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849000000044

第44章 迷彩之师 (43)

“我和我先生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因为长期的两地来回奔走,我辞去了工作八年的教师工作,来到杭州,仅仅是因为想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但丈夫吕旦却加入了援川的队伍,留下徐丹丹和儿子守着空荡荡的家。

“作为新杭州人我们都没有父母可依靠,从幼儿园接子煊回来后,我在做饭,听见煊又给你打电话,对着电话里大声地叫着,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好几个月都没回家了。你答应过儿童节回来陪我的,还答应给我买礼物的,你知不知道你很久没回来了?小家伙稚嫩的声音夹着些许不满和埋怨。最后小家伙说,我和妈妈都很想你了,我们家现在装修房子,你知道妈妈真的很累,前两天都晕倒了。家里没人烧饭给我吃,我就吃点饼干,你就早点回来吧……”徐丹丹说她听着忽然就想流泪,真的想不到一个六岁多的小孩会说这样的话。

(三) (3)

“做好了饭我对着看电视的小家伙说,我去倒垃圾别出来哦。可是小孩毕竟是小孩,等我回来的时候,煊站在家门口快要哭了。我问,怎么啦?煊说:‘我不小心把门关上了。妈妈有没带钥匙呀?’我说:‘没有。’‘带手机了吗?’我摇摇头。‘带钱了吗?’我摸摸口袋,翻出十个硬币,对煊说:‘就这么多了。’小家伙哇地哭出来,‘怎么办呀,爸爸在四川,我们回不了家了!’”徐丹丹说她看着儿子着急的样子,责备的话咽了回去,安慰他:“没事的,妈妈会想办法。”

“煊说:‘我们给爸爸打电话吧,他不是说后天儿童节会回来吗?那就叫他早点回来。’借了邻居奶奶的电话,看着他抽噎着给你打电话,我的眼眶湿润了。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爸爸快点回来,帮帮我们吧,我和妈妈锁在门外了,就只有十块钱,没地方吃饭睡觉,就快去要饭了。’看着他这样说话,逗得我笑起来。你对孩子说,最近太忙了,叫妈妈想想别的办法。他哭得更伤心了,这时邻居大妈的儿子回来,终于把锁打开。小家伙抹抹眼泪笑了,还好,不用睡大街要饭去了。”

晚上,是吕旦、徐丹丹和儿子三口人唯一能在网络里见面和聊几句的时间。徐丹丹说,要和吕旦说上话,一般都要等到晚上10点以后。“看着你的忙碌,我也慢慢习惯了。布置工作,写报道,打文件,尽管你忙得根本没时间说话,可是只要能够看得到你,我就觉得满足和安慰,等你空下来的时候,往往都是十一二点。你几乎每天累得只会说,‘真的很累了,早点睡吧!’我总是说‘好的,晚安!’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仅仅为了等你说这样一句话,还是仅仅为了自己说那样一句话,我才能安然地睡去。”

竹下公路对于杭州援建来说是一个不大的工程,却被列为2009年杭州市交通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吕旦和同事们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再难也要克服。“以你的个性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这一点我是了解你的。你曾经说过,在援建项目上,杭州交通不能输,也不会输。为了赶工期,为了那些孩子们,你说再苦再累也值,你希望今年的9月1日这条路能够通车,让灾区的孩子不必翻大山就可以上学。不必再是雨天泥泞,晴天灰尘的样子。作为后方,我不能再要求你什么,我只希望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为了灾区的人们,为了可爱的孩子们,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吕旦的儿子叫吕子煊,吕旦援川走时读幼儿园大班,现在已经上小学。2010年6月23日,吕旦在发给笔者的短信中说:“儿子比较想爸爸,父子情深嘛!一家人稍有空隙就会视频里见。”吕旦说,但至今又有三个月没回家。不过,竹下项目的工程人员都很努力,每天加班到深夜,再过一个多星期工程就可以完工。

2009年6月一天晚上,蔡爱东接到妻子电话:“女儿得了急性盲肠炎,急需做手术。”当时正值桥楼乡中心小学、卫生院建设的关键时期,蔡爱东无法脱身。12岁女儿小佳在病中反复念叨着“爸爸”,听到这些话,蔡爱东顿觉心酸,对着电话另一头的亲人,他除了说几句安慰的话,没有任何办法。等他处理完手头工作赶回去时,女儿已经做完手术。

这一年多时间,蔡爱东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特别是2009年10月由瑞安援建的唐家河科技交流中心(川浙交流中心)开工。蔡爱东连续一个星期没有睡好觉。除了过年,偶尔一两次回瑞安,也总是带着各项工作往各相关部门跑,天天早出晚归,跟妻子女儿的见面机会屈指可数。2009年11月份,蔡爱东回家探亲一个星期,就是这难得的探亲假,蔡爱东也是带着任务回去。白天,跑公务;晚上,跑朋友圈子,父女之间相聚时间算起来并不多。一个星期眨眼就过,蔡爱东第二天又要回四川,女儿央求道:“再陪我一天吧,好吗?”蔡爱东苦笑:“不行,爸爸必须要回去了。”女儿哭起来,哭得极伤心,怎么劝阻都不行。蔡爱东只好改口答应女儿推迟一天回去。其实,回四川的机票早已订好,第二天,蔡爱东还是拿起行李悄悄地走了。

飞到成都,到了桥楼指挥部,他给家里打电话,想跟女儿说对不起,但伤心难过的女儿早已把他认作是“骗子爸爸”:“我不要接听骗子的电话。”蔡爱东心里很难过。一个月后,女儿终于接起电话:“爸爸,我原谅你了。但是,请你以后不要再骗我了,你到灾区是为了工作,我理解你!”这次流泪的是蔡爱东,他很感动,很欣慰,女儿长大了。

“感谢女儿的理解,感谢妻子的支持,正因为她们承担了家里的一切,才让我能够安心地做好援川工作。”说起家人,蔡爱东笑意盈盈,露出深藏的柔情和幸福。

义乌指挥部副指挥长吴中强,援川前是义乌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曾有过十多年担任校长的工作经历。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吴中强说:“过去在家里,感觉不到家中有这么多事,特别是妻子的辛苦。”援川以后,家里的担子全落在妻子肩上,有一天凌晨妻子发来信息:今天终于可以睡个早觉了。才知道她多么不容易。

这是张国锄的儿子张宸源写给他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您在四川还好吧!工作顺利吗?天气凉了,您要记得给自己添加衣服。我和

妈妈在这儿一切都好,您不用记挂。

记得前几天,您突然跟我说,您要去四川青川县,去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而且

时间很急,9月3日就要出发。

当时,我和妈妈一下子蒙住了,妈妈在一旁悄悄地落泪,我在一旁一声不吭。我希望您去,可又舍不得您。

希望您去,是因为四川人民太需要帮助了。他们经受了这么大的地震,房子倒了, 学校塌了,亲人遇难了,我们应该尽我们的力量帮助那些幸存者,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不想您去,是因为那边还是很危险。另外,我也会想您的。爸爸您走了,谁来陪我玩,双休日没有人陪我骑自行车,陪我溜冰,没有人陪我去爬山啦。我的数学不会做, 您也没有办法帮我解决了。我们一家三口不能像别人家那样,欢欢喜喜过团聚的日子。

我当时跟您闹矛盾,哭着不让您去,还大声说您不是我的好爸爸,真是不应该。直到您拿出好多地震受灾的图片,还跟我和妈妈讲了好大一通道理,说三年时间很快会过去的舍去个人的幸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幸福,我才停止哭泣。

接下来几天,您安排好在这儿的工作,最后一天,您还是陪我好好地玩了玩。虽然,我不想您去,可是爸爸还是要出发了。我会在您不在家的时候,自觉做作业,好好学习,争取多告诉爸爸您一些好消息。我觉得爸爸您很伟大,因此我不想让你担心,我 还想多学点本领,长大以后能像爸爸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您在四川打来电话告诉我,在那儿还有一些小余震,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比我小的人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妈妈,也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去四川了,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儿子张宸源

2009年9月8日

这是茶坝分部卢大庆的一封家书:

关心着我的你们:

我在这里挺好的,没有出去过,只是在场镇里面待着。这里天气很冷了,我盖两床被子,穿四件衣服,虽然每天有余震,但是都在晚上。我睡得比较踏实,没怎么感觉到,其他人都说床也跳了,我还是没感觉,呵呵。还有,同事之间很融洽,在这里我最小,他们很照顾我,我们在一起就是战友、兄弟!

刚来的头几天,我的工作以适应为主。最近,宁波援建指挥部已经下达了几个应急

小项目,比如通村公路的维修、进乡公路的维修、农房重建配套等等。我正在做些前期

项目资料的准备,我可以大展手脚了,我很兴奋。前两天,我们还跟着挖掘机进山修山

路了,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山路到处都是泥石流和塌方,所以首先

要打通通道,保证交通顺畅。

除了这些,我还每天去这里的学校,看看这里的孩子。他们都在活动板房教室上课,在活动板房寝室睡觉,情绪和秩序都很好。但,还是有几个镜头触动了我。镜头 一: 上课的时候,我去了孩子们在路边开放的寝室,大概20平方米,有12张床,怎么住这么多人?其实,事实令我更震惊。一天中午,孩子们都在,我过去和他们聊,他们说一般住19个人或者更多,都是两个人挤一张1米宽的床……这是我第一次在茶坝流泪。

这里的孩子很善良,也很懂事,听说我是来给他们建学校的,大家不约而同鼓起掌来……镜头二:一天,吃完饭去学校,正逢停电,我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点着蜡烛唱歌,我走过去趴在窗口问,你们怎么在唱歌?他们回答,每天早中晚上课前,都要唱十分钟的歌,以励志、鼓劲,驱散地震带来的恐惧。我再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镜头三:上周五下午,孩子们放学前,在四年级的教室,我和孩子们聊天,下午放学怎么回家?(他们周日下午来学校,周五下午回家。)有个男孩子告诉我,他是走路回家的。

我问他是哪个村的?学校到家要走多少时间?路好不好走?为什么家里人不接送?他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们一个村几个小伙伴结伴来的,回家走的全是山路,要走五个小时,路在地震之前还好,地震之后全坏了,不过他们会自己小心的。据他们说这里很多孩子都是走路上学的,最远的要步行八个小时……镜头四:我在这里遇到一个木鱼中学转学过来的幸存者,一个刚读初二的小男孩。茶坝乡在木鱼中学读书的孩子有五个,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跟我简单讲了当时的场 面,他在一楼,因为个子小、灵活跑得快,才幸免于难……我问他现在怎么想的,他说一定好好读书,我们青川人会很坚强,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

这里的百姓很朴实,互相之间很友好,对我们也很热情,都知道我们是来援建的,

格外亲热。我们经常去当地百姓家走访,了解当地的风俗,熟悉地方的民情。

在这里感触很多,收获很大。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加油,不抛弃,不放弃,多做些

有意义的事!

夜,很深了,就此停笔!祝

一切顺利!

大庆

2008年11月1日

第五章 (1)

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

灾区就是我的家

两载寒暑,春华秋实。对许多援建人员来说,他们已经渐渐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习惯了这里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不少人给我们讲,每当有人打电话问“你在哪里?”他们总会下意识地说“我在家里啊!”有时,即使是后方亲人来电,也习惯性地冒出这样一句。有的还为此闹出一点小误会,让浙江亲人撅起嘴反问一句:“哎,到底哪儿是你的家啊?”

温州援建指挥部的小伙子们说,他们现在已经习惯把回温州叫“出差”,把去青川叫“回家”。

丽水指挥部援建人员说,他们有一个“温馨之家”。

稍有闲暇,郑力平指挥长都会亲自下厨,做上几道可口的家乡菜,犒劳犒劳大家。哪个同志的生日,哪个家里有喜事儿,郑力平都要召集大家在一起集体送上祝贺、祝福。尤其是援建的项目、工程竣工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每当这时,会比平时多做几个菜,再上点酒,大家一起庆贺一番,鼓鼓干劲。

石坝乡较偏僻,购买新鲜的蔬菜、食品很不方便,郑力平就在住地旁边辟了一块菜地,还养了十多只土鸡,既能改善职工伙食,吃上时令新鲜蔬菜,还可以时时体会一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和充实。

副指挥长谭利章说:“郑指挥长不仅工作上是我们的好领导,还是一位好兄长,更是我们的贴心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增伟说:“郑指挥长真诚、善良、务实,大家都很佩服他!”工程建设组组长黄亦良说:“我们都很喜欢郑指挥长,他在石坝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正因为有郑力平这样一位优秀的指挥长把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相互照顾,相互鼓励,团结和谐,其乐融融。尽管石坝条件艰苦,远离家乡,工作辛苦,但大家总能感受到别样的开心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