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845700000024

第24章 励志笃学 厚德修身 (7)

[5] 虫:动物的通称。古代称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课(同“裸”)虫。

[6] 犹子:指兄弟之子。

[7] 郭嫂、饶嫂:均为郑燮之妾。其子即饶氏所生。

解读

这是郑燮任山东潍县令时写的一封家书,旨在嘱咐其弟代教其子。郑燮老来得子,爱之深故教之切。作者提出爱子之道和教子之法,明确指出“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至于“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这一常人所奉行的人生理想,在作者看来只是“小事”,反映了他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识见。作者奉行儒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仁爱思想,重在教子须有忠厚之情,慈爱之心,体现了对以人为本、厚德修身的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文章朴质无华,情深意笃,理正辞严,明白晓畅,很有个性特点。

话题

1.作者提出的爱子之道和教子之法有何意义?

2.作者的观念与以往的文人士大夫有何不同?

3.本为一封交代事情的家书.作者怎样做到了入情入理?

相关资料索引

郑板桥的家教观

郑板桥家训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其亲属进行人格美思想教育。“爱人”,是郑板桥对其亲属进行人格美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突,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郑板桥主张爱人,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互为报答的认识。爱人还是不爱人,这是对自身是否珍爱的问题。这种观点具有尊重独立人格,包含人类平等的因素。他强调,爱人,实际上也是尊重自己。反之,不爱人,实际上也是不尊重自己。他承认,他是常骂人的,这是不好的。他所骂的人多是秀才,但那实在是出于无奈。他对于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言一行之美的人是常常称道的,常常给予援助的。这里包括穷书生。他曾为一个被富翁赖婚的穷书生争得妻子,并获得一千两银子的嫁妆钱。又为一个不能如愿应考的四川籍书生指导书画。

郑板桥所主张的爱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爱普通劳动者。他颇有平民作风。他教育他的亲属,要他们关照家乡那些捕鱼捞虾、居住在破屋里的劳动者。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他对于达官贵人,却显得比较冷漠。

郑板桥不仅教育亲属爱人,塑造这一理想人格,不仅努力为其亲属做表率,而且教育其亲属注意从小培养他年幼儿子的爱人之心。主张爱人之心要从小抓紧培养。他指出,要爱人就要忠厚,而要培养人的忠厚之性须从小就抓紧。他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徘恻。”“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在培养幼儿忠厚之性的方法上提出了极有见地的见解。他主张,对于幼儿忠厚之性的培育,“毋为刻急”,不能采用笼中养鸟,“发系蜻蜓,线缚螃蟹”的办法。认为那样做达不到目的,只会适得其反;而要顺其天性,因势利导。

其次,郑板桥教育亲属塑造理想人格的另一主张是人格独立:“世道盛则一德尊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他教育他的亲属,不要不加分析地一味学别人的样,不要学别人连阡越陌占田地,要知足,拥有自己分内的田地就够了。他主张,古人所云人有耕田百亩之说是合理的,那么,拥有耕田百亩就是拥有本分的土地,超过了这个数就是占人产业,而占人产业是不可取的。当然,他这个拥有耕地数量的标准是当时中小地主拥有耕地数蚤的标准。他在这里对他的亲属实施了一种不为时俗所左右,保持人格独立的教育。保持人格独立精神,这在郑板桥身上表现得很充分。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立场上,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美学情趣上。

第三,郑板桥教育亲属塑造理想人格的再一主张是“奋发有为”。天道人事总以奋发有为为贵,这是郑板桥教育其亲属的一个重要观点。郑板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有朴素的唯物论的认识。他教育亲属要奋发有为,正是基于这种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朴素唯物论的认识提出来的。他指出,王侯将相是没有什么种的。一些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以讲述其祖先而自高自大,抱怨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那是可笑的。(节选自陈水根《郑板桥家训美育思想论》,《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10期)

更多链接:

1.周兴春《郑板桥的家教观》,《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4期

2.刘明华《论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彭端淑

字仪一,一字乐斋,四川丹棱人。早慧,十岁能文。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授吏部生事。乾隆二十年(1755),任广东肇罗道道员,多有治绩。后运米粤西,归途失足落水,有所感悟,于是辞官还乡,家居十余年,主持锦江书院讲席。名重一时,与张问陶、李调元并称”蜀中三杰”。年八十一岁去世。

彭端淑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并行于世。

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2],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从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3]。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4]: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5],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 资:天资,资质。不逮(dai):不及,赶不上。

[2] 旦旦:天天。

[3] “圣人之道”二句:谓孔子的儒家学说最终是由天资不高的曾参传下来的。《论语?先进》:“参也鲁。”鲁:愚钝。曾参为孔子弟子,孔子传其学于曾参,曾参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再由孟子传下来。

[4] 蜀:地域名,今四川一带。鄙:边远的地方。

[5] 之:往,到……去。南海:指浙江的普陀山,为佛教圣地之一。

解读

这是彭端淑写给子侄辈的一篇劝学名作。作者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事之难易和学之难易,强调为与不为、学与不学乃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条件。认为人之成败不决定于天资,而在于是否励志笃学,突出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文章说理平易,侃侃而谈;以事喻理,娓娓动人;情辞恳切,说服力强。

话题

1.二僧之成与不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学习习惯对干学习效果有怎样的影响?

3.“可恃而不可恃”“可限而不可限”体现了“聪”“敏”与“昏”“庸”怎样的辩证关系?

相关资料索引

张炯谈为学之道

为学之道,在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抔黄土,可以堆成高山;一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渊博的知识,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想一口饭吃个大胖子,那是难以成为学问家的。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信哉斯言!实际上,光学习而不能独立思考的人,很容易变成掉书袋式的教条主义者。对前人必须一分为二,采取批判的态度。于我有用者,吸取之;于我无用者,摒弃之。决不能把前人遗下的精华与糟粕一起装进脑袋里,而要批判与鉴别,就得独自思考。当然,不学习前人的著作,只是自己一味地思考,那也不行!那样就会因脑袋的空虚而被淘汰。

对书要加以区别。“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句含意深刻的话。前人的著作总有局限。所以,书不可不读,但读了不可全信,要联系实际加以检验,真正的好书要精读、细读、多读几遍,真正记住它的内容、它的精神实质,这才有用。一般的书只好浏览,等于记住了门牌号码,到需用时再找来细读。

(张炯《为学之道》,《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5期)

更多链接:

1.李朝正《彭端淑生卒年及思想初探》,《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2. http://www. njenet. net. cn/jsjx/czpd/xkjx/clyw/clywl5/weixue/kzzl. htm(《为学》扩展资料)

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天资聪颖,年十二为县学生。乾隆三年(1738)举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九年(1754),辞官退居江宁小仓山,筑随园别墅,诗酒优游,纵情声色,以文会友,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名士生涯。其诗标举性灵,为当时一大流派。盛名满天下,与赵冀、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亦工散文、骄文,自成一格。著有《水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1]:“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2],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3],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4],必高束焉,庋藏焉[5],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6]。通籍后[7],俸去书来,落落大满[8],素蟫灰丝[9],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 随园主人:作者自称。

[2] 《七略》:西汉成帝时,刘向受命整理皇家藏书。刘向死后,汉哀帝命其子刘欲继承其业。刘向校理群书,成《别录》,为我国最早提要书目。刘散在《别录》基础上总括群篇,撮其指要,编成《七略》:一曰辑略,二日六艺略,三日诸子略,四日诗赋略,五日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日方技略。除“辑略”为通论诸书之总要,其余六略即书之六种类别,故《七略》实为目录之祖。原书已佚,但班固(汉书·艺文志》乃据《七略》写成,尚可从中窥其大概。四库:即经、史、子、集四部。自晋代荀勖《中经新簿》分图书为甲、乙、丙、丁四部后,历代官家书目一般都采用四部分类法。这里以“《七略》、四库”泛指皇家藏书。

[3] 汗牛塞屋:犹言汗牛充栋,形容藏书之多。

[4] 业:已经。

[5] 庋(gui)藏:收藏。皮:搁放东西的木板和架子。

[6] 省记:明白记住。

[7] 通籍:指进士初及第。意谓朝中已有名籍。

[8] 落落:形容书籍堆积众多的样子。

[9] 素蟫(yin):白色的盆鱼。一种咬衣服、书籍的小虫。

解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通意义的一种现象。本文为黄生借书而作,突出上述论旨,意在强调唯有珍惜难得的机会,才能保持紧迫感,抓紧时间刻苦攻读。此文虽为勉励黄生之作,但至今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文章说古道今,言己勉人,语重心长,文短意深。作者成功运用对比手法,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言事说理,令人有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话题

1.文中“幸与不幸”有何深意?

2.应怎样看待今日的学习条件?

3.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何道理?

相关资料索引

袁枚的散文创作追求

舒位称衰枚“以诗、古文主东南坛坫,海内争颂其集”,意谓袁枚不仅以其诗与诗论闻书于东南,其古文创作亦具有广泛的影响。程晋芳甚至有袁枚“古文第一,骈体第二,诗第三”之评,对其古文创作更予高度赞扬。

首先,与论诗反对崇古贱今不同,于古文则主张“欲复古者先拒今”,强调取法乎上,从三代、两汉之书中汲取营养,因为他对宋代以后的古文评价不高,特别是认为明清古文沾染上八股文、考据文的弊病,更不足为法。但并非倡导拟古,故而批评 “优孟衣冠,摩秦仿汉”、“谨守八家空套,不自出心裁”为古文之弊。又正面声称:“大概著书立说,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赋诗作文,都是自写胸襟,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可见“复古”之旨的落脚点与论诗之倡言独出性灵是殊途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