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所论述的那样,“存活下来的物种,即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
对于中国商业模式的交替更换而言,这样的论述庶几近之。
主题介绍:一个简单的定义——莫衷一是的模式纠葛——生物法则的商业应用
8.1:一个简单的定义
在开始有关这一主题的探寻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概念。
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东西?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它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与方式。
这样的定义或许让我们倍感困惑,其实,商业模式的真实含义很简单,一言以蔽之,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企业究竟要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
比如说,奶制品企业靠卖牛奶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取用户使用金来赚钱,零售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和提供仓储来赚钱,可以说,只要有利润存在的场合,商业模式就同样存在。
当我们明晰了这一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我们的探寻,让我们一睹在过去的十年中,商业模式这一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概念,究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8.2:莫衷一是的模式纠葛
在过去的十年中,对于各种商业模式对头脑的洗涤,几乎是每一个资深经理人都记忆犹新的。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竞争中决胜的关键,关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人表示怀疑,然而对于其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对于其模式路线,对于其关键点的选择,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位置,通过某种商业模式,企业的未来在何处,短期与长远目标又分别是什么,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企业经营者,每一个经济学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要说。
正因为商业模式的多样性,才促生了许多的争论,几乎每一个人都认定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最理想,最能帮助企业赚钱的,凭借这这样的信念,许多已经赚到钱的企业家,频频在媒体上宣扬自己的商业模式,而那些惯于批判的经济学者,则在为他人查疑补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夹带私活,更有许多尚未完成创业的热血青年,更是抓住一切机会,试图将自己的计划推销出去,以实现其商业梦。
于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每一种商业模式的出炉,无论其是否经过实践的检验,都不免于成为众人的标靶。而在这个批判与被批判的过程中,越是到争论的高峰,就有越多的商业模式被抛出。
在过去的十年里,先后有四五种商业模式在中华大地上大行其道,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剃刀模式”、曾经为人称颂,直到今日仍然是主流认知的“店铺模式”等等
所谓的“剃刀模式”,指的是用极低的销售价格抛售基本产品,甚至于不惜亏损,而以十分昂贵的价格出售与之相关的消耗品或服务,而所谓的“店铺模式”,则是在具有潜在消费群的地方开设店铺,通过展示其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
事实上,每个人都了解的一个常识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都不在于其本身有多高明,只是因为这种模式被应用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而已;反过来,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失败,也不代表其一无是处,只是因为这种模式恰好无法被消费者接受。
举个例子来说,在国际电子商务界大为成功的EBAY,却在中国难敌阿里巴巴的淘宝网,这并不说明EBAY本身的失败,只是由于中国的广大中小企业,需要一个运营成本较低的销售平台,而淘宝网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的性质,无论一个商业模式有着怎样的内核与外部形态,以下三大要素都是它所必须遵守的。
这三大要素就是:必须提供独特的核心价值,难以模仿的完整机制,脚踏实地的实际操作。
看起来,这三大要素似乎流于空乏,然而这却是所有成功商业模式中所蕴含的共性。
8.3:生物法则的商业应用
所喜的是,我们已经越来越不关心这种纠缠。
在中国企业经营者的心目中,现在唯一重要的,就是企业成长的效率与速度,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商业模式的应用,都不过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规避更大的风险,而这已经成为了一条公认的定理。
无论是采用怎样的模式,其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个企业的存亡与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能力,这是一个企业所要超越竞争对手时所必备的条件。
除此之外,任何商业模式的变迁,都只不过是为这种核心竞争力打上注脚而已。
30年的风雷激荡,30年的融合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从公有制企业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从铁饭碗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跃迁,从经济这个字眼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熟知的过程中,我们正一步步走向更现实的层面。
正如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所论述的那样,“存活下来的物种,即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
对于中国商业模式的交替更换而言,这样的论述庶几近之。
(9)10大调查之七:技术在中国
正因为如此,当中国对世界制造业的影响开始增强时,许多媒体才以乐观的态度,适时地抛出了“工业霸主”的称号,然而,人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全部,就在我们乐此不疲之时,世界却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当我们的社会过渡到信息时代,衡量的标准静悄悄地发生了内涵上的变化,尽管构成经济主体的仍然是工业社会中的各个部门,但是其衡量标准却由生产规模变为了核心技术。
主题介绍:垄断者的困局——与历史擦肩而过——技术中国说——技术的自我救赎之路
9.1:垄断者的困局
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垄断带来超额利润。
然而,这条看上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却被一家中国企业悄悄地颠覆掉了。
这家名叫双童吸管厂的企业坐落在浙江义乌,和平淡无奇的名字相比,它的经营规模之惊人,甚至远迈我们的想象之外——该厂是全球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厂,仅其一年的产量,就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在这家工厂里,每天都有60条生产线全力开工,在其日产的8吨吸管中,有90%的部分一生产出来,就被直接装箱配送,销售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说,在全世界每四个人里,就有一张嘴正与双童的吸管做“亲密接触”。
当一个企业占据了如此的市场份额时,无论在理论上,或者是在实际领域中,都算得上当之无愧的垄断经营者。
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双童的利润状况究竟如何呢?
答案恐怕同样出离我们的想象——一家如此之大的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居然只有区区60万美元,而这也就意味着,双童每出口一根吸管,只能从中间挣到0.08分钱!而这尚且是行业中的龙头,是企业中盈利的典范,其他规模更小,效益稍差的企业,其利润额度就可想而知了。
垄断企业为何难以实现超额利润,生存空间为何如此急剧压缩?
想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就必须透过现象寻找本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当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大困局。
9.2:与历史擦肩而过
事实上,在中国的广大企业中,类似于双童厂的情形大有所在。
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了近乎大半的市场份额,然而却不得不赚取极尽低廉的利润额度,如此还要面对来自同行业者的价格竞争,其生存空间之狭窄,几乎可以用卑微两字来形容。
我们之所以要承受如此的现状,其真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在制造业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优势领先地位。
在这里,一定有许多人会提出尖锐的质疑:我们目前制造的各类产品产量,已占到全球产品总量的近百分之三十,堪称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凭借着这样的数据,足可以当之无愧地荣膺霸主的地位。
按照人们惯常的逻辑,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如此发达的制造能力,也就意味着其拥有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而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是因为历史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世界第一轮工业革命的出发地,英国是第一个成为世界工业霸主的国家。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得英国在18世纪晚期大步迈进工业化的行列,直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原材料方面,英国占据了全世界的原材料市场,几乎所有可能用到的工业材料,都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源源不断地输往英国,而英国以此加工出来的工业产品,又返销到这些地方,由此,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全世界的工业生产总值有一半来自英国,其工业霸主地位也由此奠定。
在英国称雄的同时,美国也正在完成其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拥有广袤的领土,而其大力建设铁路、运河,优先发展运输业的战略,使得其交通网横跨整块北美大陆,由此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的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其制造品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订单从沦于战火之中的欧洲各国,雪片般地飞往美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了工业新霸主,而日本在战后亦紧随其后,依旧从全世界进口原材料,为其提供加工业务,在左手进右手出的格局中,同样获利颇丰,问鼎魁首。
正因为如此,当中国对世界制造业的影响开始增强时,许多媒体才以乐观的态度,适时地抛出了“工业霸主”的称号,然而,人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全部,就在我们乐此不疲之时,世界却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这个改变就是——由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文明进步,而文明进步则带来了实力评判标准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前,全世界都处于农业社会状态下,因此评价一国实力是以农业水平为标准的,开垦的熟地越多,粮食产量越大,国家的实力也就越强。
到了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社会的评判标准,自然要从一国的工业水平来衡量,炼出的钢铁越多,工业制成品越多,工业生产规模越大,自然就会在国与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的社会过渡到信息时代,衡量的标准静悄悄地发生了内涵上的变化,尽管构成经济主体的仍然是工业社会中的各个部门,但是其衡量标准却由生产规模变为了核心技术。
诚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在一个扁平的世界中,所有人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紧密联系,全世界也因此而变成了一个大工厂,各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来参与全世界分工,从而构成了一种由各国分别扮演各自角色的全维度经营模式。
不幸的是,在这场世界化的大分工中,中国的特点在于拥有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充裕的自然资源,从而将“组装车间”的重担一肩挑上,而最关键、利润点最高的部门,却落在牢牢把持技术优势的欧美国家。
9.3:技术中国说
在这里,一件很明显的事实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工业体系,正在静悄悄地陷入一个技术困局之中。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曾经在科学技术方面非常落后的国家,运用技术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温习常识的过程。
这种技术困局的具体表现,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大要素。
第一, 核心技术严重匮乏。
第二,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匮乏。
第三,低技术产品产量严重过剩。
我们在这里所提出来的困局三大要素,正是针对当下中国工业体系的现状而言的,当我们对现实进行考量的时候,会发现最近10年内所出现的现象,都能够归结于这三大要素之内。