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847900000006

第6章 国家档案 (6)

美国共和党属于美国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之一,别称大老党。该党的前身民主共和党成立于1792年。1825年,民主共和党出现分裂,其中一派组成国民共和党,1834年改称辉格党。1854年7月,辉格党与北部民主党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组建共和党。红色被选为该党的党色,标志是大象。

1860年11月,共和党领导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该党首次执政。南北战争中,共和党领导北部军民粉碎了南部奴隶主的叛乱,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然而该党在十九世纪末为内部派系争斗和丑闻所困。到了二十世纪初,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带领下,共和党才表现出进步主义的风格。现今的共和党一方面支持商业发展、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民族主义和从宗教信念出发的社会保守主义。

林肯之后,该党先后出现过18位总统。前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就是共和党人。该党于2006年在议会选举中落败,在参众两院均占少数议席,在各州的立法机构中也占少数。

共和党也没有固定的政纲,以大选年竞选总统的纲领为全党政纲。无固定成员,党员人数以每次大选前选民登记为准。只有少数人是经过一定关系和手续加入党的基层组织的党员。该党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与选举年同步。大会提名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通过党的竞选纲领,选举党的主席。常设机构为全国委员会,任期四年,设正、副主席、秘书、司库等,负责筹备全国代表大会,主持总统竞选活动。各州有党的州委员会,州、市和基层选区均设地方委员会和选区委员会。竞选经费由垄断财团资助。

4)驴象之争

在美国政坛,驴和象长期以来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不过,驴成为民主党象征,并非民主党人本意。民主党人安德鲁·杰克逊在182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因其持平民主义观点而被对手讥讽为“公驴”。杰克逊大大方方地把驴的形象印在竞选海报上,变被动为主动。杰克逊任总统期间,一些漫画家用驴来讽刺他在一些问题上固执己见。第一幅用驴代表民主党的政治漫画于1837年诞生。漫画上,杰克逊赶着一头驴,前往他要它去的地方。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德裔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在不少作品中用驴代表民主党的政治观点。纳斯特在1870年首次把驴画为民主党的象征,这幅漫画刊登在《 哈泼斯周刊 》上。1874年,驴和象首次出现在同一幅漫画中,分别喻指民主党和共和党,驴代表倔犟,象代表稳重。此后,驴和象这两个动物形象经常出现在纳斯特的漫画中。后来,其他漫画家也纷纷效仿,驴和象逐渐变成美国两大政党的标志。因而,人们常把美国两党的总统竞选说成是“驴象之争”。

据美国电视台KWGN-TV网站报道,驴与美国总统的渊源可追溯至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时期。报道说,华盛顿访问西班牙期间迷上这种动物,他把驴带回美国,驴也获得了美国人的喜爱。

(三)总统选举

当选美国总统入主白宫,成为左右世界格局的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之事。然而成功者寥寥,哪怕是像2000年的戈尔,即使已经敲响白宫的大门了,但还是被最高法院的判决拒之门外。所以,要想成为总统,必须要在大选中连闯五关:一、政党初选;二、获得政党提名;三、参加大选;四、全民投票;五、选举人团投票。当然,如果出现意外争执,还须增加诸如最高法院判定等其他程序。

1)初选与提名

每逢大选年的2月~6月间,各政党在各州的政党初选拉开序幕,产生出席全国代表大会的政党代表。选举方式有两种,一、由各党从基层选区开始,自下而上逐级选出自己的代表,出席州、市和全国代表大会;二、由各党的选民在同一天到投票站秘密投票,分别选举各自支持的总统候选人,然后根据各候选人的得票比例确定该州参加各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

州一级总统预选,将选出各州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承诺代表”。他们依据预选结果,承诺支持本党的某位竞选人。两党“承诺代表”的名额和分配机制有所不同。民主党通常依据预选中各竞选人的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共和党在一部分州内按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在另一些州则执行“胜者全得”的规定。除“承诺代表”外,参加党代会的还包括少数“未承诺代表”(民主党称“超级代表”)。他们主要是党内知名人士、资深人物,如党的全国委员会成员、参议员或州长以及党派领导人等。他们无须通过初选表决推举,所以在党代会召开之前,他们可以不明确表明态度。

衡量竞选人在预选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竞选人能够赢得多少本党“承诺代表”的支持,而不是支持票的高低。两党竞选人赢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唯一条件,获得全国党代会半数以上代表的支持。

在民主党方面,各州都有一定的代表名额,参选者可根据在预选中的选民支持率分得相应代表数额。在2008年4049位代表名额中,有3253位产生于州预选,有796位“超级代表”则分配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成员、民主党参议员或州长以及党派领导人。在八月底于丹佛举行的提名大会上,获得2025名以上代表支持的竞选人将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眼下,虽然奥巴马艰难地战胜了希拉里,但是党内的分歧并没有得到弥合。他获得提名并不难,但是如何战胜对手,则首先需要巩固民主党自己的阵营。

对共和党而言,由于该党实行双轨制,有产生于州预选的代表名额,也有执行“胜者全得”产生的名额(如新泽西、纽约、弗吉尼亚等15个州)。在2380名代表名额中,将产生1917名“承诺代表”,另外有463名“未承诺代表”中,有123位代表名额分配给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成员。2008年9月初,共和党将在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提名大会上,最终获得1191名以上代表支持的参选者将获胜。在2008年的竞选中,共和党的预选早早决出了胜负,麦凯恩代表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候选人奥巴马一较高下。

由于新罕布尔州为最早进行直接初选的一州,爱阿华州则是全美第一个进行党团会议的州,因此两州的初选结果,将会影响其后各州的选举结果,被视为总统大选的风向球。

2)参加大选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七八月份举行,主要任务是确定该党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通过本党的竞选纲领。早在五六月间,全国代表大会的大部分成员已经产生,各总统候选人拥有多少支持代表已经明朗。在胜负已见初定的情况下,全国代表大会不过是走走程序。

总统候选人一旦获得政党提名,便正式投入到竞选大战之中。选战大约为八九周的时间,两位总统候选人在此期间不遗余力,竞选造势。他们穿梭在全国各地作秀,在广告和宣传中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在电视上发表演说,搞电视辩论等等,好不忙乎!当然,这些活动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费用不低。所以,每位候选人都有自己的筹款班子。

3)全民投票

美国的大选投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民投票;二是选举人投票。全国选民投票是在选举年11月份举行。全国选民投票日也叫总统大选日。由于美国实行选举人团制度,选民实际在选举代表选民的“选举人”。选举人基本不挂名,他只是预先声明自己将要投哪位总统的票,选民便根据他的声明而选择投票。譬如,你如果支持奥巴马,你就将票投给支持奥巴马的选举人。这位选举人不署姓氏,只标明类似奥巴马的选举人(elector for Obama)的字样。

12月份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真正的总统选举。各州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首府进行投票,最终选出总统和副总统。其实,选举结果在全民投票当天就已揭晓,选举人团的投票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已经没有变数了。当然,假如选举人背叛了自己的承诺,转而投自己想选的总统,这是一种“背叛”,但在法律和理论上也无可厚非。当然,这种现象好似并没有出现过。

如果没有出现争执,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就职典礼。获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手抚《 圣经 》宣誓就职,这时总统选举的大幕才落下。

4)选举人团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一直实行“选举人团”制度,至今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早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考虑到美国幅员辽阔,不易实行直接选举。又为了保护美国小州的政治利益,也为了防止政客向选民骗取选票,所以制定了由“选举人”间接选举总统的国策,以求避免弊端。这种制度还体现了尊重各州地方的权利,是民主制下的一种放权形式。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各州应依其州议会所定之方式,任命若干选举人,其人数与该州于国会所应拥有参议员及众议员席次的总数相同。”美国五十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有538张选举人票,候选人获得其中一半以上(270张以上)即可当选总统。

选举人团的选举人构成形式如下:美国五十个州,不论人口多少,每个州都有两票“保底”;首都华盛顿特区不是州,但也有三票;这样加起来总共103张票;这些“保底”的票加起来占了总数的20%。剩下435张票,则按每州的人口分配,大约每六十万人便有一张选举人票。

至于各州众议院议员的人数,则根据各州的人口比例来确定。所以可以这样讲,人口多的州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换言之,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就多。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最多,它的选举人票便多达54张,阿拉斯加州的人口较少,它的选举人票只有三张。

再有,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采取“区域计票制”,在各选区获得单纯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即获得该选区的一张选举人票,在全州获得多数选票者,可再拿下两张(代表两名参议员)的选举人票。除此二州之外,其余四十八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

如果所有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则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1824年,约翰·昆西·亚当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由众议院投票表决后被指定为总统的。

5)总统难产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选举也曾出现过好几次争议。自从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由于受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直到1788年,美国才首次举行总统选举。当时获选票最多者当选总统,获选票第二多的为副总统。乔治·华盛顿以全票当选第一任美国总统,也成为美国史上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以全票当选的总统。

然而,美国曾有两次大选无法产生总统,只好交由众议院选出。

1800年,托马斯·杰斐逊和艾伦·伯尔各获得73张选举人票。后经众议院三十六轮投票才决出胜负,杰斐逊当选总统,伯尔为副总统。美宪法据此于1804年7月27日通过第十二条修正案,规定每个选民须投两张票,一票选总统,另一票选副总统。

1824年选举又出现新问题,四位总统候选人中无人获得过半数选举人团票,只得交由众议院投票表决。约翰·昆西·亚当斯没有赢得表决胜利,却成功当选总统。(原因见本书第38页“党派之源”一节)

再有,美国历史上还有总统候选人输了选票赢了白宫的例子:187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拉瑟福德·海斯的普选票比对手少了25万张,但因选举人团票领先而当选。188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比对手少了近九万张普选票,也因选举人团票领先而胜出。小布什与戈尔之争,最终也成了“少数票总统”。

美国历史上迄今共有十七位总统候选人未赢得超过半数的普选票而当选。1992年,克林顿普选票未过50%,而第三党总统候选人罗斯·佩罗获得19%普选票,但却未能获得一张选举人团票。再有,在1960年总统大选战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获得的选举人团票虽超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56%,但两人的普选票差距仅为0?郾16%。由此可见,美国的总统选举也并非完全公正,其中还有好些“空子”成为政治家们利用的地方。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远眺W7I?媝z???C6?遱kVMFN-炍矋?X萪駪謎专G扬gJ俯f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