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694300000033

第33章 分享与回馈是最美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可是什么才是“富贵”?很多人认为富贵就是有钱,其实,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

富贵不单是钱财的问题,还有精神或思想上的问题。“富贵”包括“富”与“贵”。富是拥有金钱、知识、经验,或健康的身体,贵则代表人格品质的高尚,意味着心灵的富足。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只求富不求贵。

第一种人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因此才能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满怀善意,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

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平凡却伟大的理想。

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却任由心灵苦恼苍白,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一生的福报有限,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富有之后,要懂得知足,感恩,要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并不断积累新的福报。

佛经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顶生王在旁人看来,非常有福气。不仅妻妾子孙、贤臣名士不缺,钱财更是颇为丰厚,真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样一个在人们眼中富有的人,却仍然不知足。他常常对子臣说:“我要去天下走走,这样才能把我的国土延伸至各个角落。”

于是,顶生王开始到处走,如他所愿,国土最后延伸至四洲,他也统治了天下。

欲念是个无底洞。过了一段时间后,顶生王又开始躁动不安了。他想,人世间我是走遍了,接下来要想法子到天上去。

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顶生王如愿来到天界,见了天帝。并且还得到一半的权力,和天帝平起平坐。但一回到人间,顶生王就想:一半始终是一半,总有一天要一个人坐天帝的位子。

顶生王开始慢慢变老,病痛也不断光临他,但是天帝的位子却一直没有得到。垂死之时,他的臣子们问他:“国王,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吗?或者说有什么一生的心得要告诉子民的?”

顶生王想了想,叹了口气,说:“你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贪婪的人,时时刻刻都不满足。直到临死都是,我还在想着要完全得到天帝的位子。我已经拥有了一切,可是我的心很累,很苦。”

生命中“万般带不去”,然而人们都习惯性地奔赴自己想要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顶生王的苦累,不断地索求,最终幡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纵有广厦千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地。拥有再多财富,也不过是身外之物。重要的不是彰显钱财的多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考虑财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给他人带来什么。

2003年“非典”时期,本焕长老组织祈福法会,并在法会上发动弟子、信众全力捐款救灾,他说:“出家人无资无产,但信众供养佛祖的钱,我们用于利民,更是应当。所以我发心,你们也要发心,除了诵经祈福外,还要倾囊捐受,佛家讲究慈悲,自利利他,在行善助人的同时,你会得到福报,我希望善众与我一起来积此功德。”

本焕长老力行“回报大众”的想法,前半生,忘身求法,后半生,弘化天下,建寺安僧。临走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此事。重病期间,他召集开了一次会,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要走了,对所有的事情做一个交接,现在我手上还剩下6000多万元,1000万给大洪山,1000万给新洲报恩寺,300万给大乘寺扫尾工程,其余剩下的钱用来修深圳的万福寺。”

钱财乃身外之物,本焕长老深深懂得这一点,故而能在临终前将所有的钱财散尽,用以造福于民。既然所得来源于社会和民众,那么也当用于社会与民众。回馈无疑是最美的生活方式,一个不忘与人分享、回馈他人的人,最终所得的是心灵的宽慰和富足。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用好你的富缘——活佛的人生财富课》P21-23

老实做事,无言自有妙言生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正常。

——明·憨山德清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不能一步迈到千里之外,凡事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事。不懈怠,坚持不断学习;不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行走;不倚赖,依靠自身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向达成目标靠近。如此实实在在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自会历练一段不花哨的人生。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任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这是唐人留下的遗憾。早上花开,一树灿烂,可是时光流水过后,晚上便花谢凋残,美景不再,再绚烂的花海也只在朝夕。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有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面对无可挽回、不可重来的生命,世人会畏惧,同时也会更加郑重地对待每一分每一秒地现实光阴。

一日,学僧看见年迈的典座在晒海苔。这些海苔由信众送来,为的是与寺里的僧人们结缘。湿漉漉的海苔必须及时在阳光下晒干,否则一定会发霉。当时的日头很毒,让人不忍出屋,但是典座却独自一人顶着烈日,弯着腰晒海苔。

学僧见此情此景,便走到典座跟前劝道:“这工作太辛苦,您年纪大了,还是叫年青僧人来帮忙吧。”

典座没有停下手上的活,只是淡淡地说:“别人不是我。”

“那何不等阳光小些呢?”

典座缓缓说:“时日已不多。”

“时日已不多”,简简单单地五个字,里面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认真生活的郑重。时间像一本书,看得快,翻得也快,唯有让每一页不苍白、不浮夸,人世一遭才会走得踏踏实实,不留遗憾。

那一年本焕长老95岁,依然坚持每天三点五十分起床,阅览八到十卷的《普贤行愿品》,直至晚上十点才休息。记者问他为什么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这般坚持,他说,因为“这是成佛的根本。”参禅修佛不是只想不做,守株待兔,它要求让人们能在学习的路上,丰盈头脑、精进己身。诚如本焕长老教育僧众时所说:“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没办法的。佛祖鼓励我们要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将来才有能力教化大众。好学很有好处,我们成圣成贤,成佛作祖,都是要好学不倦。”

这话虽然说得质朴,但时间又何曾繁华,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质朴的东西从来不是要靠这些终究要失去的东西衡量,能让质朴变得丰富、让生命变得厚重的唯一途径就是本焕长老所说的“好学不倦”。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除非埋入黄土,否则是没有办法毕业的。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后大感惊讶,他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个外甥,但却知道这个外甥自幼苦读,学识颇深,不知缘何却没有在书本中学到些许做人的道理。

禅师不辞辛劳,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到家乡。这位外甥久闻舅舅的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外甥本以为禅师会对自己苦口婆心一番,不成想,当夜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

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熬到天亮,来到禅师床边。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他弯下腰,又直起腰,回头对他的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啊,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翩然离去。就从那一天起,这个外甥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工作。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但一句“来不及”却胜过千言万语,足够震慑挥霍青春的年轻人。好学不倦固然是件好事,可是好事并不是人人有优势、有资本去做。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老年人总归是不占优势的,可悲的是,年轻人总是被懒惰、享乐裹挟,白白错过了“好学”的最佳时期。

求职时后悔大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作了剩男、剩女,后悔当初没有惜取眼前人;躺在床在只剩最后一口气时,才想着如果有来生要本本分分做人……可是后悔时永远是事后诸葛,没有实用。为此,不妨在后悔之前踏上学习的路,认真读书,认真做人。

曾经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之后又到海外求学,在夏威夷读了硕士,又到耶鲁攻读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之后,他前来拜会法师,求教说:“师父,我现在已经是博士了,以后还要再学习什么呢?”法师淡然一笑,回答说:“学习做人。”

生的求学之路漫长,所有学识并非如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为究竟,只重求读书而不重做人,便大错特错。先学做人,继学知识,再求成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当书本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不妨放下万缘全部接受,事事好奇处处学习,求精求全,忍耐办事认真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