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933800000018

第18章 丑卷 酒德 (2)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乔冠华被隔离审查。他内心十分不平,在牛棚里哼成一首诗:“长夜漫漫不肯眠,只缘悲愤在心田。何时得洗沉冤尽,柳暗花明又一天。”他将这首诗写了托人捎给章含之。后来,乔冠华患了肺癌,两次住院手术治疗。1982年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习仲勋、陈丕显在中南海约见了乔冠华、章含之。习仲勋代表党中央宣布:“过去的事情一风吹了,一笔勾销。你是党内老同志,受点委屈要想得开。”

中央宣布为乔冠华、章含之平反一周后,正是1983年元旦。章含之特地请来乔冠华的几个好朋友:夏衍、冯亦代和郑安娜夫妇、黄苗子和郁风夫妇。乔冠华打开了家中尘封已久的茅台酒,高兴地说:“我因为有病,遵医嘱,已经告别了茅台,今天高兴,特地请大家来畅饮几杯。”说完,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章含之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多饮。乔冠华说:“只今天痛饮一回,以后再不饮酒了。”他频频举杯,请大家一起开怀畅饮,直至微有醉意这才尽兴。醉中,他还背诵了一首《诉衷情》的词,以抒发内心的感慨。词曰:“先烈忠贞为国仇,何曾怕断头!而今祖国红遍,江山靠谁守?虽未终,鬓已秋,长驱倦。你我后辈,忍将夙志,付与东流?”

这是乔冠华最后一次饮茅台酒了。此后,他再次住进医院,直到当年9月22日离开人世。茅台酒,伴随了乔冠华的—生,终使这位文彩飞扬的大才子在阵阵酒香中,用炽热的情怀面对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周总理与许世友的“茅台酒”缘

温亚军

开国大将许世友是有名的“喝不倒”,据说,他喝酒最过瘾的一次,是长征经过茅台镇时,他一人喝了一大脸盆,居然没醉,而且打起仗来更勇猛。从那时起,他就认准了茅台酒,别的酒一概不喝。

解放后,许世友在广州和南京军区担任过司令员,有一段时间,他把能否喝酒与人品联系在一起,把喝酒作为看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重要标志之一,谁的劝说他都听不进去。为此,有些吃过苦头的部下看不惯许世友的这种做法,向周总理诉苦。总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对待火爆脾气的许世友,则采用了非常特别的方式。待许世友来北京开会时,周总理向这位“喝不倒”司令发出了邀请。??

许世友如约赴宴,一看只有周总理和他,再无第三人,正疑惑间,周总理说:“许司令,听说你只喝茅台,咱们今天就喝茅台。”

许世友听了非常高兴,推开服务员,自己拿杯子倒酒,却被周总理挡住了:“许司令,听说你打仗没输过,喝酒从来没遇到对手,怎么还用杯子喝?来,咱们用碗喝,一人一瓶,不要服务员,自己倒。”??

“总理,这怎么行?”许世友没想到周总理会这样喝酒,他有点疑惑。?

周总理说:“怎么不行??来,动手吧。”说着,总理给自己的碗里倒满酒,端起来看着许世友。

许世友怎肯落后,赶紧倒上酒与总理喝了起来。不到两小时,许世友和周总理各自喝完了两瓶茅台。?

周总理喊服务员又拿来两瓶酒说:“看样子许司令还没喝够,咱们一人再喝一瓶。”??许世友脸上的表情很丰富,僵硬地笑笑,目光有点飘移了,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可是,他那粗壮的身躯已经不听他的指挥,往椅子下滑了。他想坐起来,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滑落得更快。

周总理说:“许司令,来,坐好呀,接着喝。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这些话语都是许世友以往劝部下喝酒的常用语,从总理嘴里说出来,许世友的酒醒了一半,当即明白了总理的意图,赶紧说:“总理,我,我许世友,服您了。今后,我再也不用喝酒衡量人了!”?

文革初期,许世友看不惯造反派的做法,又没法改变那种现状,只好借酒浇愁,据说他每天得喝一瓶茅台,要有客人来就得两三瓶,每月最少得五十瓶酒。当时的江苏省计委专门为他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标准,每月供给他六瓶茅台。从此,全军都知道许世友的酒不够喝。这还不算,1967年1月,上海的造反派冲到南京,一夜间,南京街头贴满打倒“许大马棒”的大字报。造反派很快加大了对许世友的斗争,抄了他的家,撕烂了他的上将礼服。最要命的,是把许世友珍藏的茅台酒全抄走了。这下,许世友受不了,可为顾全大局,他没有冲造反派发怒,而是给周总理打通电话告状:“总理呀,我的家被抄了!”

周总理吃了一惊,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我革命大半生,战场上枪林弹雨都不怕,还怕这几个小毛贼?只是可惜我的那些茅台酒了!”许世友在电话里大声叫嚷道,“总理呀,我好不容易才积攒下一些存货,全被他们抄走了,一瓶也没给我留下……”周总理心想造反派太过分了,因为许世友没什么财产,值钱的就是工作人员给他四处搜买来的一橱柜茅台酒,他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买酒了,不断补充酒橱里的空档。可是,周总理对当时的局势很无奈,他太明白许世友的性格了,一旦惹怒了这个“喝不倒”司令,南京会闹出大乱子的。但总理能做的,只能是要求许世友冷静地面对,绝对不能动怒。

周总理在电话里哈哈大笑道:“原来只是抄走了你酒啊,不要紧么,世友同志,我送你两瓶茅台酒!”“就两瓶?这哪够……”周总理赶紧打断许世友说,“礼轻情意重么,这个时候……”“不轻不轻,已经够重了。”许世友明白总理的意思,赶紧说:“总理,您的这两瓶茅台,比我那一橱柜酒重多了。谢谢总理!”

后来,许世友退休后,他的老部下互相传话,去看许司令时,什么也别拿,只要带上一瓶茅台酒就行。1986年许世友去世时,他家贫如洗,唯有老战友送给他的18瓶还没来得及喝的茅台酒。

诗人郑珍和茅台酒

杨守知

郑珍是清道光年间誉满西南的文学家、诗人。

道光二十三年,郑珍取道仁怀进京应试,途经茅台镇。郑珍素慕茅台美景和美酒,遂在茅台镇流连小住。白天,他信步闲游,但见茅台镇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草木丰茂,气候宜人。晚间,他便邀三五好友,把酒闲谈,吟诗作赋,追古抚今。

韶光易逝,转眼已是五日,试期渐紧,郑珍只得痛下决心,决定第二天离茅赴京。当晚,凉风习习,月光脉脉,街上行人,三五成群,其乐融融,酒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郑珍来到“成义酒坊”,他要在临行前,花十两银子再沽上两坛茅台美酒,一则在旅途享用,排遣寂寞,再则带进京城,与故交新朋分享。

忽然,他隐隐听到一阵小女孩的哭泣声。他寻声望去,只见离“成义酒坊”不远的街旁,立着一老一少,女孩被老者搂在怀里,正在哭泣。郑珍紧走几步,赶到两人面前,只见老者衣衫褴褛,女孩形容瘦削,小辫上插着一支草标。郑珍忙问情由,才知道老人为了活命,借下当地一个大盐商纹银三十两。现今借期已到,盐商逼债,老人无力偿还,只好卖女抵债。郑珍有心周济,又苦于京城路远,盘缠无多,有心无力。

正在为难之际,恰好那位放债的盐商,慕郑珍的盛名,差人来请他去写对联,以示风雅。郑珍灵机一动,向来嫉恶如仇的他慨然应允,来到盐商家中。郑珍对盐商说:“写对联可以,但要润笔之银三十两。”盐商却只肯出十两。郑珍说:“先付银子,后写对联。”十两纹银到手,郑珍铺纸挥毫,写下“酒冠黔人国”,丢笔就走。盐商急忙喊住,问他为何不把对联写完?郑珍冷笑道:“我写字向来是二两一字,你给十两,我只能给你写五个字。”盐商不愿在郑珍面前丢失脸面,无奈之下,只得又给了郑珍十两。郑珍接着提笔,写下“盐登赤虺河”,然后弃笔而去。

郑珍将二十两纹银悉数送给老者。他看银子还是不够,就回到“成义酒坊”,将救急之情告诉老板,想将酒退掉,换回十两纹银周济老者。“成义酒坊”老板被郑珍的真情感动,不仅将十两银子的酒钱原数奉还,还将两坛茅台美酒免费赠送郑珍。郑珍又被“成义酒坊”老板的态度感染,不由诗兴大发,让老板找来纸笔,书赠《茅台村》诗一首:

远游临郡商,古聚缀坡陀。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迎秋巴雨岸,对岸蜀山多。

上水无舟到,羁愁几日过。

“成义酒坊”就是现在茅台酒的前身。而郑珍的一句“酒冠黔人国”亦令茅台酒名扬天下。郑珍在“成义酒坊”前演绎的这一段救女佳话,也随着醇美的茅台酒一起,香飘四海。

姚雪垠赋诗颂茅台

林森

1984年4月24日这一天,刘自力(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在北京拜访了写出恢弘之著《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刘自力心里是忐忑的,因为和他心里敬重的一位作家见面,聊到的却是引人迷醉的酒,这是一件让自己不安的事情。在这些德艺双馨的老作家面前,只要稍微露出一丝不太正当的念头,也不会逃过老作家的的眼睛。

可拜访的过程是却让刘自力大感意外,老作家姚雪垠非但平易近人,而且侃侃而谈,甚至主动聊到了茅台酒。刘自力欣喜不已,自己还发愁怎么提出由头引起话题,姚老主动提出了,那就更好了,两人就酒引出的话题谈得兴趣大起。姚老熟知历史,更是从历史上各个时期对酒的不同看法及发展,谈出了自己的一套看法,这一番谈话,即使在多年之后,刘自力也觉得受益匪浅,这也让他今后很长时间内,致力于对酒的历史发展渊源的研究。

姚雪垠说,当酒成了一种饮品之后,也日益成了人们所依赖的东西,而同时,伴随着的,却是更多的关于酒后乱性的说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关于禁酒令颁布的时期,也是当酒盛行之后,往往会产生的,是一种惹人慌乱的景象。更多的酒,除了醉人,也同时带给了饮用者不少的烦恼,酒在让人解忧之时,也破坏身体,不利健康,让酒醒之后头疼如裂。酒意朦胧之时,难免会产生恶心、呕吐甚至发酒疯的情形。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或许都在寻找一种酒,能真正让我们喝了之后会陶冶性情,使得精神安定不狂乱,使得次日醒来之后,头也是清醒,如浴春风的。

刘自力知道,姚老这一番话或许也是茅台酒一直在追寻的目标。于是他忍不住喊出来,我们茅台要做的,就是能让人陶冶性情提升品德的酒,而不是那种让人丧乱本性迷失方向的麻醉物。

姚雪垠大笑,我知道,茅台是一种好酒,我对茅台酒,那可是喜爱得很。

刘自力不知姚老是不是正话反说,也不作声。姚雪垠大笑,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周总理说的。

姚雪垠先是略为低头,然后一仰头,说:“我对茅台酒是很偏爱的,周总理说它能消除疲劳,安宁精神,真的不假。有时候,我工作久了,感到疲倦时,就喝一点茅台酒,倦意马上就消失,人就有精神,而且灵感也来了。”这话让刘自力心里有了底气,他说,姚老果真也好茅台?

姚雪垠说,小饮而已,说不上喜好。在写作之时,可也想着,等把长篇小说写完,应当大醉一场方可。

刘自力当场拿出一瓶带来的茅台,笑道,姚老,我可是带了上好的茅台来,近日便一醉如何?

姚雪垠摇头,今日和你一谈,心中早有醉意,这酒就留着下次再喝。比酒更醉人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刘自力笑问,是什么?

姚雪垠道,读史、吟诗、望月、怀人、游山水、与知交夜谈。今天和你一番交谈,也算对周总理也喜好的茅台好酒有了个了解,自然算是大醉了一番。那酒,那就留着,等我深夜赶稿疲劳不堪之时,再拿出一饮,也提神醒脑倍添灵感。

刘自力与姚老接着就茅台精神内涵的提升,进行了一番交谈,两人都谈兴很浓,一直谈了好久,刘自力才记起姚老平日难得有休息时间,今天自己又来叨扰这许久,实在不该,当下起身告别。

姚雪垠又笑起来,先别走,今天我聊得是手痒痒,很想送你们茅台酒一首诗。也算再醉一番也。

刘自力这才想起自己来找姚雪垠老,本也是想请他题几个字的,可一直不好开口,谈得也把正事忘了,姚老眼色尖锐,自然已经看出他的心意,便主动提出题诗,这便更好了!

姚雪垠铺好纸笔,刘自力磨墨,姚老略一沉思,挥毫写道:

著书倦后思美酒,

小饮芳醪诗兴回。

梦想长篇完稿日,

至交欢会醉茅台。

这字飞舞之间,刘自力看得更是欣喜,因为他已经从姚老那笔墨布局之间,看到了饮酒之后的醉意。那醉意是清晰而纯彻的,不是那种浑了头的醉,这让他感到,自己此行,对酒,对醉,对茅台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则来源于眼前这个挥毫如醉的老人。刘自力有些沉思,又暗暗想道,原来,观人写字,也是可以醉人的。

畅饮茅台话统一

刘笃仁

1999年9月,应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邀请,加拿大中国统一促进会副会长、85岁高龄的赵金堂老先生于国庆五十周年之际,来京观礼,与中国驻加拿大前大使宁兆喜重逢,老友相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