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4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天气晴朗,人造卫星发射塔上竖着一枚大型火箭。火箭头部装着一颗圆球形的有4根折叠杆式天线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随着火箭发动机的一声巨响,火箭升空,并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虽然这颗“小星”在太空只逗留了92天,但它却加快了整个世界发展空间技术的步伐。人造卫星的发明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它的发明是团队的成果。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都在探索着太空的奥秘。从古代火箭到牛顿三大定律,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多级火箭理论到布劳恩研制的V-2火箭,经过祖祖辈辈的不懈奋斗,茫茫太空终于迎来了亘古未有的新纪元。据统计,现在人类已研制和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4800多颗。
就拿人造卫星控温系统来说,研究人员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直接受到太阳强烈辐射时,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温度则会下降至-200℃左右,这很容易损坏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这些情况使研究人员们伤透了脑筋。后来,研究人员从蝴蝶身上受到启发。原来,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缩小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使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最后研究人员经过反复研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可以使电脑芯片持续均匀散热。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后,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等纷纷发射各自的人造卫星。
从此以后,这些绕着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愈来愈多地“漂浮”在大气层外。原来只是运用在军事科技上的人造卫星,在后来慢慢繁衍出通信、绘图、侦测、气象等不同用途的卫星,形成“卫星家族”。
随着卫星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种类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它们在宇宙“公海”里遨游“淘金”,已为人类带来了万贯财富和便利,我们今日的生活,已经无法离开它们。20世纪发明的人造地球卫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