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849000000043

第43章 迷彩之师 (42)

张国锄清楚地记得,2008年12月28日,诸暨指挥部挂牌100天,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来到大院,握着他的手嘱托道:“诸暨的事我们办好,大院的事你要办好啊!”

把青川当做浙江的一个县,甚至比当地的一个县还要倾力倾情,这就是浙江援建的风范!

在青川,浙江援建的学校、卫生院、民居,质量、品位之高,让浙江人也感叹:这些建筑从硬件到软件比他们那儿都漂亮哇。

确定援建资金财政1%支出和社会捐赠桥归桥、路归路,分开计算,一分不少全部用于援建青川。浙江省援建青川县资金将超过85亿元,截至2010年8月底,已下达计划项目547个,投资79.89亿元,累计完成项目536个,实物工作量75亿元。浙江含社会捐赠已累计援建青川109亿元。中央提出的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胜利达到!

谈月明感慨地说,实践证明,这是一套符合灾区实际的科学援建、高效援建的好做法,是浙江省在援建中所探索和独创的。

浙江援建主要工程项目有:援建城镇居民永久住房涉及8个乡镇12个小区,共计36万平方米4273套,帮助60000户农户完成农房重建;援建学校49所;援建医院(卫生院)37所;援建福利院7所;援建道路193条,总长1100公里,桥梁66座,漫水桥92座,隧道1座;援建防洪堤34条,总长28公里,新造土地3255亩。

浙江省在大手笔真情援建青川时,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9月,浙江刚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的冲击和“莫拉克”台风袭击。作为中国GDP总量排名在前四位的浙江省,切身感受到大洋彼岸的狂潮。

援建工作会受到影响吗?人们在担心,在观望……

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地表示:“支援青川灾后重建的目标不会变,决心不会变,工作力度不会变,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浙江速度”、“浙江奇迹”依旧在灾区的土地呈现,援建青川这副担子浙江人担得稳当、实诚!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为援建人员的家属留下笔墨。

在这场旷古绝伦、栉风沐雨的大援建中,援建者的家属们撑起了后方的一片天空,正是有了这样的全力付出,才有援建者一心一意的前方工作。特别是节假日,援建者的父母亲、妻子、儿女要忍受更多的孤独寂寞。正是有了这份理解和奉献,后方的亲属和前方的“将士”们共同托起了灾区人民的幸福安宁。援建人员的家属,也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即便是中国最传统的新春佳节,两年来,指挥部的援建人员大多坚守在工作岗位,留给亲人们的是牵挂、是思念,更是责任和奉献。

2008年中秋节,这是浙江援建人员在灾区过的第一个节日。省援建指挥部举行了简单的茶话会,谈月明触景生情:“每当工作之余,我们也会伫立窗前,想念亲人。中秋佳节,我们更思念高堂父母,挂念娇妻儿女……”一番话语,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在座的援建人员个个泪流满面。桌上放着月饼,但谁也没有心情去尝一口。

茶话会结束,马永良匆匆赶回指挥部。晚上,皓月当空,一张小桌,一杯黄酒,几块月饼,绍兴指挥部和关庄镇的干部度过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中秋之夜。说笑之中,谈项目进度;举杯之间,论规划大事……

军功章有她们的一半

在谈月明这个坚强、总是激情洋溢的总指挥心里,对夫人沈星星、儿子谈笑,却有一份深深的歉疚。结婚以来,由于工作岗位和工作地域的不断变化,夫妻之间总是聚少离多,对儿子关心照顾得少,家庭事务主要靠夫人打理。谈月明动情地说,自己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夫人沈星星长期默默地支持。特别是到地震灾区工作,家庭的担子更是全部搁在了夫人肩上。夫妻俩名字中包含“星”、“月”二字,文化部老领导高占祥曾经以“星月同映”字幅相赠。有时,星月当空,睹物思人,谈月明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2009年4月,王加潮的妻子韩树瑛来沙州探亲。汽车在夜色中沿着山路绕来绕去,同车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厉峰说,就这15分钟左右的山路都有60个弯。

(三) (2)

终于见到了丈夫。仅仅是半年多未见,王加潮又黑又瘦,头发花白,完全变了一个人!韩树瑛心疼得眼泪直流。即使妻子来到沙洲,王加潮也忙得没有几个小时能陪陪。韩树瑛待了两天只好提早回家,在双流机场候机时,韩树瑛突然不见了。一会儿,指挥部一位家属跑过来告诉王加潮:“大姐在旁边哭呢。”王加潮心里很难过。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只有故作轻松,装着没有看见。指挥部的兄弟们让他去劝劝,王加潮摆摆手:“没事,回去就好了。”王加潮后来说,不是他不想去安慰妻子,在那样的情况下,只会越劝越糟。

晚上回到板房,夫妻俩通了电话,王加潮轻声细语,极尽安慰,一曲《故乡的云》丈夫的柔情尽在其中了。

无独有偶,茶坝指挥部陈锋的妻子王利君2008年10月到茶坝,正遇上大雨塌方路断,条件很艰苦。看见丈夫憔悴而焦虑,妻子哭了好几场,离开茶坝时也是哭着走的。

叶华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2008年10月不慎骨折,家人都没敢告诉他。叶华还是偶然从来茶坝支医的医生那儿才知道这个情况。女儿很想念爸爸,叶华入川头半年,女儿每晚都要抱着爸爸的照片入睡,常常在泪水中醒来……

这样的事例几乎在每一个援建人员生活中都有。

70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人独自在家的孤独和对亲人在外安全的担忧,是许多援建人员家属难言的伤痛。

嘉兴指挥部陆锦法家中妻子一人独住,每晚都在客厅里放上钱夹,里面装有一些零钱,还摆放一部小灵通,如果遇小偷,期望能散点财物以此保佑平安。

挂职干部石鑫炯的妻子沈秀芬也是一人在家。凑巧的是挂职前石鑫炯在绍兴农校上班,妻子在市里上班,相距80多公里,自然不可能天天在一起,自称是“周末夫妻”。援川后,夫妻俩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见一面,石鑫炯笑言:“又变成‘季度夫妻’。”有一次,沈秀芬买了两只甲鱼用绳子系住搁在厨房。凌晨两三点钟,沈秀芬突然听到有两声大响,心里很害怕,是不是来了小偷?翻身坐起,不敢入睡。正在疑惑,一会儿,卧室的门口好像也有响动,沈秀芬吓坏了,慌忙给楼上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赶紧下来大声敲门喊话。有朋友壮胆,沈秀芬战战兢兢地打开门,才发现是那两只甲鱼挣断了绳索,从炊台上摔在地上,又爬到她的卧室门口。哎,一场虚惊!

余飙是台州指挥部项目建设组组长。余飙平常话不多,在同事们眼里,他是个沉稳、坚强的汉子,可他落泪了……

余飙落泪的那天晚上,是一位同事的生日,指挥部的人一起聚餐喝酒。余飙看起来心情不好,也放胆喝了点,或许是有了酒意,或许是压抑太久,喝着喝着,他忽然失声痛哭起来。

大家都觉得奇怪,后来,在王加潮的一再追问下,余飙才说出了实情。原来是家里出事了!

就在2008年9月援川前,余飙的母亲因病瘫痪,成了植物人。

或许是心里有种预感,怕是没有机会尽孝,出发前余飙悄悄去为父母挑好墓地,回来对妻子说了句“要辛苦你了”。

在灾区,工作量很大,没有昼夜之分,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余飙才有机会想念母亲。有几次,余飙和同事回台州老家,同事叫他多留几天,再多陪陪母亲,但每次他都与同事同去同回,怕耽误工期。

2009年8月的一天,老家传来噩耗:父亲因病突然去世。余飙听到消息,独自站在原野上,冷风吹过,暗自流泪。回家料理完后事,没几天他就回来了,但同事们看得出他内心的悲痛。

相隔仅半年,12月,他的母亲也走了,他同样没有送上最后一程。这些事,他从来都不说,就连老家的领导也不知情。

在青川援建的浙江儿女们,谁没有情爱,谁没有热血,谁没有一份牵挂?

海宁市援建指挥部许晓飞说,2008年8月19日下午,他和两名援川同志一起正准备乘车去机场乘坐CA1745次航班从杭州赶赴四川。

当接许晓飞的汽车开到家门口的时候,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拼命地抱着他,贴在他的怀里说:“爸爸,我不让你走,我要和你在一起。”看到女儿稚嫩的脸颊上两行晶莹的眼泪,许晓飞心中一颤,眼圈不由自主地湿润起来,他怕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强笑着对孩子说:“爸爸不走,爸爸只是出差,马上就能回来的。”说完就把女儿硬塞给了妻子,拉开车门说了句“我走了”,便招呼司机开车。

当妻儿的背影在后视镜中渐渐远去的时候,许晓飞说他的眼前早已模糊不清。等车开出小区,他才敢拿起电话与家人告别,而女儿在电话中的一句话使他的心中充满了感动:“爸爸,你是去帮四川的小孩子重建家园,你放心去好了,我会听话的。爸爸,一路顺风!”

当初叶蔚去桥楼的时候,家里正开始装修新房子,又恰逢女儿入幼儿园,家中还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没想到妻子只淡淡的一句话:“去吧,去了好好干,大后方就交给我,你知道我很能干的哦!”叶蔚从心里钦佩妻子的坚强,感谢她对自己的支持。其实,去桥楼没多久就有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妻子瘦了很多。叶蔚明白,家里的这副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肩膀,她的压力太大了。

当初大多亲朋好友都反对叶蔚去援建,生活工作艰苦倒是其次,大家担心的是余震、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确,在青川自然灾害防不胜防。刚开始会有些惊慌,到后来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是,2008年9月上旬的一场余震,叶蔚终生难忘。那天,叶蔚和桥楼乡乡长韩维模在县城乔庄与有关部门衔接工作,突然地面摇晃,边上正是危房,刹那间,两人不约而同地牵起对方的手,往中间大步一跳。回头一看,危房已经倒塌,原来的地方已成废墟。

最让叶蔚难过的是,外婆离世时自己没能见她最后一面。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叶蔚从小由外婆抚养长大,与外婆有着深厚的感情。2009年5月初,叶蔚接到家人的电话,得知外婆不小心摔倒,生命垂危。他焦急万分仍坚持把手头的工作办妥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但还是迟了一步……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叶蔚都会梦见外婆。

桐乡市援建指挥部廖志浩心中也有一份沉甸甸的伤痛,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妈妈:

您好。这是我给您写的第一封信,我有许多话想跟您说。妈妈您知道儿在想念您吗?

今年清明我在灾区度过,看着这里的老百姓思亲的情景,我更是想起妈妈您啊。

妈妈,您虽然不懂大的道理,但您有颗慈悲的心,理解灾区的建设离不开儿,看到灾区巨大变化,您会欣慰其中有儿的功劳。妈妈,转眼您离开我们一个多月了,看着身边的每一件东西,都能怀念起您的音容笑貌,这些天来,感觉自己生活在一场永远也醒不了的梦中,只有在梦里,我们母子才能团聚。

妈妈,您就像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您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成长的方向。当我 遇到挫折时,您就会鼓励我;当我自满时,您就会提醒我。一直以来,您对我要求严 格。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另一种爱。因为,我深深懂得:“严是爱,宽是害。”

2010年2月24日,廖志浩的母亲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廖志浩说,母亲的一生是吃苦受累的一生。在他的记忆里,母亲对子女什么都想到了,唯独忽略她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这几年之后,回忆与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他才能够深深地感悟到:母亲对子女、对家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而子女给予她的或说可以报答的,是那样地微不足道!

廖志浩说,他来四川以后,母亲一直十分记挂。平常很少看新闻的母亲,每天关注的就是灾区又地震了没有,然后叫父亲打电话问这边情况怎么样。母亲虽然不懂文化,不懂政策,但是对儿的关注比任何人都多。

廖志浩说,他的母亲从小生活在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又排行老大,帮助父母照顾兄弟姐妹的重担就压在母亲幼小的肩膀上。白天下田干农活,晚上在家洗衣做饭,长期的劳累使母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等病,每次发作的时候都是痛苦万分。多年的疾病导致身体极度虚弱,但是为了不给儿女们增加负担还坚持去做生意,说是给自己挣养老钱。记得在寒冷的冬天,母亲总是穿着厚棉衣推着三轮车出去做生意。湖北的冬天是很冷的,年轻人出去穿得再多也直打哆嗦,更别说母亲本来就虚弱的身体……

廖志浩在信中写道:

2月23日,在您弥留之际,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看到弟弟在身边,吃力地挣扎起来问我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口齿已经完全不清,但是仍能体会到母子情真。在您病发后的第三天,我才赶到您床前,您只是静静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转过头去,我看见了您眼里慢慢地噙着泪水,我知道那叫欣慰,那叫安心……

吕旦是竹下公路项目的负责人,他的妻子叫徐丹丹,这是一个妻子对援川丈夫的点滴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