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827000000010

第10章 彼时心情 (2)

山河虽历千载,故园之情依然。潦倒穷乡之逆旅,贫寄异地之羁客,最是让人伤情。作者这样小的年龄就要备受这种思乡之苦,确实不易。

秋的黄昏 ■

孟浩然的诗说:“与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李商隐的诗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前者是指黄昏时候特别的无聊,后者却是专指春夏的黄昏而言的。但是秋令的黄昏,则是最令人难堪而奈何不得的!

秋的昼比春短,到四五点钟的时候,太阳便落山了。天空呈现着灰色,屋里显示着暗淡。如果屋里有几个知己,今也谈谈,古也谈谈,还可以把这种难堪景象遮了过去。最令人苦恼的,就是黄昏的时候屋里冷清清的一个人,孤灯惨淡,形单影只。对着窗户呆呆地出神,看看天空里推移着的云影,窗外寒蛰凄切的鸣声,胡同里的孩子们的喊声,再加上桌上台钟的答答声……一齐送入耳膜,于是不期然而然的往事全上心头了。思想着以往,盘算着将来,心里烦恼的情绪真像一团乱丝似的,剪不断,理还乱。这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有自己了解。

记得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有一段记载黄昏时的苦闷:“空翠莽庭,秋蛰四壁,容膝之座,顿尔虚门,白日沈彩,云晴黯收,身忆香山旧房诗云:‘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微低,休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暗步徐吟,黯然欲涕,而龚李弘适相指,张灯小坐,为设枯鱼干豆,数酌而罢,觉一饱之余,卒尔之欢易尽!”这一段与我有些相悖,原因是我不会喝酒。但是我在黄昏的时候,不是找几个同学聊聊天,就是在马路上闲遛遛,反正使这无聊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度了过去。前年秋天,我在学校里,每逢黄昏的时候,就跑到图书馆看会儿书或杂志,直到灯亮了,才回到自习室去。转眼消逝了二年的时光,现在又届秋令了。

佚名

“转眼消逝了二年的时光,现在又届秋令了。”一句戛然而止,却余愁思无限。第二段的“孤灯惨淡,形单影只”,一切一切,自会回荡于读者心间。民国的秋日黄昏,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夜 ■

是一个寂寞的秋夜。

秋风吹扫着阶前的落叶——飒飒的。

灰色的云块,像鱼龙似的,在水似的秋空上爬行着。

没有月亮,只有明洁的小屋,闪烁着淡到欲无味的清辉。

我独立在昏暗的院子里,有意无意地凝视着秋空的云块的幻变。

夜的阴影在我四周彷徨着。我觉得高耸的树木,仿佛是些鬼怪似的,摇摆着身子,长伸着黑瘦的臂膊,在向我缓缓走来。有知倦的秋风在各处跳荡着,它摇撼着树叶,使树萧萧地响起来。它摇撼着房上的枯草,使枯草沙沙地微语起来。孤高的夜鸟,在遥远处断续地叫着。它的叫声本来是很短促的,然而夜的沉寂里,空气却把那叫声拖长起来,绵绵延延的,欲绝不绝的。墙边的凄长的草里,一只蟋蟀悲鸣着,如怨,如泣——这秋虫的悲鸣声,与风扫落叶声,与树叶的萧萧声,与枯草的沙沙声,微妙地混合在一起,好似一首哀怨的秋曲。这秋曲是不规则的,是杂乱无章的,然而有天然的节奏,有天然的妙韵,使人听了不禁心旷神怡,而又不禁悒郁感伤,甚至泣然泪下。

现在的我,正站在这种境地里,又愉快,又感伤,心神恍恍惚惚的,如同在梦中一般。

遥遥处,传来一声小贩的叫卖声,把我从梦的状态中震醒过来,那小贩的叫卖声是如何的凄凉!我猜想他一定担着很重的东西,在阴森的胡同里行走着。我猜想他所点的灯还一定很小,灯光如豆,照不亮两尺以外的地方,所以凹凸的地面便使他很困苦地踯躅起来。我猜想他定是满面风霜,切望着人们来买,他的耳朵一定注重四面八方,听有没有唤卖买声。

一阵急的秋风赶扫着满院的落叶,落叶飒飒地乱啸着,从这儿盘旋到那儿,后来那群落叶忽地斜升起来,因为夜色很暗的缘故,我看见那些落叶只是些黑色的斑点。又是一阵急的秋风,那群升起来的落叶忽然卷舞到我的头顶上,并且雨雹似的纷落下来,我不及躲避,落了一身。

我摇一摇身,摇掉了所有的落叶。

畅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之后,我又继续静听那哀怨的秋曲——不倦也不困,鱼龙形的云块,水似的秋空,明灭的小星,夜的阴影,协助着哀怨的秋曲在兴奋着我,在驱逐着昏迷着的睡魔远离我身。

我愉快,我悲伤,如醉,如梦。啊!可爱的寂寞的秋夜!

墨芸

(十) (2)

寂寞的秋夜,萧萧的秋风……落叶飒飒,枯草沙沙,夹杂着凄凉的叫卖声,一切一切,交织成一曲天籁般的秋韵。这秋韵,吹散了作者的倦意,也震颤了读者的心。

古城之冬 ■

暗淡的街灯照耀在古城的墙角下。片片梅花似的雪片飞着。这正是一个严冷的冬夜!在这黑暗寂寞的夜里人影皆无。火车那尖锐的笛声使人听了感觉到无限的凄凉。唉!无情的火车于奔走的时候,又不知送走了多少夫妇。兄弟以及温柔的姊妹们是否走向了他方?他们正在别离!正在伤心!临别时那热爱的吻,是包含了伟大的爱情!

深夜的笛声打破了一切的寂静。醒来的狂狗是在汪汪地叫着。但是墙角下突然发出了一个悲惨的老者之声。

“唉!老爷太太可怜可怜吧……冻死无人管的我啊!”悲惨的音调中已显然露出了落泪的可能,他这种悲喊的余音仍然响印在寂静的空气中。

一阵的狂风吹来侵略在人间!刮得路灯全改换了颜色。被吹得发响的电线,吼出了惧怕的哀鸣!

但这时的老头儿已然是将将欲息的时候来临了!也就是死神的到来,可怜啊!可怜!

忽然又是一声可怕的惨叫。这就是他所遗留在世间的遗怨!这种的遗怨里似乎告诉我们,要我们异乡人士要扶救那善良衰老受灾的难民,他们是被汪洋的大水而失去了可爱的故乡,死在寒冷的古城墙角之下了!

那惨淡的灯光,似乎在说:“魂兮!魂兮!”

野梅

无情的汽笛,送别了多情的夫妇;突兀的犬吠,唤醒了奄奄的老者。那离世的最后一声惨叫,是恨?是怨?是不甘?还是解脱?民国小学生所直面的人生悲剧要比如今的小学生多得多。他们所理解的人生,注定和当代孩子不一样。

我的回忆 ■

一个初春的晚上,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中。这时,我正在窗口的灯下看书,忽然听见壁上的时钟敲了十下,我突然感觉到现在已经夜深了,明天又要早起,没有法子,只好放下书本去睡觉。睡在床上,总睡不着,忽然,有一个须发斑白、满面慈祥的老人家,渐渐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疑地,这老人家就是先外祖父。

先外祖父生前是一个牧师,他的家庭中充满了爱,但是他肚子里,不知怎么生了一个瘤。他静静地睡在床上,足足有二年半的光景。别人来拜访他的时候,他还是提起精神,和他们讲道。他的一生,完全为着工作,劝人在家做人、在国做百姓、在教会做教友的大道理。他对于肉体上的痛苦,总是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怨言。末了,灯尽油干,五年前他去世了。我回忆到先外祖父的人格,我觉得自己太卑小了,我真的要好好地奋斗。我闭上我的眼睛,想着想着,一会儿,便到睡乡里去了。

六年级 富秀民

想念一个人,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虽然结尾让人笑场,但是老人家的形象的确是很励志的。

我的父亲 ■

我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今年四十八岁,身体很强健,这是因为他平日很注意卫生的缘故。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衣服朴素整洁。他为人很是诚实和气,从来没有同人争吵过。但是当他教我读书写字的时候,态度非常严肃认真,所以我很爱他,也很敬畏他。

我父亲做事的商店在城里,我的家却住在乡间,离城有十几里路,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总要相隔两三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当他回家的时候,总带着些书籍、糖果、衣料等东西来。每逢他回家,我真快活得了不得。我曾经要求过我的父亲说:“爸爸,您在家里我们多快活,您能不能天天住在家里?”但是他只对我笑笑。后来我母亲说:“孩子!如果你爸爸天天住在家里,你哪里来的糖果吃呢?”我想,我母亲的话是不错的,因为我们家里,全靠父亲在外奔波,用劳力和精神换得了钱,才能维持生活,倘若父亲不出去做事,我们一家就只得饿肚子了!

佚名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这是很多父亲的希望,希望在给予家庭经济基础的同时,也有时间进行感情的投入。然而,迫于生活,爸爸首先要完成自己养家这一基本任务——无论是在民国,还是在当代,这都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做个好爸爸,真的不容易。

给父亲送行 ■

父亲为了要负担我们一家的生活,所以不得不带着疾病,到离家有五百多里路的某埠去做事。

这天早晨,父亲、母亲和我都不大高兴。勉强吃了早饭,父亲擦了一把脸,拿起包袱,说:“走吧!”我就帮他提着一只小皮箱,慢慢地跟在父亲背后出了门。母亲不住地用衣襟擦眼。父亲不由得掉下几滴眼泪,轻声地安慰着母亲,说:“你进去吧,到了那边我就写信来……”可是母亲依然立着不动。

一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背后走,看到父亲长长的影子无力地向前移动着,我想起了父亲的病,父亲在外做事的辛苦,以及一家的生活……实在难过极了。

到了车站,站台上已经挤满着人。父亲买了车票后,从我的手里把小皮箱接过去,说:“火车快要开了,你回去吧!”

我有着一肚子的话想对父亲说,但是不知怎的,喉咙好像给什么东西哽住一样,竟吐不出一个字。我眼睁睁地望着父亲右手拿着包袱,左手提着小皮箱,很吃力地从人堆里挤向月台去。

一会儿,“呜……呜!”响了几声,火车开动了。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佚名

以神态传情,以细节表心,颇有古时风韵。全文毫无粉饰,毫无雕琢,小作者只用最朴实的文字,记述了最真实的场景。小作者一言未发,母亲一言未发,父亲从始至终也只寥寥几句,但一家三口在残酷生活面前的坚忍已跃然纸上,可谓无声胜有声。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是一个曾经受过教育而没有浮华习气的青年妇人。

她性情非常和善,而且十分俭朴。她从不涂脂抹粉,也不穿华丽的衣服,平时只穿着蓝布旗袍,遇到有事需要出门的时候,也不过换上一件比较整洁的外衣罢了。

去年,她生了一个小弟弟。因为家务都是她一手料理的,添了小弟弟后,自然格外忙碌了。亲戚都劝我母亲雇一个奶妈给小弟弟喂奶,或者雇一个老妈子帮助她料理家务,但是她没有接受亲戚的劝告,还是一面料理家务,一面养育小弟弟。她说:“做人做人,本来是要做的,怎能借因贪懒呢!”因此,我的亲戚都很钦佩她。

我母亲很喜欢我,她总是把可口的菜蔬省下来给我吃。但是她从来不肯把比较多的零用钱给我花,她说:“浪费金钱,是顶不好的习惯!”这句话,也就是学校里的老师时常对我们说的,当然很有理由。所以,平日我除了实在不能省的外,从来不肯浪费一文钱;除了必需的外,也从来没有向我母亲多要过一文钱。

佚名

送这位母亲四个字——勤俭持家。而且这位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小作者也懂得了这个道理。

寒衣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穿着棉衣之时,我不禁想起这两句古朴而使人惆怅的诗句,低吟两遍。

在凛冽的寒风里,披上那件温暖适体的冬衣,是不是会联想到慈祥的母亲,这是每个作客在外的游子体验得出的,想着母亲拿着裁尺,在为“腰围粗细,身段高低”而作“尺寸无凭难算计”的难过情形下,我们不会伤心而落泪么?再想那“望着那剪刀无凭依,望着那针儿只好叹气,望着那线儿没有主意”的母亲,我们不会感激而落泪么?最后在母亲决定“比一比弟弟”之情形下,做完了这一件温暖适体的棉衣,我们才会从邮包里得到这件寒衣,那么,我们能不佩服母亲的聪明么?

再想到“背井离乡,辞母别父”的我们,假如看见了那慈母手中所做成的棉衣的话,我们不会思念我们可爱的故乡么?不会思念我们的父母么?

如果客地是“孤灯烛影”的寂寥环境,再吟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那更会觉得故乡的风味,是如何的“惹人愁”的了。

“寒衣”我们是穿在身上了,从寒衣的针隙里,我们会看见父母对我们期望的心情,那是如何的重大呀!我们更应该努力上进,以不负父母对我们的心呢!

松风

以物寄情写母爱主题的文章,至今也常见。但文中引用的一首黎锦晖作词的歌曲《寒衣曲》,极为动人,非常值得大家了解。特奉上完整歌词:

寒风习习,冷雨凄凄,鸟雀无声人寂寞,织成软布斟酌剪寒衣。母亲心里母亲心里,想起娇儿没有归期。细寻思,小小年纪,远别离,离开父,离开母,离开兄弟姊妹们,独自行千里。难记难记,腰围粗细,身段高低,尺寸无凭难算计。望着针线空着急,望着那剪刀无凭依,望着那针儿只好叹息,望着那线儿没有主意,没有主意。记起记起,哥哥前年有件衣,比比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