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27300000030

第30章 娇气宝宝如何教? (1)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孩子非常脆弱、娇气,见不得别人的批评,也无法接受别人的否定。别人说话大声了一点,也会吓得他们哇哇大哭。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能听之任之,应该积极引导和改变,让孩子懂得接受挫折,变得坚强。

宝宝坚强度测试

一个孩子是不是足够坚强,不能仅仅从孩子是否经常哭闹来判断,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能够直面挫折,接受失败的现实。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答案,不妨给你的孩子做个测试。

1.你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会经常哭闹吗?

A.不会 B.会

2.如果他的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他敢去要回来吗?

A.敢 B.不敢

3.在受到委屈的时候,你的孩子会哭吗?

A.不会 B.会

4.你的孩子经常被别的孩子欺负吗?

A.不是 B.是的

5.你觉得你或者家人溺爱孩子吗?

A.不是 B.是的

6.你的孩子是个“很乖”的孩子吗?

A.不是 B.是的

7.你的孩子是不是有任性的坏习惯?

A.没有 B.有

8.在比赛时,你的孩子输了会哭吗?

A.不会 B.会

现在,请统计你的选项以及测试结果:

“超级脆弱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0~2次时,说明你的孩子是个十足的“瓷娃娃”,内心非常脆弱,娇气得很。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哇哇大哭。尽管事情很小,他也会照哭不误。对于这样的孩子,非常有必要引导。

“普通脆弱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3~5次时,说明你的孩子已经有脆弱、娇气的倾向了。尽管这种现象暂时还不严重,但引导也是需要的。越早引导,效果越好。

“非脆弱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6~8次时,恭喜你,你的孩子非常坚强,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娇气”,他甚至搞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小朋友动不动就要哭。

1.输了就哭的蒙蒙

——孩子输不起,父母如何引导

周末下午,蒙蒙坐在地上和妈妈下五子棋。蒙蒙尽管不怎么会下,但他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一有空就嚷着要和妈妈“杀一局”。为了培养蒙蒙的“棋技”,妈妈一有时间就去“应战”。

可和蒙蒙下棋,却不能“赢”,即便是让着他,也不能让他看出破绽。因为他一旦输了就会发脾气,号啕大哭,像被人揍了一顿一样。

有一天,蒙蒙又吵着让妈妈和自己下棋。可那时家里有客人,妈妈忙着做饭,没时间陪他玩。正好做客的小表哥说陪他玩,蒙蒙就很高兴地摆开棋盘,和小表哥对弈起来。

可不到10分钟,蒙蒙就痛哭了起来,嚷嚷着“再也不和表哥玩了”“表哥欺负人”“表哥耍赖”。

妈妈很奇怪,小表哥非常懂事,怎么会欺负他呢?就问蒙蒙:“告诉妈妈,小表哥怎么就欺负你了?”

“他……他就是欺负我,老是不让我赢,我觉得他是故意赢我的。”蒙蒙抽噎着说。

原来是蒙蒙下棋总是输,就觉得小表哥是在欺负他,哭哭啼啼没完没了,直到小表哥故意输给他两次,他才不哭了。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所以每次妈妈和蒙蒙下棋,都会故意输给他几次,不然他又要哭了。

为什么蒙蒙输了就哭呢?

案例深度解析

蒙蒙喜欢下棋,却输不起。一旦输了,要么情绪低落,态度气恼,要么大哭大闹,以为别人是在耍他。这是孩子心理脆弱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心理脆弱的孩子还表现为:好胜心强,什么都想赢。如果别人得了第一,他们要么闷闷不乐,要么自暴自弃。

3~9岁之间的孩子大多心理脆弱,已经能够意识到什么是输、什么是赢了,但他们却很难做到理智对待输赢。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会大哭大闹。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脆弱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这说明孩子的“辨别意识”“输赢意识”正在提高。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输不起”呢?除了“辨别意识”“输赢意识”的提高外,还有什么原因会让其心理脆弱呢?

(1)耐挫力差。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耐挫力差。耐挫力差的孩子接受不了失败,他们一旦失败,心理防线就会崩溃,就会哭闹、不安。而孩子之所以耐挫力差,多与父母一直用赞赏的教育方式有关,经常得到夸奖,较少得到批评的孩子多耐挫力差。

(2)接纳、认可他人的情商不高。

输不起往往是无法看到别人身上优点的一个表现,说明这些孩子接纳、认可别人的情商不高,这也是导致孩子输不起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家支招

争强好胜,赢了就满心欢喜,输了就大哭大闹。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有这些行为,你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因为这类孩子多耐挫力差,接受不了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让输不起的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顺,输赢是正常的事。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批评孩子,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此时的孩子自我意识正逐渐增强,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

除了注意不要过于批评外,父母还可用以下方法,帮孩子增强耐挫力,培养其正确的竞争意识:

(1)让孩子学会接纳别人。

父母可以常念叨别人的优点,比如在聊天的时候可以经常跟孩子说:“××小朋友有××优点。”“你可以从××小朋友身上学到××长处。”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认可别人、接纳别人,从而改变“输不起”的脆弱心理。

(2)帮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在和孩子游戏、比赛时,不要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而故意让他。你要知道,你可能只是想和孩子玩玩,而孩子却把这种游戏当成真正的比赛去看待。你要通过这些比赛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比赛就有输赢,这是正常的。如果不想输,就得更加努力才行。

(3)共情效应。

当孩子出现“输不起”的情况时,父母不能取笑孩子,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告诉孩子“是的,你输了确实很可惜”“如果是我,我也会不高兴”“我觉得你做得很不错,除了结尾不太好之外” 。在感情赞同的前提下,慢慢让孩子接受输赢的现实。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王梦

职业:化妆师

儿子姓名:然然,6岁

然然最近开始喜欢上玩足球。有一次,小区里的几个孩子约好一起到附近的学校球场踢球。那天我正好没事,也跟着去了。

然然抢着要当守门员,而且还扑住了几个好球。他得意得又唱又跳,还直喊着让我用手机给他拍照。

可战况急转直下,没多久,然然“镇守”的大门便被六度攻破。

这下然然不干了,他一声不吭,甩了球,哭着跑向我说:“踢球不好玩,我不玩了!咱们回家吧!”

很显然,然然是因为输不起才这么说的。

我给他擦掉眼泪,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问他:“为什么呢?刚才你不是玩得很开心吗?”

然然满心委屈:“他们欺负我,我不跟他们玩了。”

“是吗?”我认真地看着然然,“可是我没有看到他们欺负你呀,是不是他们真的很厉害呢?你刚才不是扑住了好几个球吗?你跑得很快,也很厉害呀!”

然然不甘示弱:“所以,我没有理由输的,肯定是他们故意这么弄的,害我丢了六个球。”

我笑笑:“那真是太可惜了。假如再踢一次,你觉得怎么才能不让他们进球呢?”

“再跑快些!”然然答道。

“那你下次玩的时候,再跑快些不就可以了?”

然然嘟囔道:“也对!”

“那然然还想不想再玩一次呢?就这么输了可不好!”我乘机启发然然。

然然点点头:“想,这一次我一定会赢!”

就这样,然然又重新“披挂上阵”。尽管最后因为体力不支又被攻破几次大门,但他没有再哭。看来,然然“输不起”的心态已经有所改变了。

2.承受不住批评的月月

——帮孩子走出蛋壳心理

月月最近迷上了弹钢琴,妈妈就为她报了一个钢琴兴趣班。

“这挺好的,只要她愿意弹,我一定要给她买一架钢琴。”妈妈十分开心地对邻居道。

“可就怕孩子的兴趣不长,学几天就不想再学了。”邻居笑着回答。

事实正如邻居所料,月月学了不到一个月就不想再学了,每天练琴都三心二意,这里按一个键,那里按一个键。

“月月最近有些心不在焉,没有刚来的那会儿勤快了。”教她练琴的老师也这么说。

正是老师的批评让月月觉得“很委屈”,当着众多孩子的面,竟然哇哇大哭起来。晚上回家就宣布再也不练琴了。不管家人怎么劝,她就是不同意,显然,老师的批评让她生气了。

为什么月月这么爱生气?

案例深度解析

只受了几句批评,月月就生气不想再练琴了。她之所以这么爱生气,是因为受到了“蛋壳心理”的影响。“蛋壳心理”是指内心非常脆弱,就像鸡蛋壳一样一触即破。具体表现为:有的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辞,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有的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有的遇到一些不顺,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

心理学家认为,之所以产生“蛋壳心理”,是因为孩子的心理特点普遍封闭,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往往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空间,所以容易产生性格上的缺陷。

除了这两种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出现“蛋壳心理”呢?

(1)不良标签效应。

父母对孩子期待太高,而孩子一旦表现不好,就打就骂,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就容易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让孩子认为自己笨。如果父母总是如此,时间长了,孩子会容易养成自卑、脆弱的性格,最终出现“蛋壳心理”。

(2)过分的夸奖。

父母喜欢经常夸奖孩子,如老对孩子说“你就是最聪明的”“你是最优秀的”“你太了不起了”。一旦孩子信以为真,就以为自己最聪明和最优秀,以至于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容不得自己的偶尔落后。当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时,“蛋壳心理”就显露了出来。

(3)骄纵溺爱所致。

父母对孩子过分娇纵、百般溺爱,舍不得批评和管教,是导致这种心理最直接的原因。还有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没吃过苦的孩子如果遇到挫折,就很难面对,当然更接受不了批评。

心理学家支招

“蛋壳心理”是一种不良心理,是孩子内心脆弱的表现。“蛋壳心理”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所以父母需要好好引导。

当孩子遇到挫折而沮丧或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不要立刻帮他解决问题,要引导他寻找困难的原因,然后让他自己解决。这样做能够让孩子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帮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1)提高孩子耐挫力。

孩子耐挫力不够是导致“蛋壳心理”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要想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就应该学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玩具被抢、积木倒塌、书本丢失等。此外,大人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可以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要求孩子总结出输的原因。

(2)“制造挫折”法。

作为父母,非但不要帮助孩子解决挫折,反而应该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泰然处之。比如故意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大声说“不”,拒绝孩子的索取等。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曾明斌

职业:警察

儿子姓名:君君,7岁

我是一名警察,每天都在忙,很少有时间陪儿子。现在他都7岁了,估计这7年我陪他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可能是父爱的缺失,使得君君出现了“蛋壳心理”,遇事就哭,从不会去解决。

记得有一次,他和他妈妈约定,如果他期中考试能够考到前三名,妈妈就给他买一整套的变形金刚和一双溜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