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904000000031

第31章 保持沉默,是一种淡定闲适的生活态度 (5)

侄子呈上状子,杨玢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淡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

人生如同秋天树枝上枯黄的落叶。人生苦短,活着更是不易。因此,在争取拥有的同时,懂得学会放弃,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那才是真正的聪明。

退让是一种低姿态,如果在一些问题上适当退让,不但会让自己占据有利位置,更会博得以后的大成功。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自然不会急躁、轻狂。丰富的知识使得他们的思想深沉,涵养有素,懂得低调做人。

1945年日寇投降时,粟裕的部队发展到几万人,建立了广大的解放区。10月,中央任命他为苏皖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粟裕接到电报后,对中央的任命深感不安,便向中央和华中局发了电报,请求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为副职。隔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到中央和华中局的复电,他当机立断,命令业务部门暂不发任命文件,自己又向中央发了封加急电报,详述了自己要求改任的理由:张鼎丞是前辈,资格能力均超过了自己,战功卓著,政策水平高,声望更高,理应以张为司令。中央认为粟裕从大局出发,深谋远虑,句句在理,便同意了他的要求,改变了原先的任命。

1948年5月,中央提出让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作战,开辟根据地,调动蒋军南撤,以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粟裕经仔细考虑后,提出在中原大决战的设想,不应抽调兵力去江南,中央接受了他的意见。鉴于粟裕对淮海战役的设想步骤比别人早,准备也早,中央又决定调陈毅和邓子恢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的司令、政委。粟裕又一次提出请求,他从华野的具体情况出发,认为华野离不开陈毅,陈毅也离不开华野,自己愿居副职。毛泽东接受了他的请求,又从中原大决战的需要出发,让陈毅继续任华野司令兼政委,但去中原局负责协调华野和中野的工作,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统一指挥华野参加淮海战役的作战。

在职位高低上的谦让体现了粟裕的风格。高风亮节和独具慧眼的战略目光体现了粟裕将军的完美人格,更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居功不傲,谦让禅贤,正应是共产党人所具备的品德。

立身处世,事事都须谨慎,不能只进不退,更不能居功自傲。

王导是东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西晋灭吴后,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王导为了要在吴境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朝,必须先树立司马睿的威信。他精心安排朝见司马睿的仪式,非常威严,南方士族都敬服拜于道左,司马睿威信大增,王导也因此备受宠信。司马睿登上皇帝宝座后,为感激王导辅佐,多次请王导与他一起接受群臣们的朝贺,王导固辞不就,因而更得司马睿的倚重。322年,王导堂兄王敦认为司马睿远贤近佞,要起兵讨伐,另立新主,王导不从,王敦只得作罢。323年,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敦派其兄王含进攻建康,要推翻司马氏自立,王导言辞讨伐,又用计打败王含,保住了司马氏政权,从而进位太保。他功成不居,不坐御床,深得各朝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拥戴。

王导深明退让之道。他为了家族和利益,自己不居功,在家族中有人想造反的情况下,居然能全身而退,依旧荣虚不衰,以至于民间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这就是王导退让的结果。如果他也骄横跋扈的话,也不会风光太久。

心宽者人生路才宽

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心胸广阔,心宽者路宽,在人生的道路上必能实现理想,走向成功。

人生短暂,记住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小事而烦恼。也许我们多次原谅自己的许多大错,但是有时却对某一个小小的失误耿耿于怀,甚至抓住不放。想来何必呢?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区区小事上不值得!

有一个叫做鲁宾逊的人,意外地继承了一个牧场,而他恰好喜欢过农耕的生活。于是举家迁到这里,在牧场里快活地生活起来。

有一年的夏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篱笆,跑进了农夫的地里,最后被农夫杀死了。以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鲁宾逊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

鲁宾逊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仆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农夫的家非常远。而且此时,正值酷暑。他们只走到一半,人和马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几乎都要虚脱了。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鲁宾逊进屋后,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烈日而来的。”

鲁宾逊本想开口与农夫论理,可能还要打架,但最后,他想了一下,只是伸出了手。农夫完全不知道鲁宾逊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鲁宾逊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鲁宾逊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下起了暴雨。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明天再回去,于是鲁宾逊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

在酷暑中走了这么一趟,鲁宾逊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鲁宾逊却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表现在言行上便是为了小事斤斤计较。然而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的心是否真的充实了?故事中的鲁宾逊,尽管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这段经历,更让他懂得生命中哪些才是无价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不大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发动一场战争,但我们肯定能因为小事而使自己周围的人不愉快。要记住,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而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所以,你必须丢掉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有可能实现理想,走向成功。

做人要放宽胸怀,不为日常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人生苦短,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为小事而烦恼的漩涡里。

人都是要面子的,在人际交往中,都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很正常,但不能死要面子而失去自我。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评价他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才考了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别人对你的评价总是有水分的,有的人总是挑好的说。如果以此为据,你可能高估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可能轻视别人,忽视一切,自以为是。也有人可能专挑坏的讲,故意贬低你,这样你可能低估自己,自卑消极。所以在听取别人意见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以此为基准。

另外,别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你的表面或一个方面,真正全面、清楚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只有天生没有主见的人才会整天打听别人的评价。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旁观者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你做事放不开手脚,养成犹豫不决的性格。如果一个企业家太在乎工人的“眼光”,他就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在发奖金的时候,他会首先考虑到副经理会怎么想,科长会怎么议论自己,然后那些老工人会不会认为我不照顾他们,还有门卫会不会认为自己不体贴他。这样,不调整十几遍,奖金是发不下去的。如果是个歌手,上台之前就东想西想,一身衣服会换上十来次,最后还是带着疑惑上场,上场后发现掌声没料想的热烈,心里又嘀咕上了……这样的歌手肯定唱不好的。而如果是个外交官,那可能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把自己国家都给卖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肯定会以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作为代价,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价值。

和人交往的最佳境界是不卑不亢,这样才能不失自我。当你太在乎别人的时候,你也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我行我素、对别人反应迟钝的人却往往很让人佩服。只要我行我素而不侵犯别人,他们总是很受人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