这位作者再见我竟形同陌路,这时我才意识到,他跟我交朋友是考虑当时我还有点儿职业权力,并非真的要交我这个朋友。现在我没有发稿权了,在他看来没用了,自然也就没必要答理。

可是天下的事情,有时就那么凑巧,或者说老天真会捉弄人,没过多长时间,我又在一家杂志社任职,这位作者知道后,特意找上门来跟我叙旧。我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临走的时候,他放下一篇文章,希望我亲自看看,我收下没有表态。他走后我便交给了责任编辑,请他按规矩酌情处理,原因是,人家看重的是我的编辑权力,并不是真的把我当做朋友,我何必要自作多情呢?那就按正常稿件处理程序走嘛。

我上边说的一番话,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谁都会结交一些朋友,但是每位朋友的想法,却并不完全一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家看重你的人品,通过职业交往认识了,自然而然地成了朋友,我管这叫真正的朋友;一类是人家看重你的权力,为了求你给自己办事,所以才跟你交朋友,我管这叫职业朋友。我前边说到的,给朋友送茶叶的人,跟我套近乎的人,都属于职业朋友。我们没有这个职业了,人家用不着你了,当然也就不再跟你交往。这非常正常。

遗憾的是,许多人没有这个自知之明,在位的时候认识不到,因此,也就少不了被利用的可能。别的行业的情况咱们不说,就拿我比较熟悉的文学界来说吧,譬如,原本你是一个很不错的作家,那时看重你的除了评论家,就是读过你的书的读者,同行们有的并不买你的账;正是因为你不错有机会当了官儿(群众团体的官儿,严格说算不得官儿),于是有的人像苍蝇似的往你身上扑,就连原来瞧不起你的作家,这时都会嘴甜得流蜜,一口一个的什么叫着你,听得人都觉得肉麻。其实仔细地想想,人家为的什么呢,还不是看重你的职务,可以给他的作品抬高身价,可以让他出国开开洋荤,这些目的人家达到了,照样不会买你的账,说不定还会骂你不是个东西。同样,现在有人吹捧你的作品,也是看重你的职务,你就别当自己真是个大作家,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你没有这个显赫的职务,恐怕连能不能发表都成问题呢。所以在位时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让官职迷了心窍,把职业朋友当做真正的朋友。

人在得志的时候,最可贵的和最可悲的,就是看你有没有自省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得志之时,经常地想想自己没有职务如何,说不定会使自己头脑清醒,起码不至于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俨然是个大人物,甚至于把职业朋友当做真朋友,或者干脆把真正的朋友忘记。我以为人最本质的生活,还是得归真,无论你怎么装腔作势,或者怎样穿“泡沫官袍”,总有一天会回归原样儿,成为过普通生活的百姓。等你没有了这个官封的职务,或者职务不再体现权力,那时你才会拥有真正的斤两,来找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讲,职务是个试“真”石,它既可试出别人友谊的真伪,它又可掂出自己价值的真假。

正在官位上的朋友们,当有人找到你,甜言蜜语地说些什么,请你不妨这样问问自己:“假如我没有这个职务……”

2006年9月28日

莫用超市办集市

超市这种销售形式,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来自国外,逐渐被国内商家采用,更被消费者所接受。就我个人在超市购物的体会,它比之传统的购物方法,起码有这样几点优越性:一是可以随意选择商品,二是购物环境比较清静,三是结算付钱方便快捷,如此等等。正是因为有这样多的好处,许多人把去超市购物,当做一种休闲的方式,甚至于把购物当做享受。所以在北京才有“逛超市”的说法,大概是区别过去的“赶集(市)”吧。简单的一个“逛”字一个“赶”字,却道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逛”让人觉得有悠闲舒适之感,“赶”则让人觉得紧迫慌张,这就难怪超市会在全世界风行。

可是,像许多好事情好东西一样,一经随意地“改造”“通融”,就必然会变味儿走样儿,成了既像又不像原来的模样,让你受不了又说不出来。如今有的超市也是如此。你说它不是超市吧,它的布局名称都是超市;你说它是超市吧,里边还有不停的叫卖声。超市本该有的宁静,购物人本该有的好心情,挑选物品时本该有的从容,都被此起彼伏的喊叫,像阵阵噪音似的吓走了(往日的叫卖是有讲究的),这时的购物跟逃难差不多。这还不说,每个货架子前,都站着一个大活人,像旧式媒婆似的絮叨,不住地给你拉纤撮合,非让你娶她介绍的“闺女” ,连哄带骗,让人打心眼里觉得别扭,这时再没有了“逛超市”的雅兴 。

商家想多卖些钱,适当地搞些推销,这是完全正当的事情,只要实事求是地去做,对消费者也有益处。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有个讲究。例如,采用书面告示,或者是递送广告,都可以达到宣传效果,非要让人站在货架前说合,既占据商场空间,又破坏商场宁静,反而增加顾客的反感。北京有一家购物中心的超市,火得不得了,把周围两家中型商场都挤垮了,说明这家超市经营得好,按说应该把购物环境,搞得更温馨更舒适才是,以便报答光顾的客人。岂料这家响当当的名牌超市,正是利用这种“蓬勃”的火势,又狠狠地浇了一桶“烈焰油”,整个超市各类商品都有人叫卖,让推销人员排成队推销,顾客走路都得侧身而行,使原本就不大的面积更显局促。“超市”正在变成“集市” 。估计这家超市的大钱是挣了,超市的正经样子却没有了。乐坏了超市苦了顾客。

现在什么事情都提倡“以人为本”,作为以购物人为中心的超市,更应该处处时时想着顾客的方便舒适才对。当然,不让商家挣钱不可能,没有干赚吆喝的买卖,如果光认钱不认人,这样的买卖也难说长远。做买卖最要紧的是尊重顾客,讲信誉,不欺诈,把最大的方便和舒适留给顾客。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倒也是事实,可是也应该注意,如今找什么都容易,找个真正的傻子却也难。一旦商业网点多起来,此一家卖的比彼一家卖的更精,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谁能担保你还会有更多的回头客。“放长线钓大鱼”倒是不失为未来做大生意的上策。

就在我写这篇短文的前几天,电视新闻里报道说,全球最大的一家美国零售公司,即将在北京建第一个网点,其后还有更多网点跟进。这预示着国外商家很快就要进入我国市场。说句实在话,看了这条消息,我非常高兴,真的是在偷着乐。作为普通的顾客,就像蜜蜂采花蜜,谁家好就去谁家,你总不能以劣质服务,还逼着我“热爱国货”吧。何况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开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跟国际接轨,在竞争和顾客面前家家平等,商家有没有真本领好对策,那就看你是叫驴还是奔马啦。到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遛一遛才好说。

这家美国零售公司的进入我国市场,不知类似前边说的这家超市老总,在心理上会是什么滋味儿会怎么想,如果不及早从思想上管理上求进取,我相信到了被外商挤得哇哇叫时,最后的结果绝不是超市的关张,十有八九恐怕是无能的老总被炒。以中国之大人才之多,找几个精明能干的老总,我以为并不怎么难,难的是用人制度的改革。现在公务员都公开招聘了,谁能说商店老总不会招聘呢?到那时中国的商业零售业,就一定比现在更体恤更方便顾客,给人们一个奔小康的好环境。起码不至于让顾客在超市里“赶大集” 。

我国有句成语说得好,“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句话对于入世后的各行各业都适用,尤其对于商业零售业更为重要。因为老百姓经常花的是小钱。建议商家的老总们,把此话写成条幅,挂在办公室显眼处,得空儿时好好地琢磨一番,说不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好处。

2002年12月23日

无障碍设施的“障碍”

面对着快速行驶的车辆,以及快步走过的行人,这繁杂的城市景象,不仅使残疾人感到无所适从,就连一些年长者和儿童,上街都有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大概正是考虑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会议上,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这部分弱势群体,会议要求“以人为本”在城市建设无障碍设施,而且提高到“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高度来认识。这无疑表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文明。

所谓的无障碍设施,说白了,就是通达的方便小路。这在今天的大城市里,其实也并不少见,比方说,在我居住的北京亚运村,早在几年前就建成了。可是建成了又怎么样呢?仅仅是个符号而已。它不仅未能给残疾人带来方便,就连正常人行走都不通畅。无障碍设施上的“障碍”比别处更厉害。这简直就是对文明的自我嘲弄。

在通常的情况下,无障碍小路的建设,大都在明显的位置,这样既便于残疾人行走,又便于健全人给予关照。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这样的地方往往是“黄金地段”,不是生意兴隆的餐馆,就是钱财流通的银行,在他们的眼里钱比人更重要。为了他们自己顾客的方便,常常是自己做一个牌子,上边写上“内部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在门前一戳就成了己有,哪里还管它是不是无障碍通道。更有甚者,还是以我居住的亚运村为例,为了顾客汽车上便道停放的方便,慧忠路的餐馆居然削平马路牙子,破坏原有道路的格局却无人过问。至于收费停车场占据行人便道更是司空见惯。这样一来就使“障碍”有了“合法性”。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建设无障碍设施很重要,管理无障碍设施更为重要。说一句不受听的大实话,倘若不会管理这些设施,还不如不建设这些设施,因为无障碍设施毕竟不是形象工程,用纳税人的钱建成了算功绩,管理不好却无人追究任何责任,这无障碍设施又怎么能供残疾人使用呢?现在有的官员办事情,总是爱打“以人为本”的幌子,可是到底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就难以具体地说出了。像这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毫无疑问为的是残疾人,实际上却被健全的富人车辆霸占,这就不能说不是问题了吧。

我这样说也并非不体谅管理者的难处,城市面积这么大,流动人口这么多,管理起来是有一定难度。但是绝对不是没有办法,关键是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或者说头脑里还有“障碍”,倘若像对待市容市貌那样,把“门前三包”扩大成“五包”,即再包“不准占无障碍设施”,“不准在便道骑自行车”,只要有人认真地干预管理,我就不信这些事做不好。连城市顽症乱贴小广告都能制止了,何况商家门前自己霸占的便道。只要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强行灌输爱护残疾人的意识,无障碍设施就会真的无“障碍”。要是再立个相关的“法”那就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有个错觉,以为无障碍设施用处不大,因为看不到几个残疾人在用,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判断的失误。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因为道路有障碍,残疾人因为不方便才很少出行,这恐怕才比较符合真实情况。前不久电视台有则关于广州交通的报道,由于有了便于轮椅上下的公交车,不少多年未上街的残疾人开始走动了,使他们的生活融入现代社会中,自然也就感受到社会文明的气氛。残疾人除了生理上的缺陷,在心理和欲望上跟常人一样,正常人都在思谋着去国外旅游,难道残疾人连上街的想法都没有?我不相信。他们同样渴望看看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想过现代人的城市生活,假如连一条通畅道路都不肯让,我们就太缺乏正常人的文明和气度了。

应该说,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的残疾人事业,的的确确有了长足进步,无论是从政府方面,还是从普通人方面,一个尊重呵护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在我们的社会已经基本上形成。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很多方面存在的缺欠,还远远不能使残疾人,跟我们正常的普通人一样,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出行的不便。倘若这次的建设无障碍设施,真正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认真实施,并且保障能够经常性地正常使用,就等于给普通残疾人打开了世界的门窗。

我不是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对国外残疾人生活情况了解不多,只是从朋友和媒体的介绍中知道,一些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国家,残疾人事业同样做得比较好。除了在经济上给残疾人经常的援助,城市乡村的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外,主要的还是正常人尊重残疾人,并且把为残疾人做事情当做光荣。有的城市现在整天喊与世界接轨,有的还提出营造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其实说的大都是硬件设施方面(这当然也很必要),这次提出的建设无障碍设施也是如此,可是在人的整体文明程度上如何接轨,我们认真研究的却不是很多。这次的建设无障碍设施会议是个很好的契机,希望有关方面借助国家的支持,在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同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设施办法,保障建成后的无障碍设施不再成为“障碍”,在残疾人心目中不至于成为“充饥”的“画饼”。

2002年11月18日

网络的精彩与无奈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可以跨越历史时空,听远古先祖讲述,可以拉近地域距离,跟朋友对坐交谈,总之,如此充满神奇的网络,使得生活方便而有趣。在我还未学会上网时,有位朋友问我:“你最近写了好几篇文章,是吧?”接着他说了说篇名,发表的报刊名字,我立刻表示惊愕:“你怎么知道啊?”朋友说:“从网上看到的呀。”这时的网络在我心目中,无异于探矿的地测仪,开始对网络有种神秘感。

学会上网之后,生活丰富多了。听音乐,读文章,看图片,查资料……甚至于了解气象情况、火车时刻,只在轻轻弹指刹那间,整个多姿多彩世界,仿佛就会近在眼前。有次查询北京一条街道位置,打开网上北京街道地图,那条街道立刻出现在屏幕上,而且可以随意调整图形大小,出于好奇,我竟然玩起地图变换游戏。还有一次想听听老歌曲,把歌曲名往搜索网一放,那些老歌曲就一一出现,再任意一点,优美动听旋律便悠悠飘出,顿时把我拉到那个远去的年代。

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网络最大的方便和快捷,莫过于向报刊社投稿,只要把稿件往网上一贴,然后再轻轻一点网址,稿件就给对方传过去了,倘若网址有误或传递不到,网络还会及时告诉给你,省去跑邮局寄信的麻烦。自从有了网络投稿的方式,有的报刊约稿再让邮寄,十有八九就觉得烦琐。尤其方便的是传送图片,作家出版社出版我的书《悠着活》 ,封面设计完成效果图,责编潘婧女士通过网络传给我看,既有正面效果样子,又有侧面书型样子,连书籍封面颜色尺寸,都非常清晰地呈现眼前。这就省去了双方交流的劳顿。

当然,网络的精彩和内涵,绝不只我说的这些,好多东西我还未能开发,不过仅仅是知道的这些,就足以让我对网络产生好感了。

说了这么多网络的好处,以及提供的精彩内容,那么,网络是不是就无弊病呢?当然不是。且不要说国家和商家,双方利用网络攻击,或者盗窃情报的事,在新闻报道中时有所闻,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网民,有时也会被网络拖进苦恼,让你陷入尴尬和无奈中。年轻人在虚幻的网络世界,被网恋网约网聊陷害,上当受骗的事发生不少。例如,有位痴情少女化名,跟同样化名的男人,利用网络谈情说爱,弄得魂不守舍,沉迷于温柔之乡,到了不见面难活的地步,见了面才知是个老“色狼” ,结果又被骗色又被骗钱,少女从此开始渐渐堕落。这正是网络带来的不幸。

年纪大的人上网,难道就消停了吗?同样也有苦恼和困扰。被是非小人利用网络陷害的也不少。最近就发现好几起,盗名网上发表文章,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令人感到网络的无奈。干这种嫁祸于人卑鄙事的,尽管是个别人或少数人,不能全盘否定网络的精彩,但是却败坏了网络名声。既是受害人的麻烦,更是网络的大悲哀,这就不能不引起网民警惕。

正像常说的那样,世上万物都有正负两面,这网络也不例外。既然想在网上享受精彩,就得有遭遇尴尬的准备,不然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就会使自己陷入不愉快。这就如同人们吃鱼,尽管鱼肉的刺很多,稍不小心就会卡住,但是吃的人依然多,因为鱼肉实在鲜美,谁能经受得住诱惑呢?便利丰富的网络亦是如此。

2006年8月28日

医责蜕变与医疗改革

容易想入非非的少年时,最大的理想和愿望,就是长大后做个医生,身穿白大褂,颈挂听诊器,为患者想办法解除病痛。既没有什么崇高目的,又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只是觉得这种职业受人尊敬,而受人们尊敬的从业者,必然是社会上需要的人。谁知进入社会以后,就完全不由自己了,做个医生的愿望,最终没有能够实现。然而对于医生这种职业,仍然非常地羡慕和崇敬,看到那些尽职尽责的医生,就越发由衷地感动和钦佩。

可是年初的一场感冒病,先后在两家医院看病,使我对医生有了新想法,尽管这只是个别的情况,但是却反映出职业的蜕变。

从我有记忆以来,无论是在什么医院看病,尤其是像感冒这样的病,医生总是要做些检查的,比如西医要听胸部、测血压,有的还要量量体温,比如中医要切脉、观舌苔,有的还要让你说说情况。可是这两家的医生可好,这些常规做法一概全免。你说是患感冒,他上来就开药。倒也干净利落。只是比自己去药房购药,多了一些划价交费取药的麻烦,所以我在想:既然医生是这样看病,我们的医疗公费,何不发给个人,我们直接去药店购药,又方便个人又节省费用,岂不公私两利皆大欢喜,多好。

这两家医院,头一家是个区管医院,我挂的是西医急诊号,值班医生正聊天儿,只问问哪里不好受,然后就给你开处方,根本没有检查这一说。这天又是个休息日,我也不便要求医生检查,更何况要求也白搭。第二家是个(卫生)部管医院,在国内外都赫赫有名,按理讲不会走样吧,结果情况更糟糕。这天我挂的是中医号,感冒稍好后想吃副汤药,调理一下不适的身体,就跟一位大夫说情况。这位大夫似听非听后金口未开,更没有“望、闻、问、切”之举,上来就开了一副中成药,前后不过三分钟,就把我草草打发走了。据说这位大夫是八年医大毕业,在这家医院中医科算高学历者,可是医术再高明不给病人用,还不是像医书一样束之高阁,只能装点门面当摆设吗?

这两次病看过以后,我经常地想:感冒是常见病,没有患过感冒的人不多,即使久病成不了良医,总还知道感冒吃的药吧。要是不需要检查就开药,还需要医生做什么呢?正规医院的医生竟然也如此,这跟那些无照行医的“医生”,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实在想不出来。只是隐约地怀疑,医院有假药,是不是也有假医呢?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医生这样崇高职业,竟然发生蜕变了呢?简单地用金钱来解释,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见得完全对,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医疗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我们一直采取医疗全包,又实行职工定点看病的办法,拿工资的“公家人”,只能在一棵树上拴着,再怎么劣等服务都只能忍,医生的行情也就相对稳定。假如合同医院限制放开,或者小病报销采取灵活办法,病人想在哪里看就在哪里看,这种走样的混饭医生,恐怕就要少许多或不存在。

现在医疗制度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这只能算做是开始。这种改革如果不是以相信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方便为出发点,依然只是考虑不让费用流失,采用“划院为牢”的简单办法管理,最多不过做些小改小革,从长远上看,不方便的是病人吃亏的是国家。此话怎讲?例如,像头疼脑热小感冒这类常见病,像高血压、气管炎这类慢性病,只要是个久病者都会粗通治疗,就近取点儿药就可以解决,非要让他走远路去合同医院,你想又有几人不捎带取点儿别的药呢?结果是欲节省却浪费。

所以我认为,医疗改革必须以人为本,即,既要考虑病人的方便,又要考虑医生的积极性,说得再明白点儿就是:病人,药有所用不浪费(要相信大多数病人,谁会没病找病乱吃药呢?);医生,术有所值不糊弄(要看到还有少数医生,尚缺乏起码职业道德),在此病人、医生两利的基础上改革,国家的好心才会办成好事。不然光立规矩不切合实际,只能把人管懒把钱管死,恐怕就有被制度制定的初衷了。

1999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