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845700000018

第18章 励志笃学 厚德修身 (1)

《国语》参见 《邵公谏厉王弭谤》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1],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2];无以从二三子[3],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4],其宫不备其宗器[5],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6]。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7],以免于难[8]。及桓子[9],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10],假贷居贿,宜及于难[11];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12]。及怀子[13],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14]。夫郤昭子[15],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16]。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17]。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18];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19],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20]?”

宣子拜,稽首焉[21],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22].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23]。”

[1] 叔向:一作叔响,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名肸(xi)。因其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又称杨肸。晋悼公时,曾任太子彪傅。晋平公时,任太傅。他在当时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政治家,但活动广泛,影响较大。其活动时代在前572-前532年间。韩宣子:即韩起,韩献子之子,晋国的卿,“宣子”为谥号。

[2] 实:实际,这里指财产。此言有卿的虚名,而无与卿的地位相称的财产。

[3] 从:随从,交往。二三子:这里指同朝的卿大夫。这句说,自己因为贫困,不能与卿大夫们交际往来。

[4] 栾武子:即栾书,晋国的上卿。一卒:百人。一卒之田:指一百顷。上大夫应有一卒之田,上卿则应有一旅之田。一旅:五百人。一旅之田即指五百顷。此言从前栾武子身为上卿却没有百顷田产。

[5] 宫:居室。宗器:祭器,即鼎彝之类的贵重器皿。此言栾武子棒禄微薄,不能置备贵重的祭器。

[6] 宜:发扬。顺:执行。宪则:法度。越:超越。使越于诸侯:使晋国的地位超越诸侯。

[7] 戎狄: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怀:归顺。正:使……正。这里有使之安定、太平的意思。刑:法,即所谓“宪则”。疚:病。行刑不疚:依法行事,没出什么弊病。

[8] 以免于难:栾武子曾和中行偃派人刺杀晋厉公,拥立悼公,时为前573年。但因其德行高尚,没有受到“弑君”的责难。此言“以免于难”,即指其因而免于“弑君”之难。

[9] 及:到。桓子:栾书的儿子栾黶(yan)。

[10] 骄:放纵。泰:过分。奢侈:浪费。骄泰奢侈犹骄奢淫逸。无艺:无极,无厌。艺:极。贪欲无艺:贪得无厌。略:犯。则:法。行志: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志:心意。此言违法乱纪,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

[11] 假:借。假贷:借贷。这里指放债牟利。居:蓄。贿:财物。居贿:囤积财物。宜及于难:该当遭到祸难。

[12] 赖:依靠。此言依靠其父栾武子的德行荫庇,才得以善终。

[13] 怀子:桓子的儿子栾盈。

[14] 离:同“罹”,遭受。亡:逃奔。此言怀子本可免难,但他受到其父桓子的罪孽的连累而蒙受灾难,因而逃亡到楚国。

[15] 郤(xi)昭子:邵至,晋国的卿,因有军功自傲,和郤錡、郤犨(chou)控制朝政,被晋厉公派人杀死,家族被诛灭。

[16] 其富半公室:他的财富占晋国公室财富的一半。其家半三军:他的家族子弟占晋国三军将佐的一半。三军: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三军,每军万人,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恃:依仗。泰:奢侈。

[17] 尸:陈尸示众。尸于朝:被杀后陈尸于朝堂示众。宗:宗族。灭于绛:宗族在绛邑灭绝。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18] 八郤:指郤氏八位显要人物。五大夫、三卿:指八郤中有五人做大夫,三人为卿。据韦昭注,“三卿”指郤錡、郤犨、郤至。宠:荣耀。

[19] 能其德:能行栾武子之德。

[20] 吊:忧虑,伤痛。将吊不暇:忧虑还来不及。何贺之有: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呢?

[21] 稽(qi)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抵地,为时甚久,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22] 专承:独自承受。此言不仅是我独自承受您的教诲。

[23] 桓叔:韩宜子的祖先。以下:指其后代。嘉:赞许,这里有感激之意。赐:赐予,指好意踢教。此言“都感激您的教诲”。

解读

选自《国语?晋语八》,标题依普通选本。韩宣子身为晋卿,却为“贫”而忧愁。他认为自己“有卿之名而无其实”,与同列交往未免寒渗。叔向对此有不同认识,特向他道贺。本文所记“叔向贺贫”的一番言论,从客观上揭露了当时晋国的高级官员心贪财富、营私谋利的腐朽本质,反映了叔向这位比较明智的政治家对骄奢淫侈、贪欲无厌的行为的批评和对卿大夫身家的长久之计的关心,表现了他崇尚德行、鄙视财货的思想。在k一定程度上,其中也含有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切。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进步思想的反映。

本文持论锋锐,理足动人。全文紧扣“贫”字展开论说,征引正、反两面的史实加以论证,有非同一般的说服力。结构完整而严谨,语言具有质朴之美。

话题

1.叔向的政治观点是什么?

2.是否非要“贫”才能有“德”?

3.能否结合前面所学的相关文章,总结《国语》的文体特点?

相关资料索引

善察心理,以理服人

对心理活动能否准确把握,是说理有效与否的关键。其作用大到影响国家存亡,小可改变个人观点。《晋语八·叔向论忧德不忧贫》便表明了后一作用。据原文中韩宣子的话“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可以看出,韩宣子忧的直接原因不是其“贫”,而是因“贫”带来的“无以从二三子”,即无法与其他大夫礼尚往来地进行社会交往,无法获得社会归属感,从而影响其在社会上的发展。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社会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它必须以人的生存及安全需要为基础,如果生存及安全需要无法实现,则社会需要也就无从谈起。其时叔向当然没有这方面的理论自觉,但他通过正反两方面例子说明了贫而有德,则家兴人旺;富而淫逸,则家破人亡的道理,这实际上唤醒了韩宣子对生存、安全需要的重视,并且意识到只有在生存、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方可通过建德而取得社会需要之满足,即实现自我与家族发展之需要。无论叔向意识到与否,他对韩宣子的说理实则已涉及人类需求层次的先后顺序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说理效果,使得“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唐爱明《国语说理艺术撷英》,《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更多链接:

1.熊宪光说《叔向贺贫》,《中学语文新篇目试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2.黄永堂《简析<国语>散文创作的独特成就》,《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论语》

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记录。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一般认为,此书大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的弟予后学编纂而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合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一生初尝从政.继而周游.终则设教、著述。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主张回复西周制度,有保守的一面。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总结出不少可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对我国教育的普及、发展及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有巨大贡献。他的思想主张,经过后世儒者的发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维护封建统治的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生体。

《论语》二十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礼仪、文化等多方面,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儒家崇奉的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其章节简短,语言精练、形象,含蓄隽永,富于哲理;还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持证,颇具文学盒味。《论语》虽然不是文学著作,但历来家弦户诵,对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居则曰:‘不吾知也[4]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

子路率尔而对曰[6]:“千乘之国[7],摄乎大国之间[8],加之以师旅[9],因之以饥馑[10];由也为之[11],比及三年[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

夫子哂之[14]。

“求,尔何如[15]?”

对曰:“方六七十[16],如五六十[17],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8]。如其礼乐,以俊君子[19]。”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20],如会同[21],端章甫[22],愿为小相焉[23]。”

“点,尔何如?”

鼓瑟希[24],铿尔[25],舍瑟而作[26]。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7]。

子曰:“何伤乎[28]?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29],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30]浴乎沂[31],风乎舞雩[32],咏而归[33]。”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4]。”

三子者出,曾皙后[35]。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6],是故哂之。”“惟求则非邦也与[37]?”“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8]!”

[1] 子路(前542-前480):即仲由,字子路。曾皙: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前522-前489):名求。公西华(前509-?):名赤,字子华。这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陪奉孔子闲坐。

[2] 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3] 以:因为。尔:你,你们。毋:不要。吾以:即“以吾”的倒用。以:用。这两句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没有人用我了。一说,下句中的“以”是 “已”的假借字,作“止”解。句意为: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而不敢说。

[4] 居:平时。则:通“辄”,常常。不吾知:即“不知吾”。知:了解。 这两句说: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5] 或:有人。以:用。这两句说: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用什么(从政)呢?一说,“何以”即“如何”。句意为:你们怎么办呢?

[6] 率而:轻率、急迫的样子。对:答。

[7] 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8] 摄:迫近。摄乎大国之间:局促地处于大国中间。一说,“摄”作“夹”解。句意为:夹在大国中间。

[9] 加:加上。师旅:古代军队编制,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这里用“师旅”代指战事。

[10] 因:仍,继。饥馑:指灾荒。《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懂。”这里即泛指荒年。

[11] 为:治理。之:指代所治之国。

[12] 比及:等到。

[13] 方:指礼义。知方:懂得礼义。

[14]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学生称老师亦称“夫子”。这里即指孔子。哂(shen):微笑。

[15] 前略“子日”二字。下文“赤,尔何如”,“点,尔何如”与此相同。

[16] 方六七十:指每边长六七十里的地方。这里是说纵横各六七十里面积的国家。

[17] 如:或。

[18] 足民:使人民衣食富足。

[19] 如:至于。俟(si):等待。这两句说:至于兴礼乐教化,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担任了。这是自谦的话。

[20]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之事。宗庙是君主祭祀祖先的地方。

[21] 如:或。会同:指诸侯会盟之事。

[22] 端:礼服。章甫:礼帽。端章甫:即指穿着礼服,戴着礼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