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下蜀道
848900000002

第2章 从“蜀道难”到 “蜀道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一首《蜀道难》,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蜀道的无奈哀叹。“蜀道难”成了蜀道的标志,人尽皆知。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蜀道难在何处?为什么这般难?蜀道现状如何?

第一节 凌空栈道施工难

蜀道上栈道的线路长,工程量大。因沿途崖壁阻碍,必须傍山凿孔、架木为栈方可通行,故蜀道多栈。金牛道穿行于大山峡谷之中,栈道占全程线路的三分之二。其中朝天段一带是栈道的密集区,明月峡长约3000米,栈道孔眼遗址壁达1800米,栈道约占路段的78%。

施工环境恶劣。栈道依山傍江,索崖壁立,百步九折,楼阁凌空。正如《史记索引》里说:“绝险之处,傍绝山崖,而施桥梁为阁。”李白在《蜀道难》里称岩石上险栈为“天梯石栈”。栈道始建于战国初期,金牛道上第一险栈龙门阁,长182米,桥阁100间。此地系石山,栈桥架于半岩,丈余岩石挺出崖壁,《方舆胜览》记其事,称此处“石壁陡立,虚凿石窍,架木其上,较它绝险”。修马鸣阁飞鹅峡艰险段时,相传石壁崩坍,莽张飞急中生智,以丈八长矛顶住石壁转危为安。虽是传说,亦足以说明修筑栈道的确有千难万险。

工具简陋、原始落后,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处。比如褒斜道的石门即隧道仅长16米多,用石斧、铁锤施工,整整花了四年时间,平均每年仅凿四米。

栈道修筑系高危作业。民工或腰系绳子,或架云梯在山壁上凿孔架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多少人伤残或葬身江河。

第二节 刻骨铭心行路难

劳动者、文人墨客、将士们常出入蜀道,蜀道之难,他们有深切的体会,最有发言权。

劳动者心目中的“蜀道难”。以搬运为生的“背二哥”身背重物,常在崎岖的古道上行走,或上坡或下坎,累得汗水长流。在背运实践中,他们掌握了劳逸结合的方法,约定“七上、八下、平十一”,即上坡走70步路,下坎走80步路,平地走110步路就要停歇,如此才能保持体力,做到安全行走。可见蜀道如此难行。

文人心目中的“蜀道难”。唐代诗人张文琮《蜀道难》诗云:“……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只有亲身走过蜀道的人,才有这样的感叹。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初年离京回蜀,经金牛古道朝天段,见山雄险奇、岩峻石险,惊呼“天梯石栈相钩连”,不断摆头叹息“畏途巉岩不可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往返蜀栈道花了一个月,发出“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归次汉中境上》)的感叹。栈道就是这样费时难行。

将士心中的“蜀道难”。曹魏大军奇袭阴平道,因无路可走,只好“束马悬车裹毡推转而下”。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将曹爽率六七万大军从北栈傥骆道进军,行到洋县北尖势山,根本无路可走,只好绝望地退兵。军人心目中的蜀道难上加难。

蜀道的某些路段特别难行。南栈道阴平道文州(文县)至龙州(平武)段“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苦力左肩挑担在此无法换肩,人称“左担道”。北栈道傥骆道有一段野兽常出没,并有带毒植物的区域,人们视为畏途,行人望而止步。陕西宁强境内金牛道上的金牛峡,两边峭壁高耸,道路极窄,仅能容一人一骑,人行其中如从岩缝中挤过去似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是诗人的夸张,是名副其实的真实写照。

第三节 天地生就蜀道难

造成蜀道难的地质因素在于沿线复杂的地形地貌。

一说是星球撞击后形成的。大约在一亿年前,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复杂的岩浆活动、宇宙之中的陨星撞击,以及行星瞬间撞击的巨大能量,留下了横断大褶皱,形成了东西走向的秦岭、巴山(包括摩天岭、米仓山等)。更由于蜿蜒、湍急的嘉陵江、汉水等江河的纵深穿插切割,山势陡峻,造成峡谷众多。

二说是板块漂移形成的。大约在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大陆均连接在一起。几千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撞击组合,形成喜马拉雅山,推动青藏高原隆起,演化成现在的大陆。秦岭、巴山正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所形成的,故蜀道沿线形成山体大、坡度陡、峰谷纵横的地形地貌。

三说是沧海桑田变化的结果。原蜀道沿线系古生代至中生代时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海洋。距今18000万年前和7000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两次构造运动,使海洋成为陆地。后来,由于断裂带活动等因素,形成蜀道关隘重重。

以上说法,仅供参考。总的说来,蜀道难是天生地造、神奇的宇宙鬼斧神工之杰作。

第四节 感悟秦蜀古道难

蜀道难,不知难住古今中外多少人。

蜀道难,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陕西宁强境内金牛道入口处有一座五丁关,两山之间只有一条两三尺宽的小道,仅容一人一骑通过。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来到此处都得步行,即使帝王高官也一样下马步行才能过关。

蜀道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人的气魄胆识。《汉书·王尊传》记载,东汉时,王阳到四川上任刺史,经过陕西褒斜道石门附近的九折板,见山势险恶,时有坠入万丈深渊的危险,遂知难而退,弃官回家。后来,皇帝派王尊入川。王尊走到九折板,见山势确实危耸,但他知难而上,鼓足勇气,终于扬鞭跃马过去了,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榜样。这个故事昭示后人:勇者知难而进,弱者知难而退。

帝王将士利用蜀道的险要地形,征战关隘,建功立业。比如刘邦被项羽派到汉中当“汉中王”,他利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灭了“三秦”。曹魏大将邓艾奇袭阴平道,破江油关,战绵竹关,一举灭蜀建大功。

利用雄关要隘锁古道的地形特点,建立平安的大后方。“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起义时,唐明皇、唐僖宗两个皇帝先后到蜀地避难。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工厂也避战乱纷纷迁川,使蜀地成为生产供应抗日物资地之一。

人们在蜀道难面前,不断思考相关问题。清朝官员潘时 提出“人心之危”的新课题。他在《五丁力士开山处放歌》中这样说:“噫吁嚱,险山戏自古悲蜀道,青天难上人惊倒。那知绝险皆坦途,惟有人心之危思议不能到。”的确,蜀道难看得见、摸得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蜀道之难易也可转换,即绝险可变通途,也容易观察,只有人心难测。

蜀道难的内涵在不断延伸、升华。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萧何发万船蜀米途经朝天明月峡遭遇危栈阻碍。江水猛涨,当地百姓自发参与拉纤,经三天苦战,使万船脱险。萧何感动地说:“民众乃江山也,得道于民,江山固稳;失道于民,潮起舟覆。我王打天下,靠民众耳。得民众爱,扩之得江山也。”这里,蜀道(水路)难与不难不是主要问题,“得道于民”才是治国之本。

唐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收复两京后,入蜀避难的唐明皇回京。《开元传信记》记载:“上幸蜀,车驾次剑门,门左右岩壁峭绝。上谓侍臣曰:‘剑门天险若此,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邪?’”唐明皇有感而发,题写《幸蜀回至剑门》一诗,最后两句云:“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方在德”,化用张载《剑阁铭》诗句“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唐明皇从“安史之乱”入蜀避难、沿途惊魂的教训中深深体会到剑门再险也难定成败,开始领悟到以德兴国的深刻含义。

第五节 而今蜀道不再难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蜀道也在不断改变着面貌。

防区制时期,成都至绵阳段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35公里。古老蜀道线路上第一次出现现代意义的道路。

1937年川陕公路通车。川陕公路由四川成都经绵阳、剑阁、广元进入陕西宁强、凤县至宝鸡,全长800多公里。从此蜀道主干线有了现代化交通线,古驿道逐步被川陕公路代替,打开了几千年来难行之蜀道的北大门,开始结束蜀道难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道路建设,蜀道沿线国道、铁路、高速路相继通车。

108、316国道穿梭于蜀道间。

宝(鸡)成(都)(含复线)、阳(平关)安(康)、广(元)乐(坝)铁路纵横交错于古蜀道。

成(都)绵(阳)、绵(阳)广(元)、川陕等高速公路相继贯通。

蜀道上主要城市飞机通航,现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的新蜀道。

中共四川省委第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描绘出新的四川枢纽梦想,北向连接我国大西北,沟通中亚和欧洲;南向连通珠三角、北部湾出海口,连接东南亚和东盟地区;西向形成入藏主通道,将来从拉萨再向南、向西延伸至南亚次大陆,通往印度洋出海口;东向进一步畅通到中部和长三角的大通道。

在2008年国家公布的《全国铁路网络调整规划》中,七条出川铁路通道同时进入国家规划,其数量规模和投资规模都史无前例。与此同时,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新客站、川陕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破土动工。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川内首条高速铁路达成铁路改扩建工程已完工投入运营。此外还开建成兰铁路、成贵、成西、成渝客运专线等九个铁路项目;高速公路方面,除确保已开工建设的映汶、成安渝、成都至南部、攀枝花至丽江等七条高速公路外,再争取新增六个高速项目开工。

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七昭化、八广元、十二三天到勉县”的行路口诀已成为老皇历。如今,蜀道成了四通八达的康庄大道,请听歌曲《蜀道》:

蜀道不再难,蜀道通了天。

看我在路上,千里如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