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其实很容易
904200000003

第3章 如何打开双方沟通的大门 (3)

推销员:“从种种实验的结果中显示,我们公司的产品比别家公司产品的使用寿命长15%以上,可是价格却和别家的一样。所以,光从这一点来看,购买本公司的产品是最划算的。不知道你认为怎样?”

消费者:“我们当然是想省钱的。不过,我们已经用惯了现在所使用的那一家公司的产品,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推销员:“你说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是不是它从来不会发生故障?”

消费者:“故障当然是会的,机器嘛,本来迟早就会发生故障的。不过,故障并不严重。”

推销员;“你说的也没有错。不过,我们公司新设计的这种产品,很少会发生故障。你刚才说会发生一点点故障,是什么样的情形?”

消费者:“并不严重。”

推销员:“可以用多久?”

消费者:“大概三个月。”

推销员:“只有三个月?那太短了,我们公司的这一种产品可以用四个月。你真的不想使用较耐用一点的?”

消费者;“想是想过,不过,我的员工和部下都使用那一家公司的产品使用惯了,现在如果突然改用别家的,恐怕会用不惯。”

推销员:“我了解你的顾虑。但是换了另外一家的产品,是不是一定会不习惯?你使用现在这一种厂牌的产品,有多久的时间了。”

消费者:“大约三年吧!”

推销员“这样说来,你是在三年前从另外的厂牌改用现在使用的厂牌了?”

消费者:“没有错。”

推销员:“改用之后,是不是感到用不习惯?有没有因操作不习惯而常发生故障?’

消费者:“很少,大概只有一两次。”

推销员:“对了。那你就可以放心了。我们公司的产品比较耐用——别家的产品只能使用三个月,而我们公司的产品却可以使用四个月——而且价格和别家的一样。如果你购买我们公司的产品,在价钱方面就等于便宜了25%,难道你还不认为那是很划算的吗?”

消费者:“好了,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我应该试用你们公司的产品看看。下个礼拜,你就先送三部那样的产品到我这里来吧!”

这一名推销员,就利用一连串迂回式的质问,让对方知道其想法不对,终于说服对方,而达到推销的目的。

养成随时提出质问的习惯质问,不光是可以获得所想要的情报,而且也可以纠正对方错误的想法,使他接受你的意见。

因此,在对话时,要设法向对方提出质问。它不仅能让你了解事实,而且会使对方认真地考虑你所提的建议。

在质问时,你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并针对他的反应,随时调整你提出质问的方式与其内容,如果你想说服对方,就不要乱发质问。在质问之前,你应该自问:“我提出质问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针对这个目的向对方提出正确、有效的质问,

质问,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刺激剂。因此,当你养成了随时提出质问的习惯后,你和别人之间的对话,将会充满了活力与趣味。

欣赏对方

欣赏对方需要向对方表示他们的论点颇具价值。无论任何人,必然都希望自己的观念及价值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说话时,不仅喜欢自己的论点被人理解,而且对于正面回应我们的倾听者亦往往心生好感。换言之,我们都倾向于喜欢那些愿意倾听我们的人,而厌恶那些不愿倾听的人。

当然,如果我们身为听者,而又确实认同对方观点的话,要我们向他们表示欣赏及肯定绝非难事。然而,在大多数的沟通、谈判中,经常不可能那么如人所愿。尤其当我们面临劳资纠纷、离婚危机、以及两国濒临交战状态而需要沟通、谈判时,双方更是处于根深蒂固的敌对状态。若要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去欣赏对方、肯定对方,无异是异想天开,谈何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关系愈是陷于危机之中,我们愈有必要这么去做,以便达成双赢的协议,使危机化解于无形。所以,我们只好面对这种障碍。

一次成功的沟通,并非一定要彼此同意对方的言论及观点,但却必须互相尊重,以及欣赏对方的想法及论点。诚如上述,欣赏并非意味着同意。让我们看看欣赏对方与不欣赏对方的沟通者的例子,看看二者将获得何种不同的反应:

欣赏对方的沟通者:“我了解你刚才所说的一切,你所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虽然我同意你的若干论点,但你另外某些看法我却不敢苟同,因为根据我看到的有关资料显示,这个问题另有其他结论。”

对方的反应:“我很高兴你能够聆听我的意见,可能你有不同的结论,现在让我也听听你的观点吧!”不欣赏对方的沟通者:“问题的答案已经黑白分明地摆在那儿,只有白痴才看不出来!”

对方的反应:如果你不是那么顽固、那么浮夸不实,也许我就会听听你的意见。

一般说来,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所说的话语未受对方欣赏、或认为不具价值时,通常会产生两项结果:①攻击对方,激化彼此的敌对状态;②避免与对方碰面,停止双方的沟通。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欣赏别人及其看法的人,那么你将能使双方的沟通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但是,如果你对于别人所持的观点无法理解,以致无法欣赏对方时,最好的处理办法莫过于询问对方,然后强调对方的观点。这种做法旨在告诉对方:你无法理解、但希望能够理解他们的观点。除非对方是极度难缠的人物,否则任何人都会很乐意且竭力地为你加以解释。要知道,双方沟通的过程愈长,则彼此间的隔阂愈窄。询问及强调对方的观点了解别人就像寻找埋藏的财宝一般,你必须去勘查、探测以及挖掘,虽然相当辛苦,但最终能大有所获。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曾大力推广一项了解他人的技巧,那就是把对方本身的感觉反应反馈给对方:先询问对方的想法,然后你再强调一番。只要你的态度诚恳,通常即可奏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韩平:我很讨厌跑通勤,上班、下班各需耗费两个钟头在火车上,使我感觉每天等于多上班四个钟头,

林青:我很想知道你能怎样解决?

韩平:我可以参加某种课程,在公交车上那四个钟头正好可用来念书。

林青:你的脑袋比我好多了,学东西就是快,去报个班吧。

韩平:好主意!

从以上这段对话看来,林青最后称赞韩平提供了“好主意”,但该项主意事实上并非由林青提出,韩平只是重复强调林青本身的意见罢了。对于特别偏好与别人一起讨论的外向者来说,这项沟通技巧尤其有效,因为他们往往就是需要一个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人,方能做出明确的结论。

切莫吝啬表示同意对方的某些观点,这是有助于创造双方良好洽谈气氛的另一方式。就大多数聆听者来说,往往忽略了把同意对方的部分用言辞表达出来,而这正是一种足以产生正面作用的做法。在某些沟通、谈判场合中,这项举动尤为重要,它能让对方了解你对他们的说法颇有同感,且表示你专心在聆听他们。这种情形自然有助于消除彼此间的紧张气氛,使洽谈更为顺畅。

也许很多人会问,究竟向对方表示同意的次数多寡如何呢?请记住,即使是最狂热支持我们的人,也不可能常常表示同意我们——毕竟我们懂得分辨何者是真诚流露,何者却是阿谀奉承。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你不妨利用若干动作来显示你的同意,例如点头、微笑,或说些予以肯定的字眼等。只要你的态度诚恳,你大可随心所欲地施行。

学会微笑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笑的影响是很大的,即使它本身无法看到。遍布美国的电话公司有个项目叫“声音的威力”,在这个项目里,电话公司建议你,在接电话时要保持笑容,而你的“笑容”是由声音来传达的。

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告诉人们他如何为公司招聘电脑博士伤透脑筋。最后他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刚要从清华大学毕业。几次电话交谈后,我知道还有几家公司也希望他去,而且都比我的公司大而且有名。当他接受这份工作时,我真的是非常高兴。他开始上班时,我问他,为什么放弃其他的机会而选择我们公司?

他停了一下然后说:我想是因为其他公司的经理在电话里是冷冰冰的,商业味很重,那使我觉得好像只是另一次生意上的往来而已。但你的声音,听起来似乎你真的希望我能够成为你们公司的一员。你可以相信,我在听电话时是笑着的。”

根据美国一家最大的橡胶公司的一名董事长的观察,一个人除非对自己的事业很感兴趣,否则将很难成功。这位实业界的领袖,对那句单靠十年寒窗就可成名的古语,并不具有多大的信心。“我认识一些人,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创业的时候满怀兴致。后来,我看到这些人变成工作的奴隶,无聊起来了。他们一点兴致也没有,因此失败了。”

你见到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很愉快,如果你也期望他们很愉快地见到你的话。

一种不真诚的狞笑骗不了任何人。我们知道那种笑是机械式的,最让人讨厌的。我们所说的是一种真正的微笑,一种令人心情温暖的微笑,一种出自内心的微笑,这种微笑才能在市场上卖得好价钱。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麦克奈尔教授谈到他对笑的看法时说:有笑容的人在管理、教导、推销上会较有功效,更可以培养快乐的下一代。笑容比皱眉更能传达你的心意。这就是在教学上要以鼓励代替处罚的原因所在了。一个纽约大百货公司的人事经理曾说他宁愿雇用一名有可爱笑容而没有念完中学的女孩,也不愿雇用一个摆着扑克面孔的哲学博士。

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看到皱眉头、愁容满面、视若无睹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或子女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她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

说到做生意,佛兰克?尔文?弗莱奇,在他为欧本?海默和卡林公司制作的一则广告中,对我们提供了一点实用的哲学。这是对微笑的赞美。

微笑在圣诞节的价值是它不花费什么,但创造了很多成果。

它丰盛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会使那些给予的人贫瘠。

它产生在一刹那之间,但有时给人一种永远的记忆。

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它,也没有人穷得不会因为它而富裕起来。

它在家中创造了快乐,在商业界建立了好感,而且是朋友间的口令。

它是疲倦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又是大自然的最佳良药。

但它却无处可买,无处可求,无处可借,无处可偷,因为在你把它给予别人之前,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

假如在圣诞节最后一分钟的匆忙购物中,我们的店员累得无法给你一个微笑时,我们能请你留下一个微笑吗?

因为不能给予微笑的人,最需要微笑了!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遵守这一条规则:

“微笑”。

如果你不喜欢微笑,那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第一,强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是单独一个人,强迫你自己吹口哨,或哼一曲,表现出你似乎已经很快乐,这就容易使你快乐了。下面是已故的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