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黛色倾城
679000000015

第15章

林如海接过来,只看了看,便又给了黛玉,不以为然的笑道:“不过是件玩器,有什么大不了的,玉儿拿着玩罢了。”

贾夫人亦笑笑,不做他想。三人便一路缓缓不行,边走边赏风景,走了一刻钟的光景,便看见了大明寺的匾额。

“爹爹,快看,到了!”黛玉先看到大明寺三个字,便高兴的指着那边苍松翠柏掩映中的寺门,喊道。

“呵呵,是啊,就要到了。”林如海亦高兴的笑着。

“傻孩子,你在这儿看着那山门好像很近的样子,可要走过去,也要一段路呢,以我的意思,咱们不如在这儿坐下歇歇再走。”贾夫人有些气喘,这一段路,黛玉总是走走跑跑,却让她赶得受不了。

“恩,玉儿,你娘亲累了,咱们还是歇歇再走。”林如海扶着夫人,坐到了一边放了坐垫的青石上,轻微有些喘息。

“好啊。”黛玉转身回来,坐在母亲的身边,又将荷包里的玉瑗拿出来把玩儿。

“玉儿,你很喜欢这个玉瑗吗?”贾夫人看着女儿将玉瑗小心的拿在手中,对着天空一边旋转,一边看,十分的聚精会神。

“娘亲,这个玉瑗好奇怪哦,你看,它对着亮光转的时候,里面好像有一条七色彩虹一样。”黛玉说着,便将玉瑗递到贾夫人的面前,一边转动,一边指给她看。

贾夫人顺着黛玉的手看去,果真是这样,于是也觉得奇怪,便笑道:“不想世间竟有此等稀罕物儿,今儿倒是长了些见识。”

林如海自来对这些珍奇异宝都不敢兴趣,便笑道:“不过是见玩物而已,夫人不要说得那样玄乎,玉儿小孩子家,天真些是有的,喜欢这些东西亦很正常。”

贾夫人便点头称是,于是大家坐了一会儿,便又起来接着走,原本可以坐车的,贾夫人却说要活动活动,执意走路过去,林如海和黛玉却乐得奉陪。

到了大明寺门口,家人上前去叩门,便有小沙弥开门出来,对着众人行礼。

管家娘子便上前说道:“我家主人欲到寺里上香,还请小师傅通报一声。”

小沙弥便闪到一边,施礼道:“众位施主里面请。”

林如海便同夫人一起进了寺门,黛玉跟在后面,牵着奶妈子的手,见这大明寺无非和其他寺院一样,里面种着苍松翠柏,并无两样之处,便只安静的跟在父母身后,参拜佛祖菩萨,上香行礼而已。

寺里的主持法号定悟,在大雄宝殿里侍奉佛祖,引见来人相貌不俗,便起身相见,林如海不便说谎,只得实说了自己的身份,定悟大师忙又行礼。

贾夫人又叫管家娘子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寺里的主持,主持定悟大师亦不推辞,只收了银票,又请众人道一边禅房歇息。

林如海见这主持身形魁梧,面相和善,却是一个不凡的和尚,便乐得交往,于是带着妻女随着定悟大师进偏院禅房歇息。

小沙弥送上香茶,并几样素点心,定悟大师笑道:“这是敝寺特意为香客们准备的点心,曾经供奉过佛祖的,请夫人小姐略用一点,对身子却有好处。”

贾夫人听了,便捏了一块糕点给黛玉,黛玉只吃了两口便给了王嬷嬷。

定悟大师见黛玉举止不凡,便笑道:“林施主好福气。”

“嗨,谢大师吉言,这丫头不过略聪明些,倒是平日在我跟前承欢尽孝,十分的用心。”林如海忙谦虚的说道。

“不是老和尚多嘴,令千金将来是个不凡的,林施主只看着罢了。”定悟大师亦不肯多言,便微微一笑,点到为止。

贾夫人听了这话,便触及心事,忙笑道:“听说大明寺里的签是极灵的,今日既然来了这里,却不可不抽一签。”

“什么灵验不灵验的,都是外边那些人相互传言罢了,这些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凡事尽天命罢了,只求无愧于心则好。”定悟大师双手合十,慢慢的说道。

“大师谦虚,自然是这样说。不过我却欲为小女求一签,还请大师行个方便。”贾夫人执意要求签,却不听定悟大师之言。

定悟大师轻叹一声,说道:“既然夫人执意如此,那么就请跟我来吧。”定悟大师说着,便站起身来,头前带路,将林如海夫妇二人以及黛玉领到了另一件禅房。

这间禅房应时定悟大师平日修行的静室,里面肃整洁净,纤尘不染,一个圆圆的草蒲团放在矮塌上,一张方桌,一站青灯,几本经书而已,地上四把原木椅子分两边摆开,墙上雪洞一般,那边一张灰色的条案桌上,放着一个签筒,里面盛满了竹签。

定悟大师在铜盆中净了手,转身往西方默念了几句话,然后从条案上拿了签筒,便坐在蒲团上。然后对着贾夫人道:“夫人请吧。”

贾夫人在心中默默的诵了几声佛,便向签筒里抽取了一签,然后交给定悟大师,定悟大师轻声道:“再抽。”

贾夫人便又抽了两签,递给了定悟大师。

定悟大师一脸茫然,轻叹一声,说道:“夫人请看,三支签都是第一签,按说这是上上签:

开天辟地结良缘,日吉时良万事全。

若得此签非小可,人行中正帝王宣。

多余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夫人亦通文墨,林施主亦是才情横溢,只看着字面上的意思,便明白了,老衲只再劝二位一句话:令千金才情、容貌、品行样样都是拔了头筹的,应该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奇女子,然在凡尘中在世为人,自然便有高处不胜寒之说,命中时有小人妒忌,暗中算计,是免不了的了,不过总会烟消云散的,林施主和夫人尽管放心就是了,令千金乃是极富极贵之命。但其中定然坎坷不平,老衲亦无法参透,这样的签,老衲还是第一次见到。”

“有劳师傅了。”贾夫人听完,忙对着定悟大师深施一礼。

黛玉在一边听着,什么极富极贵之言,心中想着,不过是三支签而已,真的有这么灵验吗?

然贾夫人深信不疑,又奉上卦金五十两,却被定悟大师拒绝,定悟大师因道:“夫人不需再给,刚才的一百两纹银已经很多了。”

一时用了斋饭,黛玉便悄悄地催着父亲要去看桃花,林如海只得作别了定悟大师,带着家人便又去了平山堂。

平山堂亦属于大明寺的房舍,不过是给凡俗中的香客来游玩上香的时候或居住,或小酌,或租赁用的,此时却空闲着,只有几个小沙弥在那里打扫。

大家到了平山堂后,再观望西湖美景,却令是一番风景,贾夫人和林如海二人亦感慨万千,更别说小小的黛玉了。

这平山堂乃是欧阳修所建,后来成了文人相聚的地方,因此时尚早,故没有多少游人,若得阳春三月,这里总少不了墨客骚人相聚在此,吟诗对句,指点风景。

平山堂是个适于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它既适于望远,又宜于观近。

林如海到此处一站,心中便豁然开朗,早起的雾气已经散去,此时的天却已经放晴,从堂前放眼纵观,便可见江南诸山拱揖栏前,大江逶迤尽入眼帘,蓝天碧峰,林壑幽美,真叫人心旷神怡。又想若是在堂前饮酒赋诗,歌送夕阳落照,醉迎浸夜素月,以文会友,寄情山水草木,能令一腔愁怀似烟消云散!

贾夫人见丈夫欣欣然的模样,心中亦十分的高兴,黛玉更是欢喜的不得了,拉着母亲的手,指指这里,看看那里,一刻也不得闲。

林如海便笑道:“玉儿,面对着如画美景,怎可无联?不如咱们父女二人对上一联,留在这平山堂上,如何?”

黛玉便笑道:“只怕女儿肚子里的那点书,还不足以与爹爹联句,若是联不上来,爹爹又要责备女儿不好好读书了。”

“呵呵,有你娘亲在呢,若联不上来,尽管问你娘亲好了。你刚才不还说,要以娘亲为榜样,做一个不一样的女儿家吗?”林如海微笑着逗弄黛玉。

“爹爹——”黛玉不依,挣开了娘亲的手,便要去揪父亲的胡子,却被母亲一把拉住,笑道:“玉儿不可放肆,你以后便是大孩子了,不得在父亲跟前无理。”

黛玉只得撅着小嘴罢手,贾夫人又请夫君出上联,林如海在廊檐下转了一圈,看着远处的风景,想了想,出了上联,却是: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黛玉听了便被这样的妙句吸引,再往深处思索,便笑道:“父亲这上联,用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说的是从这平山堂远远望去的景致,那女儿自然也要寻两个文豪的名句来,将这平山堂的乐趣对来方好。”

贾夫人听了,忙赞道:“你评说的很对,只是不知你又要将那两个文豪的句子借来,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