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849400000021

第21章

“相约格萨尔故里”系列报道之三 雪域高原上的藏戏团

刘丽斌

在中国藏区,到处流传着有关格萨尔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像诗歌、民歌、赞词、绘画和寺院等。而如今,在中国藏区的一些寺院里,人们依然会看到格萨尔和他的30员大将以及80位英雄的各种塑像。在藏区,格萨尔这位智勇双全、除暴安良、救苦救难的民族英雄,已深入人心,而色达格萨尔藏戏团也由此应运而生。

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是中国藏区最早把格萨尔藏戏搬上舞台的藏戏团,它创建于l 9 8 0年,现任团长秋吉是创始人塔洛活佛之子。2 0多年来,父子俩为发掘、整理、传播格萨尔文化付出了不少艰辛。现任团长秋吉说:“这个团是由我父亲建立起来的,十多年前,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现在他的身体不怎么好,但一直关心着剧团的发展,当初刚建团的时候,主要是演戏,后来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把歌舞也搬上了舞台,使剧团能演藏戏,又能演歌舞,演员基本上是多功能的,既能表演藏戏和歌舞,又能唱歌和弹奏乐器,还能制作道具、服装。”

回想格萨尔藏戏团成立之初,现任团长秋吉还告诉我们,戏团当时人、财、力极度匮乏,仅有的财富是三十几个热爱艺术又大字不识的牧民,而前任团长塔洛活佛则身兼数职,既当编剧、导演、演员,又要当教员,从唱词、唱腔、动作到舞蹈、音乐、布景也都由团长塔洛活佛一个人承担。由于藏戏团的演员们都是当地牧民,因此,为了普及演员的文化,提高藏戏团表演水平,藏戏团特地开办了学习班。一方面向演员讲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传授舞蹈基础。在藏戏团中扮演格萨尔王的班马次列(译音),就是这样一位演员,他在剧团的培养下,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已成为能在藏戏团里挑大梁的演员了。由于班马次列(译音)不会讲汉语普通话,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格萨尔学专家益邛先生告诉记者:

“他是藏戏团招来的,他从小就听说过格萨尔王的故事,非常地喜爱,且能歌善舞,藏戏团长就把他招进了剧团,现在他是剧团里的一位骨干。”

由于现在格萨尔藏戏团的演员们个个能作词、谱曲,没有演出任务时,他们就深入民间收集整理与格萨尔有关的弹唱、传说故事,一步步丰富着藏戏团的演出内容。他们编演的八大藏戏如《志美更登》《松赞干布》等深受藏区牧民的喜爱。

1981年,前任团长班玛·塔洛活佛把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成藏戏,搬上舞台,霎时,整个藏区轰动了,沸腾了。那种民族心理与民族艺术的共鸣,是无论什么也替代不了的。也就是在那一年,剧团开始了藏区的巡回演出。

现在到藏区,如果运气好的话,人们可以看到藏戏团演员们的表演,而像《赛马登位》这样的格萨尔藏戏,藏戏团每年都要演出几十场。当记者近日来到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时,就亲眼目睹了《赛马登位》宏大而热烈的表演场面。

只见,宽大的草原上鼓角齐鸣,旌旗猎猎,列队的演员身着古时战袍,头盔上插着各色彩旗,威风凛凛,庄严肃穆的表情似乎告诉人们这是在比赛,而不是表演,同时,又是一种生活。

您现在听到的就是色达格萨尔藏戏团表演的《赛马登位》,其表现的内容是在吐蕃王朝瓦解后,藏区陷入一片混乱,部落之间连年仇杀,生灵涂炭,瓦西部落的首领年事已高,于是他发出通告:谁要是在赛马比赛中赢得第一,就可以继承王位,并将美丽的公主许配给他。格萨尔就是在这场赛马比赛中获得第一,登上王位,并由此创建了庞大的岭国部落联盟,率领以30员大将为首的大军四处征战,降妖除魔,为辽阔的草原创建了一片和平祥和的天空。

现在有关格萨尔征战的故事仍在青藏高原上传唱,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剧团的演员们也常以英雄的行为来约束自己,因为他们深知,在雪域、在草原,格萨尔藏戏团代表着什么,承载着什么。他们经常自带糌粑、帐篷,徒步翻越唐古拉山,穿过长江、金沙江、大渡河、黄河,到西藏、到青海、到甘南、到四川各藏区,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雪域高原,以及大江南北诸多文化名城。

为了让格萨尔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热爱他们的观众,色达格萨尔藏戏团还帮助甘孜州丹巴县、新龙县、阿坝州的囊塘县、青海果洛州、南黄州等建立了十六个藏戏团,在藏戏的抢救和发掘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还为锡金王国宁玛高级研究院组建了藏戏团,并传授演技。

多年的付出,使格萨尔藏戏团受到多方瞩目。1981年,色达格萨尔藏戏团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民族委员会、中国文联的表彰,以奖励他们在世界格萨尔学研究发展领域里的创举。

现在色达格萨尔藏戏团正以独特的方式做着传播文明的使者,他们的多彩与魅力正渐趋凸显。

(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