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694300000046

第46章 遇诱惑不动摇,遇磨难不止步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摆脱烦恼和迷惘,是因为内心彷徨不定,弄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眼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确认自己要什么,为自己树立目标,确定前行的方向。但在树立目标时,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为标准。本焕长老开示人们:“行不是盲目的,得有一个目标,有个路线,要依正知正见来行。”

所谓“正知正见”,即指远离一切迷妄颠倒的知识和见解。“一个人用功,要有所选择,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今天这样行,明天那样行,邪知邪见很重,像这样子用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

人需要目标,但是目标不能胡乱选择。倘若选了一个不切实际或不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会有百害而无一利。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对自己行动有帮助的目标,才能因此而受益。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是呀,我们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道:“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们插秧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秧都插得很直。

不要只看着脚下,也不要选择容易更改的、不确定的目标,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如此才能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

人要给自己树立正确的识见和目标,并遵循这些目标行动,再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在自己确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轻易犹豫动摇。

有一个生意人非常善于经营,因而名利双收。可惜好景不长,家庭遭逢变故,又险些破产。生意人非常抑郁,于是找到佛陀,向佛陀抱怨苦难,请求佛陀让自己出家。佛陀便圆了他的愿望,为他剃度,带他修行。

一段时间过后,生意人觉得修行实在没什么意思,终日晨昏定省,只是听经、思考、外出化缘,除了枯燥就是苦闷,于是他对佛陀说:“我还是想还俗。”

“为何要还俗?”佛陀问他。

他说:“我看透了,所以想还俗。”

佛陀于是也随了他的心愿。

不久,生意人再次发达,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随着生意人年龄的增长,他的热情渐渐消失,生意越做越差,不禁回想起以前修行时无忧无虑、安定自在的日子,只好厚着脸皮再次找佛陀,请求后者收留自己。

佛陀同样答应了他的请求。生意人这才醒悟:自己之所以过得浑浑噩噩,无法从生活的泥沼里拔出来,就是因为心不定,所以生命之路走得盲目。

在100个人当中,往往只有一两个人清楚自己一生要的是什么,他们懂得确定自己的下一步,随时掌握住前行的方向,所以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收获,有所建树。

本焕长老自从22岁发心立志出家以来,历经八十多年风雨岁月,佛心始终不改,一直行走在尘世之间,行走于慈悲度人的菩提之路上。百年的时光将他沉淀为一个传奇,但长老以百岁高龄,求法之心却一如最初,仍如小和尚般苦心修法,仍时时不忘牵系家国,救助众生。

一行禅师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地址,不是一处我们要到的地方,不是一个目的地,生命是一条路。”生命这条路有时就好比高僧的苦修之道,一旦设立了坚定不移的目标,内心有了明晰的方向,就能遇诱惑不动摇,遇磨难不止步,任风雨摧折而矢志不渝。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