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849000000009

第9章 迷彩之师 (8)

“7·16”特大暴雨,总降水量达417.44毫米,其中16日凌晨2点至8点的6小时内,关庄降水125毫米,青竹江最大径流量为7600立方米/秒。当时汹涌的河水可以用翻江倒海之势来形容,瞬间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冲向防洪堤。

到7月18日,持续下了三天四夜的强降雨才终于告停,由绍兴市援建的关庄防洪堤工程,守护着关庄镇,筑起老百姓的生命线。

人们也许没有想到,时隔一年,第二次大考又不期而至。

2010年8月19日,一场更为猛烈的暴雨降临青川,5个小时内,关庄镇降雨量达到277.5毫米。关庄河堤能再次经受考验吗?

汹涌的河水扑上来,反复拍打着河堤,但一轮轮洪波都被坚固的防洪堤有力地挡在了堤外,“安全屏障”再显威力。

据马永良介绍,关庄防洪堤工程于2008年11月开工,为了赶在2009年汛期前能交付使用,绍兴市援建指挥部组织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昼夜施工加班赶建,2009年4月28日竣工。通过两个多月的保养,于7月8日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被核定为优良,同时交付使用。关庄防洪堤工程是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中,第一个通过初步设计批复的项目工程,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全额投资类援建项目。

关庄防洪堤工程位于关庄场镇,防洪堤全长1745米。关庄防洪堤按1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工程级别为4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项目核定总概算900多万元。

桥楼乡防洪堤总长508米,以防洪为主,以堤带路,投资估算997万元,2009年5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解决河西村、新龙村、场镇2000多人的居住安全,兼具道路交通功能,缓解121县道交通压力,增加50亩建设用地,对美化改善人居环境起到较大的作用。

“7·16”特大洪灾中,援建人员和当地政府都非常担心,这条防洪堤才建了一半,能否经得住这严峻的考验?洪水退去,人们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桥楼乡的防洪堤异常牢固!2009年底,工程全线竣工。

防洪堤建好后,最开心的是乡里的老百姓,他们再也不怕暴雨和山洪暴发了。“这条防洪堤就像一座小型‘长城’,牢牢地将桥楼乡护卫在里面,不仅能防洪保汛,同时也成为桥楼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负责项目建设的副指挥长项爱光说。

“项目不大重民生,投资不多功能全,占地不宽环境美,科学防震保安全。”吴连奇这样评价。

大地飞歌

2008年9月初,青川县的22种特色农产品出现在杭州大中型超市的柜台上,吸引了不少市民。柜台上方的标语更是让人不由自主地驻足停留:多买一份青川山珍,就是给灾区人民多一份爱。

富有爱心的杭州人纷纷把手伸向柜台……目前,浙江省133家卖场及超市销售青川农副产品的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观音店乡的群众还记得,地震后不久,东阳市援建指挥部指挥长杨竹山和副指挥长郭跃军、单金红一边调查走访灾情,一边组织村民实施产业规划,把目光投向核桃产业。如今,这里已建成青川最大的优质核桃产业园区,核桃已成为观音店乡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元宝”。

在2008年8月,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在充分调研青川县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浙江援助青川地震灾后产业恢复重建方案》,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培育两个特色基地,构建三个绿色通道,重建四个市场服务体系”的思路,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援建。

产业援建在青川全面铺开。

位于广元经济开发区的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援建青川产业重建的大手笔。2008年11月5日,川浙合作产业园正式动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为园区铲土奠基。仅仅一年的时间,产业园一期550亩场地平整及园区主干道已建成。先期入园的有宁波华东物资城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广元泰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广元市鑫旺铝带公司等企业,投资总计7.8亿元。二期工程1258亩场地平整已完成招商比选。

走进马鹿,180个钢管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红的番茄、绿的黄瓜、青的辣椒吸引了前来购买的客户。大棚业主陆爱正忙着把满筐鲜嫩的黄瓜、西红柿称秤、记录。陆爱说:“这些都是湖州援建干部帮我们引进的蔬菜新品种,口感好,产量高,非常畅销。今年建了30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年产值可达1万元,按纯收入5000元计算,有15万元的进账呢。”陆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像陆爱这样尝到了产业援建甜头的农民在青川还有很多。

浙江省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水利项目建设办主任,中央组织部选派的挂职干部,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唐巨山介绍,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总体要求,坚持“抓示范、促合作、拓市场、提效益”,立足农村产业基础,着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浙江产业援建的重头戏,把浙江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与青川的优势资源嫁接,使青川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农副土特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丽水、舟山、台州等各地、市、县指挥部纷纷发挥本地的资金、科技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青川已有96个“一乡一业”特色产业项目付诸实施。产业园硕果累累,令人目不暇接:关庄镇万头长毛兔种基地,瓦砾乡万头生态种猪基地,观音店乡万亩核桃基地,乔庄镇和黄坪乡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茶坝乡食用菌示范基地,曲河乡600亩蚕桑基地,红光乡长毛兔基地,三锅乡民兴村香菇特色产业园,桥楼乡食用菌示范园,大坝乡食用菌基地,大院回族乡万只黄羊养殖基地,茅坝乡20亩高山西瓜示范园、3000亩核桃基地,石坝乡食用菌示范园,黄坪乡枣树村生态农家旅游,青溪镇阴平村生态观光农业园,马公乡森林土鸡养殖基地……

为青川农副产品开辟“绿色通道”,是浙江产业援建的又一特色。2008年8月初,浙江省经贸委与青川县经商局签订了《关于商贸业对口援建灾后重建合作协议》,浙江省农都集团与青川川珍实业公司签署了《青川县农产品(药材)进入浙江市场合作协议》,为青川农产品和药材进入浙江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浙江省指挥部副指挥长潘晓波多次跑广元、成都、浙江,协调解决青川农产品销售中的具体问题。组织青川县有关部门及5家企业参加了“2008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免费提供2个展位,展出68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核桃、天麻、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浙江消费者青睐。帮助青川县自然资源开发公司等青川农副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在浙江设立办事处,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宁波等地设立经销商。目前,浙江省有133家卖场及超市销售青川农副产品,初步构建了青川特色农产品在浙江省的销售网络,青川农副产品在浙江市场销售额已达1782万余元。

川珍实业公司董事长左万军说:“地震中公司累计损失达数千万元,浙江的产业援建优惠政策和援建资金的注入,让企业恢复了生产。浙江还为青川的农副土特产品开辟绿色通道。2008年底,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恢复到了震前水平。”

左万军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作为青川人,左万军亲历了地震对美丽家园的破坏,更见证了灾区的崛起。他的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4000多万元。震后短短半年时间,川珍实业公司率先恢复生产。生产的木耳和食用菌等青川特色产品已销售到全国,2009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2010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左万军撰写了《关于加强地震灾区灾后产业、就业增收,建立长效扶持政策的有关建议》,希望各方面继续扶持灾区产业发展,支持灾区群众就业,让灾区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在宁波援建的青川白龙茶叶公司,新建的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格外醒目。“宁波援建指挥部不仅帮我们协调了100多万的资金,还派人帮助培训茶农,指导技术,真是太感谢他们了。”白龙茶叶公司董事长尚金良说。

2009年6月,青川县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这不仅标志着青川县灾后产业重建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也标志着宁波产业援建四川省第一条自动化大宗绿茶清洁生产线落户青川乔庄镇。

乔庄镇区域内现有茶园面积11500亩,茶农生产管理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又有一批茶叶加工企业和市场营销大户,已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雏形。在产业恢复重建中,宁波援建指挥部和乔庄分指挥部与青川县农委、乔庄镇政府联合打造了乔庄有机茶产业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440万元,其中宁波市投入了197万元援建资金。按照“示范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方式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成立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投资四川省第一条大宗绿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扶持有机茶和名优茶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等。

2009年5月23日,三锅乡人民政府、乐清市援建指挥部出台了三锅乡农业产业援建补助政策,对特色种植和培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干果种植业、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明确的补助标准。9月23日,又出台了《乐清市支援三锅乡农业产业援建补助政策补充条款》,再一次对补助项目、标准、实施程序进行细化。

如养殖专业户生产补助规定:对饲养生猪10头、牛5头、羊30只、兔100只、家禽300羽以上的养殖专业户根据饲养规模进行适当补助。补助标准:猪100元/头,牛200元/头,羊50元/只,兔5元/只,家禽2元/羽。实施程序:乡政府确定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对饲养生猪、牛、羊养殖专业户的饲养数量统一进行调查和填写调查登记表,并张贴公示表,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放补助;家禽养殖专业户在购买苗禽后凭检疫证明和发票填写申请表,经工作人员核实后发放补助。

第二章 (7)

2009年8月11日,潘晓波和产业发展组组长唐巨山在凉水镇凉华村调研PIC种猪繁育场时,村民赵仁凯为他们端来葡萄,两人尝了几颗,发觉味道不好,当即叫来援建凉水的绍兴县指挥部指挥长王良红、副指挥长李传芳,商量如何把上虞的优质葡萄品种引过来,在凉华村建立一个优质葡萄园。商定后,绍兴县指挥部立即与后方协调联系,很快敲定种苗事宜。11月8日,葡萄种苗从绍兴连夜运抵青川,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到现场亲临指导。

如今,凉华村百亩葡萄园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苏河乡的长毛兔援建项目在樱桃村樱桃窝社,从2009年11月开始启动建设。经过近半年的饲养,第一批20户的长毛兔都开始产出,好的兔子剪一次毛有300多克,差的也超过200克,每只兔子一年平均可以剪毛1.25公斤左右,养100只兔子净收益超过1万元。

苏河乡农民过去也有养殖长毛兔的传统,开展长毛兔产业援建,有一定的基础,也容易为农户所接受。嵊州市援建指挥部于2010年1月初从嵊州引进优质良种兔220对、饮料机械1套,发放到农户,并确定了两户重点对象,示范引领。在引种和饲养初期,指挥部与市畜产品有限公司沟通联系,请他们派出骨干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农户们的饲养管理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平均产毛量比当地原来的水平要高出40%左右。市畜产品公司对兔农生产的兔毛实行最低保护价长期收购,高于保护价则可以自由买卖,为他们解决了销售问题。

在樱桃窝长毛兔基地的带动下,村民养兔积极性高涨。苏河乡已确定在三凤、力子、樟河、毛坪等四个村新发展长毛兔圈2.5万孔,涉及农户250余户。

曲河乡地处房石河畔,水质清冽,是野生大鲵的天然栖息地。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

海宁市援建指挥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示范户100户,每户养殖大鲵15尾,建大鲵养殖鱼池400口;同时为了打造企业形象,重点新建原料库厂房300平方米、种苗场扩建孵化池500平方米、小苗培育室800平方米、围墙400米、渠堰1200米及改造周边环境等。为提高农户的养殖技术,海宁指挥部积极争取、多方沟通,将大鲵养殖培训工作列入省对口劳动力就业援助和农村万人计划,在浙江省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专家教授对曲河乡近200名有意从事大鲵养殖的农户,从大鲵的营养和饲料、大鲵活饵料的培育、大鲵养殖池的建设、大鲵的病害防治等九个方面,采用集中授课与实地考察、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