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波寺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寺庙后面山岩上镌刻的真言。相传,这是白教奉若神灵的传世预言。这些预言多用于寻找转世灵童和宗教界的一些大事,结果全部都应验了。所以,以后藏区所有教派寻找转世灵童,几乎都用这种预言方式。听着、听着,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
告别苯波寺,我们马不停蹄,一路浩浩荡荡开进了久已向往的稻城。晚饭前,我们参观当地干部群众自办的旅游接待点。这几年稻城旅游持续升温,政府号召当地干部办起了不少“农家乐”。稻城县县委书记高天富告诉记者,稻城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稻城。由于历史的原因,稻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接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游客需要。为此,稻城县委、县政府针对贫困小县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当地极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式民居,动员全县群众一起发展旅游业。目前稻城已经发展到民居接待有60余户,共计1800多个床位,年收入达百万余元。
我们参观一位退休干部开办的“喜波热藏家庄”,只见3名外国游客正吃得津津有味,当问及他们感受如何时,3人立即伸出大拇指,带着洋腔说:“不错!很好!”据了解,“喜波热藏家庄”因为生意不错,正在扩建中。另一家“德西藏家楼”是邮政局的女干部格绒家的,因为和丈夫都要上班,所以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包出去了,生意挺红火。他们兴奋地说,随着今年年底整个通县柏油路全面建成,稻城的旅游将日趋火爆。
之十:人间仙境亚丁
不知道是不是马上就要进入人们一直向往的“香格里拉”的缘故,心情特别舒畅,一直在想像那究竟是如何的一番景象?我们此次一路走来,关于格萨尔的遗址看了不少,也听了许多与格氏相关的传说,这些都是人文方面的。今天,我终于来到“人间仙境”——最后的香格里拉——亚丁。它会给我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亚丁自然保护区藏名为“捻青贡嘎日松贡布”,翻译出来就是“三怙主雪山”的意思,也就是说这13万多公顷的地域内有三座雪山。它们呈“品”字形排列,相传11世纪时著名的莲花生大师分别为其命名:北峰仙乃日,意为观音菩萨,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菩萨,海拔也是5958米。这3座雪山被记录于藏传佛教的经文中,地位尊崇,并绘成唐卡,在整个藏区声名显赫,四方皆知,从而成为佛教弟子精神上的理想境界,故来此朝圣和转山者世代不绝。
从1926年起,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四年中连续两次来到这里,围绕雪山探险,并拍下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回国后,他把文字与图片刊载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也许是由于翻译的缘故,大家纷纷打探这块人间仙境时,竟然将意思为“人间天堂”的藏语“香巴拉”,翻译成了“香格里拉”。
亚丁景区深深地掩蔽于群山和原始森林的怀抱里,海拔3700米,距离稻城县城110公里。因为一路上都在修路,我们走了四个多小时。几个月后路修好了,想必只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在景区接待点匆匆午餐后,我们每人由一位牧民牵着马,骑马进山。奇特的是,路边全是白色的石头和片石垒起的嘛呢堆,想必是之前已有数不清的朝圣者一路走上去,一边捡起白石头堆在一起,向神山圣湖表示他们的虔诚。经过打听得知,神山脚下盛产白色石头,而藏族同胞认为白色石头也是神,对白色石头表示虔诚,就能保佑一家幸福安康。
进山的路只有一条,深隐在原始森林中,是向上而行的曲折小径,只能步行或骑马,这
样挺好。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被拒之山外,对于这片最后的净土倒是好事。 骑马上山,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了,可对考察团几位京城名记来说,却是平生第一次,所以他们不停地问我有没有危险。我说,尽管放心,保证你骑上就不想下来了。看着我飞身上马,他们也鼓足勇气上马。走着、走着,终于找到感觉,不由得开始放声歌唱起来,“我骑着马儿过草原”,错了!明明是上高山,我有意扫他们的兴致。我喜欢,你管得着吗?他们不示弱地回敬了一句。哈!哈!哈!欢声笑语顿时充满了整个山谷。
看啊,仙乃日雪山!顺着喊声,大家抬头望去,海拔6000多米的仙乃日雪山,如同一顶耸立云霄的王冠,把它的雍容和神采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离仙乃日雪山还很远,但通过呼吸和视觉我已经感觉到它那凝固的寒气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神山仙乃日,自从人类发现了你,你便注定成为人们心中膜拜和瞻仰的偶像。 眼望仙乃日雪山的神采,耳边响起了稻城神山的故事。那是一个须发皆白的古怪老头儿讲给一名来稻城亚丁探险的人听的。以后,一传十、十传百,今天又传到我们耳边了。
相传,“仙乃日、夏诺多吉和央迈勇分别是观音菩萨、金刚菩萨和文殊菩萨的化身。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相同的地方有三座雪山靠得这么近,你如果转一次神山,就相当于念了一亿遍六字真言,你如果转了三次神山,那……”老头不容探险者表态,已兀自高声说唱起来。他从稻城的草木神怪讲到世间的神山排序,从佛陀降生讲到比丘传教,那些故事在他嘴里说出来就如涌泉般源源不断。更令探险者感到惊讶的是他居然历数出念青唐古拉、冈仁波齐乃至雅拉香波神山,并且将仙乃日神山尊为天下第十四神山。他的博学和记诵能力使探险者不得不刮目相看。
一位高个子喇嘛告诉探险者,这个憨态可掬的老人是带领众信徒转山的活佛。老活佛啊,你就是神山的代言人啊!……后来呢?我一个劲地问,藏族同胞笑了笑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的目标,敬仰神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总该有点信仰……细细品味我终于明白了,就像我无法细细描述亚丁的美与神奇——或者说是因为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读懂亚丁,也不想在似懂非懂之时,就把带有个人偏见的想法评述出来。我想把有关这“香巴拉王国”的雪山、冰川、森林、峡谷、草甸、湖泊……深深根植在自己的记忆里,细细地去揣摩,让它作为自己灵魂的最后寄托与归宿。也许有一天,我真正读懂了它真实的含义,那时候我会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中的乐趣。
夜幕降临时,我又与新华通讯社记者苑坚再次进山。我想拍摄神山在晚霞装点下的容姿。上山的路突然变得陡峭难行,我俩全然不顾,像一个真正的朝圣者,一路走,一路捡起白石头,堆放在那一座座嘛呢堆上……
夜幕中,整个山间只听到滔滔冲击的泉水声,凭着在稻城买的小手电,我和苑坚一脚高、一脚低的终于回到了宿营地。苑坚说,我还真没想到能走这么远。这就是信念的作用,我回答道。其实我一直高山反应,只是觉得不拍下神山,就太冤枉了。
下山后,我们只赶上了亚丁乡的香格里拉民俗锅庄晚会的结尾,苑坚破例喝了一大杯青稞酒。我却支持不住先倒下睡了。
之十一:海子山神水
从亚丁的温情中醒来,晨光已经将接待点的小木屋里照得透亮。“咯吱咯吱”地踩在木地板上,仿佛还在梦中的童话世界里。 亚丁住宿都是富丽的小木屋,从外表看去无可挑剔,可由于建造不久,里面的油漆味没有散尽,多少让人有点不舒服。
今天,最让中央电视台记者小单开心的是,居然一觉醒来天色大亮,当即就找到我说,本来我还准备戴上防毒面具和耳罩来防止油漆味和你的鼾声,结果看来也不过如此。我回敬句,昨晚我起来开窗透气,你的鼾声才大。不会吧?好了不说了,我到河边洗脸去了。
走到河边,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在河边洗脸,山沟中翻滚飞卷的浪花,夹杂着冰凉的寒气顺沟而下。将毛巾放入水中,不一会儿只觉得手发僵,雪山融水是那样的刺骨,但洗脸却感到无比惬意。广州电视台李小东自豪地走过来说,昨晚上,他们几个已经用这雪山圣水沐浴了一遍,那种舒服的感觉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望着远处的雪山,似乎仍旧是金色的。可我知道,我的梦又不得不醒了。我们像行色匆忙的路人,每天都带着希望不停地赶路,每天又满怀离别惆怅、忍痛告别一群群可爱的人们和迷人风光,继续下一站的发现。今天,我们马上就要从亚丁经稻城返回理塘,接近260公里的路程,又够我们折腾一天了。
当汽车轰鸣声响起,我又只好无奈地挥动双手,告别了,亚丁圣洁的雪山!告别了,宁静苍翠的森林!告别了,深清明镜的湖泊!告别了,香巴拉王国!告别了,亚丁可爱的人们!此时,我一下从心底唱起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她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香巴拉并不遥远,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并再次面对群峰深情地喊道:“再见,我心中的香巴拉! ”一路上,我都沉浸在对亚丁的回忆里。
昨天骑了4个小时的马,周身酸痛,加之高山反应颇感不适,更由于离开亚丁的那份难舍难分的情感,我一路上几乎就没有说话,只静静地注视着山山水水、村寨院落从车窗外滑过。 甚至,中午回到稻城县城吃午饭,我也没有什么胃口。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知道了稻城的来历,据说上世纪初因为境内试种水稻,为祝贺其成功,奏请中央设置“稻成县”,现在的名字则是1939年划归西康省时改成的。而“稻城”在藏语里是“山谷口开阔之地”的意思。其实在甘孜州许多县名都用的是藏语的音译,比如“乡城”的意思是佛珠,只要你到了那里,看着漫山遍野乡城独有的藏族白色民居,你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像一颗颗洒落在藏区的闪亮的佛珠啊。
据稻城县里的同志介绍,稻城县正在发展一条理塘——海子山——金珠镇——香格里拉乡(亚丁)——东义——木里——泸沽湖的旅游主干线,把稻城县的旅游融入川西滇北大旅游经济圈中。我满心期望当地人民在富起来的同时,仍保持这里山山水水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康巴文化。因为只有这样,这块美丽的“人间仙境”才能永放光芒。
下午再次翻越海子山,小胡却要求大家帮助找一下前天来时遗忘在小溪边的眼镜。李小东惊奇地问:怎么,你洗脸后没戴上眼镜都不知道。我说,你就不明白了,洗了康巴地区的水,眼睛就变明亮了。不会吧?除了苑坚以外,全车人都不同意。不信,你们问苑坚,在康定木格措,有一处温泉专门就是用来洗眼睛,上次我们都洗过,洗后就是不一样。大家将信将疑,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身体验一下。小胡的眼镜终究没有找到,不过他毫无遗憾地说,见识了这么美丽的地方,听到如此众多的传说也不虚此行了。
在接近理塘县的路上,天上纷飞的细雨,变得越来越轻盈。走到山顶时,大家惊喜地发现地上已经铺上一层薄薄的雪了。老陈连连说,太神奇了,六月飞雪。我说,这不足奇怪,1995年我在翻越折多山时,一天之中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大家听后,不由一起感叹道,甘孜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好地方!
回到理塘,时间还充裕,我立即开始将这一路上有关格萨尔王的传说,细细地梳理了一遍。理塘由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也就成了格萨尔王消灭和打击来犯之敌的主战场,境内南起甲洼、格木、拉波几个乡,西至格聂山、大毛垭坝等处无不留下了当年格萨尔王征战的遗迹。县里的领导介绍说,格木乡境内至今尚有残缺不全的格萨尔王属下30员大将的牌位,格聂山内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洞、战壕、比武的遗址,还有虽已垮塌但仍可辨的“格萨尔王家庙”。理塘的部分寺庙将格萨尔王民族英雄的神圣力量视为“护法神”供奉,这与汉族地区民间供奉关羽为“护法神”颇相似。
据说理塘稍上年纪的人都会唱上几句“格萨尔仲”(即格萨尔故事),格萨尔王在理塘的故事也不少。理塘独特服饰的一大亮点——头饰,当地人认为就是格萨尔王的王妃珠姆的头饰流传至今的。另外,据记载,理塘是格萨尔王南征的根据地,格木乡、毛垭禾尼岭戈村、莫坝乡岭坝村,都以“岭”或“格”命名,据说居民都是岭?格萨尔王留在此地的兵卒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