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于世,品尝过失败,便会畏惧失败;品尝过痛苦,就会逃避痛苦;品尝过财富和权势的味道,便要死死抓住,不肯再放开手。久而久之,心越来越沉重,各种无用的累赘堆满心灵的每个角落,一丝空隙都没有。渐渐地,人便会什么都不敢再尝试,什么也不肯轻易丢弃,于是再也看不见身边的风景,再也感受不到快乐和安宁。因为失去了用新奇的目光观望世界的那双眼,失去了最初充满童心童趣的自己。
除去心中多余的累赘,时不时为心灵腾点空间,才能逐渐回归自然的天性,看见自身的美和世界的美。年龄的增长不是问题,一颗永葆年轻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佛尚在世时,有一次,波斯匿王带着群臣,骑着大象出外巡游。途中,波斯匿王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从远处走来,于是便叫停了众人,让老人先慢慢走过去,别让浩大的队伍吓着他。
老人本来想着在路边等一等,让队伍先走。但是看到队伍先行停下,也就放心大胆地往前走。老人走过波斯匿王身边时,波斯匿王微笑着问他:“您老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伸出了四个手指头。
波斯匿王纳闷了,“四”是什么意思?难道才四十岁吗?可是头发胡须都那样白了?
老人望着波斯匿王,露出了天真的笑容,他说:“我今年四岁。”
“四岁?”波斯匿王差异地问道。
“对!”老人十分坚定地说,“不是说我是倒着活的,而是我从四年前闻得佛法后才算真正的开始。那之前,我是糊涂的,懵懂的,甚至虚伪的。如今,虽然我身已老,可是我抛开一切,尽自己的力量付出,布施,不同人斤斤计较,不为外事挂心,反而身心轻安,越活越年轻。所以,我说,我的年龄才四岁。”
这位老人是真正的智者,身虽老,心却不老。心之所以不老,是因为不为外事挂心,不为烦恼所役。
譬如一个人看到翠竹黄花,青青翠竹是那么青翠有生气,繁茂的黄花又是那样鲜艳美丽,因此为它们的清净不染、庄严自在生出了欢喜、赞叹和感恩之心,这样的人,才是用心灵生活的人。这样的心灵,才是清澈、没有累赘的心灵。
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不被年岁所束缚的人,便能时时抛开既有的一切,时时回归自己本性的自然,不执著,不虚妄,做回真正的自己,让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成为新的起点。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全集》
放下羡慕,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本焕长老说:“你们要想参禅,就要好好问问自己,找找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个红的,是个绿的?是个方的,是个圆的?还是长的,是短的?”每个人都有本来面目,只是人太少关注真正的自己,所以看不到。也许有人会说,人最关注的不就是自己吗?可是,人们通常只关注自己是不是受欢迎,是不是有地位,是不是能成功,这并不是在看真正的自己。
世人行事往往只会往外要求,整天忙着跟人比较计较,忙着推翻别人,树立自己,终日苦苦追寻身外之物,却很少有人懂得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给自己留一点心灵的空间。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再禀告:“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成日陷于比较、计较,怎能悟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也仍不能飞越生死。看透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较的必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做事时不要老看着别人,老想着输赢,而应给自己留一个转身回头的空间。在前进的途中,时不时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明了自己想要和需要的,而不是苦苦攀援身外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有一天,佛陀的精舍中来了一位卖伞的老人。他对佛陀说:“我卖了一辈子的伞,每天辛苦地干活,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吃的是清淡的饭菜,我一点儿也不快乐。”
于是佛陀问老人:“你觉得谁是最快乐的人呢?”
老者说:“肯定是国王了。他有平民供奉,有百官差遣,要什么有什么。”
佛陀笑笑说:“那么我希望你能如愿。你自回家等待吧。一切皆有因缘。”
老者没能体会佛陀的意思,但也只能暂时回家。
第二天早晨,老人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身在王宫,百官宫女簇拥着他。他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便被人催促着临朝处理朝政。老人不懂什么朝政,不懂得如何讨论国家大事,一天下来头晕脑涨,腰酸背痛。就这样,老人自从当上了国王每天都被催促着处理政务,一刻也不得休息,几天下来老人竟吃不香睡不好,憔悴了许多。于是他便开始怀念自己原来的日子。
那时虽然辛苦一些,但却也不至于如此劳累;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他做的却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的日子简简单单也逍遥。也许是因为太累了,老者想着想着便坐在王位上睡着了。
老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在佛陀精舍。佛陀面目慈悲,正看着他。老者看看自己身上仍是粗布衣服,再想想自己梦中的经历,大梦初醒的他有了觉悟。
老者拜别了佛陀,回家继续卖他的伞。从此他再也没有抱怨过日子不快乐。
佛陀用一场梦让老者明白,各人自有各人的欢喜与自在,不用羡慕别人,只需做好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感受的境界也是各自不同,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自己生命中独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必徒然祈求他人生活中的锦衣玉食,我们也有自己的粗茶淡饭。生活的表象只是代表了不同的活法和不同的道路,能安心自在,就能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